一篇800字的充满损失和适度收益的议论文

这原本是中国的一句古话,来源非常古老。在《尚书·大禹谟》中就已经有了,历代引用不休。直到今天,还经常被人们津津乐道。可见这种说法讲的是一个道理,经过近三千年的检验证明是真实可靠的。

这适用于做各种工作的人,但为什么不学呢?但是,怎么解释呢?

根据我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自满只有一种:真实。虚假的自满,没有什么。吹牛,吹牛,那不是自满,而是欺骗。谦虚有两种,一种是真的,一种是假的。假谦虚的例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有许多人假装谦虚。中国人的话如“菲酌”“拙作”等张口就出来。大家都知道“改错”“改错”“改正错误”这种谦虚的话是假的,但是大家一定要这样写。这种谦虚已经深入骨髓,没有给任何人留下印象。日本人送礼,自称“粗制品”,也属于这一类。这种虚伪的谦虚对谁都没有好处。西方人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要用“菲律宾行动”来对待客人,而不是盛宴?为什么要拿“粗糙的产品”而不是送给别人?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个谜。

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谦虚,尤其是在学习上。如果一个读书人,不管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都觉得自己的知识面已经够大了,没有必要再读书了,就不会有什么进步。其实无论学哪一科,都绝对不会做到完全不留下任何问题。人就算能活1000年,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虚心学习,不仅说明这个人有道德,也说明这个人实事求是。我听康有为说过,到三十岁的时候,他已经了解了世界的一切。仅此一点就可以证明康有为不知道什么是学问。现在有人尊他为“国学大师”,我觉得很可笑。他充其量是个革新者。

在当今中国的学术界,自视甚高的人比比皆是;而那些真正思想开放的人是独一无二的。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很多年轻学者,写了几篇论文,出了几本专著,都很狂妄。这不利于他们的进步和中国学术未来的发展。

我自己呢?总觉得自己不行。我常说我什么都懂,我很散漫。我一辈子都很勤奋,每天都在看书,写文章,但是遇到一个需要深入研究或者更深入的问题,就觉得自己知识不够,有时候还得临时抱佛脚。人们都承认自知极其困难;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自知之明”太多了,不是谦虚,而是愧疚。因此,我从未感到自满。这当然可以说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我遇到了一个很大的矛盾:我觉得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总觉得很多读书人不够勤奋,天天虚度光阴。我经常处于这种心理矛盾中。很感谢别人的夸奖;然而,我并没有被这些赞美冲昏头脑。我的头脑很清楚。我只劝你不要相信那些溢美之词,尤其是那些高得惊人的帽子,我更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