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红色故事论文

豫剧起源于明代中后期,是在河南流行的流行歌曲(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吸收了北曲弦索、秦腔、周浦梆子等歌唱艺术。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大量材料的证实,特别是在《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的编纂过程中,各方专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论证,得出豫剧最早的发源地在古都开封及周边各县的结论。

《宋代东京梦记》中明确记载,北宋东京开封有桑家洼子、北洼、慈利洼。勾栏瓦房遍布全城,一个勾栏棚可以容纳数千名观众。当时,大型话剧《目连救母》已经在开封上演。

1924年,王奕程在《京华日报》副刊《戏剧周刊》发表文章《豫剧通论》。本文中的豫剧是河南省所有剧种的总称。

1947年秋,洛阳、开封、兰州、Xi安等地的民间报纸都用这个标题来指代河南梆子。

1947年底,豫剧教育家李湛在兰州成立了第一个豫剧表演团体“广信豫剧团”。

1948年,豫剧史上第一所学校——私立广信豫剧学校成立,这是最早使用豫剧名称的机构。

1950年,为了发展戏剧,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派人到郑州招募一批河南梆子演员到武汉,组成以梆子大王陈素真、王奎远、黄忠祥为首的“人民河南梆子剧团”。演出结束后,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邓子恢接见了有关演员。谈及河南梆子,邓子恢说:“河南梆子是别称,河南是河南省的简称。我觉得叫豫剧比较合适。”1950年8月,戏班在河南、河北巡回演出时,称河南梆子豫剧。“豫剧”一词正式取代了河南梆子。

由于其独特的风格,豫剧的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16个省、市、自治区有200多个表演团体,仅河南省每年就有2000多个业余团体跳。目前,豫剧已经成为中国剧种最多、剧种最多的剧种。

扩展数据:

目前,活跃在河南省演出市场的豫剧表演团体有110多个,主要有:

河南豫剧团,主要演出传统剧目《咒五世缨》《清风阁》,演员阵容强大,著名演员有顾秀荣、李金枝、王慧、李树建等。负责人李树建,电话:0371-5728640;

豫剧三团以现代戏剧为主。主要剧目有:《朝阳沟》、《小二黑的婚礼》、《红果》、《红》、《养蜂场大叔》等。主要演员有马兰、郭建民、艾欣等。,负责人是马新生。电话号码是0371-3932735。

郑州豫剧团,有王希玲、马刚良、王宽等。代表人:王希玲,负责人:0371-7974818。

其他比较活跃的剧团还有豫剧二团、洛阳戏班、许昌戏班、安阳戏班、商丘戏班、新乡戏班、濮阳戏班、周口戏班、焦作戏班。

参考资料:

豫剧-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