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友泰的个人成就
1956年,余友泰作为哈尔滨市第一批高级知识分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 *生产党,并担任东北农学院院长,参加黑龙江省组织的中苏友好代表团对阿穆尔州进行友好访问,考察该州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情况。1958主持成立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任副所长两年。他研制的“万能耕作机”获得了全国农具展设计奖,为研究所开发多功能系列耕作机开了个好头。1960年,省委决定成立黑龙江农业机械化学院,调任余友泰为副院长。不久,总裁另有任命,俞友泰主持全面工作。在此期间,他在承担繁重的行政工作的同时,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教学负担。他提出,基础课和技术课要针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专业的特点,逐步建立专业体系,狠抓教材建设,努力改变简单照搬著名工科院校教材的做法。显然,这是正确的方向。1964,农业机械化学院被撤销,余友泰被调回东北农学院任副院长。他继续强调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对精简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科研方面,俞友泰组织了一个科研小组,重点研究东北种植业的特点和原始畜力耕作机具,探索建立耕作机械系统和工作部件的设计方法。这是他在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主持研制“通用作物机”思路的深化和完善。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东北地区引进了大量苏联大中型平耕机,引起了农业学界的“平耕之争”,直到60年代才统一起来。俞友泰主张继承长作的优良传统,吸收平作和深耕的优点,提出了长作与平作相结合的技术方针。在田间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中国农业机械学报》上发表了3篇关于长期耕作机械系统的论文。提出了平翻、垄作、深松相结合的土壤耕作系统,积木式设计悬挂式多功能垄作机械的思路和示意图,为今后全省深松耕作和垄作机械设计的推广指明了方向。他对传统耕作的两个基本工作部件,即三角犁铧和耙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设计参数和方法,并被生产部门采用。他还开创了土壤耕作力学的理论研究,先后建立了大、小两个实验土槽。1965年招收了以土壤耕作力学为主要方向的研究生,但被“文革”打断。
“文革”期间,他被扣上“黑帮”的帽子,接受批判。又过了三年,他插队到农村定居。这些折磨丝毫没有动摇他为农业机械化鞠躬尽瘁的愿望。在汤原县蓝翔农场隔离劳动的日子里,他亲身体会到了在有冰的稻田里劳动的艰辛,于是反复思考珩磨机械化水稻生产的方案,接近于80年代日本研究的方齿条轨道自动犁的框架。巴彦县建华大队插队时,他设计改进了耙子和玉米播种机,到哈尔滨农机厂参与制造组装两个多月。被生产队涂成红色投入实际使用,很受农民欢迎,称之为“老屿头红耙”。
从65438到0972,余友泰被调回东北农学院,不久应中央农机部邀请,到北京担任《机械工程手册》农机部分主编。为此,他在北京连续生活了三年,去了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等七八个省市。,召开编纂者会议,提出编纂要求,并亲自审定修改加工,力求准确反映建国以来我国各地农机科技工作者在原理、设计、制造方面的主要经验。这本手册凝聚了他30年来对农机教育和科研的技术总结。1978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0世纪50年代,俞友泰先后倡导并参与创建了全国和黑龙江省农机学会,并担任副主席。1964-1966参与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中的农机部分1956-1967。65438-0978,调任黑龙江省科协专职副主席,并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科学大会。会后,我作为代表团成员,赴意大利、法国、英国、丹麦、美国考察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这是余友泰在国内从事农业和农机工作近30年后,带着诸多问题出国留学的好机会。回国后发表了《欧美五国农业现代化考察报告》。针对当时中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规模农业、抓科学种田、制定国家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机产品质量等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在哈尔滨、沈阳、大连、扬州、贵阳、武汉等地作学术报告,发表在《光明日报》和《黑龙江日报》上。利用在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区划会议的机会,与有关专家一起,为中国农业学会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材料,印发各地讨论参考。在于友泰的倡议下,黑龙江省科协召开了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座谈会,随后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座谈会于8月20-29日在哈尔滨召开,1979。会上,于宣读了《关于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思考》的论文。为了扭转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片面认识,俞友泰编著了《农业现代化概述》一书。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的鼓舞下,余友泰从65438年到0979年不遗余力地参与了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现代化大讨论,通过一系列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祖国实现农业现代化
65438年至0979年,黑龙江决定在哈尔滨恢复重建东北农学院,调任俞友泰任东北农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书记暂时不在),主持全面工作。当时东北农学院几经搬迁,几经肢解。原校舍被其他单位占用,无法收回。大批教师被转移,人心涣散。真是一团糟。余友泰上任后,停师求变,积极争取省委、农业部支持,加快香坊区新校舍建设,亲自起草东北农学院10年发展规划,强调要跳出50年代初以农牧兽医、农机为主的框架。根据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它将是一所多学科教学、科研和推广的综合性农业学院。独立设置园艺系和兽医学系;扶持壮大农经系和土地规划、农田水利等几经折腾被削弱的专业;并亲自主持合并了几个工科专业组建了农业工程系,新成立了大豆、动物营养、农业机械化三个研究室。带头学习系统工程,在学院和院系的不同领域做学术报告,阐述系统工程在组织管理和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来自农业、农牧等不同专业的10多名中青年教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农业系统工程培训班。他还亲自主持了海伦县魏豹村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范农牧生产技术为中心的综合试验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还是以软件科学为主的农业机械化研究室主任,发表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综合试验研究》等多篇论文,总结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教训,论证了农业机械化研究及其科技体系的意义,提出了“农业机械化(管理)工程”新概念,编辑了教材,为这一软件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5438-0983,俞友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农机与经济组组长,农业机械化第一任博士生导师。当时他66岁,从院长岗位上退下来专心培养研究生,搞科研,写书。以他为首的农业机械化研究室教师梯队,由兄弟院校三代学生和毕业生组成。他治学严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发现学科发展中的生长点,抓住主要矛盾。对同志要求严格,但关心同志,热情真诚,平易近人,老中青几代人都能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好的集体。他培养了一批硕士和博士。20世纪90年代初,东北农学院农业机械化与农业机械博士点已发展成为机械化农业生产系统、田间作业机械、收获后加工技术、饲料加工与设备、农机维修工程、农用材料力学等6个研究方向师资和设备较为齐全的学科,并于1990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俞友泰在这里起到了学术带头人的重要作用。由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农业机械系统综合优化设计”项目,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1986以来,于友泰发表了多篇关于农业机械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学术论文,多次获得中国农机学会、省农机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1982提出用现代农业生物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武装农业,在“三武装一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农业干部和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1987年,他在1987年“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搞好“两个结构调整”和“农业生物、工程、生产”,他根据这一思路主持了国营852农场(1988-2000)的现代化规划。经农场总局评审,他认为该方案“全面、系统、科学、可行”,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俞友泰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总结,在《中国农业工程学报》发表论文,介绍了制定农业现代化规划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促使省级农垦系统农场纷纷制定类似规划,将国有农场的生产管理推上了科学决策的轨道。1989期间,省领导在谋划科技兴省时,俞友泰不仅以省科协主席的身份积极组织讨论,还以书面形式向省长提出“科技兴省”应包括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进步、科学教育四个方面,并提出应从科学决策入手的建议被领导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