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道德教育论文(2)

思想道德教育论,第二部分:思想道德教育论

摘要:小学作为学生的第一个集体,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在学生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做好育人工作。对于小学生来说,不能局限于课堂教育,还要拓宽德育空间,摆正位置,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教育功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德育的科研能力。要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道德形成的规律,采取身教、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关键词:思想状况;道德品质;现状分析

第一,当前小学生的思想状况。

1.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使得小学生的学习目的趋于功利化。

现在的小学生面临着各种文化观念的冲击,已经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下,小学生更早感受到未来生存发展的残酷。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深深体会到了与同龄人在生活中的贫富差距,这让他们过早地开始思考自己想要走的路,所以他们更关注自己未来的发展。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后形式使得小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薄弱。

目前,大多数小学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落后,不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小学教育的需要。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思想政治教育会使学生产生形式主义的思想。而这种约定俗成、一成不变的方式,也让学生的思想过于程式化,不会形成某种约定俗成的方式深入学生的精神和思想领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单一,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如果一味地表面说教,不深入、多层次、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只会让现在个性十足的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心里对这种灌输嗤之以鼻。

3.过分溺爱的家庭教育让小学生人格缺失。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不再让孩子遭受老一辈的苦难,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养育孩子的基本原则。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对孩子的溺爱和顺从,千方百计在父母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孩子提供各种物质生活条件。有时候,父母为了保护孩子,甚至不敢正视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一味地找各种理由为孩子的错误和过错开脱。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过度依赖、极端自我的人格倾向。在这些孩子的思想意识里,没有尊重,没有理解,没有包容。

4.不健康的网络文化改变了小学生的思维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小学的必修课。学生在接受科技进步给自己生活带来改变的同时,也被动地接受一些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对自己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取向、道德观念的侵蚀。小学生处于自制力相对较弱的阶段,往往更容易被网络上的虚拟世界所吸引。小学生经常因为好奇接触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因为没有自制力而沉迷。这样的直接后果,会让人长期陷入虚拟的网络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很多问题无所适从。人际关系淡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等行为频繁出现,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因素

1.教师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学校里,小学生没有办法从老师那里获得道德态度、道德信仰和行为习惯。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始终是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有力因素。主要表现在:教师广博的知识和对道德品质深刻正确的认识是小学生形成正确道德判断的重要力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期望往往决定着学生行为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为学生提供了模仿的榜样。教师以身作则,不仅满足学生相互尊重的情感需求。同时,教师在具体活动中的高尚道德品质也使学生的道德理想有了现实基础,从而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而不断努力。另外,老师对小学生的态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生品德的发展。

2.教学是最经常、最重要的教育活动,是影响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学校通过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为历代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也通过教育实践有效地证明了这种教育方式的有效性。首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能够直接影响学生政治观、思想观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发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法律常识、道德修养和社会发展史,不仅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而且可以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非善恶、美丑,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其次,通过文化课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发展提供理性的工具。

3.学校环境也是学生道德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学校环境是指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如果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主导因素不健康,就会影响到绝大多数的集体。

4.家庭因素是基本影响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很多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尽力满足孩子的任何物质要求,而忽略了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有一些矛盾的家庭,父母关系不和谐。孩子长期生活在恐惧和恐慌的状态中,父母自身不良的品德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恶劣的影响。

5.社会因素

在当今信息社会,学校教育往往无法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渗透,学生会自发或无意地接受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一些活生生的坏例子,比学校教育更直接,更容易接受。在教育与现实的矛盾中,中小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差,不能理性处理问题,逐渐影响思想。

第三,如何加强小学思想道德工作

1.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贯彻到工作的始终,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从学生的思想入手,可以让他们认识到,努力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名利,更重要的是长大后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做贡献。

2.改变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

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过去单一过时的工作模式,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推陈出新,真正实现本质上的改变。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引导。平等交流、友好劝导是培养学生对老师信任的有效方式,比过去简单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在心理上真正接受。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组织更多有意义、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责任感,提高小学生自己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互联网自身的健康发展需要网络文化逐步走向活跃和文明,广大公众热切期盼一个纯净的网络空间,这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网络文化的很大一部分小学生受众深受其影响。加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坚决清除网络文化中的消极、负面和有害内容,避免不良网络文化对小学生思想和身心健康的侵蚀。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积极向上的一面,利用其传播优势,使小学生广泛接受中国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促进其健康人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