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葡萄酒的包装

从酒文化的误区看“三品”酒文化

从酒文化的误区看“三品”酒文化

——访百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潘

近年来,随着白酒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逐步推进,作为中国传统行业的代表,如何面对挑战,参与竞争。文化营销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关于酒文化的话题也越来越多。各种酒类促销活动经常以“文化酒”的名义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专家学者和普通大众也对酒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似乎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但是什么是酒文化,它有什么特点,尤其是在新世纪,对于如何赋予酒文化新的内容,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解。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以生产“百年孤独”、“百年庆典”等文化名酒而闻名的百年酒业有限公司经理潘先生。

得知记者来意后,潘总开门见山地与攀谈起来:“目前白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促销活动种类繁多,其中不乏以酒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这是好事,可以理解。但问题是,由于对酒文化的狭隘理解,或者说鹿为马,狂妄自大者有之,牵强附会者有之,酒文化失去了本来的意义,陷入了商业炒作的误区,也使得大众对酒文化的认知出现了很大偏差。今年年初爆发的传统白酒与新型白酒之争,表面上看是白酒生产工艺之争,但背后却折射出对白酒文化的不同理解。这种情况不能不令人担忧。”

潘先生强调,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甚至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酒文化。但是,作为一个文化概念,酒文化的基本含义应该是具体而统一的。酒文化因酒而生,酒是酒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土壤。没有酒就不是酒文化,只有酒也不能叫酒文化。只有酒具有文化属性,才能称之为酒文化。但酒文化不是酒与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酒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在酒的生产、销售和消费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酒文化的主体是人,是生产者,是销售者,是消费者。正是因为人们的不断创造,酒文化才得以丰富和发展。没有人,酒文化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换言之,酒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与人们的创造性劳动相联系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酒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存在的,体现了对人的文化关怀。基于此,并考虑到人们在生产、销售、消费阶段的不同文化需求(生产阶段强调品质,销售阶段强调品牌,消费阶段强调口味),我们不妨将“品质、品牌、口味”作为酒文化的内在“指标”。其中,品质是核心,品牌是灵魂,品味是水平。只有满足了这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实现了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酒文化(即品质+品牌+口味=酒文化)。

第一,对“质量”的误解

首先是对“素质”的误解。葡萄酒的“质”是指颜色、香气、口感、质地等。这些虽然都与酒的产地和酒的生产历史有关,但主要还是与工艺技术的先进程度有关,与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科技和知识含量有关。但也有人过分强调所谓的“好山好水酿好酒”,把葡萄酒产区的一些物质条件绝对化,比如水质、空气。有些人以酒厂或酒窖的历史作为酒质的佐证,甚至不惜从旧纸堆、民间故事中“寻源”,或请一些“文物专家”、“权威部门”来“考古”、“发掘”、“鉴定”,以求与死去百年或千年的古人攀上亲戚,拉上关系,并称之为酒文化的层出不穷。葡萄酒的发展早已经历了“作坊酒”和“工业酒”的阶段,进入了“科学酒”的阶段。有些物质条件是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创造的,不一定要靠天吃饭。对“好山好水好酒”的神化,就像所谓的“入荒地出刁民”一样不理性,缺乏现实依据,不仅说明其意识形态还停留在农业经济时代,还可能误导酒业的发展。如果说“地理决定论”有一定道理,“历史决定论”显然没有依据。美国历史很短,但是现在很发达,中国历史很长,但是目前明显落后,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当然,不可否认历史对酒文化的重要性,但都说在知识经济时代,死抱着历史不放甚至沾沾自喜是没有前途的。只有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才能真正提升葡萄酒的内在品质。新酒如此,传统酒亦如此。而不是专注于提高酒的科技含量,沉浸于寻找所谓的“风水之地”和“吃历史”,最后的结果不难想象。

二、对“品牌”的误解

其次是对“品牌”的误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旗帜,品牌就是利润。但如何管理品牌文化,却是众说纷纭。严格来说,一个品牌是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结合,两者不可偏废。以往企业多以提升品质为主要发展手段,坚持所谓“好酒不怕巷子深”,忽略了广告的效果。现在很多企业花了很多钱做广告,却对酒的内在品质不够重视。还有的看重名字,包装等。作为品牌本身,刻意求新,求新甚至感官刺激。金银、出洞怪、神仙等品牌满天飞,包装和外观越来越花里胡哨,令人发指。这一切都是对品牌的片面理解。品牌本质上是一个产品市场定位问题。只有找准市场,正确定位,才能确定品牌的文化定位,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树立真正的品牌形象。一个品牌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加强市场调研,充分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消费习惯,准确细分市场,正确定价的基础上。否则,品牌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有些企业不是在市场调研上下功夫,而是热衷于一夜成名,做一些表面文章,适得其反。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值得认真学习。不可否认,品牌也有外在的问题,比如名字和包装。但形式必须由内容决定,产品的准确定位必须是前提。这样才能赋予名字、包装等更多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总之,管理品牌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放得不当。

第三,对“味道”的误解

最后是对“味道”的误解。“味道”和“口感”不一样。前者指的是某样东西所达到的人文高度和水平,主要着眼于它的社会价值,如“一个节目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后者指的是“尝试品味”,主要强调个人感受,如“经过专家品鉴,酒质极佳”。酒作为情感交流、精神表达和文化宣传的媒介,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喝酒的时候,每个人的口味可以也应该不一样,只是口味有高有低。“借酒消愁”和“借酒消愁”不是一个层次的,“借酒抒情”和“挥拳相向”也不是一个层次的,更不要说“借酒交友”和“借酒行贿”了!可见很多人在生活中把“味”误认为“味”,导致酒文化整体品位不高。需要指出是,企业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企业在引导消费上带有明显的市场化色彩。比如过度宣传酒的社会效用,所谓的送礼,或者强调高档和至尊,给消费者强加一种皇权精神和等级观念,好像喝XO就是贵族,喝二锅头就是穷人,对人们的消费心理有误导。我们认为,目前人们对酒文化的了解还不多,企业应该以弘扬酒文化为己任,进一步提高大众酒文化的品味,为酒文化的发展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潘先生指出,上述误解一方面与人们对酒文化的认识水平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市场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关。要发展中国的酒文化,必须正视并努力克服这些误区,以增加葡萄酒的科技含量、明确葡萄酒的市场定位、提高大众的文化品位为主要任务。只有这样,中国葡萄酒才有希望,才能从容应对洋酒即将到来的冲击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