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问题

1.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途径和意义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尤为重要。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提升期。如何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大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越来越多元化,但随之而来的是专家学者长期诟病的问题。大学生极度忽视对自身文化的学习,文化素养越来越差。但据我观察,并不是我们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中国文化没有兴趣和热情,而是总是采用一种低效的学习方法,甚至可能导致对文化意义的误解。对于非中文专业来说,平时接触中国文化的课程多为公共选修课。在大学课程体系中,这些课程的教学模式多为“概论+通史”。期末考试的机制往往围绕着这个模式。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考试是学生平时学习的指挥棒,这就造成了我们很多人只学习绪论和通史的知识,而忽略了对原著名著的阅读。不读经典,我们的学习只能是肤浅的、表面的,有时甚至会受到一些观念的影响。当然,更难把握中国文化的深层精神内涵。

因此,我认为大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时应该采用“经典阅读”的方法。目前很多教育界的专家也提出了类似袁典的阅读,即提倡阅读经典著作(如四书、诗经、老子、庄子等。)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源头。这个范围似乎有点小,可以扩展到历史、哲学、艺术等很多领域,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研究中国文化的哪一个方面,都不能笼统地去理解。即使学习,也要阅读这方面的经典原著。不读《史记》、《汉书》,怎么能学习中国的历史?不读《论语》和《道德经》,怎么能真正理解影响了中国人性格形成的儒道哲学呢?这就好像我们英语专业的学生每天只看完整本的《英美简介》,而不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的英文原版,所以无法真正理解西方的社会文化心态。

我读的中国文化经典不多,但感觉受益匪浅,也通过“经典阅读”找到了一些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当我们开始“经典阅读”的时候,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古文阅读的问题。中国很多原著经典都是用古文写的,读起来真的很难,很费劲。有些同学选择了放弃或者读这本译著,仍然避免了直接接触经典。我们不应该因为费力费时就放弃。相反,我们应该在各种参考书的帮助下,耐心地逐字逐句地研究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对经典原著的内容有了了解,也逐渐熟悉和了解了古文字本身。毕竟,古文字和古文在中国文化中也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文的解读是我们必须突破的一个环节。否则,我们在阅读和欣赏唐诗宋词等优美的散文,又如何领略其文字的魅力。其次,在阅读原著经典的同时,要把作品放在时代和整个文化的背景下,由点及面地学习。孟子有句话:“背他的诗,看他的文章,却不知他是谁。”?它基于它的世界。“阅读经典作品只是‘经典阅读’学习的第一步。还要有意识地研究作者和时代背景,把作品与整个中国文化联系起来,把握其思想内核。这样就很容易融合文史哲,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会更加系统。还有就是要学习经典,把经典和对现实生活有意义的东西联系起来。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中,北师大教授于丹的做法值得借鉴。她正在讲“于丹经验”系列,我通过自己对《论语》原著的学习和思考,将2500年前孔子的儒家智慧与现代现实生活相结合,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其实通过阅读,我发现我们祖先的很多智慧是超前于时代的,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不亚于现代人的总结。所以只要你善于发现,中国的文化绝对是你思想的百科全书。

中国文化的基因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但这种文化基因的积极作用只有后天培养才会明显。所以学习中国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其意义不仅来自个人知识,更来自民族文化。

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显示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认为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对自己影响很大,因为中国古典文学特别能培养高雅的气质和品位。有句话说:“我满脑子都是诗和书。”阅读文学经典不仅是让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渗透传统文化因素,培养一个文明国家应有的人才素质。阅读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经典,会让我们从深层的思考和思考中了解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从骨子里体现民族文化的风范;从宏观上把握我们民族的思维深度和思维方式,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美国学者亨廷顿曾说,21世纪的世界冲突是文明的冲突。他的理论影响很大,有很强的预见性和合理性。自清朝中后期以来,中华文明一直处于劣势。经过一个半世纪向西方的学习,我们的价值观和文化构成可以进一步提高。但其中很多都被严重扭曲了,表现在西方的是非观上。如果不久前有人提出废除中医,那就是对西医的迷信,对中医文化的无知。在文学方面,孔评论说,美国的故事是用汉字写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作家纯粹是在博采众长,并没有从传统文化中寻求资源。诺贝尔文学奖的痛苦可以作为一个例子。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提倡“读经运动”和国学。从表面上看,人们开始重视传统文化,但在深层,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流失得如此严重,有识之士痛心疾首。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在快餐文化中长大,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读经典并不要求我们对经典非常熟悉,而是要求我们通过阅读中国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书籍,对中国文化有一个理性的审视和客观的认识,从而至少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中不迷失方向,做出理性的思考。不要在意东方文化,不要借鉴西方文明。学习中国文化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此;拾起被我们抛弃的民族文化自信,让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平等碰撞,在碰撞中取长补短。

真正的英语专业学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人,积累了本民族文化,吸收了西方文化。我们现在接受的教育让我们更倾向于接受西方文化,所以强调中国文化的学习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在两种文明和多元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知足常乐、崇尚礼仪等特点。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字。

(1)呵呵的词源和思路

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和谐,就含义本身而言,“和”就是和谐、安宁、和睦;“合”就是结合、合作、融合。“和”是实现“和谐”的途径,是“和谐”的理想实现,是人类自古以来一直为之奋斗的自然、社会、人际关系、身心、文明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理想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和崇尚和谐的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中庸”,指的是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天人合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二者分离。“中庸之道”强调在处理事物关系时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倡导“以和为贵”、“以中为贵”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在中国,以博大精深的和谐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理念源远流长。老子提出“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认为道包含阴阳两个对立的方面,万物包含阴阳,阴阳互动形成和合。这是宇宙万物的本质,是天地万物存在的基础。《论语》?学》:“礼之用,和为贵。“以和为贵,作为处事敬礼的最高境界。其他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也讨论过“和”或“和”。“和”的概念基本形成于先秦时期。随着“和”观念的形成,中国的原始文化经过百家争鸣,逐渐“和”形成了儒道两大显学,并在汉代接受了主张“因缘和合”、“和而不同”的印度原始佛教文化。因果和谐论成为佛教的重要理论,在历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和”的概念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三家普遍使用,成为其自身目的的核心概念。同时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广泛接受和广泛运用。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杜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际上,他以儒家为本位,兼收道、法、阴阳等多种思想,主张礼法结合,明显受到燕齐文化的影响。

钱穆先生说:中国人往往抱着一种天人合一的伟大理想,觉得外界一切新奇新鲜的事物都可以融合协调。这是中国文化精神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文化上的冲突只是暂时的变化,要求和解是常有的事。人们认为,西方文化似乎更具冲突性,而中国文化则更具和解性。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最能调和,让冲突各方都能包容,共存,互相调适。西方人的分爱接近他的性欲,而中国人的和爱也接近他的性欲。注重和谐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的特点。

(2)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人处理自然与精神世界关系的基本理念。其突出特点是: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遵从自然规律,人性是天,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相一致,人生理想是天人合一。中国古代人认为,自然过程、历史过程、生活过程和思维过程本质上是一样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起源和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了古代哲学、科学和艺术。

老子说“人随地,地随天,天随道,道随自然”(《老子?25章)认为有四个宇宙,其中一个是人类居住的。人以地为法,地为法,天为法,从一个侧面确立了人与天的相互关系。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庄子?盛达说,“弃物不出力,留命不亏,夫形全精,与天为一。”弃世忘生,使身体健全,精神饱满,从而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然无为的境界。“周易?文言文明确提出了“与天地和谐,与日月和谐,与四季和谐,与鬼神和谐,先天与非自然,后天”的思想。到了汉代,董仲舒甚至以“人之副天”的观念为基础,建立了占卜的卦系。”春秋故事?阴阳之意曰:“天道亦有气怒,悲乐之心与人和。与类结合,天人合一。”在宋代理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更加成熟、精炼和完善。张载直接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正蒙?程明说:“儒家因明而诚,因明而诚,故天人合一,学可成圣。"

中国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出了“天人相应”的命题,强调人与天地相对应,与四时相合,与天地为一。天人同构,人体小宇宙对应天地大宇宙。书中列举了诸如“天是圆的,头圆到可以回应;天有日月,人有两只眼;地有九州,人有九招;有风暴,人有情绪,等等。

在美学上,“天人合一”这一和谐的诗意联结的思想深深地浸透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理论,使中国古代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统一。其次,调和辩证法在“和”文化中的普遍运用,使中国的审美智慧特别注重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具有对应性、整合性、辩证性、和谐性的美学范畴的发展和框架。有人指出,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特征(如强调真与善的统一、理与理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认识与直觉的统一等。)和中国古代的审美理想(如儒家对“和”的追求,道家对“奇”的追求,佛禅对“圆”的追求)都是“和”文化在审美层面的诗意发展和逻辑延伸。这说明中国的诗性智慧和审美意识与“和”文化有着特殊的亲和力和关联性。“和”文化是中国古代诗歌智慧的根源。

③中庸之道

中庸是“和谐文化”待人接物的具体准则。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人生和道德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目标。

中庸最早见于《论语》。孔子说:“中庸也是德,有过之而无不及!”人民新鲜了很久。”(《论语?永业)他的“五美”论,其实讲的是中庸之道:“君子利而无本,工而无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武而不猛。”(《论语?姚岳》)

什么是“中庸”?按照如松的说法,不偏不倚意味着恒常不容易被平凡化。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人格境界。面对现实生活中许多具体的两极选择,人们试图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有效地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使对立的双方统一起来。在生活实践中,保持中心,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信条。在今天的语境下,“中庸”就是正确把握度,协调各种关系,以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不断进步。中庸的真谛在于:坚守正气,求中庸,求公正,超越一切。

国与国之间的和谐是和谐文化的另一种实践。“和为贵”、“与邻为善”、“国与国之间的和谐”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传统道德基础。从中国先秦时期老子主张大国要谦让(“大国要谦让”、“大国要谦让”),到西汉董仲舒主张“与四国议和”,到唐代,曾祖父李渊主张对邻国“仁恕之道”,等等。和睦相处,消除战祸,“化干戈为玉帛”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和现实目标。在这种和谐的文化中,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使用外国军队。

和而不同是和谐思想的一个特征。所谓“与真实生物和谐,不变则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不和。”“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搭配、融合、平衡达到最令人满意的程度的一种状态。比如音乐,当五个音调的音高慢慢达到完美时,就叫和声;再比如饮食,五味搭配得很好,也叫和谐;再比如身体,这里阴阳平衡饱满,也叫和谐;再比如美德,这是古代五大美德之一。可以看出,这种和谐的状态有三个特点。

第一,是至善的状态;第二,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完美关系;第三,这几类东西在和谐的关系中保持原有的个性,没有放弃个性,统一形成一堆火柴棍。和而不同,“和”与“相似”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保留了各自的个体属性。

4.1.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它不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且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在中国古代,人们讲究“道”,意为上有道,下有器。建筑学从来不被视为学术,技术是师徒相传,主要靠实地操作和口述。文人很少关心建筑,木书也很少。再者,中国以农为本,崇尚节俭,视建筑为“建规模大,浪费人和钱”。对于新颖巧妙的建筑,赞多过赞。这些建筑观点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发展。中国的建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但又极其灵活,超稳定,说明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观。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风格源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学习古建筑必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虽然中国的古建筑类型很多,但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风格。

2.1纪念款

大多体现在具有特殊含义的礼制祭祀建筑、陵墓建筑和宗教建筑中。其特点是简单的群体组合,突出的主体形象和象征意义,对整个建筑的尺度、造型和意义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古代唐明的碧勇、帝王陵墓等等。

2.2宫廷风格

多体现在宫殿、宅邸、衙门以及一般的佛寺、道观。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丰富,主次分明,群体中各建筑大小组合恰当,符合人们正常的审美标准;单座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适宜,装饰华丽。

2.3住宅风格

主要体现在一般住宅中,包括大厅、商店等人们最常使用的建筑。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与生活紧密结合,尺度宜人不曲折;内敛的建筑,简约的造型,精致的装修。

2.4花园风格

主要体现在私家园林,包括一些皇家园林和山寺。其特点是丰富的空间变化,建筑的尺度和形式不拘一格,色彩典雅,装饰精美;更重要的是,建筑与花草树木、山川融为一体,自然风光融入建筑之中。

3.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易学文化。

中国在西周时期就提出了“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我们提倡的“天人合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种天地之道,就是我们所说的风水理论。风水理论探索建筑的位置、朝向、布局与自然、人类命运的和谐关系,拒绝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感应,从而创造了中国特有的城市布局、建筑形态和建筑景观,因地制宜,既美观又科学。

3.1“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把世间万物分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木生火,水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与金克木,水生火,木生土,火生金,土生水。西方属金,东方属木,北方属水,南方属火,中间属土。木是绿的,火是红的,土是黄的,金是白的,水是黑的。在建筑布局上,南为前,前为火,北为后,后为水,前为宫,后为寝。东方为木,木为文,西方为金,金为武。因此,文化宫“文华殿”设置在东面,兵器宫“武英殿”设置在西面。按照这个思路,商朝的文武百官也是设在东西两侧。

抛开其迷信部分,风水学对环境的选择、阳宅和阴宅的定点和朝向、房屋形式的分析等方面的论述和主张,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利弊,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经验总结。在风水理论中,建筑选址体现的一个原则就是“以比取胜”。是建筑在施工前,通过对地形、地貌、水土等的综合观察和比较。,选择最好的地方建造。在风水学理论中,建筑选址的最佳地形是背山、面水、向阳,以建筑南北向为最佳。山区不仅排水方便,水土保持,而且有利于阻挡冬季寒冷的北风。“风水之法,水为上”,近水可以获得生活用水的便利条件,同时在夏季可以形成凉爽的南风。面朝太阳,可以获得良好的日照、有利的天气、有利的位置,必然是有利于人们安居乐业的风水宝地。所以中国古代的宫殿、住宅、寺庙都是按照这个原则选址的。比如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北面是燕山,南面是永定河。洛阳,周朝的王城,北临匡山,南接洛河。用环境规划建筑,使建筑融于环境之中,“顺其自然”的建筑理念是中国建筑区别于西方建筑的一大特色。天时、地利、人和,勾勒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2“阴阳学说”

在整体布局上,采用了对称的形式,结合了风水理论中“阴阳学说”的哲学思想。杨洋的理论将宇宙万物分为阴阳两大类,认为万物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在于阴阳的运动和转化,阴阳的运动和转化是不断发展和延伸的,并进一步解释了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切现象。阴阳的每一方都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即没有阴,阳就不能存在,没有阳,阴就不存在。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两个对立的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它们是一个统一体。阴阳理论中,太阳为阳,背日为阴山为阳,水为阴,左为阳,右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故宫的主体建筑位于北京的南北中轴线上,宫殿在前,寝宫在后。前宫比后宫大。它的顺序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干青宫和坤宁宫。太和殿是阳中之阳,皇帝宝座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保和殿是阴中之阳,坤宁宫是阴中之阴,皇后居住的地方。阴阳学说中,阿拉伯数字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所以“太和殿”的画室设计是11,台阶宽度是60.1米,两者都是晴天。太和殿和保和殿的御道上分别有9龙9兽作为装饰,门上有9横9竖9981个门钉作为装饰。整个宫殿有一个半房间。数字“九”是最正数,象征至高无上和永恒。

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风水理论,它包含了自然的美学原理、人类的思维和对环境科学的理解,古代文化艺术的精髓就藏在其中。因此,我们应该继承祖先留下的风水文化中可取的部分,吸收对现代文化和生活有益的部分。同时,要认清风水中迷信和不科学的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4.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仪式文化。

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礼”为基础的。这种观念在古建筑建造中的反映就是“自相似”现象。儒家把“礼”作为所有人行为的最高指导思想。礼制秩序不仅对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有严格的规定,而且对父子、兄弟、夫妻、男女、老幼的伦理秩序也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根据礼制秩序制定的规划建设制度也对府邸和民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1优序体系

大宅“前堂后室”的布局,四合院“北室为尊,两厢为次,座上宾”的位置顺序,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尊卑的等级制度。在中国古代建筑群体中,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由视觉要求决定的,也是由等级的社会现实决定的。在一个家庭中,根据亲友关系,形成以父母为核心的扁平化人际网络;在一个建筑群体内部,建筑因其服务对象的不同而按照这种人际网络逐层推进,相应的大小、朝向、装饰也不同,这就使建筑群体成为理想政治秩序和伦理规范的具体体现。在整个组合中,主从的区别特别明显,单个建筑只会体现其在主建筑参照物中的位置。在建筑上,通过增加相应的等级限制来区分不同等级的建筑,如开间的数量、斗拱的配置、颜色的范围等,这在古代一直沿用。很多文献记载了建筑等级的例子。如《礼记·礼记》关于宗庙制度:“皇七庙,三昭三木,皇七庙;诸侯五庙,二赵二穆,太祖五庙;大夫三殿,一昭一亩,与太祖殿三;石义寺;庶人《祭寝》论堂秩制度:“天子堂秩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秀才三尺”。更有推崇“钟”的人:“钟正无邪,礼厚”(《岳论》),以“钟正无邪”“均衡对称”的建筑单元和群体布局,表现出尊卑之别,秩序和谐,而轴线上的主要构成因素则不偏不倚,营造出高贵的气势。这些都是以“等尊严、等平等”的方式表达建筑礼仪的精神,这是礼仪理性的制约。

4.2城市营地系统

中国古都的规划和建设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的选址、建造、造型都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观念意识,并受到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制约。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礼制始于周朝。从格局上看,都体现了《匠人》中“匠人治国,初九里三门九经九纬,经九轨,左祖右社,面向后市,城面向一人”的思想。后世建造的城镇虽然没有严格遵循这一体系,但其布局并没有超出这一体系的规定模式。古代治国的制度就是经营城市的制度。由于其思维方式源于礼制思想,所以在不断的朝代更替中,它仍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都的建设。以宫殿为中心的首都规划结构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元代建都奠定了北京的规划格局,中国古都几千年来一直遵循这种格局。宫城坐北朝南,形成贯穿数里的南北中轴线。这是整个城市规划结构的主轴。作为首都的基调,其他设施都是按规矩来安排的。所有道路系统都以南北轴线为基准,经纬度清晰。不分主次,都是东西南北,道路方方正正,看不到辐射。这组方方正正的街巷构成了整个城市环境,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被禁锢在内敛的院落里。在中国老城区的大街小巷很难找到一个放大的城市广场,这和欧洲城市很多广场的布局完全不同。这不是功能决定的,而是几千年伦理道德的意志所赋予的影响,与墙的封闭空间不谋而合,这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审美价值。中国古都城市的环境受到仪式的制约,街道横平竖直,整齐划一,城市中的环境空间缺乏变化,色彩也受到礼仪制度的制约。除了皇家的房子,人们不允许用颜色装饰房子。整个城市街区的小巷都是阴沉沉的,衬托出宫城的红墙黄屋顶。除了集中的“城市”,城市的生活空间,普通人只能在自己的院落里活动,没有其他公共活动的场所。很少发现街区的方形,这是中国礼仪制度的结果。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从整体环境到建筑都是由相互分离的单元组成的。这些主从单元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有节奏的院落群,与中轴线串联。每个院落都是相对独立的,但是远远的就能看出它的整体性。每个院落及其建筑形式、数量、朝向都代表着使用者在家庭中的地位,建筑群是不同院落的有序组合。然后,基于同样的原则,不同的建筑组合起来,以便形成一个城市。既然在古代建筑中体现人文礼仪制度传统很重要,那么“区分人与群”既是人际关系的组织原则,也是建筑关系的组织原则,“家国同构”既是人际关系的结构特征,也是建筑关系的结构特征。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人习惯于遵循旧制度作为正统的象征,因此他们缺乏传统的开拓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其实对于现代中国建筑师来说,传统文化应该说是一种基础,而不是一种束缚。他们应该用现代中国人独特的观察和思维方式创造中国的建筑,表达他们对建筑空间的中国情怀和理解。当代建筑师研究传统,是为了探索传统的本质,爬上这一步,进而走向更高的境界。

我只找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