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西方有什么不同?
文学艺术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同,中西文艺各有所长。有一种说法,中国文学含蓄,擅长写实,外国擅长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还有一种说法是,西方文学关注个体心灵的成长,中国文学关注群体。如果说文学历史悠久,只有古希腊文学和古印度文学可以和中国文学相提并论;如果文学传统延续下去,任何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比不上中国。
在诗歌方面,中国的唐宋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节奏优美,对仗独特,也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含蓄内敛的性格。另外,总体来说,中国的诗是以安慰为主,西方是以叙事为主。
在绘画上,西方油画的特点是着色可以反复修改,色彩可以互相覆盖。所以绘画中运用色彩的顺序比较随意;中国画用不同的颜色,讲究由浅入深和事先留白,工笔严谨细腻,讲究技法细腻,泼墨写意相对灵活。
文子
汉字是象形文字,英语据说也起源于象形文字。二十六个字母最初源于埃及象形文字,后来腓尼基人改进发明了腓尼基字母。希腊人改革了腓尼基字母,创造了希腊字母。古罗马人改革了希腊字母,发明了拉丁字母,英语字母属于拉丁字母。
在书写方面,英语确实有书写方便流畅的优势,而汉语要复杂深刻得多。从表达上来说,有很多中文意思是用英文表达不出来的。当然,有些英文幽默也很难翻译成中文,这大概是因为文化差异是一种综合的思维方式。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习惯使用象形文字,对形象的记忆和思维能力更强。
教育
西方的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优于中国的应试教育体系。西方文化强调分析和独立思考,东方文化强调归纳和记忆。
在思维上,西方的特点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比如一个问题会让学生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管理方面,西方文化会把一些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比如执行一个规则和制度。只要有章可循,谁处理都无所谓。一切都是例行公事,公事公办。
在管理上,中国人的思维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比如一个程序、规则、法律,却往往加上了掌权者和执行者的主观态度;在思维上,中国文化也会把一些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比如一个问题就是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在基本智力方面,中国的孩子往往远超西方,但却被应试教育的刻板印象所束缚。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后,他们的发明创造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经常出现在学校学的、背的、考的东西在实际工作中无用武之地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中国科学的相对落后与政治制度决定的教育制度有关。
饮食文化
欧洲人一致认为世界上有三大菜系,每个版本都包含了中国和法国,但对于第三种说法不一,有人说是意大利的,有人说是土耳其的,突尼斯的,或者摩洛哥的。虽然我们相持不下,但我们都有一个共识,饮食往往能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的差异。
中式餐饮以其多样性和对制作过程和方法的重视而闻名,而西式餐饮的特点是简单和方便。
饮食文化表明,中国人有时更注重形式。所以,中国人请客吃饭的排场和耗时,让西方人张口结舌。在中国的烹饪中,菜肴的风格千变万化,每一道菜都非常注重色、香、味的搭配。比如川菜、粤菜、东北菜都可以列为招牌饮食系列,比如“全德居”、“桃源居”、“一品轩”、“御膳饭庄”等等。烹调方法有煎、炸、胀、炸、炖、蒸,各种色、香、酱都有讲究。所以,中国的美食世界闻名,没有一个外国人不喜欢。西餐,其实也差不多,简单。大部分都是烤、烤出来的。除了牛排和羊排,就是汉堡肉片了。虽然汉堡包被批评为不健康食品,但在国外仍占相当大的比例。所以肉、菜、面包的搭配确实方便好用,节省时间,但是味道是国内很多人不习惯的,但是面形上的简单其实意义重大。
此外,西式餐饮中的分餐制也与中餐的用餐习惯有很大不同。我个人认为分餐制有更重要的健康意义。
建筑文化
如果说建筑之父是技术,建筑之母是美学,那么建筑的灵魂就是思想文化。
中国大型宫殿建筑的特点是中轴线,两侧对称放置附属建筑。它体现了中国政治文化体系中的君臣秩序和尊老观念,具有稳定、适度、内向、保守、和谐的内在特征。中国的权力政体思想可以从宫殿建筑中找到,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和艺术审美情趣可以从园林建筑中找到。
西方建筑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风格各异,与中国两千多年来以儒家思想统一的建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西方建筑在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都大不相同(所以有特定的名词来命名建筑),稍有常识的人一眼就能分辨出哥特式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而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延迟变化的痕迹很少,除非专业人士能从拱门的层数等细微之处(抛开其他技术手段,仅从建筑风格上)正确地对一座中国古代建筑进行断代。
总的来说,西方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开放、壮丽、一览无余。这与中国封闭、内敛、隐蔽的墙文化形成鲜明对比。
精神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精神和文化的丰富性是世界公认的。易经、百家争鸣等。都是博大精深,对世界影响深远的。例如,西方科学家莱布尼茨从《易经》的八卦推演中看到了二进制的端倪,启发他将二进制应用于电子计算机,为今天的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西方军事家都致力于研究孙子兵法。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儒释道三位一体。儒家主张“入世”,道家和佛家主张“出世”,相辅相成,塑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
儒家的主要贡献是积极入世的精神和“远离鬼神”的精神。但其“等级观念”及其维护整个封建社会团结稳定的“礼教”是应该消除的。“中庸”(不偏不倚)的思想不利于现代社会的竞争,也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我们也要取其利,避其弊。
道教和佛教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出世”上。“无为”和“道法自然”的思想以超现实的视角看待世界,不局限于世间的“衣食住行”,而是追求一种超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