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性格特征
徐悲鸿(1895-1953)在中国画和油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在他的创作中,人物画是一个突出的方面。虽然他也擅长动物、花鸟、山水画,但人物画是他整个创作的基石,以人物画的功力带动了其他创作。
徐悲鸿的人物画前期主要表现在潇湘画、历史和神话题材,后期转向现实题材。他的肖人物画为人物画的巨型结构创造了良好的前提:从画种上看,徐悲鸿的人物画表现在素描、国画和油画三个方面。他的国画和人物画生动、质朴,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他在吸收西方绘画技巧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徐悲鸿的艺术生涯中,素描、中国画和油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三个因素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构成了他创作的特点。
在法国、德国等国学习素描和油画八年,尤其是素描方面,他深入广泛地吸收了西方古典绘画中的写实技法,并受到欧洲多位大师作品的影响,从而为自己的油画人物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徐悲鸿的人物画,早在他留学欧洲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的油画《老妇人》、《萧声》、素描《洗马》、《画龙点睛》都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当时他的油画深受欧洲古典主义的影响,风格严谨细致。例如,萧声所展示的民国初年资产阶级女性知识分子的形象气质就非常真实生动。徐悲鸿的人物画一开始仅限于肖湘的绘画,后来逐渐转向表现中国神话传说和历史绘画的题材。比如1922年他的小品《画龙点睛》,就是根据张僧繇在金陵安东寺画龙点睛的故事改编的。徐悲鸿刻画张僧繇,画龙点睛之后,仰身握笔,看着龙在电闪雷鸣中破墙而出,看画的人目瞪口呆,东奔西跑。这幅画趣味十足,真真假假,主次分明。“画龙点睛”道出了绘画创作中一个最平凡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说明他很早就明白了人物画创作中“画龙点睛”的含义,并根据同样的原理形成了他“要广要精”的艺术格言。“以广为精”是艺术创作中的辩证关系,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它是一种艺术学习和艺术创作的方法,不仅用来观察事物,而且用来表现事物,即分析综合的方法。从观察到表现,一方面要做详细细致的分析,同时要综合所有被分析的部分,使之集中统一。在绘画技法上,也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局部要服从整体,整体要照顾局部,二者不可偏废。他主张绘画重在精挑细选,描写对象分为主要的、次要的和较次要的。在主要的关键地方,要有突出的表现,使之生动、形象、激烈、饱满,做到最好。对于次要的或更次要的,要弱化或舍弃,以保持画面的整体氛围,达到广泛而伟大的艺术效果。这就是“要博大精深”的深意。它是一种与“画龙点睛”一脉相承的写实创作方法,对人物画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徐悲鸿的国画和人物画代表作有《九方糕》、《龚宇依山》、《巴人抽水》等。其中,《愚公忆山》是最大的作品。徐悲鸿为这幅画画了30多幅素描,使它既有真实的生活感,又有魔幻奇幻的神话境界。同时,运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对画中锄挖壮汉的形体和肌肉的描写,对激动动作的处理,对强健体魄和憨直神态的描写等。,让人感觉这些满怀信心与荒山搏斗的勇者形象突然出现在画面主体部分,形成一种磅礴的气势和所向披靡的形象力量。这幅画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为这一神话的主题精神塑造了动人的艺术形象,激励了人民蔑视敌人,坚持长期抗日斗争,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时,徐悲鸿还创作了宣传抗战的油画《放下你的鞭子》,充分表现了画家关心祖国危亡的爱国主义精神。如果联系徐悲鸿1935-1942年前后的绘画,如《巴人画水》、《贫女》、《洗衣》、《牛仔与牛》等,可以看出他关注的是现实生活和风俗习惯,关注的是人们的生活,如挑柴、挑水、洗衣服、放牛等。这也说明了一个现实主义画家在创作中是逐渐接近劳动人民的。
徐悲鸿的国画和人物画创作具体表现了他对传统的态度,即“善古法者存之,不善者续之,不善者改之,不足者增之,西画与之融为一体。”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画创作敢于批判传统的糟粕,接受和发展精华,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化外来的有用技术,成为自己的东西。他的中国传统人物画更注重人物的结构,比例适中,表情饱满,克服了古典人物画的许多缺点。同时,由于他在传统绘画和西洋画方面的造诣很高,对传统的“无骨法”和“画法”以及西方的“明暗法”、“刻面法”、“染法”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绘画和绘画方面能做到简洗练、疏密、干染自如、染而不浮、工而不板。
徐悲鸿在油画和人物画的创作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油画《田横五百士》和《为我哀后》是他在1928年至1933年间创作的,是他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前者取材于《史记·天仙列传》中的故事。这是一个悲惨的历史故事。田横和岛上的500人,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徐悲鸿选择这个故事,正是因为它节操高。
画面描绘的是田恒离开小岛向战友告别。围绕这个情节,徐悲鸿塑造了30多个人物形象。从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不同的年龄、性别、性格和人生经历,以及他们与田恒的深厚感情,所有这些都统一在一种悲壮分离的氛围中。田恒低下了头,百感交集。大家都不同意他去,他也无可奈何。徐悲鸿用一幅离别的总图揭示了这个故事的悲剧性。
油画《牵挂我之后》的主题来自于《书之书》。原句是“后为我忧,后为苏”,意思是“等我们的向导(领导),他来了,我们就有救了。”描写了商朝末年劳动群众在悲惨的生活中,希望周武王出兵解救他们的痛苦的场景。徐悲鸿在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群可怜的人,仰望着,期待着有人来拯救他们。大地在烈日下龟裂,婴儿吮吸着母亲干瘪的乳房,老人期待着地平线...描绘的风景生动地揭示了人们对解放的渴望。
这两幅历史画表现了历史人物的坚定性和人民对解放的渴望。徐悲鸿策划这两幅画的时候,正是反动统治集团数次进攻苏区,加紧镇压人民革命,大肆压榨人民的时候。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大片土地毁于一旦。日本帝国主义正在计划进一步侵略华北乃至中国,而反动统治集团正在实行不抵抗的所谓“里应外合”的卖国政策。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徐悲鸿此时选择这样一个历史题材,用隐喻和象征的方式表达历史事件,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这恰恰是他热爱群众、热爱祖国的表现。正如他在孟子的格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贵不能屈”和鲁迅的“冷眼看千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所表达的思想一样,他崇尚中国人民的气节,愿意用艺术形象来表达。徐悲鸿的人物画题材排除了中外人物画题材中的宗教、迷信的东西,选择了没有被重视的历史、神话题材,这是中国人物画题材的一个进步,是中国油画题材的一个创举。
画家画什么题材,未必是评价他艺术的唯一标准;但是,我喜欢画这个而不是那个,我爱这种题材而不是那种题材。如果从总体上看,不难看出画家的兴趣、性格、修养、爱好,以及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徐悲鸿的两幅油画是中国早期油画的优秀作品。是某个主题下几十个人物的杰作。这是一幅带有一些中国特色的油画。这是中国油画历史画有价值的一步。它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物画衰落的产物,是油画从西欧大规模传入中国并在中国生根发芽后的最早果实。
解放后,全新的政治形势使徐悲鸿的人物画有了新的发展。风起云涌的民主改革,昂扬的群众运动,中国人民高涨的革命热情,赋予了徐悲鸿新的创作激情。他带着学生参加土改,深入山东道树遗址生活,为解放军战斗英雄画像,为劳动模范和各种先进人物画像,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画抗美援朝大字报等。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始构思和创作新的人物画,力图表现工农兵生活和革命主题。他的作品,如《在世界和平会议上听到南京解放的消息》、《毛主席在人民中间》、《鲁迅》、《瞿秋白》等,都表现了他的革命热情。
徐悲鸿是一位有成就的花鸟动物画家。为什么在人物画创作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他却突然缩减了这一领域的创作?这是因为他开了眼界,认识了人,看到了创造历史的劳动人民。他曾写道:“虽然我提倡现实主义20多年,但我未能贴近大众。”这是对一个诚实艺术家的深刻审视,也是一个年长艺术家的新觉醒。他开始热情地投身于生活,要求接触群众,他的画笔也为新人们创作雕像。解放后,他创作的许多肖湘画,如《军母荣冠秀像》、《李长林像》、《苟芙蓉像》、《何敬德像》、《鲁》等,都是欢快、质朴、传神的,反映了工农兵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