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T议论文提纲

一个塑造自己的单位。

1.1自尊和自信

(1)如何正确理解自尊的含义?答: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关注,是一种情感。就是从外到内尊重和维护自己的,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不与别人持之以恒,不允许别人歧视和欺负自己。自尊是对自己的适当肯定,是对自己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

(2):自尊的意义是什么?答:自尊和自信激励我们进步,使我们形成健康的人格。有了自尊和自信,我们的事业就会成功,人际关系就会协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3):如何培养和保持自尊?回答:①要自重,就要以此为耻,拒绝高贵,洁身自好。

②走出自卑,树立自信,克制自负和虚荣。

(4):什么是自卑心理及其危害?如何克制自卑?

回答:①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是指看不起自己,贬低自己,甚至自强不息。自卑的障碍是我们建立了幸福的生活,不利于人际协调、身心健康、事业成功甚至自杀。

要抑制自卑,就要树立自信,学会尊重自己,客观对待自己,培养积极向上、不辜负的人生态度;他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成功的记录。

(5)差异:

疾病的病因方

自卑是无法全面客观看待的,一个人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创造成功的记录。

自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综合评价自己和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

虚荣不能全面正确的看待自己和他人,不能正确的看待和评价自己和他人。

(6)知识要点:

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自尊是人的基本精神需求。自尊激励我们进步,使我们形成健康的人格。

因为羞耻感,人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做低俗高尚的事,活得有尊严。羞耻是一切美德的源泉。

一个群体的尊严取决于自尊的行为。

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自卑是一个精神牢笼。

自尊是适当的自我肯定,自负是过度的自我肯定。

自尊是对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虚荣是对表面荣耀的追求。

1.2明辨是非

(1):什么是男人的良心?回答:一个人的良知就是正确的是非观(青春期是建立是非观的重要时期)。

(2):如何铸造良心的标尺?(教材P14)答:①了解品德,学习法律;②选择好的模型;

③学会理性分析;④树立美好的理想。

(3):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影响?

回答:①正确看待长辈亲友的影响,明辨是非,不盲从。长辈有错,就要纠正。

②正确看待大众媒体的影响。网上阅读,看电视,看报纸,最重要的是学会选择。

③正确对待社会流行。独立思考,理性行动,切忌盲从。

(4)列举中学生面临的各种诱惑。面对这些诱惑,怎样才能学会克服障碍,做出正确的选择?

答:比如网吧,电视,报刊,色情,赌博,毒品的诱惑,

首先要战胜自己,意志坚定,掌握良心的正确尺度,才能抵御诱惑。

(2)必须打破,要坚持准则,不做错事。

(3)坚决美好理想,做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5)知识要点:

明辨善恶,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素质。

“社会风气”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思想的综合反映。

1.3自我负责

(1):如何正确理解责任的含义?

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一个素质好的人。责任感意味着能够思考、确定、规范和引导自己。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对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有清醒的看法,勇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推诿,能够自我审视,自我约束,阻止自己做错事。

(2):结合辍学、与父母矛盾、乱砍滥伐等社会现象,我们有什么责任?

答:①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培养人才,提高素质,是我们的重要职责。

对他人负责,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与朋友相处。

(3)对集体负责,成为集体有用的一员,为集体增光添彩。

④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和他人。

中途退学是不负责任的。顶撞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砍伐森林破坏自然和环境,这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3)召开以责任为主题的班会。

答:活动主题:承担责任,健康成长,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活动:讨论、演讲比赛、口号宣传。

活动步骤:

1)负责人宣布活动结束。

2)请班主任谈谈勇于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3)观看电影《永远的纪念碑》

4)学生讨论,代表发言。

5)活动结束时,大家起立,唱国歌。

(4):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答:①树立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②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

③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

(4)对于自己的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要勇敢承担责任,接受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5):举两个有责任感的名人案例。

答:1)钟南山非典时期,战斗在抗击非典的最前线。

2)鲁迅变心为祖国做志愿者。

第二单元善待他人

2、1诚实守信

第一,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1.诚实守信是每个群体一生都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诚实是人与人交往时最重要的道德品质;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良好品格的中心;它是各种良好性格的基础。

2.什么是诚实?

诚信就是实事求是,说话坦白,说实话,办实事,不虚伪,不夸大,不粉饰,不欺骗他人。

3.诚实的重要性:

(1)只有在诚实的心中,我们才能成长善良、正直、勇敢和谦逊;(二)信守承诺,履行协议,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坚实的事业基础,取得扎实的人生成就;(4)社会秩序、文明进步是可能的。

第二,拒绝谎言,再次承诺

1,不说谎是做人的基本标准之一。

2.说谎的根本原因是利益和面子。

3、说谎的危害:

说谎会污染人格,使灵魂灰暗。谎言一旦被揭穿,就会导致信誉的丧失和友谊的破坏,最终会被朋友和社会唾弃,有的还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4,学会诚实,你必须明白承诺的重要性,一旦做出了承诺,就要兑现。永远不要承诺你做不到的,不打算做的,不应该做的。

5.履行一个小小的承诺是你一生中建立声誉的基石。一个群体的声誉是由持续的诚实可信的行为建立起来的。

第三,诚实、隐私和“善意的谎言”

1,人要诚实,但不代表什么事都说的肆无忌惮,不得体。诚实是拒绝谎言,但不是扫除必要的沉默。你还应该知道如何在正确的地方和对象面前恰当地说话。

2.“善意的谎言”,以安慰、鼓励、帮助他人为目的,是对他人善意的行为,不能与不负责任、不名誉、害人的谎言相提并论。

第四,诚信的绿洲

1.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中国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文明的进步是逐步完成的,所以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道德行为来改善社会。

2.诚实守信是传统美德。我们要学会做一个诚实的人,诚实地对待他人,诚实地学习和生活。

2.2平等等待

第一,尊重平等人格

1,人格没有上下之分,都是平等的。从人格平等的准则出发,要平等待人。

2.平等主要是指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平等。

3、虽然人与人之间有千差万别,但每个群体都有天赋平等的人格。作为人,每个群体在生活、发展和追求幸福方面都应该有相同的权利和利益。这意味着,作为人类,每个群体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4.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这才是一个正直的人待人接物的应有之道。平等待人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

第二,平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1.平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人类长久以来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2.不平等是落后和愚蠢的表现,平等是在社会进步中逐步完成的。

3.今天,平等已被全世界公认为同样的价值观。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许多方面促进社会平等,并确保人民的平等法律地位。

第三,正确看待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1.现实中存在差异和不平等的原因:人的外貌、智力、体力不同,社会生活中存在财富、分工、机会的差异;还有民族差异,文化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等等。

2.对待差异和不平等的正确态度是:承认差异,但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不能忽视差异,追求相对平均主义,也不能强调差异来划分人的等级。

第四,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1.平等待人,就是对各种各样的人,不论其才华、出身、财富、地位,都要真诚、尊重、友善、礼貌地对待。

2.如何平等待人?

要和别人平等,就要对别人的人格有真诚的尊重;②有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3)摆脱新奇的想法;(4)认识到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消除各种歧视,* * *与对方建立平等、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

3.歧视的危害:损害他人的平等权利和尊严;它损害了人的尊严,降低了人的人格障碍,阻碍了人的和谐交往,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3善待他人

第一,善良是真诚而广泛的爱。

1.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美德之一,也是良好品德的基石。

2.*善待他人就是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帮助他人)。

3.*善良是无私的,善良肯定没有回报。与人为善要明辨是非。善良的人不是没有准则的好君子。善良是广泛的,对亲朋好友或陌生人都要真诚善良。善良要在行动中看到,真挚的爱要通过行动表现出来。

第二,帮助别人,体验生活的快乐。

1 *帮助别人不仅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更是为了我们内心的情感需要。对于一个自尊的人来说,付出会比得到更快乐,付出会让我们体验到自身价值和才能的发展。

2.爱是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付出的越多,我们的内心就越充实,我们的幸福感就越强。所以,帮助别人不仅是付出,更是收获。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才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2.很难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设身处地为成年人着想才是美。设身处地,不设身处地,要求我们不要伤害别人。

知识链接

1,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人们的道德水准良莠不齐。在我们身边,总会看到一些不诚信的人,不诚信的行为。请列举三个校园生活中的不诚信案例。

答:比如抄作业;考试作弊;对父母撒谎说在学校的效果和表现;允许家长和老师努力学习,但不允许行动,等等。

2.针对这些现象,请给“建设诚信校园”一些有益的建议。

答:1。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学生不抄作业,不考诚信;

2.加强诚信宣传,张贴诚信标语,营造良好的诚信校园氛围;

3.组织诚信校园辩论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

(1)我们身边有很多残疾人。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答:平等、友善、关爱、真诚、尊重、理解、包容。

(2)残疾人在生活中经常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如何平等待人?

回答:精神上不歧视,一视同仁;在感情上关心、爱护、照顾他们,与他们沟通;在物质生活上,给他们一些经济上的帮助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3)为了保障残疾人的正常生活,国家和社会采取了很多做法和措施,写出你知道的三个。

答:公交车等地方有残疾人专用座位;车站、码头、机场、广场等。设有盲道等残疾人通道;建立残疾人协会、残疾人基金会等与残疾人有关的组织,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在立法方面,颁布了《残疾人权益保障法》。

4,1),什么是善待他人?答:善待他人就是善待他人。

2)怎样才能善待他人?答:要善待他人,首先要有正确的善良观,知道善良是真诚博大的爱,是无私的,是明辨是非的,是博大的,是共同的。其次,要把帮助别人作为快乐的基础;最后,设身处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单元相处融洽

3.1理解和宽容

1.人为什么需要理解?

A: 1)每个群体都是一个独特的集体,有很多不同之处。

2)社会是由不同的群体组成的。假设人与人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会成为无止境的战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从理解开始。

2.什么是理解别人(理解的意思)?

答:理解他人就是跨越狭隘的群体经验和群体好恶,以开放的心态去观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和隔阂,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

3.怎么理解?

答:1)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2)良好的意图使理解成为可能。

3)到达理解也需要主动沟通,即自动接近、坦诚沟通、仔细理解。

4)也要善解人意,充满善意,细心体贴,自动理解他人。

4.什么是宽容?

答:包容,就是以一种体贴、宽容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不同的想法和观点,不同的性格和兴趣,甚至是他人的过错和冒犯,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多样之处和合作。

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境界。宽容是有标准的,不是盲目的。)

5.宽容的作用是什么(含义):答:宽容是一种美德。有包容才有创造,有包容才有成就事业。

6.如何正确理解宽容?

回答;宽容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观点,为了和谐而盲目迎合他人,坚持自己认为对的,同时包容他人合理的意见,保持群体的创造性,坚持集体合作。

7.如何培养宽容的精神?

A: 1)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正确看待自己。

2)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时时学习。

3)培养宽容精神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表现。

4)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3.2欣赏和赞美

1.什么是欣赏别人(欣赏的意思)?

答:欣赏他人,就是以愉悦的心态去发现、感受、吸收他人所表现出来的美与爱。只要有一颗愿意的心,就会有一双懂得欣赏的雪亮的眼睛。

2.学会欣赏的意义是什么?

答:欣赏和赞美是让自己和他人快乐的秘诀,可以融洽人际关系。欣赏是审美天赋的表现,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欣赏,善于发现,你就会开阔眼界。能够欣赏他人是人生取之不尽的财富。

3.如何欣赏别人?如何在别人身上发现美?)

答:我发现了别人的形体美、性美、深化美,并通过微笑和文字表达出来。

4.我们应该如何赞美别人(赞美要注意什么)?

答:1)我们应该积极地赞美他人,真诚的赞美是一种美丽的方式,可以促进人们不时地改进。

2)巧妙迂回的表扬是很好的批评方法。

3)赞美别人一定要真诚。

3.3竞争与合作

1,谈谈你对竞争的理解(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什么作用)

答:竞争有积极作用:竞争是进步的动力,可以激发人的上进心和创造力,挖掘和发展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的集体更加充满活力,加速各项事业的发展,加速社会进步。

竞争有负面效应:它让胜利者变得傲慢,让失败者失去理智,产生自卑感;竞争的压力会产生紧张焦虑,嫉妒,甚至为了赢而不择手段,做出有辱人格的事情。

2.如何理解竞争是进步的动力?

答:1)竞争是群体的动力。2)竞争是集体进步的动力。3)竞争是民族社会的动力。

3.以压力为动力有什么要求?

答:要锻炼顽强的毅力,树立坚定的决心。

4.我们如何面对竞争的压力?

A: 1)化压力为动力。

2)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面对竞争,不害怕,不逃避,不被压力压垮,而是勇敢面对压力。

3)面对竞争压力,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捍卫自己的人格。

4)中学生要顺应竞赛,对各种考试和竞赛有高标准、严要求。

5.为什么社会生活既要竞争,又离不开团结合作?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什么?

答:1)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群体都需要他人的帮助,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

2)古往今来,大多数伟大的事业都是通过团结合作取得的。

3)注重团结协作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4)大家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 * *共同提高,自动沟通理解,互相爱护包容,只有和别人合作,才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5)创造一个* * *享* *胜的美好社会,有两个条件:一是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二是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

6.你对团队精神有什么看法?

答: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在学校,团队精神体现在校风、班风和各种活动中。团队精神的中心是集体主义、合作、享受和奉献,群体的利益跟随团队的利益。在竞争中,合作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

7.谈谈你学完这一课后的感悟:

回答:①在日常生活中,能积极参与竞争,感受竞争带来的正面效应,正确看待竞争的负面效应,并尽力克制;

(2)做一个合格的竞争者,培养健康的竞争观,勇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③在日常生活中,能自动与他人合作,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分享精诚合作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4)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尊重竞争对手,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提高,让大家扬长避短,携手共进;

⑤学会协作竞争,虚心向他人学习,培养团队精神,时时锻炼自己的竞争技能。

第四单元关注世界

4.1关爱社会

1.改革开放前后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区别?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改革开放前,物资短缺。日用品匮乏,衣食住行简陋,文化生活单调,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丰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文化生活丰富。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的坚持和全国人民的努力。

2.中国恩格尔系数快速下降意味着什么?

答: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快速下降,说明我国人民有更多的钱用于食品消费支出之外的其他消费,说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快速提高。

3.我们的社会有哪些社会问题?

答案:1)主要是由于人口负担过重,导致资源短缺,消耗巨大,人均占有资源越来越少,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恶化,就业压力,贫富差距,腐败犯罪,社会风气的下降。

4.这些问题如何影响我们的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答:它直接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答: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浪费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有什么特点?

答: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低。13亿人口有9亿农民。

2)中国资源量大,种类多。是资源大国,但人均占有量小,也是资源小国。

3)中国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严重。

7.什么是忧患观?

答:忧患观是指一个群体对自身利益、荣辱、成败的内在关切,对社会、国家、人民前途命运的眷恋,对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危险的警惕,从而唤起奋发图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8.为什么要培养忧患意识?如何培养忧患意识?

答:忧患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传统之一。它代表了一种高尚的人格特征,可以树立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忧患观,要做好准备,积累知识,锻炼才干,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9.为什么要关注社会问题,服务社会,关心社会,有所作为?

答案:1)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做好准备,积累知识,锻炼才干,贡献社会。

3)培养回报社会的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锻炼社会理论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大众,是我们回报社会的重要方式。

5)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树立服务社会的精神,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

10.社区效能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回答:培养回报社会的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锻炼社会理论的天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

回答:1):可以在公交车上自动让座,在献爱心活动中自动捐款,积极参与作业,认真诚实的帮忙讲解,有班级荣誉感。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交往中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行为。

2)遇到波折和不幸的人,能够同情和关心,向有困难和苦恼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在同一事业中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利益。日常生活中经常这样做,就是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也就是让有益于社会和他人成为我们生活的基本方式。

4.2热爱祖国

1,为什么要热爱祖国?

答:祖国的兴衰影响着孩子的感情。祖国是孩子的依靠。祖国衰弱,人民受苦。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祖国与集团命运紧密相连。

2.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价值是什么?

答:五千年的文化是中华儿女的财富,培育了我们的民族灵魂,养育了一代中国儿女和中国少年。

3.如何看待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答:传承自己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珍惜优秀的文化传统,坚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和欣赏民族文化的精髓。其次,要扬弃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次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使命。

4.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

答:1)课堂学习2)课外阅读、艺术欣赏、社会调查3)研读经典,4)接触历史遗迹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5.传统文化的糟粕是什么?

答:等级制度、无条件服从祖先的旧制度、固守现状、男尊女卑、消极宽容等旧的文化道德品质,是我们今天要丢弃的糟粕。

6.中华民族构成了什么伟大的民族精神?

答: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7.列出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

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如天体通过运动保持活力一样,君子应该不断追求自我完善。

8.青少年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答:传承中华美德,树立远大理想抱负,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立志成才,努力学习,勇于理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

9.如何培养爱国情操?

答:认真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决意识,关注国家大事,认真参加升旗仪式,热爱自己的家乡,与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4.3看世界

1.世界文化有什么特点?

A: 1)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财富。

2)世界文化多样而复杂,同时又相互联系紧密。

3)不同的文化有着相同的理性内核,那就是真诚、善良、友谊、和平,这是人类文明相同的价值观。

2.如何正确看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

答:(1)平等沟通,相互包容,是沟通的桥梁。

(2)面对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要采取理解、宽容、平等尊重、客观的态度,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友好交往的艺术:①尊重他人的习俗和信仰,

2容忍他人与我们之间的差异,

3欣赏他人的特点和优点,

(4)表现出友好热情,不傲慢浮躁,自尊自信的态度。

3.当前国际形势如何?

当今国际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一些地方仍存在矛盾、对抗、冲突和战争。

4.局部冲突战争的根源是什么?

答:国家利益的争夺、民族文化的差异、不同信仰和观点的隔阂,成为各种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5.我们为什么要支持暴力?

答:强权只会加剧对抗和冲突,暴力只会制造新的对抗和痛苦。战争只能带来生命、财富和文明的毁灭,给人民带来数不尽的灾难。

6.各国人民应该怎么做才能遏制战争的灾难?

答:只有通过真诚沟通、理解包容、平等协商,才能消除和解决矛盾。有和平的地方,人类才有* * *的明天。

7.影响国际社会发展的令人困惑的因素有哪些?

答:人口压力、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安全威胁、失衡。

8.青少年应该为和平做些什么?

答:能否树立全球观,珍惜和平环境,支持分裂和战争,努力学习,掌握技能,为人类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