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教育论文

校园安全教育范文

在现实的学习和工作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接触到论文。写论文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相信很多人会发现论文很难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篇校园安全教育范文。欢迎阅读收藏。

校园安全教育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扁平化,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特别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深化,大学生毕业由原来的国家统一走向自主就业。大学生如何安全顺利地走向社会并适应社会,在社会上扎根开花,成为一个能照顾好自己,贡献社会的有用人才?有必要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安全性。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一、安全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安全防范的需要。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商场就像战场,许多商品生产者和服务提供者在那里进行着激烈而复杂的竞争。竞争是无情的。社会没有铁饭碗,没有锅饭,没有伞。适者生存,适者生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具有竞争规律的市场经济迫使每一个市场主体都面临着成功与失败的双重选择。竞争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经济诈骗事件时常发生,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冒用他人注册商标的现象屡见不鲜。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往往无所适从,这就给了少数不法经营者实施欺诈的机会。欺诈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和守法商品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打击欺诈行为,同时采取法律措施加强防范,增强防骗意识,打击各种欺诈行为。另一方面,市场主体自身也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遵纪守法,不从事欺诈违法犯罪活动。作为大学生,他们将走向社会,参与市场循环,融入市场经济的大熔炉。学校要对他们进行安全防范教育,教育他们打击诈骗,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他们应该教育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真诚地对待客户,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第二,安全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基础工作,具有辐射作用。

在学校,学生首先要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多学知识,多专精,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危机意识、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和竞争力,为将来的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市场经济提供了比计划经济更加复杂多变的广阔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有知识的人有用,但也充满了陷阱和艰辛,这不得不让我们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会安全,多一些关注,多一些安全感。

另外,随着大锅饭的砸碎,“整体利益”的退位,“个人利益”正在走向市场和社会。竞争已经成为中国每个人生存的必要手段,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那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人要认识到“形势比人强”的真谛,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人的素质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懂得尊重市场的变化,用新的眼光和新的方法处理新的问题,才能摆脱被动和错误的局面,不被淘汰。因此,如何学会适应社会和生存,学会安全地进入社会,安全地通过市场经济的考验和锻炼,成为学校教育大学生的基础性工作。

只有实施这方面的安全教育,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做好迎接市场经济考验的准备。此外,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决定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会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对社会产生辐射作用,促进整个社会安全观念的形成。

第三,安全教育是法律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做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当代中国社会环境最大、最深刻的变化。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要求,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必须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来规范和保障。市场经济强调平等交换、平等竞争;强调个人自由和人人平等;强调尽力而为,各显神通;强调主体间的交流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人们要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树立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尊重他人,信守诺言,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公德,讲究公共卫生,遵守职业道德,增强保健意识,注重心理健康。

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单一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他们必须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既懂书又懂社会,以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要从原来强调智育和学历文凭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精神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健康素质和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

人一出生,命运就赋予了他神圣的使命——珍惜健康和生命。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逐渐忽视了孩子的安全问题,把孩子安全教育的责任推卸给了学校和班主任。尽管各种媒体的广泛宣传和警告,给大家敲响了警钟,但是被别人听到的警告,却没有被100%的人重视,反而惊醒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走上讲台,面对一群迷茫的年轻朋友,我深深体会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作为重中之重。

安心工作,爱千家万户,呵护千家万户;安全工作是学校始终坚持不懈的重要工作;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讲话中指出: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平安健康地成长,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欢乐和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作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园丁,责无旁贷,教育把关,安全把关。

班主任要想带好一个班,必须对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纪律、安全、卫生等进行综合管理,其中安全工作的教育管理更为重要。班级的安全工作涉及到学校的稳定秩序,班级的和谐发展,师生的切身利益,家长的挥之不去的心。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我们要像重视教学质量一样重视安全,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确保学生高高兴兴来学校,平平安安回家。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第一,定期宣传

没有人愿意接受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发生在未成年孩子身上的交通事故,反而适得其反。不幸的经历总会触动父母的心,让泪水奔涌,让他们的心犹豫不决。如果不在高速公路上追逐奔跑,如果不乱穿马路,如果不玩“高超”的自行车杂技,也许这些可怕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很多时候,只要班主任细心提醒,学生就可能记住你的谆谆教诲,在日常行动中主动落实,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自然会降低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如有机会,班主任应利用班会课开展“交通安全在我心中”、“不该发生的故事”、“交通知识讲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更好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班主任应当宣传和执行学校制定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

如果要和学生家长每期签订《安全责任书》。班级要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工作要深入人心,落实到位。安全工作要天天讲,处处讲,时时讲,人人讲,孜孜不倦,时刻告诫学生。因为学生容易冲动,自制力差,可塑性大,班主任一定不能忘记安全工作。利用班会、晨会、读报时间,用集中和分散的方式,把安全风吹进学生心里。只有安全意识植根于学生心中,我们的安全工作才能算到家。

第二,多做防范

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对班级安全管理和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教育管理有一定的指示和要求。作为班主任,他们应该不折不扣地完成它们。安全工作不能投机取巧,要脚踏实地,防患于未然。教室里写着安全标语,危险场所设置警示牌,班级办“安全专栏”,组织学生学习安全法律知识,唱安全歌曲。班级开展了争做“安全之星”的活动。利用各种活动,不同形式,让安全意识“随风潜入心,润物细无声”。

教师应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强化预防措施,开展群防群治。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和防范,不到危险区域活动和玩耍,严禁在宿舍内玩火、点蜡烛,防止火灾事故发生。严格管理易燃、易爆、放射性、剧毒、腐蚀性药品,防止事故发生;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学校,消除火灾隐患,防止学生接触易爆、易燃、有毒有害物质,防止发生不安全事故。教育学生一旦发生火灾,应在报警的同时撤离到安全区域,禁止学生在林区野餐,禁止学生参与森林灭火。教育学生严格按照管理制度用电用水,不允许学生随意乱动电器。

组织参加文艺演出,电影,学校聚会,大型活动,做操,放学后遇到紧急情况,班主任要自始至终到位,带领学生一起参加活动。紧急情况下实施疏散措施。组织学生有序走地下楼梯。在狭窄的走道或楼梯上行走时,不得拥挤。他们必须有序地上下楼梯,防止拥挤和踩踏造成伤亡。

体育项目和强度要适合学生的身体状况,防止发生体育安全事故。学生上体育课,教育学生防止意外伤亡。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要提前准备,加强防护,注意安全。要强调课堂纪律,注重教学规范,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科学安排活动。要耐心指导学生练习,让学生了解每次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注意事项。懂得锻炼和保护。组织学生参加田径、球类等剧烈活动的体育比赛时,严禁有病例和身体不适者参加。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劳动教育和卫生工作,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禁止学生参加超出其年龄、生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活动(如登高擦玻璃、向传染病做好事、救火等。);禁止学生登高、爬窗台、翻栏杆打扫卫生。

组织学生劳动和参加社会实践时,应当做好劳动场所和劳动工具的安全检查,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劳动纪律要求,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不得组织学生进行过度和危险劳动;学生没有被安排为私人助理。禁止学生进行不安全的活动和游戏,禁止跳楼梯、爬栏杆、翻越围栏、在楼梯和走道奔跑跳跃、追逐打闹、携带利器、扭打。不法分子扰乱学校时,应及时制止,并报告学校或公安部门处理。

实行审批制度,未经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外出春游、参观、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批准后,应精心安排和组织,并有安全措施。因伤害原因被学校送医院治疗抢救的,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逐级上报。班里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在教育的有效性上下功夫,防止走过场和形式主义。

做好溺水预防工作。未经授权,禁止学生在深水中洗澡和游泳。特别要注意教育学生掌握溺水施救的基本技能。学生们被警告说,在课余时间游泳必须由监护人监督。教育学生不要购买过期或变质的食品。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管理。发现传染病的学生应立即与家人联系,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传染病传播。

教育学生重视校外交通安全,加强交通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倡导步行上学,有效减少交通事故。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训练和演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从而有效控制事态,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最终得到和平妥善的解决。教给学生自救方法,培养学生的应急意识、自护意识和能力。

第三,精细管理

关于安全工作,我们写了很多,讲了很多,这是不够的,必须认真管理。安全工作的精细化教育和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重。的确,事实上,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但是别忘了那一点点时间(也就是放学后)。事实证明,我们的很多纠纷和安全事故都发生在这个时期。我们平时的工作忽略了这一点,以为学生应该休息,我们也应该休息。这时候学生失控,最容易出现混乱。

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差距管理,精细化管理。我非常推崇班主任工作的“五出席”——课间参加练习,课后参加上课,聚会,开会,升旗仪式。当然,这需要班主任敬业、奉献。否则会有一些安全隐患。

第四,巧妙沟通

班主任不仅要上传分发,还要满足双方的需求。善于沟通,巧妙沟通。学生之间有矛盾,班主任要互相沟通,弥合隔阂。尤其是当本班学生和其他班学生有分歧时,一定要先沟通,消除隐患,化敌为友。班主任要注意所有老师的沟通。班级安全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班主任还应与其他班主任和学生沟通,互通有无,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做好安全工作的合力。班主任也要和家长、社会等多方面沟通,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和班级的安全教育。这样才能形成安全教育管理的大格局,才能平安到家。

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是世纪教育。在安全问题上,只靠社会、学校和家庭来保护中小学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形成自救互救的观念,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锻炼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使他们能够果断、公正地进行自救互救,明智、勇敢地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只有这样,学校安全工作这个沉重的话题才能成为一个轻松的话题,但我们绝不能放任不管。

普及大学生安全知识,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学生不受不法分子侵害,避免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既是保障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最基本的事情。

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冲击下,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使得社会呈现出多种思想并存的局面。这一时期既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人们洗礼转型的重要时期;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民内部矛盾突出、刑事治安案件高发的时期。各种新的不平衡、不和谐因素日益增多,各种不安全隐患不断出现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是个人谋求发展的必要前提。安全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大学生采取什么措施应对危险因素显得极为重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化。市场经济的触角迅速深入校园,校园从封闭的“世外桃源”变成了开放的“小社会”,治安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他们将来毕业走向社会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那么,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安全状况如何呢?

1.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体系不完整。

大学生安全教育没有纳入课程教育,也没有经常化、制度化。

2.缺乏系统的教育。

安全教育多由保卫部门或教务部门根据某一时期的特点或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没有系统的教育计划。仅限于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最基本的方面,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等安全教育的其他内容涉及太少或根本没有安排。

3.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不足。

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不够,学生不清楚如何保护自己、自卫。

4.大学生掌握安全技能的途径狭窄。

安全教育,如安全防范技能、自我防卫、火灾逃生等。,都需要老师或专业人士的现场指导和演练,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然而,目前大学生接受的安全教育内容大多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自学的,很少由老师或专业人士讲授。

5.教育者的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从事安全教育的教师往往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和专业的培训,很难进行深入的安全教育,也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交流,对安全教育的研究不够深入。

作为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安全意识?

1.守法意识与文明修养。

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法律意识,学法、懂法、用法;其次,加强文明修养意识,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避免因自身素质问题和受到不安全因素威胁而陷入冲突。

2.对安全形势的认识。

及早识别安全隐患,意味着对社会治安状况的全面了解。虽然目前社会治安形势基本稳定,但校园治安状况好于社会整体水平。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大学生所处的安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他们面临的安全形势要引起重视,学生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安全形势意识。

3.自我意识。

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大学生树立自我防范意识,做好安全隐患的心理准备,做好自我保护,尽量避免不安全因素对自身的危害。

4.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

一些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毫无征兆,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帮助自己和他人脱离危险,而不是因为恐惧和适应能力不足而失去逃生的机会,减少损失。

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有什么必然性?

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从小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对社会安全问题认识不充分;从大学生自身能力来看,我们缺乏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社会阅历浅,承受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差。如果我们不接受这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很可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遭遇重重磨难,最终导致挫折,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遗憾。

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少数大学生私欲过度膨胀,甚至道德败坏,不惜以身试法。这些不仅使自己随时陷入欲望的陷阱,还威胁到他人的安全,增加了社会动荡的概率。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里有很多精英和骄子。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报道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犯罪案件数量和人数逐年增加,犯罪类型也逐渐趋于多样化和智能化。一些被视为高智商、高素质、高水平的大学生,因为触犯刑法而锒铛入狱,不仅让父母老师蒙羞,也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和安全知识,对社会规范知之甚少,防范不安全因素的意识差,这些都给了犯罪分子对大学生实施犯罪的机会。

大学生应该掌握怎样的安全知识?

1.国家安全和校园稳定知识,包括保持政治敏锐性、提高警惕性、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防止破坏、渗透、法律法规等具体知识。

2.日常生活安全知识,主要包括防盗窃、防抢劫、防诈骗、防伤害、防骚扰、防食物中毒、防传销诈骗、防治安等。

3.交通安全知识,主要包括骑行外出、骑行安全知识、出行安全知识、安全驾驶等。

4.消防安全知识,主要包括用电和消防安全知识,以及发生火灾时的报警、灭火器的使用、自我保护、自救和逃生知识。

5.公共安全和预防自然灾害的安全知识,主要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和雷电、地震、泥石流、滑坡、冰雪、洪水、高温天气的预防知识。

6.科学运用网络安全知识,主要包括防范不良网络信息、计算机病毒、网络诈骗、朋友陷阱、信息安全等知识。

7.生活教育和心理调适知识,主要包括培养自身抗挫折能力、心理调适、预防自杀、自残、吸毒等。

8.学习和实践实验就业中的安全知识,主要包括文体活动安全、实验操作安全、防止接触有毒物质、户外写生安全、防范就业陷阱、外出打工维权等。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安全等诸多方面。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保护大学生远离危险的思想保证。当代青年学生是在新旧体制的大变革中成长起来的。在各种社会秩序和价值观的影响下,树立他们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特别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还没有适应社会生活,导致他们思想上出现很多矛盾和问题。他们一旦受到诱惑,就可能违法乱纪。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要着力解决他们对“理论”、“理想”、“政治”的思想轻视和错位,帮助大学生把握人生的“航船”,学会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学会正确与人相处。

第二,法制教育。

良好的法律意识为大学生形成安全意识、正确选择自我保护手段、防范法律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法制进程也在加快。无数的法律条文在默默地却有力地调整着我们的生产生活。选择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开展教育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法律意识,从而为大学生正确保护和约束自己创造条件。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除了已经纳入高等教育基础课程的法学概论,以及民法、刑法的相关法律知识外,还应该包括《国家安全法》、《治安处罚法》、《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等相关法律知识。

第三,安全防范技能教育。

过硬的安全技能是大学生抵御各种危险的终极屏障。对于大学生来说,要防范各种危险,仅有安全意识还是不够的。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备应急、应变能力、安全防范和防御能力、法制观念、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抵制违法犯罪的能力。”以上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实践的过程。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案例教学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在不同的“危险情况”下,如何正确操作,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危险。此外,还应努力通过训练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防身技能,从而预防可能发生的暴力危险,将危害降到最低。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课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思考,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的道路,才能真正让广大学生成为安保工作的受益者,才能真正把高校的中心精力解放出来,投入到日常教学和科研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