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陆地和海洋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期(公元前202 -8年)张骞开辟的连接地中海各国与长安(今安)、洛阳(以洛阳为起点)的陆上通道。这条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未来另外两条名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路线。因为丝绸制品对这条路西运的货物影响最大,所以得名。其基本走向设定在汉代,包括南路、中路、北路三条路线。

广义的丝绸之路,是指自古以来相继形成的、遍布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的远距离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除上述路线外,还包括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道路上的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

“die Seidenstrasse”一词源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里希特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简称为丝绸之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推动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开启了中外交流的新时代。并成功拉开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从此,这条路线被踩出了“国道”,各国大使、商人沿着张骞开辟的道路络绎不绝。从王公贵族到乞丐囚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足迹。这条东西向通道将中原和西域与阿拉伯和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延伸至地中海。从广义上讲,丝绸之路东段到达了韩国和日本,西段到达了法国和荷兰。意大利和埃及也可以通过海路到达,成为亚欧非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