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关于诸子百家散文的经典作品有哪些?
先秦文学主要是周朝的文学,尤其是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诗经》以外的古诗散见于后世作品,真假难辨。所以《诗经》也是唯一一部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西周以前的歌谣很短,但只有诗歌的雏形。到了周朝,诗歌在原有的基础上繁荣起来,这些诗歌中有不少被收入《诗经》。《诗经》是集体创作,包括庙堂乐歌、民族史诗和政治讽刺诗,以及大量的民歌。《诗经》中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对中国的文学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秦时期的散文主要包括史传和哲人。史传散文也是历史散文,先秦两汉史书的概念不够明确。《艺文志》中没有“史部”,史书只是作为儒家经典或其附庸而存在。《春秋》本来是编年体简史,但人们并没有把它当作史书,而是把它确定为儒家经典。《左传》和《春秋》是经书关系,解释经书的文字是传记,所以叫历史散文。除《左传》外,所列举的书例与《经》并无必然联系。《左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详细叙述的编年史著作,也是我国最早的叙事文学名著。一般认为是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写。其体例与《春秋》相同,《春秋》以具体史实说明。可以独立于《春秋》之外。《左传》全面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历史过程,通过民间的叙述记录了西周以前的古史和传说。《左传》擅长叙事,尤其擅长描写战争。语言简洁生动,温文尔雅,含蓄委婉,幽默生动;作品通过叙事、描写战争、记录人物语言,客观地刻画了一大批鲜活的历史人物,为中国叙事写作文学开了一个好头。《国语》被认为是左丘明的又一部作品,也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史书。《国语》与《春秋》没有必然联系,因为书中主要史实与《春秋》、《左传》一致。所以也叫《春秋传》。极少数篇章记载于西周穆王时期,比《左传》早200多年,大部分篇章与《左传》相近。国玉擅长记单词,简单朴素,寓意深刻,或者幽默生动的场景。或融庄于一体,妙趣横生;或者简单自然,充满哲理;有不少关于过去和现在的长篇故事,具有杂文的基本格局。《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一部纵横家书,成书于西汉末年。当时天下无帝,天下无方伯,秦、齐、楚、魏、汉、燕七雄并立,东周、西周、宋、魏、中山只能建立。秦与马。各诸侯国在萧山以东联合抗秦称为“联合”,搞连横或联合的政治家为战略家。《战国策》是一本纵横的书,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战国策》语言浮夸,夸张,富于雄辩。人物描写注重外貌肖像和动作细节的描写,采用欲扬先抑等多种手法。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统称为哲学家。哲学家为解决社会矛盾,提出各种治国方略,游说辩论,著书立说,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空前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百家不是实数,只是学术流派的数量。《艺文志》包含儒、道、阴阳、法、明、墨、纵横、杂、农九家十派,都成了学派,所以又叫九派。小说家出于街谈巷议,自成十家,其中儒、墨、道、法四家影响深远。战国中期的孟子、庄子,战国末期的荀子、韩非子等就学术流派而言,《论语》、《孟子》、《荀子》属于儒家,墨子属于墨家,庄子属于道家,韩非子属于法家。《庄子》接近于一部专著。墨子、荀子、韩非子都是一般题目的专著。先秦诸子的杂文都是政治性或哲理性的,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这些作品的论证、推理注重具体化、形象化,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寓言、比喻、夸张、拟人等文学手法,充满了文采和兴奋点。甚至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寓言特别有特色。先秦诸子不仅广泛运用民间寓言,而且自己创作寓言,内容丰富,故事生动,手法多样,充满智慧和幽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