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偶像化”现象?

1.正确看待中学生的“偶像崇拜”

中学生崇拜偶像是必然现象,要求青少年拒绝崇拜偶像是不现实的。大多数中学生的“偶像化”仅限于收集几张他喜欢的“明星”的照片贴在床头,听听“明星”的磁带和光盘,或者偶尔掏钱去听听“明星”的演唱会,收集一些“明星”的生活资料。如果仅限于这些,家长就不要干涉了。孩子们应该在紧张学习后听流行歌曲,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去和你的孩子一起偶像化。

喜欢娱乐是孩子的天性。其实孩子的“偶像化”是一种理想的纯真,是一种激情中的盲目。父母在发现孩子偶像化的时候,不妨和孩子一起去偶像化。父母只有知道孩子所追逐的“明星”,才能和孩子谈论“明星”。父母对“明星”的客观评价,会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防止不健康的“偶像化”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阅历少,心理不成熟,感情冲动,容易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比如有的男生看着脑海中美丽性感的女明星,容易产生性冲动和性渴望;有些女孩太迷恋男明星了。如果有男明星结婚的消息,他们立马觉得“被骗了”,不开心,抑郁。如果孩子“偶像化”赶上了这样的迷恋和狂喜,肯定会影响他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正确的引导。其实“明星”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很多“明星”的“外在美”都是经过包装的,媒体的吹捧也是一种广告效应。父母可以给孩子解释这些道理,解释听歌看电影电视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时间应该花在学习和工作上,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4.化崇拜为动力。

“偶像化”其实是一种模式识别和学习。青少年往往把明星当成自己的榜样、参照系和精神寄托。家长可以适当干预孩子自发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把孩子的“偶像崇拜”转化为奋斗和成功的自我激励。

5.让孩子崇拜各种“明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没有英雄主义的社会将是一个沉默的社会。一个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成为英雄,但是如果他缺乏成为英雄的信念和梦想,那么人生就是没有意义的。家长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带孩子亲近历史和英雄,让孩子多崇拜一些科学、文化、英雄、劳动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