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陈相明)
扎根理论是一套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程序,它强调理论应该来自原始数据。理论来自1967。60年代,美国很多研究者都在检验大理论,而年轻人只会做理论推理和检验,民族志的研究理论还不够。
格拉泽提出了扎根理论。他冷静而实证,强调中层理论,认为理论必须生成。
受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派的影响,施特劳斯强调主动性、过程性、意义探索和田野调查。
因此,扎根理论是两大学科的传统融合。
在数据、文献以及个人和专业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理论;文献可以作为资料,也可以和已有的理论对话,但不直接照搬已有的理论。(我找不到一些数据来支持一个理论,比如我想应用SCCT理论来解释就业面试的案例,这是错误的。)生成的理论必须有数据支撑,植根于数据,通过连续比较法生成;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同时生成理论。
刚开始最好不要看该领域的实质性文献,而是看该领域更高层次的大理论,如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有理论视角,但看太多这方面的文章会限制你的视角,框定自己。
提出研究问题是自由和灵活的。如果和这个现象相关的概念不太清楚,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不太了解,可以提问。研究问题要有足够的开放性和广泛性,要面向行动和过程。很多人没有行动,没有困境。当演员遇到麻烦时,适合使用扎根理论。必须有情境,有困难,有行动,有过程。有些人研究好老师的标准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是静态的,没有情境,不符合接地气的理论要求。
收集数据,一般按照理论抽样,而不是人口统计变量抽样;根据理论需要确定抽样标准;根据初步分析结果,采用连续比较法确定以下抽样标准。比如你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你找到一个老师,找到一个特色。你会觉得这个功能有点单薄。你可以找一个和他不一样的人,采访,收集资料和物件。抽样的对象可能是事件而不是具体的人,重点是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一个事件群体。我们什么时候能停下来?即当理论达到饱和时,当通用名的新属性不再出现时,关于通用名的相关信息开始反复出现。
理论饱和的条件:获得数据的可能性;理论整合度和密度;研究者的理论敏感性
一定要看大理论,接地气的理论强调对大理论的熟悉。理论灵敏度是怎么来的?它来源于阅读文献、专业经验、个人经历和分析过程。在科学和创造力之间保持平衡:总是怀疑,跳出去,有规律地思考,“对方想告诉我什么?”“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常常让我们跳起来,保持怀疑。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1。提问。这是怎么发生的?谁啊。什么?什么时候?在哪里?多少/多少?为什么?
2.先把资料概述一下,再把重点放在单词和句子上。
3.你举红旗是什么意思?你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4.比较:通过系统地比较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可以创建不同类型的组;翻转法更极端,(为什么有的人很快成长为专家,有的人五六十岁了还是讲师)
基本逻辑:通过连续比较法生成理论
持续比较的目的:寻找相关但不一定准确的证据;确立经验事实的普遍性;概念的具体化;
生成理论的类型:
物质理论:物质或经验领域的理论;
形式理论:跨实体还是概念理论
自发涌现理论:强调实证,客观数据,不要沾染自己的理论。
互动涌现理论:强调实用主义+符号互动理论。重点是将研究人员的经验引入研究,
实用主义+建构主义。是建构主义的扎根理论,因为你收集的信息是因为你的角色被带到了现场,信息已经被你建构了,各种个人因素和社会关系让你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这些版本都很重视编码:把数据打碎,概念化,然后用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此基础上,中国对扎根理论进行了本土化改造。
任务复杂,有九项职责,要求“专业”,专业发展标准和路径不明确。教育部要求双轨发展。
同样,师范生如何找工作?
(师范生的求职现状如何?各类教育行业对师范生求职的要求是什么?师范生如何应对这些要求?)
当你看到一段话或一个单词时,你应该给他起个名字。这个事件说的是什么事件,代表的是什么上位概念?
每一句都有注释,你要努力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语言中的隐喻意义和上位意义。
找到通用:
你可以逐步按列抽象,围绕类似现象聚类概念,然后提出一个更抽象的概念,最好是研究者的局部概念(如“24小时不停歇”、“高速公路和乡间小路”等。).如果没有,可以借用学术的,自创的,或者借用其他概念,最好是一个本土的概念。
结合几个类别,对属性和维度进行分析,看这些属性和维度有什么特征和特点,每个特征和维度有什么样的连续统计(强、弱、大、小),进一步对维度进行分类,确定上级属性和类别。
以上是第一轮资料收集,我们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属。
找一个和第一个情况不同的顾问(为了区别)
这些信息出来后,不需要一行一行的仔细阅读。不在它前面的任何东西都被拿出来。重要的是增加新的类别及其属性和维度,如“差异化策略”,如“攻击性”和“适当性”,表明辅导员在不同的干预条件下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多样化课程”的属性包括反映个体生命阶段的“生命周期”和职业阶段的“职业资格”等。进一步完善现有属的属性和维度。(在我看来,研究者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们把辅导员工作的特点概括为“分散性”、“积极性”,提出了“进取性”、“适当性”、“生命周期”、“职业资格”等范畴,但普通人只能说辅导员工作琐碎,需要给学生爱,需要照顾孩子和家庭平衡,而不能一概而论。)
重点群体(处级干部、科级干部、组织干部等。)
根据新的数据,添加新的类别,并在现有的类别中添加新的属性和维度。这很有趣,增加了丰富的信息。下图显示了最终形成的九个属:
表中的维度以大小区分,便于分析。为什么需要维度?因为要形成一个“模型”,这群人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由于不同条件的约束,他们会有不同的行动,进而形成不同的结果,每一个结果都有不同的模型。这个模型通常是从维度的后面往前推,比如职业抱负是高是低,也就是形成不同的模型,只有从后面往前推,才能形成不同的模型。
到现在为止,这是第一级编码的完成,但是很多人的文章到此为止。
参考格雷泽的做法,先形成核心品类。核心属的意思是,你能不能找到前九个属中的一个,把它们都拿起来,就像一串肉馅饺子(其他所有属都融入其中的主要概念是对中心现象的概括)?通常只选择一个核心属进行研究。
怎么做?
1.讲故事:描述中心现象。
故事精炼精彩,有很多精炼的概念,把辅导员晋升的困境描述的淋漓尽致,很多描述的特别精准,比如:晋升实力、机会空间、职业抱负;患伦理;理性和感性的犹豫;尤其是职业认同危机,形象地概括了辅导员的三种不同状态。
这是用比较理论对故事的客观描述。然后提炼出核心范畴,从九大类的上位发展出一个新概念,叫做“双线提升悖论:名实分离”。核心品类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太阳模式,一种是房子模式。九个属性都是独立的部分,* * *共同构成了“核心范畴”。
讨论各种属的关系,其实就是演员遇到问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需要形成理论,与之对话。
定义:将一个大属与一个小属联系起来的一套程序。
于是研究者提出了一个范式模型,其实就是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
这时候我又回来看文献,提出文献中提出的问题。没有人对政策的意外后果做过研究。
强错位:准确度高,强度大(找两份工作)
弱错位:准确率高,评价优,鼓励展作品(论文)(排名第一)
大偏差:(职称占优势)
小偏差:没有政策要求时,容易被提拔(双位弱化)
答:职位很高,不适合行政。
b:副教授,主任,专业性存疑。
理性和感性的二分法
d:没有时间精力管理学生,内心备受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