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论文专题

推荐国内著名考古学家、科幻作家童的几部作品,如《雪山上的魔笛》《古峡中的迷雾》《新西游记》《时间铅幕背后》《珊瑚岛上的死光》《五万年前的客人》。

为了方便大家,作为晚辈弟子,我简单介绍一下童先生的生平:

童(1935-1997),男,汉族,湖南宁乡人。考古学家,科幻作家。考古专业。他曾在四川大学峨眉电影制片厂和美国匹兹堡大学担任教授。四川CPPCC常委,中国科学文学委员会主席。1957年发表第一部作品,1960年开始科幻、科普创作。他的作品《珊瑚岛上的死光》被评价为中国科幻强调文学体裁的代表作。它获得了许多奖项,并在1980年代早期被拍成电影,成为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

[编辑此段]生活

1935年8月27日,历史学家、科幻作家童在湖南宁乡诞生。童出生后,他记忆中留下的第一件事就是逃跑。他坐在一个箩筐里,他妹妹坐在另一个箩筐里。他被人挑中,跟着母亲。先后被流放到湘西安化、溆浦、沅陵、辰溪等地。清澈见底的沅江,烟雨中时常出现的两岸青山,古老苗族的奇特习俗,火炬下午夜在旷野举行的巫术仪式,这一切都让这个七岁的孩子感到好奇和困惑。抗日战争结束了,童一家回到了被大火夷为废墟的长沙。我父亲在湖南大学教书,而童则进了诚志小学。1947,童考入长沙市雅礼中学,46班。童在雅礼中学读书时是个非常淘气的孩子。他曾经装鬼吓人,爬到小伙伴杨传德的肩膀上,头上套着白床单,晚上出现在校园里,吓得同学们尖叫。他喜欢玩弹弓,雅礼中学隔壁是国民党湖南省主席官邸。当省长张灯结彩,设宴款待宾客时,童和他的朋友们遭到了子弹的轰击,窗户被砸碎,官邸一时大乱。童在雅礼中学读初中时虽然有很多越轨行为,但也有很多突出表现。他想自力更生,实业救国,他和朋友成立了一家“只有最好”的公司。西屋电气是一家著名的美国公司,童取了这家公司的谐音,“只有最好”——只有我的东西才是最好的!每天晚上,朋友们都盖着被子,听童讲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他即兴创作的,没头没尾。“哪里黑,就在那里休息。”然而,这些故事往往能让朋友们着迷。说到精彩部分,童就卖关子,停了下来,并强迫他的朋友们去乞讨。这种没有版税和版权的口头文学,使童锻炼了口才,培养了创作能力,这也许是他狩猎文学的开始。从65438到0956,童的父亲被调到成都电信工程学院,他的家人也搬到了成都。童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学习。从65438年到0957年,童在四川大学历史系学习期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65438-0957在红领巾第7期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我的启蒙老师》。1959年写了自己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五万年前的客人,发表在1960的《青年文艺》第三期。1959年夏,童跟随四川大学著名考古学家冯教授考察了四川忠县巡井沟新石器时代遗址。接着,他和另外两名四川大学有志于考古的同学主动放弃暑假,前往巫山大溪,参与另一座新石器时代墓葬的发掘。这里的景色壮观而神奇:“浩浩荡荡的长江被矗立在河两岸的群山束缚成一条狭窄的激流。红色的岩石直立在河边,高耸入云。阳光只能在中午时分进入这个黑暗的峡谷。河水汹涌的冲击着狰狞的礁石,激起滚滚波涛,卷起一个巨大的漩涡。瀑布从高山上倾泻而下,在空山中发出可怕的轰鸣。在险峻的山下,奔腾的河流在这里以它的粗犷和雄伟震撼和激动着人们。”更震撼更刺激的时间是夜晚。晚上八九点钟,当一轮圆月在阴森峡谷的暗山背后缓缓升起,照亮咆哮的河水时,童郑恩感受到了古峡的庄严肃穆,对大自然有了一种原始的敬畏。正是这种对大自然神秘恐怖气息的原始敬畏,加上他对考古和冒险生活的热爱,使他在回到成都后的一周内就写出了《古峡中的雾》。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青年大学生作品1960。这部作品一出版,就受到年轻读者的欢迎。《古峡出雾》的出版几乎改变了童的命运,使他走上了职业文学工作者的道路。1961年,毕业于通大学。那一年,著名电影演员冯哲从上海调到峨眉电影制片厂。他在古峡看到雾后,就去川大找童。一位著名演员来找一位普通青年学生,这深深地感动了童。在交谈中,冯喆称赞了童的想象力和编造情节的能力,这正是一个编剧所必备的素质。他建议让童·郑恩当编剧。后来,冯喆把童介绍给了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朱丹楠。朱丹楠非常钦佩这位年轻的作家。从童大学毕业后,他决定来E电影厂当编剧。他到E电影厂工作后,开始改编《古峡之雾》的剧本。在改编完成之前,四川大学把他送回学校,担任冯教授的研究助理。从此,他开始在考古和文学领域自由漫游,过着两个工作领域的“两栖人”的生活。《古峡出雾》是中国科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中国的科幻虽然有晚清以来的渊源,但民国时期也有后继者。但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成了气候。当时科技建设急需大量人才,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培养科技人才,需要从孩子做起,于是一种具有当时中国特色的科幻作品应运而生。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的科幻小说从一开始就根植于“科普”和“儿童文学”的园地。所以在五六十年代初,大部分科幻作品都离不开这个题材。与其说是科幻小说,不如说是儿童科幻故事,或者是图文并茂的科学知识。这种安排是基于特殊时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毕竟远离文学道路,不懂科幻的精髓。说到底是小说,不仅仅是科学。它不仅可以作为一个故事载体来宣讲科学知识,也可以简单地成为“科普”的代名词。古峡的雾以小说的形式出现,充满了文学性和情感性。在主题构思、情节安排、人物塑造、意境营造等方面展现了小说和科学幻想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这部小说的出现,犹如一石破苍穹,给人以震撼和醍醐灌顶之感,为中国科幻开启了新的篇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童被迫落笔十年,遭受了与中国知识分子同样的命运。他的朋友们相继离开了这个世界,冯哲受到了残酷的折磨、羞辱和殴打。最后,他以死捍卫了一个艺术家的尊严。他儿时的挚友,与他共同创办“只有最好”公司的李明智,在65438至0967年大连工作时遭到迫害,葬身大海...在十年浩劫中,童因写《古峡之雾》而受到批评。批评的理由很荒谬。联想的宣传团队竟然说古峡迷雾中的秦军是解放军,巴王子是蒋经国。理由很充分:蒋介石从重庆逃到台湾省,巴基斯坦王子也从重庆逃到金洞。结语:古峡的薄雾勾起了蒋介石的魂魄。于是,古峡迷雾中的人物就被描摹出来了。在追查的过程中,人们有了惊人的发现。原来,主角之一,助教陈怡;他是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福建省主席。被转移的人员去了湖南长沙,童的家乡,看看童一家与国民党将领有什么联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陈毅成为福建省主席时,童还没有出生。而且福建和湖南相隔千里,这种联系是无法建立的。工宣队更重要的发现是,《古峡迷雾》主人公杨传德教授其实是一个真实的人,是童的青梅竹马。事实上,童郑恩是故意用他的名字开玩笑的。杨传德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原能源所工作。现在证据确凿:童勾结杨传德,泄露国家机密!童和杨传德都吓坏了。但是,他们还是感激工宣队。没有这些人,他们,一对失去消息多年的患难之交,可能一辈子都无法重新建立联系。在这种氛围下,童无法继续写作,直到粉碎“四人帮”。从1977开始,与他彻底断绝关系的文艺界人士迅速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有的想重印他过去的作品,有的让他写一些新作。1963曾与他合作改编电影文学剧本《古峡之雾》的姬神,刚刚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恢复工作,立即写信鼓励他继续电影文学创作。1978年5月,赴上海参加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会见了他所敬仰的、郑、叶永烈、肖健恒、刘厚义、周国兴、等科普作家。抢劫后再次见面,他和作家们都很兴奋,见到* * *为繁荣中国科学和文学创作作出贡献。童重新拿起笔,以比以往更强烈的意识和责任感投入到创作中。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后,他改写了《古峡之雾》和《珊瑚岛上的死光》,并在姬神的帮助下改编成电影剧本。他还写过科幻小说,如《雪山魔笛》、《追踪恐龙的人》、《宇航员归来》和《惠惠的小伙伴》。童写于1963年的科幻小说《死在一个山湖小岛上》,于1978年出版,在全国引起轰动,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随即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受到正统文学乃至整个社会的叫好,热烈拥抱,张开双臂接受。就是这部作品,被资深科幻评论家评价为中国科幻强调文学体裁的代表作。后来这部小说还被改编成了漫画和广播剧,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虽然,童郑恩对他的小说评价不高。他认为这部作品受到社会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十年浩劫之后文艺界一片空白,他的有趣的作品正好满足了人民填补精神空白的需求,就像一个人在极度饥饿的时候吃一碗茶,让米饭变香一样。但他却因此大受鼓舞,决心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来回报爱他的人。一位非常器重童的老领导严肃地对他说:“我知道你才华横溢,既能写小说,又能拍电影。我们不是不支持你写这个。你能为人民做的贡献越多,我们就越快乐。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国家培养你是希望你成为学术界的领袖,而不是……”一些历史圈的老师朋友也认同这位老领袖。其实,童认为,学习和创作科普作品不仅不矛盾,还可以相互促进,一加一大于二。许多史学界的朋友认为童是个怪人。他经常从意想不到的方向走出来,运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写出有独到见解的论文。这也正是因为他经常阅读科学资料来写作科学文艺作品。十年浩劫期间,童读到一则信息,内容是关于一位美国教授用电子计算机接合甲骨文碎片的实验。童郑恩灵机一动,觉得对方的方法可以改进。这个实验的原因是这样的:要识别甲骨文,首先要尽可能地把破碎的甲骨文组合起来。这是因为甲骨刻在乌龟的肚脐上。乌龟的腹部外壳由丸状骨板组成,这九块骨板通过胶水连接在一起。乌龟埋在地下,久而久之,胶质破坏,骨板破裂,挖掘出来会变成一堆无法辨认的碎片。在过去,考古学家往往依靠经验和记忆来艰难地拼凑破碎的龟甲。假设我们用甲骨文拼凑出来的一些规律做一个程序,做成软件,输入电脑,缀合的速度会快很多。于是童请了两个搞计算机的朋友,编了一个龟甲拼装程序,输入计算机。初步结果是成功的:计算机组装龟甲的成功率在40%左右,超过了美国教授。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大洋彼岸教授的注意。于是,他邀请童尽快访美,相互学习。这就是1980年童访美的由来。对生理学的关注也使童有了新的发现。童在他著名的考古学论文《论早期钢鼓》中,不仅论证了早期铜鼓起源于滇东高原普辽系的一个农业民族,而且否定了铜鼓起源于越南的理论,并对铜鼓神秘的功能作出了科学的解释。由于铜鼓有节奏的声音具有某种神秘的刺激作用,铜鼓流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崇拜心理,铜鼓成为权威的象征,用于祭祀和战争中,以震慑和号召群众。这不是迷信,因为人类学家发现,一定频率的有节奏的鼓声会引起参加节日的人的异常情绪和行为,如自恋、幻觉、身体异常扭曲甚至抽搐。人类学家还没有回答为什么这种鼓声会引起异常的感觉和动作。童注意到生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回答了这个问题。事实证明,物理现实证明,有节奏的声音可以刺激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人的基本脑电波的平均频率是每秒八到十三个周期,所以当鼓的频率是每秒7到9拍时,人就会明显表现出异常的动作。所以鼓声的神秘刺激是因为鼓声的频率与人类脑电波的平均频率一致。涉猎其他科学知识,长期在社会上观察和写作,帮助一个考古学家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在童的学术活动中不是一两个例子。同样,一个考古学家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一个科普作家,这在童的两栖人生中并不少见。二十多年来,童和他从小崇拜的徐霞客一样,走遍了全国。大江南北,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寻幽访古的足迹。他两次翻越中国西南最雄伟的横断山脉,途经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到达雅鲁藏布江。雪峰和深谷充满了大自然的魅力。祖国山河的壮美,历史的辉煌,让他深深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后代而自豪。在考古调查和发掘中,他有机会自然地接触群众,不是去“体验”生活,而是“参与”生活。他曾经无数次蹲在壁炉旁,和藏族同胞喝青稞酒,和羌族同胞喝咱酒,和彝族同胞喝包谷酒,听他们唱出开天辟地的神话,古老的传说,旧社会骇人听闻的苦难,四人帮时代新的压迫和生活的艰辛。此时,童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体会到了他们朴实真挚的感情。这些都构成了他创作的不竭源泉。两栖动物,对童来说,每一个栖息地都不是减号,而是加号。20多年来,童发表考古论文30余篇,其中4篇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一等奖。童还写了一部地方志:《古巴蜀》。这本书已经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郭川大学教职员工的四本著作之一。同时,童在科学和文学创作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因为他的成就,成为中国科学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科幻“四大金刚”之一,曾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科学文学委员会主席、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科普作家协会主席。1991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童去美国讲学,后移居美国。在美期间,他在多所大学担任教授,成为美国著名教授之一,学术成就突出,著述颇丰。在此期间,童多次回国,关心祖国的科学研究和科普创作。每次回国,他都会和四川科普作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让与会者念念不忘。他在世时最后一次回国,和哥哥恩文、作者聚了2天,谈得很好。他说他在努力创作侦探科幻小说,他买了各种武器亲自体验枪战。谁知,这却成了永远。今年4月,童因患肝病在美国住院,因肝脏置换手术失败而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