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实验的探讨与分析
1.了解肝功能不全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2.了解苯乙胺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探讨其抢救措施。
3.观察肝性脑病的症状。
4.学习局部麻醉手术。
二。实验原理
肝性脑病(He,也称为肝昏迷)是继发于严重肝病和神经精神综合征。目前认为主要是脑组织代谢和功能障碍所致,具体情况尚不清楚。主要假设有:胺中毒学说、伪递质学说、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γ-氨基丁酸学说和综合学说。这个实验是根据第二个假设设计的。
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在肠道脱羧酶的作用下产生苯乙胺或酪胺。这些生物胺被门静脉吸收,进入肝脏。当肝功能正常时,它们可以被肝脏中的单胺氧化酶分解消毒。
当肝功能受损时,这些胺从血液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脑细胞内非特异性β-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苯乙胺或羧基苯乙胺。它们是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类似物,可竞争性替代正常神经递质,但作用较弱,导致神经传导障碍和昏迷。
三。实验药物和仪器
圆形或角形缝合针、导管烧杯、纱布片注射器(2ml、10ml、50Ml)、角膜刺激针、瞳孔测量尺、粗棉线、动脉袖张力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1%生理盐水普鲁卡因溶液1%乙酸溶液2.5%苯乙胺溶液2.5%左旋多巴溶液乙醚肝素(500U/ml)
四。学科
两只兔子
动词 (verb的缩写)实验步骤
1.负重后,用乙醚麻醉兔,固定在兔手术台上。苏醒后颈部用1%生理盐水普鲁卡因溶液麻醉进行气管插管和动脉插管,血压传感器与生物信号系统连接,记录血压变化。
2.剪去腹部中间的兔毛,用1%生理盐水普鲁卡因溶液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从胸骨剑突处上腹部中间(约6-8cm长)切开,沿腹部白线剖开腹腔,食指和中指伸至肝膈,分离镰状韧带两侧并压下肝脏,用手指显露并折断肝膈间的镰状韧带,再用手指剥离肝胃韧带,使肝脏游离。
3.将肝脏和胰腺颠倒过来,仔细辨认每个肝叶,用粗棉线将根部扎在左外叶、左中叶、方叶、右中叶、尾叶(留下右外叶)周围,待肝叶由红色变为褐色后,再沿线切开。
4.切断剑突软骨柄,游离剑突。用钩子钩住剑突软骨,另一端连接张力传感器,张力传感器会将信号传输到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呼吸运动。
5.沿胃幽门找出十二指肠,将与注射器相连的导管插入小肠右侧,结扎固定,关闭腹腔。
6.观察并记录家兔的一般情况,包括呼吸、血压、角膜反射、瞳孔大小和对痛觉刺激的反应。
7.每隔5-7min向十二指肠内注射2.5%苯乙胺溶液5ml,严密观察家兔的呼吸、角膜反射、瞳孔大小、对痛觉刺激的反应、肌张力等变化,直至痉挛发生。记录此时的呼吸、血压、角膜反射、瞳孔大小和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记录从给药到完成的时间和总剂量,得到单位剂量。
8.故外周静脉注射2.5%左旋多巴抢救,同时十二指肠内注射1%醋酸5ml/Kg,观察效果。
9.另取一只体重相近、性别相同的兔子作为对照,其余同上。
不及物动词实验结果的预测
1.与实验组相比,肝昏迷反应不明显,抢救效果好。
左旋多巴对肝性脑病确实有治疗作用。
3.苯乙胺可引起肝昏迷,证明肝病患者应少吃动物蛋白,多吃植物蛋白(因为BCAA/AAAAA1)。
七。预防措施
1.在本实验中,剂量、给药后是否能及时出现肝昏迷、多长时间出现肝昏迷都不清楚。
2.第一步,用乙醚轻度麻醉,然后固定。以太可能会为这个实验做一个假设,但我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方法直接修正它是危险的。
3.第三步只是造成肝功能障碍,所以保留哪一个,是否切除都是可选的。
4.第四步中的固定可采用缝合荷包或类似气管插管的方法固定。
参考资料:
王病理生理学科学出版社。
刘峰病理生理学实验指南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杨潘吴伟康高等病理生理学科学出版社。
王宇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74例临床分析:中国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在“中国期刊网镜像站”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输入“伪递质”和“苯乙胺”,未能找到有用的相关信息。
目前对肝性脑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治疗、病历分析和毒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