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
1.确立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独特地位的观念。体育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有助于德育的发展;体育可以促进智育和美育的发展;体育可以促进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体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满足校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2.树立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正确的体育观念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力培养,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认识到职业生涯的成功取决于身体健康,促使他们把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自觉行为。
3.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只有正确认识终身体育的价值,才能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大学期间形成的锻炼习惯和日常锻炼节奏,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变化,提高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效率。因此,加强终身体育意识,在大学期间普及和扩大终身体育的宣传,将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使他们形成自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特别是在今后的工作中重视和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和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但他们在身体、心理、智力、体力等方面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和发挥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舒适活泼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2.教学过程中的方法。第一,教学型向引导型的转变。要善于引导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讨论,提出建议,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二是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型转变。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从枯燥到娱乐的转变。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知识,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四是变课内为课外,把课内和课外的教学活动统一在课程的范围内,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终身体育服务。
3.课程材料多样化。教材的多样化主要强调教材的特色、创新和适应性,而不是教材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越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多元化建设以思想道德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体育课程教材改革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适当降低难度,删除原有课程内容中较深、较难和过分强调运动技术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明、清晰、有序、新颖的特点。其次,增加了与学生健康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充满生活气息。
4.小型化课程的提出。近年来,大量新兴的体育项目(如街舞、啪啦啪啦舞等。)都迅速走进了大学校园。这些运动在大学生中很受欢迎。但由于这些新兴运动没有系统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只能在几个小时内介绍给学生,另外还有24式简化太极拳、软式排球等不需要很多小时的项目。为了适应当前大学生的求知特点,我们可以在一个学期内开设此类项目的小型化课程。
5.俱乐部形式。由于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加强,高校体育尤其是课外体育的形式也必然随之变化,体育俱乐部成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体育俱乐部是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地方特色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发展学生体育特长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目的的竞技项目;另一种是以健身、休闲、娱乐为目的的群众性活动。
6.体育知识讲座。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健康知识,对人体结构认识不清,缺乏科学的健身方法。结合现状,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体育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增强学生健身方法的科学性,使他们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
7.提高师资水平。高校要积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培训条件,提供多形式、多层次、多课题的培训机会。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教师应积极激发和调动训练的内在动机。教师要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不断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识。高校应致力于引进新人,使学校体育教师年龄、职称、学历结构趋于平衡,同时注意新人的不同方向,保证教师工作中的具体思路和方法相得益彰。
三、高校体育改革对终身体育的意义
高校体育改革的“基石”作用在终身体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系统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1.大学体育将注重培养终身锻炼习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精神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体育运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表现主题意识的自我创造倾向成为新的追求目标。把运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达到强身健体、调节心理、陶冶情操的目的。内容丰富、自由度大、随意性强、趣味性高的体育项目会更容易被人们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信息交流的频率增加,很多人心理紧张,身体素质下降,类似的现代文明综合症不断出现。人们渴望通过一些轻松、优雅、经济的运动来调节身心,克服心理障碍和身体疲劳。因此,那些健身效果明显、身心负荷适宜的体育活动会被优先选择和接受。高校体育不仅仅是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它不仅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也是学生掌握体育健身知识和方法、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培养终身锻炼习惯的必由之路。因此,大学体育对学生具有明显的基础作用和终身受益,时代赋予了大学体育新的历史使命。
2.大学体育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校体育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上好体育课,有效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正常发展,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高校体育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形成锻炼的习惯。
3.大学体育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学生要在大学期间掌握基本的锻炼方法和技能,达到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形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这既是群众体育工作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前提,也是坚持锻炼,成为社会体育骨干,推动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培养个人终身体育能力和兴趣的基础。这种能力的掌握和运用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充分体现了终身体育的积极意义。
1前言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学改革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启蒙者和顾问的角色。“教学创新”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安排应建立以“强身育人”为核心的新的课程体系,打破以传授竞技运动技术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适应学校体育的发展理念,建立以传授体育健身知识和体育锻炼方法为重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切以人为本的发展理论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校形成终身从事体育健身的意识和能力。
2传统学校教育模式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实施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学校体育取得了重大改革,但总体上没有突破。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尝试选择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如在体育课理论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人文知识,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快乐体育和成功体育。但是回到教学上,教学方法还是以竞技运动训练为主,新理论、新模式的实施还有一定的距离。教学目的仍然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仍然是以教学为主,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意识薄弱,体育健身知识缺乏。
2.1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差,体育健身知识缺乏。
现在初中上升的地区很多,要考体育。其中之一是排球。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一分钟可以轻松垫七八十个球。体育课不用想象排球里一切都围绕着垫球。考上高中后,老师们在排球上依然以垫球为主要内容,甚至在大学里也以垫球为考核标准。学生上班后很少再练排球,偶尔摸摸排球也只是“工作插曲”。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却反映出如果不适应新形势下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安排,向传授体育健身知识、方法和方向发展,未来的终身体育将发人深省。
2.2以技术为中心忽视身体素质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发育。
目前,90%以上的体育教师是“生而有方”的,也就是说,他们从体育学院毕业后专门从事体育教育。这些老师在大学里实际学到的也是一套竞技体育的理论和方法,也就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一拿到教材就想着怎么教学生,而不是学生想学什么;老师主要讲技术问题,怕别人觉得自己是“外行”;在一些学校,导致开训关赛的习惯。因此,新的教学安排无法正常实施,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发育,更不用说终身体育了。
12
2.3教育创新意识差,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老师会毫不费力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因为他们可以不假思索地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不冒任何风险。况且我们很多老师自己也没学过,所以很少考虑加入新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为了使我们的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融身体素质、文化知识和体育实践为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孔子曾说:“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学生只有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才能经常参加锻炼,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把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新理念,树立新的“体育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并通过人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人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教育。”这就明确提出了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和目标。
体育应该铭刻在人们的心中,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促进他们的健康,向正常健康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都应该树立“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新理念,不能只着眼于上好一节体育课,而忽视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身体素质能力。除了培养学生必备的运动技能外,还要考虑“终身体育”的要求,将体育教学内容与未来社会生活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体育成为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并逐渐内化为一种品格。
3.1丰富学习内容,加强理论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曾说过,人有七种不同的需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知识与理解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至少要部分满足更低层次的需求才能出现。由此可见,体育活动不仅能满足学生体质的基本需求,还能满足学生的各种更高的社会需求,如社会交往、尊重人格、愉悦身心、实现自我价值等。
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爱好,引导学生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加强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能力;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形式和方法,尽量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当学生的各种社会需求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满足时,社会需求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他们才能有效地学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体育理论知识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基础。
3.2认真落实新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往往是建立在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的。作为一种教育,首先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体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对自己和未来社会有什么意义?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一般学习目标,如整个中学或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和某一学年的学习目标,还要帮助学生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和明确自己的实际和具体目标,真正把对学生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排球课,让一个不会扣球的学生确定一个月后会扣球的学习目标。第一周,老师抛球,学生原地脱扣球小目标,然后降低净高扣球,再逐步提高净高目标,随着小步目标的阶段性实现而达到最终目标,这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身心能量,使学生从学习过程和结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3.3提高教师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快乐体育和成功体育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和热爱体育的内在动力。个人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兴趣,就可以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体育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他们愉快地学习。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根据“能为人师者”和“三人必为师”,设计出一种可以互换角色,提高教学艺术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用新知识、新教学方法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同时,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营造了轻松积极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编写体育游戏和舞蹈,适当运用音乐伴奏、投影、录像、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增加对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并随着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最终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把体育活动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