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论文,4000字急需加200字。
一、如何理解民俗旅游
(一)民俗旅游的范围
民俗旅游是当今的一个热点。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资源,其代表价值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游可以将自然文化、社会生活、观赏体验、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体现民俗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俗事件和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在心理上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求知”的需求和愿望的一种高级文化旅游。学术界对民俗旅游的范畴众说纷纭,其中上层文化中的宫廷文化(如宗教史迹、佛寺景观)是否纳入民俗旅游资源(大部分来自民间下层文化)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时代的迁移,上层宗教仪式成为当地的民间文化传统,所谓的“神圣”增加了民俗的基调和内容。将以上归入民俗旅游的范畴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它顺应了时代变迁的本质,保留了历史上原有的上层文化;丰富旅游文化内涵,顺应民俗旅游发展趋势;* * *参与了解,弘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旅游民俗”的分类
“旅游民俗”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同的标准和角度,分类结果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分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定位。
1.从宏观角度看,旅游民俗可以根据民俗的性质和所涉及的产品层次分为不同的类型。周晓认为,旅游民俗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物质型、社会型、口头语言型和信仰型。根据产品层次,旅游民俗可分为静态展示、动态表演和互动参与三种类型。此外,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谢可可以将旅游民俗分为三种形式:物质民俗旅游资源(包括生产民俗、消费民俗和流通民俗)、社会民俗旅游资源(家庭民俗、村落民俗、民间组织民俗、礼仪民俗、节日民俗)和精神民俗旅游资源(信仰与祭祀民俗、口头语言民俗、民间艺术民俗、民间游戏和娱乐民俗)。在谈到民俗旅游时,巴根据旅游者的行为动机将民俗旅游分为休闲旅游、参与旅游、考察旅游和娱乐旅游。
2.从微观上看,旅游民俗的分类可以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而不仅仅是一种业态。如大理旅游民俗主要有服饰、手工艺、歌舞、节日、宗教信仰等;再比如喀纳斯湖景区的土瓦旅游民俗,包括物质民俗文化、意识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三大类,11子类,41子类。据调查,图瓦人的文化在畜牧、农耕、服饰、饮食、居住、社会文化、交通、婚姻、祝寿、丧葬、传统节日、现代节日、村落民俗、竞技民俗、工艺民俗、自然崇拜、生活禁忌、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特色。
二、民俗旅游的研究内容(价值体系研究)
我通过万方数据库、google学术搜索引擎、中国期刊网等搜索了近万篇关于民俗旅游的论文。再加上导师指定的论文,我发现民俗旅游的研究在这样的范围内反复讨论,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宽。民俗旅游的研究内容大多集中在民俗旅游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上;民俗旅游的规划、开发及发展模式研究:民俗旅游的文化层面研究;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旅游发展研究;民俗旅游与市场和经济的关系研究:民俗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外民俗旅游比较研究等。讨论此类问题的论文很多,但从民俗旅游本身的价值角度出发的文章很少。纵观民俗旅游的研究内容,其实质主要探讨民俗旅游的价值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价值观
1.文化不和谐:旅游业通常被称为“无烟”产业。然而,在其开发的项目中,它对其所依赖的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过分注重民俗文化的形式,往往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和大量伪民俗的出现,破坏了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的和谐,促进了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迅速趋同,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益消失。民俗旅游是在民俗文化的丰富土壤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应该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然而,在许多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伤害了民俗文化,导致民族习俗流于形式,手工艺品的艺术价值下降,文化多样性逐渐丧失。孙天胜认为,主要原因是开发商和游客的功利主义。因此,我们在强调民俗旅游对于文化保护的责任的同时,在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其对于文化传承应有的意义。田茂君从“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没有得到科学处理”和“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主要问题没有得到认识”两个角度对民俗旅游文化进行了反思。周晓(2002)还引入了“文化殖民”等概念。
此外,有学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明显特征是物质生活习俗、社会生活习俗和信仰生活习俗的两极分化发展,即一方面在物质生活方式上追求超越时空和国情的消费和享受,甚至滥施外来文化模式,或者错误地引入西方文化来填补鄙视传统生活方式的空缺,另一方面在家庭习俗、生活礼仪和信仰行为与观念上完全恢复旧的宗法礼俗。另外,目前习俗都标有“时尚”,所以研究时尚的形成,一种趋同的行为模式,以及时尚的不断更替,是民俗学学者的主要任务。
2.文化的协调发展:民俗旅游发展中看似经济问题的文化冲突,其实是深层次文化冲突的表现。因此,在旅游开发实践中,不仅要对一个地区的旅游开发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还要在文化冲突中寻找平衡,培养文化和解的观念。陶力认为,其协调内容应包括文化差异与民俗旅游者文化认同的协调、民俗旅游本质与民俗旅游产品形式的协调、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在民俗旅游中的自主性与互动性、民俗旅游中接待区居民的文化心态、民俗旅游的开放性与限制性、民俗旅游中文化与生态经济的协调。吴在论述广西民俗文化时,还涉及到“整体文化发展与地方文化建设并重”的协调思想。卡哈尔-伍尔夫提出了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推进,尽快建立和完善新疆黄金旅游走廊的设想。
事实上,当前文化协调的核心问题是民俗旅游的真实性和商品性的协调。事实上,民俗旅游的真实性和商业化并不是绝对对立的。比如民俗旅游的发展是以旅游带动的,商业化是必然的。我们应该寻求真实性和商业化之间的内在张力,以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不和谐的关键不在于民俗旅游本身的商业化,而在于对商业化的肤浅理解和低水平应用。民俗旅游中的“原真性”重在游客体验的“原真性”,通过市场运作为游客提供体验民俗文化的机会。因此,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具有经济的“外壳”和文化的“内涵”。因此,民俗旅游的发展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遵循文化规律。不考虑文化内涵,随意粗制滥造,实际上违背了商业化原则,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也不可能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旅游开发中要把握好商业化的“度”,不把旅游的经济效益放在很高的位置,商业化也不是坏事。相反,商业化可以有效地传播和推广民俗文化,旅游业也将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使者。因此,只有符合旅游真实性和商品性的平衡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大规模的文化协调。
经济价值观
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显性效应: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吸引游客、增加游客数量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2.隐性效应:需要时间检验。民俗旅游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民俗旅游也扩大了当地的知名度,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促进和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
尹群指出,民俗旅游需求的边际效用是从供给和需求递减的,因此在发展中要防止民俗旅游的泛化,同时要注意民俗旅游供给的民族性和民间性。此外,作者还分析了民俗旅游的消费效用。陈建设指出,民俗旅游可以给民俗地区带来经济收入,这实际上是一种扶贫济困、充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和文化的经济激励。同时,他提出了通过扩大市场和增加收入、建立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和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来完善原有经济激励的建议。在实证研究论文中,张等人以土瓦民俗旅游为研究对象,基于外部性理论,探讨了土瓦民俗旅游开发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并提出了消除土瓦民俗旅游开发外部不经济性的建议。
社会价值观
民俗旅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色旅游。它的独特性和生动性使它充满了商机。当然,作为整个社会的侧面写照,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社会价值。彭懿认为,民俗旅游可以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生态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美化城乡,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社会控制”问题也成为热点,民俗旅游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增长。当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资源和其他因素不足以支持其向前发展时,外部政治机构和经济集团作为“投资者”或“扶贫者”介入,成为旅游战略的制定者和经营者。众所周知,投资者往往关心他们的资金和收益的回收。这种思维很容易导致民俗旅游发展中的短视行为,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惜以破坏当地自然和文化生态为代价。因此,在开发和保护当地民俗旅游的原则上,地方政府需要恢复主动和坚定的立场,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为规划。
三、民俗旅游的研究方法
民俗旅游是一个新兴的旅游主题,它的兴起引起了许多学术研究的关注,研究方法也是如此。大量的研究方法接踵而至,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具体来说,民俗旅游的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一般分析、跨学科分析、整体部分分析和跨区域分析。
(一)一般分析方法
本文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开发的角度,提出了调查、比较、综合、形象定位和市场预测的方法。胡海升把这五个方面具体化了:调查方法——对民俗旅游资源、市场、发展过程的调查;比较法——同异比较法;综合法——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级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和民俗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景区内综合开发、民俗风情与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相结合、点线面结合);形象定位法:领先定位、对比定位、反向定位、缺口定位、再定位;市场预测方法:定性(类比预测法、集合意见预测法)和定量(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试营销法)。
跨学科分析
民俗旅游的研究与相关学科的研究相联系,包括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人口学、生态学等。只有通过类比或比较,才能找出民俗旅游的特点。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关于民俗旅游的论文不多,但也有一些人有所创新。如周晓从人类学的角度系统阐述了民俗旅游的概念体系和类型以及民俗旅游的本质和特征,并从文化变迁、组织重构、角色认同、社会控制等方面简要分析了民俗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又如刘晓春的意识形态分析哲学,认为民俗旅游是全球化背景下强权政治、资本和本土文化相互勾结的结果,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现象,服务于民族国家现代化的诉求。另外,民俗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也可以是一个创新之举。王德刚等人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了旅游者对民俗旅游产品需求的特点,包括追求时代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消费和需求的多样化、消费的个性化和携带的方便性。
(三)整体-局部分析法
这种方法本质上也可以称为全焦点分析法。
1.使用整体分析的文章占论文总数的相当一部分。他们从宏观的角度把握问题,审视我国民俗旅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等。
2.局部(焦点)分析法具体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某一区域的民俗旅游发展情况。其研究领域涉及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研究层面从省到村。本文的研究内容立足于具体的区域情况,分析了民俗旅游发展的历史成因、发展模式和意义、现状和内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将解读从小范围延伸到大范围。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涉及的地域也很广。例如,在文献总数(根据数据库选取的112文献)中,对新疆、广西、云南、内蒙古、山西、辽宁、天津、湖南、四川、重庆、江西、甘肃等北方和中西部省份,或如新疆昌平、喀什、恩施进行了分析。此外,民俗旅游的深入研究与少数民族息息相关,围绕少数民族地区民俗发展展开了大量文献,如《西南三省少数民族旅游民俗发展》。
(四)跨区域分析方法
也叫区域比较法,这个分两种情况:1。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分析;2.跨国比较分析。鉴于1情况,海峡两岸于2002年在北京举办了海峡两岸观光休闲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06中国旅游发展论坛-北京对话”还采用省际、城际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乡村民俗旅游发展的异同。针对这两种情况,周春光等人从介绍日本“骊山”现象入手,通过对京郊民俗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并积极倡导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自然文化和民俗旅游发展模式。
(5)其他方法(创新思路)
包括“经典枚举法”和“历史层次分析法”。
1.“经典列举法”是指列举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民俗旅游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前景。在探讨中国民俗旅游发展的成功模式时,陈景辉列举了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三种典型模式:泸沽湖地区纳西族摩梭民俗文化旅游开发;Xi安以古色古香的隆重仪式欢迎柯林顿;深圳华侨城在品牌民俗旅游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并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民俗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2.“历史台阶分析法”是指利用民俗旅游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典型特征,来考察民俗旅游的发展过程和改进措施。这两种创新方法在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并不多,即使出现也是以总结的形式,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从而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第四,民俗旅游的创新思路
(一)处理好民俗旅游与相关主题旅游的关系
随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口号的提出,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民俗旅游作为近年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一直打着“民俗”的旗号,吸引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游客,发展地方旅游经济。事实上,民俗旅游的发展与其他形式的旅游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和关联性,具体体现在:
1.民俗旅游中的“民俗”特征贯穿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的内容之中,呈现出地域与内容的相互覆盖,具有“民俗搭台、生态、红色、乡村唱戏”的特征;
2.都是新的旅游形式,其形成机制和发展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四大主题相互兼容,相辅相成;
3.大多数旅游发生在偏远山区和偏远村庄。上述旅游形式顺应形势,有效宣传了当地特色文化,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维护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注重都市民俗旅游、乡村民俗旅游和农业民俗旅游的并行发展。
民俗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如何更好地丰富民俗旅游的内容,展现丰富的旅游文化,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和谐”理论要求我们为旅游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做出贡献。乡村民俗旅游和农业旅游是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它们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农村或农业经济生活的文化现象,也是我们当前发展民俗旅游的重中之重。然而,社会的进步和旅游发展的多样化要求民俗旅游不应局限于一个小区域。时至今日,仍有许多民俗旅游论文仍然沿袭早期英国人类学学派的观点,大量关注古代民俗,因此过分关注市场不成熟的民族或乡村地区,开发了一系列民俗旅游项目。同时,国内城市吸引的游客在旅游市场中仍占很大比重,这为城市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我们的研究空间还很大。如邱福东等人在考察上海都市民俗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都市民俗旅游的发展模式,从城市文化和旅游氛围、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等方面评价了都市人旅游发展的作用。总之,要做好民俗旅游,必须结合城市和农村的民俗特色,实现区域间民俗旅游的和谐发展,达到相得益彰、相得益彰的效果,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从根本上完成民俗旅游的多元化建设。
(三)解决民俗旅游的传统问题——“可持续发展”和“三农”问题
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广泛的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
1.可以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民俗旅游的产、供、销活动,从而解决供需矛盾;
2.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性要求在民俗旅游发展中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激发他们对所在社区和当地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提高他们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要加强尊重游客接待区社会文化习俗的宣传教育,等等;
3.环境可持续性主要在于加强环境保护,对民俗旅游开发者、管理者、游客和当地民众进行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如今,相当一部分民俗旅游集中在农村,“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问题。摘要:李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营造良好产业环境、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政府支持等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李林贵等人认为,“农家乐”民俗旅游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以下问题——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解决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加快农业市场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
(四)发挥民俗旅游的“特色”营销。
“特色”主要包括营销对象(民俗产品)和营销媒介(营销手段)的特色。
1.营销对象(民俗产品)的特点:是指根据当地民俗特点,对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民俗产品进行的地方性设计。如昌平以“酒”为主题,探索其民俗旅游的“酒文化”;满族人根据民族特点发展传统食品,使“萨其玛”等品牌产品闻名世界;辽宁在民俗旅游纪念品开发方面有独特的见解;此外,“民族高校发展民俗旅游”的理念也成为旅游业界的热门话题,等等。
2.营销媒介(营销手段)的特点:即营销的方式,其实关键在于如何宣传自己的特色产品。肖建春对四川重庆的民俗旅游做了广告分析,提出广告必须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寻求整体规模效应,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国际化,等等。总之,民俗旅游广告的原则在于内容真实、特色鲜明、形式多样,通过艺术手段利用媒体将产品推向市场,走向国际化。
(E)促进民俗旅游教育的扩展。
1.加强“人才教育”:民俗旅游人才(尤其是经营管理人才)的短缺成为社区民俗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需要民族界精英人才,这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化了民俗研究的内涵。因此,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旅游人才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大学、专科学校、中专学校、职业学校和旅游培训中心建设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地,通过在职培训提高旅游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时引进一些急需的高级管理或经营管理人才,以适应民俗旅游发展的综合要求。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颇具特色。张杰建议,民族小学不仅要对外开放让游客了解当地的民俗,而且在教学中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在一些教育内容中体现民族特色。
2.培养“社区参与”的理念:主要强调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决策以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旅游意识和环保观念, 从而达到将教育前居民被动接受环保形成的被动主客体关系转化为教育后居民主动自觉的环保理念的目的,从而使旅游目的地居民懂得自觉维护环境的健康发展,形成一组循环。
(6)创新民俗旅游现代化。
民俗旅游的朴素性和传承性并不排斥民俗旅游的现代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的发展,原本封闭的民俗风情浓郁的区域开始面向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交流使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向现代化,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化是在不浪费当地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过度的商业化和经济化只会导致民俗文化在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中走向消亡,这是我们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的恶性循环。同时,在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引入现代网络技术,创造当地人的数字生活,为进一步开拓民俗旅游市场,实现市场规模和效益提供便利。
动词 (verb的缩写)总结与展望
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研究总体水平不高,深度不够,但发展势头良好。它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面对当前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缺乏理论体系,未能实现系统研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比例不平衡;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滞后于实践;案例分析过于简化,分析问题不深入;不关注热点问题,热点问题之间缺乏思维联系;缺乏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结合,把“人”本身的问题放在次要地位;思维简单,创新少等等。当然,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我们在审视这些问题的同时,也要思考自己的改进和提升步骤。这是关键问题。近年来,我们的研究一直在逐步推进,从不同维度探索民俗旅游热点,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拓宽思路,培养前卫的思维模式。这将成为新一轮旅游经济的亮点,也是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