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文

关于满洲的起源,历史学家早已有了定论,那就是它起源于中国东北的长白山。但近年来网上流传一种说法,建州女真是“西伯利亚通古斯人”。虽然完全没有证据,但是影响很坏。本文参考国内正规书籍、论文等资料,全面阐述满洲起源,全文力求客观、公正、严谨、详实。

长白山是中国东北最高最大的山。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这三条重要的河流都发源于长白山的天池。这座山堪称东北的河源。自古以来,东北许多民族都把长白山视为“圣山”。

中国对长白山最早的记载是《山海经》,其中写道:“野有山,名不咸,在慎之地”。不咸,可能是白的意思,是对长白山山顶终年积雪的描述。《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宣帝昭五年迁苟里,自大岭(长白山)以东,知卧居属。”这里的“丹”与满语中的“山彦”相似,都是白色的意思。

长白山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就是宿神,也就是女真族的祖先。《辽史》记载“长白山三十女直人。”《金史》中有“黑水居古苏神地,有山名‘白山’,上覆长白山……”嘉庆重修《大同志》,将长白山解释为“古称不咸山”。

肃慎族很可能是早期向商朝投降的民族。西周灭商后,周朝与向西周进贡的交往,故有“、燕、伯,我北土也”之说。此后,中原历代都把苏神的贡品“Xi丫卞氏”作为东北各民族臣服的重要标志。

此后,的名字被记录为楼,布吉,匈奴和女真。《三国志》记载:“娄...苏申时古之国也。”《隋书东夷传》记载“从伏聂之东,箭皆石镞,即上古苏神家”。《晋书》上说“苏神家是个娄,在步仙山北”。《黄金世纪史》总结道:“黄金之前,洪姓诞生。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成为吉古。元魏时期,卜吉有七部:隋称钹;唐初,有黑水,有粟。”唐朝时期,在粟末建立了渤海王国。

女真人一词出现在宋代。宋朝人称他们为“朱丽珍”,误以为是“女真人”。为了避开廖兴宗的律法禁忌,廖写了《女直》。此后,元明两朝称为“女真人”。另外,“鞑靼”一词原本也指女真,与鞑靼同义。后来其中一个钹迁到漠北,演变成了鞑靼人。该部落在金代强盛,所以后来称蒙古各部为“鞑靼”。外满洲还有“鞑靼海峡”。

“通古斯”一词是中国东北地区民族的统称(狭义的通古斯仅指鄂温克族)。所谓“通古斯人”,就是养猪的人。东北天气很冷,猪肉脂肪含量高,吃猪肉御寒有好处。《东汉故事》中提到“娄...对饲养貘、吃貘肉和剥貘皮都有好处。冬天我身上贴个膏药,厚几分御寒。”在明朝,鞑靼人翻译说,“猪是唐伍肆”,也就是鞑靼人把猪叫做“唐伍肆”(通古斯)。

《史记·殷本纪》记载了商代关于先民起源的神话传说。”乃伊家之女,母朱棣,为二公主。一次三人行洗澡,他看到一只神秘的鸟掉了蛋,朱迪接过来吞了下去,因为她怀孕了。”无独有偶,清朝的爱新觉罗氏也有类似的传说,记载在《太上皇武实录》中。

传说大概是长白山上有一座山峰,名叫布库里山,山上有布勒胡里湖。一天,恩古伦、真古伦、佛古伦三位仙女在湖里洗澡,其中最小的佛古伦误怀了孕,再也回不了天。之后,她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布库里,以“艾辛乔罗”为姓。

这两个故事如此相似并非巧合。在东北地区,人们以鸟为图腾,许多民族的祖先神话都与鸟有关,而商人很可能起源于东北。

“Aisingiorro”的意思是“晋姓”,“艾欣”的意思是“晋”,“觉罗”的意思是姓。以前的女真族曾经建立过晋国,是完颜部建立的,而不是后来的建州女真部。然而,这两个部落是有血缘关系的。

相传从布库里到努尔哈赤有15代,但据现有文献记载,从努尔哈赤到蒙兀儿只能往上推7代(努尔哈赤是蒙兀儿的第六孙,被称为蒙格帖木儿)。种种迹象表明,蒙塔木是元末明初的人物,布库里应该生活在金代。所以皇太极说:“我生而立国,等于大金。”

爱新觉罗属于建州女真的沃多丽部。明初,建州女真首领蒙格帖木儿的堂弟于的孙子曾说“大金是我的远祖”。明代姚希蒙在《建义授官记》中说建州女真是“残金”。朝鲜古书记载:“沃多里也是大金后裔。”1616年,努尔哈赤定国为“晋”,也是晋国的继承。

建州女真沃多丽姓,是金代的“甲骨”,汉姓改为童或童。到了金代,这些姓氏的居民就居住在胡里路,也就是从黑龙江到鞑靼海峡的地方,统治着黑龙江依兰县。甲骨陈清曾担任左丞、平章政事等要职,并“赐同朝人”,即赐姓洪雁。后来,贾固成为仅次于万艳的晋国姓氏。此外,建州女真的其他部落姓氏也来源于晋国赐姓。霍尔阿部(湖里变法部)原姓是古伦(很可能是郭纶),实际上是金姓的一个分支。

在晋代,一种方形文字——女真文字是模仿汉字创造的。明初,建州女真的首领还能看懂女真文字。明初,女真窝多部在报纸上表明,历代都使用女真文字。明朝末年,建州左后卫尚谷总督带着女真文书到明静入表。沃多丽部长官给朝鲜的电文也是用女真文写的,而满文是1632才创制的。《卧多丽部》经典二十余种,明显是金元时期传下来的。元代还有斗满(万户)、孟安(千户)、唐括(百户)、都督华池等其他官职,可见其地位之高。这些官职的名称都是从晋代沿袭下来的。

元朝时建州女真有五个部落,所以有五万户。到元朝末年,五万户只剩下三家,分别是窝多里部、户部改革部和拓跋部,三万户也被称为“移兰泛豆”。“甘多里、霍尔、托文三城,常言满豆,犹言三万户”。据学者考证,窝多里位于牡丹江河口西部,胡力盖位于依兰县,托文位于汤王河口。

1403年,胡力改革部长官阿哈向明朝投降,于是明朝册封为魏,建州国号为“建州卫”。后来胡力改革部和窝多里部南迁,基本居住在图们江地区。1406年,明朝册封窝多里的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司令。1408年,松花江流域更多的女真向明朝投降,明朝让建州卫掌管,从而扩大了建州女真的势力。1412年,明朝册封沃多利为建州左后卫。1442年,窝多里内部爆发了酋长之争,两个酋长并肩而立。明代建州左后卫分为左后卫和右后卫,于是正式形成了建州三卫。

据朝鲜史书记载,建州三卫共有2300户,其中建州卫(湖里改革部)规模最大。事实上,建州女真的三卫并不能完全反映建州女真的部落情况。随着建州女真内部的分裂和扩张,明末建州女真出现了八个部落,即苏克苏河保护部、陈喆部、完颜部、浑河部、东阿部、鸭绿江部、殷娜部和诸舍里部。一般来说,前五个叫满洲五,后三个叫长白山三。

明朝中期,建州三卫首领李固那哈、董善入侵辽东,于是在1467年,明朝派兵五万讨伐建州女真,朝鲜也派兵趁火打劫,差点给建州部带来灭顶之灾。此后,海西女真强大,明朝注意力转向对付海西女真,辽东边墙建成。

在这种情况下,建州女真不得不依附明朝,积极与明朝进行朝贡贸易,逐渐恢复了建州的经济。嘉庆年间,建州部恢复元气,其首领王高(努尔哈赤的祖父)发动反明战争,杀死明朝副将军黑春和游击队员裴成祖。于是明朝派李讨伐王高,王高在海西被女真哈达出卖俘虏,最后被杀。1583年,李再次出兵讨伐建州,并攻打城,滥杀无辜2200余人。

在这场大屠杀中,原本投降明朝的觉昌(努尔哈赤的祖父)和塔克西(努尔哈赤的父亲)被明军杀死。经过这次大屠杀,建州女真和明朝成了世仇。当时,为了生存,努尔哈赤忍辱负重,跟随李。后来,他寻找机会摆脱李的控制,开始了自己的复仇。努尔哈赤统一了国家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

后来努尔哈赤在萨尔什之战中打败了明朝,吞并了海西的女真。1626年,皇太极登基,继续扩张后金疆域。1635年,皇太极基本统一了东北,于是开始大规模改革,准备称帝。皇太极于1635年将女真改为“满洲”,这是满语的来源。皇太极还以金姓(Aisingiorro)建立了皇族。再往北,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也是女真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