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搭建幼儿与家校对接的平台?

幼儿园如何与家校搭建幼幼对接平台

摘要: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要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是小学、幼儿教师和家长的知识。笔者认为,将学校和家庭纳入幼儿园青少年融合团队应该是青少年融合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就如何搭建一个幼小衔接平台,让孩子顺利进入小学进行了探讨。通过了解学校教育定位,引导家庭教育方向,实现三方教育融合,实现学校、幼儿园、家庭的无缝对接,形成“立体互动”的幼教衔接模式。

关键词:幼儿园;学校;家庭;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阶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与家庭、社区紧密合作,与小学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幼儿园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与小学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并注意两个教育阶段的相互衔接。”这说明幼儿园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孩子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建立幼儿的联结感,对于帮助幼儿从幼儿园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学校和家庭纳入幼儿园幼小衔接团队应该是基础和关键。那么,幼儿园应该如何带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达成一致,并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帮助呢?笔者有以下观点。

第一,幼儿园入园,要提前把握学校的教育定位和需求。当他们进入大班时,要渗透浅层次的学前课程。作为幼教老师,要及时了解学校一年级开设的课程,各阶段知识教学进度,课程安排等。,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大班教学课程,既能涉及小学课程,又能满足家长的需求。

因此,大班教师要进入小学与一年级教师进行座谈交流,了解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各阶段知识的教学进度、重点内容的常规教学方法,从而确定本学期学前课程渗透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幼儿毕业回访的方式和内容,获取学校老师对已毕业幼儿的整体评价,并在回访后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下一个大班的学前教育内容。

第二,学校进幼儿园,让学校的教育理念引导家庭的教育理念。幼儿园也应该为家庭和学校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首先,邀请小学老师给幼儿园家长讲课,给他们提供解答困惑、解决焦虑的机会。讲座前,与学校做好沟通,让学校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达成一致;其次,邀请学校老师和家长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校更加了解幼儿园教育,也可以让家长看到学校和幼儿园在教育上的一致性,更加肯定和认可幼儿园教育的先进性,从而无怨无悔地支持幼儿园教育,促进幼儿园接园的顺利进行;第三,聘请学校老师做幼儿园大班学前课程的辅导员。这支坚实的学校团队将成为大班额的指导老师和完成幼小衔接的参与者,真正让学校与幼儿园的衔接实现立体互动。

第三,幼儿园走进家庭,让家庭从幼儿园找到教育的信任。孩子让幼儿园和家庭密不可分,幼儿园有责任帮助家长实现教育理念和幼儿园的统一。家长要彻底了解幼师,了解幼儿园教学。邀请学校负责人和专家举办家长认识和教育观念转变讲座,让家长了解课程进度,及时把握现阶段的重点问题,使指导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同时,及时将已毕业幼儿的回访结果告知幼儿园内的家长,让每位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成果;突出日常温馨提醒让家长看到老师对知识重点的分析和把握,看到老师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和执行力;对家庭环境和孩子生活习惯的营造给予指导和建议。如:孩子分床分房睡;有自己的小书柜;自己房间的布置,让家长看到老师对即将成为小学生的孩子的细微、有序、合理、科学的指导,让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站在一起,从而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第四,家庭进幼儿园,让见证孩子成长的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改善孩子与家长、老师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而且,家长是老师最好的伙伴。如果他们能及时与老师沟通,获得知识,他们会讨论适合孩子发展的最佳教育方法。另外,家长本身就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家长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关系更广,可以带来丰富的教育内容,为幼儿园提供各种支持和服务。

这种参与可以大大提高家长和老师双方的教育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家长提高了认识,掌握了方式方法,就会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的衔接工作。所以,有效利用父母的资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期初会将“连接幼儿”的相关方案发给家长,让家长进一步明确如何配合幼儿园做好孩子入学连接的准备;同时,加大家长对幼儿园管理的参与度,将家长的管理融入到各项活动中,进一步拉进家的距离;让已毕业孩子的家长成为能及时了解已毕业孩子在校发展信息的提供者,通过组织园内家长与已毕业孩子家长的优秀教育沙龙交流活动,让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支持者、合作者和宣传员。

简而言之,儿童联结的顺利发展是建立在家庭、学校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方向一致的基础上的。三者的有机结合,将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的综合能力,也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幼小衔接的斜率,让学校、幼儿园、家庭无缝衔接,形成“立体互动”的幼小衔接模式。幼儿园与学校教育的顺利衔接,既能体现幼儿园教育的前瞻性,又能真正实现幼儿的顺利自然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