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流;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社会迫切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方位外交人才。如何使英语教学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英语教师和当前英语教学的新要求。中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这已成为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在文化和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然而,由于我们的测试制度,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中学文化教学仍然薄弱,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低。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流;文化和语言差异
1.介绍
邓延昌教授曾说:“学好一门外语并不简单地意味着掌握它的语音、语法和词汇。事实上,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学习。”〔1〕语言的根本功能是交流。成功的英语教学是帮助语言学习者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但是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学生们仍然很难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原因是他们缺乏西方文化的知识。因此,英语教师面临着一个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意识表明外语学习者掌握了目标语的文化知识,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此外,他们可以像说母语的人一样思考和反应这种文化。尽管学习者已经意识到存在的差异,但要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们经常不自觉地试图将本族文化强加给目的语,这极大地阻碍了有效的跨文化交际。〔2〕
2.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2.1大纲要求
语言是任意的有声符号系统,言语社区的成员通过它来交流、互动和传播他们的文化〔3〕给出这个定义是为了强调语言的功能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学习一门外语就是为了交际目的而学习这门语言及其文化的过程。《英语教程》目前指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是语言的内容;每种语言都反映了它自己的文化。人的语言要适应语境。说什么,怎么说,什么时候说,对谁说,都是由潜在的信念和价值观决定的。〔4〕正如Wolfson (1983)指出的,“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往往对发音或语法错误相当宽容。相比之下,违反说话规则(语用失误)往往被理解为不礼貌,因为母语使用者不太可能意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5〕新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全日制高中英语学生不仅要掌握词汇、语法和语音,还要正确把握语言教学和文化理解的关系。〔6〕因此,我们应该在中学开展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2现有教材
如今,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被写入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新编排的初高中教材涉及了一些西方文化,如问候、西方节日、文学、音乐、肢体语言等。那么文化就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节省时间,只教英语而忽视文化导入是不明智的。英语学习中的障碍有时来自文化知识的缺乏。
一些老师将学生阅读和听力理解能力差归咎于语言缺陷。他们相信,只要学生掌握了每个单词、每个句子和每篇文章的意思,他们理解整篇文章就不会有困难。这种想法不正确。英语阅读材料不可避免地传达西方文化。当我们教授圣诞节和感恩节时,一些关于这些节日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课文中的障碍,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此外,中学课本中的许多单词都与文化背景有关,例如,“老”、“名字”、“狗”、“猪肉”、“牛肉”、“了望”、“早餐”以及一些表示颜色的单词。例如,在教科书中“蓝色”和“绿色”不仅仅是颜色的含义,它们各自都有其隐含的含义。英语中的“Blue”经常与不愉快的感觉联系在一起,“in a blue mood”或“having the blues”表示悲伤、阴郁或沮丧的情绪。“蓝色星期一”(愉快、快乐的周末后一周工作或上学的第一天)也有类似的意思。还有,在英语中,“green”也用来表示一个缺乏经验的人,或者一个不熟悉当地风俗的新人。语言和文化共同进化,相互影响。根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应忽视文化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不容忽视。
3.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北京将主办2008年奥运会。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一直在采取有效措施来进一步开放和改革政策。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外合作和交流项目将会举行。应该有更多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学生来满足这种需求。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中学的英语教学结果如何呢?尽管在英语教学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很难找到一个中国中学生在学习了六年英语后能够成功地与西方人交流。事实上,学好一门外语不仅仅意味着掌握语音、语法、单词和习语。这也意味着要学会像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那样看待世界。〔7〕因此,语言和文化应该同时教授。然而,中学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
3.1教师的态度
如今,大多数中学英语教师仍然遵循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他们忽视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必要性。然而,目前,在高中阶段,高考仍然严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念。它最受学生、老师和当局的重视。为了帮助学生在语言能力上取得高分,老师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了提高,但跨文化交际能力却没有增强。事实上,它违背了英语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原则。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巴勒贝克先生指出,教授语言而不教授文化,是培养口语流利的傻瓜的最好方法。〔8〕显然,其后果是严重的。更有甚者,一些老师把文化教学当成自己的额外负担。他们在文化教学方面缺乏经验,也不太有信心担当导游。同时,他们没有继续学习的欲望;他们更愿意让学生自学文化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2学生的动机
动机是指决定一个人做某事的欲望的因素。人们普遍认为,为了便于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而学习英语的学生动机最强。然而,中国大多数中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因此,他们没有与目标语言的人交流的强烈愿望。因此,不难理解他们对英语文化知识不感兴趣,而是沉迷于语法学习和词汇建设。虽然大多数学生对西方文化感兴趣,但他们过分依赖老师,而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深层理解。
3.3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差
尽管一些教师重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但他们在英语教学中却忽视了文化差异。因此,他们无法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导致学生的“交际障碍”。不应忽视克拉姆奇敏锐的观察力:
“可以说,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并不是附加在说、听、读、写教学中的一种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从第一天起,它就一直在幕后,随时准备在优秀的语言学习者最意想不到的时候让他们不安,让他们来之不易的交际能力的局限性变得明显,挑战他们理解周围世界的能力。”〔9〕
下面的例子显示了学生缺乏文化知识的结果:
(1)汉语和英语都有很多成语,但是在中学,英语老师很少介绍这方面的内容。因此,学生们通常翻译字面意思的习语,这造成了许多误解。比如,当学生想描述:“运动会上,运动员‘个个活蹦乱跳’时,他们可能会说:运动场上的运动员个个都像龙虎一样活泼。在中国,“龙”是“力量”和“充满能量”的象征,而在西方国家,它表示“灾难”和“邪恶”。如果你把一个人描述为龙,那就意味着这个人是魔鬼。所以这里更适合说:运动员充满活力。在汉语中,“狗”通常用在derog中,但在英语中,它被赋予了保守的含义,例如,“幸运儿”意味着“幸运的人”,“快乐的狗”意味着“快乐的人”。
(2)再举一个对话为例:
学生:(渴望搭讪和赞美)
先生,你看起来很像流行歌星比利·周。
老师:(睁大了眼睛)
胡说八道!我不像他。
相当多的中国学生听到这样的对话会感到困惑。"为什么老师对这种礼貌的称赞如此生气?"学生发音不准或语法错误是否透露出语言上的无能?答案是否定的。这个学生犯的不是语法错误,而是语用失误。中国人和说英语的人在如何称赞别人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被别人比作电影明星或著名歌手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恭维。但是说英语的人认为个人同一性胜过人际相似性。上面例子中的学生把他的汉语恭维语转换成了英语,因此引起了老师的愤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对目的语文化的无知是语言习得的巨大障碍。
(3)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学生的作文。此外,中学生在撰写英语论文时,经常使用汉语思维模式进行表达。
如果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和我的父母”的作文,许多学生可能会这样开头:大多数父母爱他们的孩子。他们很好地照顾他们的孩子。他们关心自己的学习,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有些父母太爱他们的孩子,允许他们做任何他们喜欢的事情。有些父母对他们的孩子很严格。我的父母爱我,但对我很严格..."
事实上,“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写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人习惯于螺旋式思维,而英国人和美国人习惯于线性思维。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往往会导致误解。”〔10〕在写作中,中国学生喜欢先解释许多事情,最后才进入主题。有时学生的作文在语法和逻辑方面是完美的。但是当一个外国人读它的时候,他或她可能会感到困惑。他们可能认为中国学生的论文主题不明确。因为他们写作时喜欢“开门见山”。
总的来说,中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学生缺乏文化敏感性,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无法满足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4.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4.1.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
仅仅知道文化知识的作用不足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关键问题在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和方法,即如何提高跨文化意识。因此,中学文化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1)分级原则;(2)适应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11〕
4.1.1分级的原则
分级原则是指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有步骤地选择和教授英语文化内容。文化信息不能超出学生的综合能力。
4.1.2适应性原则
事实上,英语文化的概念是如此广泛,以至于我们无法涵盖中学时代的所有内容。适应性是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应引入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化知识信息。目前,中学教师习惯于在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上花费大量时间。因此,文化交流受到限制,甚至被消除。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