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媒体对受众的利与弊,有哪些结论?
积极作用有:①赋予社会地位的作用:大众传播可以通过新闻报道等形式,赋予个人、群体、社会问题、社会行动以突出的地位,使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重申社会规范的功能: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宣传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引起社会的普遍谴责,使违反者受到强大的社会压力,使他们感受到维护社会规范的“制度压力”,从而迫使他们遵守社会规范。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还指出,“大众媒体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为善和恶服务。如果控制不当,更有可能是恶。”负函数如下:
①麻醉精神——对观众的长期影响。媒体提供虚假的环境,用符号构建媒体现实。过度沉迷于肤浅的信息和流行的娱乐,沉迷于虚幻的满足,失去社会行动。大众传媒很容易混淆“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媒体环境),群众过于依赖媒体,而媒体带来的事实只是部分再现生活场景,不能代表一种社会趋势。如果使用它们,将会产生不良后果。
②顺从现状。忽略关键内容。信息的涌入造成信息过剩,使人们对信息漠不关心。还宣扬“社会服从”,削弱大众对社会的歧视和批判精神,把人变成服从现状的片面之人。
(3)降低审美层次和欣赏性。大众媒体应该迎合大众的口味。
(4)媒体以同样的代价占据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施拉姆-媒体是时间的窃贼。让时间在消遣、娱乐和平庸中消失。
⑤异化。批判学派,马克思。关注在一个商业化的社会里,人是如何被商品和媒体广告异化的。
⑥影视网络中大量暴力、血腥、色情的内容和场景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影响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0世纪二八十年代实证学派研究。
⑦民族文化的生存与文化认同的危机。卫星直播电视和网络的发展带来了跨文化传播中的国家主权问题,对社会系统构成了潜在威胁。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有影响。美国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权,话语权。
陈水扁试图用教科书强调台湾文化史的原生文化,试图将其与大陆割裂开来。
人们过度依赖媒体带来的间接传播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逐渐减少,逐渐与社会群体疏离。“电视人”和“容器人”是指那些把闲暇时间完全花在大众传媒上,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与传媒内容联系起来的人。他们的观念甚至行动方式都源于电视,电视极度自我内化,心理封闭,无法应对现实世界的变化,完全成为收集媒体信息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