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江月纸业

一个

中国古典诗词历史悠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一直拥有大量的读者和爱好者。阅读和欣赏诗歌一直被认为是“高雅的东西”,因为它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精神修养,更直接的是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诗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花,是美德、智慧和美丽的殿堂。我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尤其是一些优秀诗人的创作,往往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人格力量。比如两千年前大诗人屈原“美政”的崇高理想,深厚的爱国情怀,“九死不悔”的气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关心国家和人民。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宋代著名诗人满腔报国热情,他们不死不灭的爱国情结,以及民族英雄岳飞的一曲《怒冲冠》,至今仍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不仅如此,那些讴歌壮丽山河的诗歌,那些忧国忧民的时事诗歌,那些歌颂亲情和真挚友情的诗歌,那些表达纯洁爱情和争取婚姻自主权的诗歌,那些生动描绘四季景色和享受快感的诗歌等等。,会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性情,升华我们的道德情操。

古代一些杰出的作家,不仅以其精彩优美的篇章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开阔了我们的胸怀和视野,而且往往以其对生活独特的敏感和智慧,传达了他们的人生体验,体现了他们的人生智慧。“草原上一望无际的草,随季节来来去去,野火从未把它们完全烧毁,它们在春风中又长高了”(白居易),“登上山顶,你会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小。”(杜甫)“惟上一层楼,开阔三百里视野”(王之涣),“我生来有用,女儿花光了钱还回来”(李白),“山河无道疑”,(陆游)。龚自珍等。,这些由复杂的人生经历而产生的深刻思想,以及其中所表达的坚韧、旷达、潇洒、乐观的人生态度,充满了哲理,可以启迪我们的人生智慧,开阔我们的胸怀,从而大大增加和提高我们的人生阅历和修养。

当然,作为一种艺术,古诗的主要功能是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尤其是满足我们生活中的审美需求。我们知道每个人无一例外都爱美,都要求精神上的充实和情感上的满足,而诗歌等优秀的文艺作品正以其独特的品格和特点满足着我们在这方面的需求。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经历,经历爱情的温暖,友情的温暖,身处名山大川美景的慰藉,胜利的喜悦,甚至离别后的孤独,失意和不幸时的悲伤和怨恨。这时候我们自然会去寻找一些* * *声和宣泄,作家和诗人特有的敏感所创造出来的词语和句子,会以其特有的普遍性、典型性和鲜明性与我们的内心相连接,让我们的感情得以表达和寄托。例如,“然而,中国持有我们的友谊,天堂仍然是我们的邻居”(王波)写道真诚的友谊;“一日不见,如三秋Xi”(诗经),写相思之苦;“梧桐更潇潇,淅淅沥沥黄昏”(李清照),写的是离人之愁;“早晨,我将废物秽物治理,把莲花带回家”(陶渊明),写农事之乐;“莫愁前路茫茫,天下人皆知君子”(高适),写的是离别友人的安慰;“周而复始的变化已成为过去,而这山的尊严仍然指挥着冰冷的河流”(刘禹锡),写下了历史上的沧桑;“在那绿色的春日,我高声歌唱,痛饮,开始回家”(杜甫),写战后回到故乡的喜悦;以及“就像一场春天的大风,在夜里吹上来,吹开了万株梨树的花瓣”写雪景,“红杏出墙满春意”之类的一些悲欢离合,各种风景,可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却无法如此敏锐地感受到,如此深刻生动地表达出来。经过古人灵巧的双手和准确生动的表达的描述,我们心中就会达到“* * *”。

我们知道,人的感官能力虽然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但人的各种丰富的感官能力,包括人的审美感官能力,都是后天的实践和整个人类历史文明的积累而敏锐发展起来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发现了日常生活中的美,从而创造了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另一方面,艺术产品也创造了理解艺术和欣赏艺术之美的观众。因此,人的审美感受和能力是通过不断接触、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而逐渐培养、丰富和锐化的,马克思曾经说过,最美的音乐对非音乐的耳朵来说是没有意义的。那么“音乐之耳”从何而来?它是通过听“最美的音乐”来培养和创造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审美情趣的形成,有时是无意识的,往往是在长期的熏陶下逐渐萌发和发展的。在婴儿时代,妈妈的一首摇篮曲和催眠曲,幼儿园教的一首儿歌,一个童话,都是一种对美的感知和培养。对文艺作品的主动学习、阅读和欣赏,是对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的自觉培养和追求。它会增强我们的美感,启迪我们对美的理解,从而陶冶我们的性情,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知道了艺术作品具有影响我们精神世界的巨大功能,知道了艺术作品本身创造了观众,也就是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会培养出什么样的欣赏者,那么我们就必须选择欣赏什么样的作品,也就是看什么样的作品,读什么样的作品。历史上的名著都是优秀的精神产品,有些是经过长期历史考验留下的瑰宝。这些作品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代表性和示范性。选择这些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优秀作品作为欣赏对象,不仅可以极大地满足我们的审美需求,也是培养我们鉴赏能力,建立高层次审美标准,提高审美判断力的最佳途径。

生活的内容极其丰富多彩;艺术更加丰富多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捕捉到美,在艺术中感受到美,于是就产生了如何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通过艺术作品认识生活,感受生活之美的问题。

具体到古诗词,这是一种语言艺术,一般诗人是受到生活中客观事物和情境的启发,产生一些独特的感受,于是通过意境,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即所谓“情动于中,在文字中”,但这是在创作方面;作为读者和欣赏者,应该走相反的道路,即通过对“颜”的理解,体会诗人所经历的生活场景,理解诗人独特的情怀和丰富的感情。这正如古文理论所说:“作家以情写,读者以人情写。”(《文心雕龙·尹稚》)前者意味着创造,后者意味着欣赏。

总的来说,诗歌的欣赏总是要经历一个认识、体验、品味的过程。换句话说,我们首先要明白;二是理解和欣赏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和场景,达到某种* * *声;再次,是通过反复品味来获得对美的理解和心灵的愉悦。

我们知道,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感性的,它们总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生活,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欣赏必须从作品中的形象入手,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的感受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欣赏作品的艺术性。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创造艺术形象的特点。

总的来说,中国的古典诗歌多为抒情诗,句子简练,形式相对简短。它们不同于小说、戏剧等大型叙事作品,没有任何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而主要是通过捕捉客观物象和描写外部景物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感受。这种主客观的意象和景物,在中国文论中称为“意象”。比如《诗经》中写桃花盛开,渲染婚礼庆典的气氛。用“桑葚未落,叶茂”的文字书写嫩桑,象征青春的美好岁月;写柳帛以“我曾去,柳依依”,亦表离别之情;诗人屈原用芳草萋萋、春兰秋菊来象征他高尚的人格和美德。唐诗宋词中常用的“落花”和“流水”表示时间的流逝和无情;“秋雁”意为离人之悲,悲凉之感,等等。意象的并置、共轭构成了全诗的意象,即“意境”。所以,只有把握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意义和旨趣,才能真正欣赏诗歌。这里不妨以盛唐诗人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为例:

月亮在下降,鸟儿在歌唱,到处都是霜,

蒋丰渔火愁眠。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

午夜钟声抵达客船。

这是天宝末年的一位江南诗人写的诗,他路过苏州,在乔峰过夜。诗人选择了月落、乌鸦、江峰、渔火、寺钟、客轮等一系列气氛凄凉的场景,这些场景构成了全诗的意境——一幅冷寂的画。正是通过这幅画,读者能够感同身受诗人当时的处境和他对旅行的无限悲伤和感受。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对古典诗词的欣赏首先要从作品的意象入手,把握其意象和意境,这离不开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让诗中描写的场景、事物在脑海中重现,如身临其境、亲历其事、耳闻其声、亲见其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自己欣赏的艺术作品产生动摇,从而获得它带给我们的精神愉悦和享受。当我们读到诗歌中一些优秀的描写时,往往会用“仿佛亲眼目睹”来形容。这并不是说它的文字描写直接让人看得见,而是诗人的生动描写激起了我们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在我们的头脑中产生了生动的视觉形象。杜甫写秋景“落叶如瀑,而我看长河总是滚滚向前”,画面感很强,诗中“仿佛目睹”的情景主要靠读者的理解想象。人的欣赏活动离不开想象,可以说人的欣赏活动是在读者想象的基础上完成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欣赏者的欣赏活动不仅仅是通过想象来再现和还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还需要欣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所欣赏的形象和意境进行联想和补充。从这个角度来看,欣赏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感受,更是一种“再创造”,这主要取决于欣赏者的联想。

鉴赏活动还是需要联想的,因为文艺作品是不可能的,没有必要把什么都写得很详细。它需要选择,需要暗示,需要暗示,尤其是诗歌,它言简意赅,篇幅短小,必然有话要说,需要欣赏者用联想来补充,以传达作者的暗示。王维的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圆》用大漠、孤烟、长河、夕阳四个意象,表现了北方大漠的辽阔荒凉和野地的寂静的印象。朱自清先生曾这样分析:“在‘孤烟’上加‘直’字,表示无风,当然无风,所以给我们一种无声的印象。在'夕阳'上加'圆'字,并不是说只有夕阳才能得到'圆',而是说只有当'夕阳'挂在地平线上,才能看到'圆'。一轮‘夕阳’在‘长河’背后悄然映衬。这是一种多么宁静的状态啊!”(文学作品欣赏)这是通过想象和联想来理解和欣赏诗歌的例子。这说明,只有通过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以及欣赏者生活经验的补充,才能理解诗的主题,才能感受和体验其感人之处。

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能力的表现。审美能力是从长期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需要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例如,我们欣赏古典诗歌。首先你需要有一些古代汉语的知识,历史知识(作者的时代和生活),文学知识(古诗词的体裁)等等,可以说是鉴赏作品的准备。在理解和阅读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品鉴,体会作品的美,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古人在谈文学尤其是诗歌的鉴赏时,往往强调熟稔。我们知道,要欣赏一首诗,我们往往需要用心去读,甚至背诵,才能充分体会到诗的主题、情趣、情调、节奏和韵律。对于阅读和欣赏诗歌,仅仅停留在粗读和泛读是不够的。特别是古诗词中的一些优秀作品,虽然文字短小,但都是诗人经过深思熟虑、苦心经营、锤炼而成,其美往往是一字一句看出来的。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举过一个例子:“红杏枝头春聒噪”,“聒噪”二字写出,境界尽出;“‘云破月花作影’,写‘农’字,境界尽出。”这里引用的第一句话出自宋的诗《玉楼春》,描述了诗人对春天杏树枝头的感受。红杏盛开时没有所谓的“闹”,诗人看到春天繁花似锦,生机勃勃,内心却是躁动的,感情全靠“闹”字。杏花作为外在的风景,欣欣向荣,熙熙攘攘,枝繁叶茂,被这个“闹”字表现得淋漓尽致。王引用的最后一句话,出自的“神仙”一词。这句话说的是花落月明,花落生影。“得到”本来无所谓,但因为诗人看到了月下微风中飞舞的花朵,似乎自得其乐,又自怨自艾,所以形容为“制造阴影”。这种用理智看待事物,用感情关注事物,靠风景支撑感情,反复琢磨、咀嚼、体验的无缝隙状态,恐怕只有我们才能完全理解。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像这样句子精炼的地方。古人称之为“警句”、“诗眼”。不反复细读和深入研究,很难体会到它们的好处。对于较长的诗歌,诗人更注重奔腾的情感,贯穿脉络,跌宕起伏。中国的古典诗词也十分注重思想感情的协调,选择了声调低沉、吐字清晰等不同的韵脚,这就更需要人们通过吟诵、诵读来体会它的魅力。所谓“探听人心”“反复念叨,就见真意”。可以说,反复背诵的过程,也就是随着理解的欣赏过程,会使人进入一种尚未愉悦的心境,获得精神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