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孤独》摘要

网上流传着一个国际孤独量表。这张表把人的孤独感分为十个等级,分别是:

一个人去超市,快餐店,咖啡店,电影,火锅,KTV,海洋,游乐园,搬家,手术。

不知道你能站到什么水平。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些事我都做过。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我耐得住寂寞。”

但请注意,一个人吃饭、购物、生活并不意味着孤独,这只能说明你善于独处;如果回到熟悉的社交圈,还是可以和朋友聚会,和家人在一起。

真正孤独的人害怕社交,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愿意与人交流,无法与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这种孤独感是有害的,因为长期的自我封闭会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种孤独的状态呢?答案就在这本书里。

《走出孤独》的作者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巨头。

阿德勒曾与弗洛伊德共事过一段时间,但后来因为意见分歧而分道扬镳。随后,阿德勒自己创业,创办了个体心理学。

这本书是阿德勒思想的精华。在书中,阿德勒详细阐述了孤独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走出孤独的指导方法。看完这本书,你会知道如何走出孤独。

接下来,我将这本书分成三个部分,为大家讲解这本书的精髓。

首先,你会知道什么是孤独;其次,你会明白,孤独的根源是自卑;最后,你会知道如何走出孤独。

学习之后,你会重新认识孤独,慢慢打开自己封闭的心,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从而走出孤独。

现在就开始学吧!

01什么是孤独?

2018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数量超过2亿,其中独居成年人超过7700万。

针对这个庞大的孤独群体,很多商家嗅到了商机,“孤独经济”的经济产业链应运而生,并日益壮大。

什么是“孤独经济”?

简单来说就是商家为满足一个人的要求而定制的各种社交服务。

比如以前大家去吃火锅都要请几个人,但是对于一个人住的人来说就很不方便。所以有商家推出了迷你火锅,一个人就可以吃火锅。

渐渐的,迷你KTV、小健身房、一个人定制旅行之类的东西逐渐成为主流。

pexels-photo-1143514 . JPEG

可以说,只要是你想一个人做的事情,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服务。

随着这种现象的出现,孤独这个词被一再提及。很多人觉得,一个人做这些事情,似乎很孤独。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人做一件事,是不是意味着孤独?

如果梁文道回答这个问题,他肯定会说不。因为他经常独自出去吃饭,但他从不感到孤独。

马家辉经常独自生活,用这段时间写作,但写作之后,他仍然想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

孤独和独处是有区别的,独处对我们也有好处。

比如,工作了一整天,你可能只想躺在沙发上先好好休息,不想应付额外的社交生活。

这个时候,如果朋友还是打电话给你,约你出去聚会,你其实是拒绝了。

有时候,你可能要准备资格考试,或者对你的工作做一个回顾,所以你有必要独处。

所以,一个人一个人住,或者一个人吃火锅逛街,未必不孤独。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孤独呢?

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定义:孤独的背后是对人群的敌视。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如果你一个人做一件事,你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自由,那么你就不是一个人。

但是你被迫一个人去做一件事,因为你找不到一个你可以信任的人与你合作,那么你就是一个孤独的人。

换句话说,你的内心竖起了一道屏障,将自己与他人隔离开来。所以你无法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像罪犯、酗酒者、自杀者这样的人,其实都是极度孤独的人。

因为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他们不想寻求帮助,不想和别人建立合作关系。他们只在乎自己的成功,不愿意也没有能力融入社会。阿德勒认为这是他们失败的重要原因。

社交恐惧症好的人其实都是孤独的人。他们虽然看起来对他人和社会无害,但内心却对他人充满敌意,无法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

比如职场上的好人,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愿意拒绝同事的要求,因为害怕拒绝后同事会讨厌和排斥自己。

他们把周围的人视为洪水猛兽,只要一个人指责他们,他们的内心就焦虑不安。

所以说,不仅仅是孤独被称为隐居,人群中的孤独是刺骨的。

这就是关于什么是孤独的解释。一个人做一件事,不代表孤独。真正的孤独是指无法融入社会,无法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

这种形式的孤独,即使你整天都在人群中,你还是会觉得与团队和社会格格不入。

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

阿德勒认为,孤独的人是无法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的人。那么,要想找到对抗孤独的良药,首先要找到孤独的症结所在。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

在阿德勒看来,人之所以会有各种负面情绪,在于自卑感。换句话说,孤独是人的自卑心理造成的。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卑心理,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状态的不满意。正是因为不满足,所以想要弥补自己的不足,追求一种超越自我,达到理想状态的优越感。

比如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看到周围的大人畅所欲言后,会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产生了自卑感,驱使他去追求优越感,去学习语言,这样才能和周围的人自由交流。

再比如,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就是在哥哥的光环下长大的。

哥哥聪明可爱,很受全家人的欢迎,而阿伦森又笨又呆。甚至我的父亲在去世前也担心他将来会一事无成。

尽管有哥哥的背景,阿伦森还是很敏感,很自卑。但在自卑心理的驱使下,他努力追求优越感,想和哥哥一样优秀,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

再者,一切文明都是在自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正是因为人类的无知和对未来的充满期待,我们才会努力探索自然和宇宙,科学才会诞生和发展。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类所走的每一步,其实都是为了克服自卑,追求优越,两者相辅相成,是人类超越自我的动力。

说到这里,你可能又迷茫了。因为按理说,自卑不是坏事,反而可以成为成长和努力的催化剂。孤独和它有什么关系?

这是因为健全的自卑感可以让我们努力工作,与他人建立联系,寻求他人的帮助,不断追求卓越。

但是,过于强烈的自卑感会让我们误入歧途,产生自卑和优越感。正是这两种情结阻碍了我们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所以我们会感到孤独。

自卑情结和优越感情结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这里有一个解释:

自卑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是指当一个人面对一个问题时,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产生了自毁性的退缩反应。

比如口吃的苏珊,认为自己因为口吃找不到好工作,所以自暴自弃,不找工作,这是典型的自卑思维。

我们来分析一下。当苏珊认为自己口吃时,她有自卑感。

自卑感健全的人会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比如通过苦练口语来治愈自己的口吃,努力积累所需的工作技能,为找好工作做准备。

相反,苏珊没有勇气去改变。她觉得自己出去找工作,别人会笑她口吃,所以干脆不找工作,呆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

最终,苏珊会变得越来越害怕与外界接触,所以她会感到越来越孤独。

解释完自卑,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优越感。

所谓优越感也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指的是一个人表现得好像自己很厉害,从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中,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软弱和自卑。

比如口吃的苏珊,因为口吃而自卑。但她无法长期忍受这样的自卑,也无法接受这样无能的自己。

所以,她对自己暗示,“如果我没有口吃,我会找到一份好工作。”。据此,她想象了一个没有口吃的职场女强人,并从中获得了一种优越感。

然而现实中的苏珊并没有改变现状,她依然不敢融入社会,不敢找工作。她获得的优越感是假的;她只是在欺骗自己。

再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可能小时候很穷,一直很自卑。

于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自卑,他们会想尽办法挣钱,不管什么手段,只要能挣钱就行。而一旦有了钱,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炫耀。

比如他们会追求各种奢侈品,总是穿各种名牌衣服。

他们不仅在现实中炫耀,还喜欢在网络上炫耀,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自己很有钱,以此来表明自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请注意,一个总想突出自己特殊身份的人,必然无法与他人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因此也就无法友好地融入社会。其实这样的人内心会孤独也不足为奇。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自卑和优越感虽然看起来是对立的两个词,但却是紧密相关的。

有自卑感的人,因为受不了自己的自卑和自己的无能,就通过追求一种虚假的优越感来伪装自己的强大,从而掩饰内心的自卑和无力感。

所以本质上优越感是一种升级的自卑,是自卑者逃避困难的一种方式。

我们再强调一次,这两种情结会导致人无法真正融入社会,无法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所以人会感到孤独。

那么,你可能想问,为什么有的人能够用自卑来超越自己,而有的人却因为自卑而成为孤独的人?这里我们需要学习一个关键词:社会感。

什么是社会感?它指的是人们与他人建立关系和合作的愿望。

阿德勒说,人天生就有社会感。因为人类既不像狮子和猩猩那样强壮,也不像其他动物那样具有防御性。

这种特性决定了人类必须通过社会合作来抵御残酷的外部环境,以群体的力量来弥补自身力量的缺陷。

所以,有足够社会感的人,会懂得关注他人,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遇到困难时,他们总能以不损害人民利益的方式解决。

另一方面,缺乏社会感的人无法融入社会,无法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他们总是专注于自己,从不关注别人。这样的人会感到孤独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社会意识发达,有的人社会意识不发达呢?阿德勒认为,这主要与身边成年人的引导有关。

电影《先打电话给我》的男主角科恩患有先天性妥瑞症。这种病会让他不受控制地扭脖子,不自觉地发出狗叫一样的怪声。

从小到大,科恩一直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学生们嘲笑他奇怪的声音,老师批评他故意扰乱课堂,把他定义为坏学生。

就连他的父亲也对他极度失望,为有他这样的儿子感到羞耻。父亲最终选择和科恩的母亲离婚。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人来指导他,他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毫无疑问,他会因为这个病而自卑,因为害怕被嘲笑而不愿意和其他人交往。

最终他会把自己和整个社会割裂开来。在他眼里,社会会是无情的,冷漠的,他感受不到任何温暖。他该如何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往?

幸运的是,科恩的生活中有两个高尚的人。一个是他妈妈,一个是他小学校长。

科恩的母亲从未放弃科恩。她一直希望科恩能真正融入社会。她带科恩去看医生,并带她去了一个互助小组。

小组里有很多和科恩一样症状的人,但是这里的大人不能工作,孩子不能上学。整个群体充满了对社会的逃避。

科恩的母亲不希望他成为社会上的边缘人物,所以把他带离了互助小组。随后,科恩转学到了另一所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他遇到了人生中的另一位贵人,即学校的校长。

在一次学校音乐会上,科恩坐在台下时一直发出奇怪的声音。音乐结束后,校长把科恩叫到台上,告诉大家科恩因为生病而发出奇怪的声音,这是他无法控制的。

然后校长问他其他人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

科恩愣了一下,因为大家一直在嘲笑他,把他当成怪物,但现在有人愿意帮助他了。科恩有点惊讶地告诉大家,他希望大家不要对他另眼相看。

科恩下台后还在尖叫,但这次大家都在为他鼓掌,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社会的友善。这让他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做一名像校长一样的优秀教师,鼓励更多和他一样困难的孩子。

科恩母亲的引导和小学校长的鼓励,让科恩有了足够的社会感。

即使长大后,科恩因为生病在多次面试中受挫,但他仍然没有放弃,直到最后找到了一份教师的工作,开始了他的教书育人之旅。

好了,我们已经谈完了人孤独的原因。

综上所述,孤独的根源在于自卑和缺乏社会感。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卑感。有足够社会感的人才能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联系。所以当他们感到自卑的时候,就会努力奋斗,追求优越感,最终超越自己。

相反,缺乏社会感的人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当他们自卑的时候,很容易误入歧途,产生自卑和优越感。

这两种情结会让人无法融入社会,无法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所以人会感到孤独。

怎样才能走出孤独?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孤独呢?

最根本的方法是认识到我们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目标。你什么意思?阿德勒认为,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不是他过去的经历,而是他未来的目标。

比如,一个学生学习很懒,成绩很差。在我们看来,要提高这个学生的成绩,他应该上课认真听讲,努力提高成绩。

但是,如果我们知道这个学生的目标是让自己看起来与众不同,那么我们就会明白,只要他的目标不变,他懒惰学习的习惯就不会消失。

所以在阿德勒看来,每个有心理问题的人其实都是这种情况。行为和方法是正确的,但目标是错误的。

比如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只要人多了就会发抖,心悸。为此他多次看医生,希望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但在阿德勒看来,这个患者并不是因为口吃而无法与人交流。

相反,正是因为他不想与人交往,才产生不安的情绪,甚至异常的生理反应。换句话说,他口吃的目的是为了逃避社交活动。

只要他口吃,就不用见陌生人。他也可以用这个借口拒绝同事的聚会邀请,周围的亲友也会因为他口吃而对他小心翼翼。

可见,要走出孤独,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意识到,需要改变的是自己的目标。只要目标改变,心理状态和行为也会随之改变。

所以,你想问,什么样的目标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值得追求的?

在阿德勒看来,只要我们的目标能体现足够的社会感,就是有意义的目标。在这样一个目标的指引下,我们的大部分行动都不会出现偏差。

关于生命的意义,阿德勒在作品中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只有懂得这一点的人,才能积极关心他人,并与之建立合作关系。我们追求的优越感的目标也应该在这里。

比如Monica就是一个职场老好人,对每一个同事的要求都给予一切。

无论是同事让她帮忙打印文件,做PPT还是其他琐事,她总是接这些活。为此,她经常加班完成同事的要求。

但是她总觉得和公司里的人格格不入,公司里也没有可以说话的同事,所以觉得很孤独。

从莫妮卡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目标是“获得别人的认同”,所以她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服务的。

虽然她会为其他同事完成工作,但她的行为并不是敬业,因为她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别人的认可。

所以莫妮卡如果真的想走出孤独,就要改变原来的目标,把新目标和自己的社会感结合起来。

如果你和莫妮卡的情况一样,你可以把目标重新设定为“在工作中奉献你的才能”,你的行为也会随之改变。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可以向同事求助,因为你和别人是合作关系,你不再把他们当成敌人;

当你在工作的时候,你不再只关心自己能否得到别人的认可,而是关心别人是否会从你的工作中获益。

比如你在做PPT的时候,可以考虑什么样的PPT能更好的传达信息,别人能不能理解你的PPT逻辑结构。

当你在工作中学会与人合作,不断展现自我价值,自然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再比如,安安没有朋友。平时除了工作时间,她所有的时间都在老公和孩子身边。

一旦他们不在身边,安会很孤独。这是因为她的目标是“除了老公和孩子,我不想和任何人打交道”。

安安决定设定新的目标,比如“我要和别人打交道,和别人建立合作关系”。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安安开始加入一个读书俱乐部,把自己读过的书分享给别人。还加了很多宝妈和别人交流育儿经验。

总之,走出孤独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认识到我们需要改变的是目标。

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就可以重新设定自己的目标,将自己的目标与社会中的其他人联系起来,与他人合作,为他人做出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行为不仅可以造福他人,也可以发展自己。

好吧,《走出孤独》这本书就在这里给你解读。我想给大家总结一下,我们今天讲了三个要点:

首先,我们重新认识孤独。一个人做一件事,并不代表你是一个孤独的人。真正的孤独是指你无法融入社会,无法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

其次,我们明白人之所以会感到孤独,根源在于自卑。

正常的自卑感能让人奋发向上,超越自我。但是强烈的自卑感会让人产生自卑和优越感。

一个人会不会因为自卑而超越自我或者孤独,取决于这个人是否有足够的社会感。

社会意识强的人能积极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缺乏社会感的人,自己照顾自己,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与人联系。

终于,我们知道了孤独的出路。首先,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改变的是目标。其次,我们需要设定一个新的目标,这个目标能够体现我们足够的社会感。

当你学会了和别人很好的联系,在和别人的关系中成长,即使是一个人,也依然能体会到live high的价值。

所以,重新给自己定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和别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