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要改导师的论文?

他为什么改变导师的论文如下:

论文的版块标题有《遭遇决斗》、《苍白蜜月期》、《实习风波》、《相识的尴尬:《我当时真的很傻》、《对情感的淡然》、《悄悄离开:《我不想再有纠葛》,博主称之为“学术圈自己人”。分享获得了超过10000个赞,涉及的论文也引起了关注。

据了解,论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专业2014级学生,论文为硕士学位论文,完成于2017。

可见这篇论文写了有些年头了,而且通过了答辩,说明学校还是认可这篇论文的学术水平的。从“外观”来看,这篇论文的主题、题目、写作思路都是发散的,不像传统论文。但其实这几年所谓的“奇葩”论文很多,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如八角对扒鸡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机制、情侣关系中礼物一致性的前因及其对礼物接受体验的影响、网络交谈中“呵呵”的功能研究等。,之前在网上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

其实只要论文符合学术规范,体现了背后一定的知识内容,具体题目是什么就没那么重要了,学校也要有足够的包容度。学术就应该这么分歧,很多伟大发现的起源都只是小事。

更值得注意的其实是这篇论文的主题——师生关系,准确的说是师生冲突,闹得相当大。这篇论文的采访对象是一个换了导师的同学。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导师和学生在题目上有分歧,学生认为导师在“控制”。

这个问题并不少见,原因正如本文所指出的,包括导师准入制度的固化和封闭,导师-学生匹配制度的僵化和单一,教育和学术的淡化,导师评价主体的单一。这些原因也是普遍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具有相当的价值,使高校师生关系这一话题学术化,并给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大学里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有时候真的会让当事人很头疼。在硕士以上的学习阶段,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出国深造甚至毕业就业都有很大的影响。师生关系有时候更接近于一种“学徒制”,至少从学术上来说,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

然而,这种紧密的联系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师生关系也需要外界的干预和监督,才能更好地维护师生的权益。如果机制建设不到位,就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的异化,造成各种乱象。

比如有媒体报道,很多导师对学生提出各种“额外”的要求,包括背书包、买饭、做家务、当家教、当司机、陪酒、电话手动早起等。反过来,有时候学生也会称呼老师为“老板”,这说明师生关系有些不正常。

针对这一现象,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研究生导师行为规范》,其中包括研究生导师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其学业、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反规定随意延迟研究生毕业时间,注意研究生学业、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这一准则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但如何落地仍需学校层面制定更具体可行的办法。

当然,学生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如果没有灵活的机制,导师会觉得很尴尬。比如某导师曾因不满学生的某些行为,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与学生解除师生关系。这种极端的做法也说明,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则和协调机制,学生和导师的关系确实处于一种潜移默化的状态,对学生和老师都有相当大的约束。

总之,这篇“换导师”的论文不应该只是一个“有趣的主题”,其背后的话题其实相当严肃,也需要社会各界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让高校师生关系更加和谐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