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早恋的几个问题

李桂芝丁一庄

一、“早恋”一词的出现以及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早恋”一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指的是异性中学生之间交流过于密切的现象。这个词一经出现,就被新闻媒体和教育界频繁引用,“早恋”现象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就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而言,能够公开提出这种现象并见诸报端,相比之前的视而不见、一言不发,本身就是社会开放的表现,但也说明这种现象在老师和家长中引起的焦虑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

但“早恋”的定义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家长和学校对早恋的定义有扩大化的趋势。所有男女学生的青春期性交,往往被老师和家长视为“早恋”,不仅不能有效制止,而且往往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严重伤害。

近年来,许多专家和教师开始注意到这一定义的广泛使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批评。例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闵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说‘早恋’是很关键的,有道德价值的,也是不科学的。正确的提法应该是‘中学生谈恋爱’。”另一位教育专家也认为“早恋”是一个不科学的本土化定义:“目前这个词逐渐有被淘汰的危险。究其原因,是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看,人的恋爱感情是不能以早与不早来区分的”(刘林:谈中学生早恋的新特点及教育方法)。

这些专家的呼吁在中小学教师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这个词的使用也越来越谨慎。但毕竟还是一个经常被引用的词。之所以出现的如此频繁,恰恰是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中的普遍性,以及学校和家长越来越多的焦虑和无奈。

当然,因为没有更准确的名词来代替,所以在本文中我们还是用“早恋”这个词来讨论。

第二,教师对“早恋”的态度前后变化

从1949到1980,“性”的问题被整个社会视为禁忌,甚至在成年男女中也是如此。虽然中学生“早恋”的现象一直存在,但不会在社会上或家长中公开讨论,更不会见诸报端。表面上看,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但事实上,学校和老师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学生中的这些问题,有些老师对此还相当紧张。作者之一1960年代中期在北京某重点学校读书时,有班主任召集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定期开会,要求大家深入挖掘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事实上,他们解释了自己是否曾经对一个男生有过好感,并要求他们在如实解释后严肃批评他,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但如果当事人仍未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问题就会“质变”,严重者会被扣上“政治道德不良”的帽子,稍轻者会被视为品行不良,会被老师同学鄙视,让当事人感到终身受辱。这种做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达到了极致。当时有句话叫“灵魂深处爆发了一场革命”,在很多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中都有描述,这里就不赘述了。

改革开放后,虽然“早恋”在公开场合被讨论过,学校老师也认为这是一个应该正视而不是回避的问题,并将其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之一(属于德育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虽然政治色彩淡化了,但在老师和成年人眼里,“早恋”学生仍被视为“问题学生”、“差生”,甚至是受害者。学校和老师对待早恋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压制方式,比如写检讨、停课、惩罚、广播点名、开情书等。这些做法让孩子感受到强烈的羞辱和压力。1980年代,文新出版社发表了一篇名为《成名》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女中学生因“早恋”而名誉大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故事,在教育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使许多教育工作者注意到了对“早恋”的谨慎态度。但总的来说,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早恋”仍然持否定态度,他们的注意力也集中在如何采取措施有效制止上。不可否认,这种观念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近年来,“早恋”的问题在中学生中越来越普遍。虽然老师和家长对此很焦虑,也想尽办法采取措施制止,但在方法上,更注重了从正面引导,比如通过讲座、咨询等形式,从心理、生理等角度教育青春期的学生,用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了解青春的疑惑。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分散他们单一的感情取向等等。即使发现问题,也要多注意尊重学生,不要轻易伤害学生。以前家长经常翻看学生的日记,检查学生的书包,甚至跟踪学生的行为,让学生非常反感,导致矛盾激化。近年来,大多数父母已经意识到这种做法的问题,一般不会再公开采取这种行动。一些家长已经能够理性对待这些现象,不会明确反对孩子与异性交往。

三,老师和家长反对“早恋”的原因

虽然社会对中学生“早恋”的问题已经比较宽容,家长和老师的处理也比较理性和温和,但我们认为,总体来看,成年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他们对“早恋”仍然持否定态度。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制止。

为什么不吃?据专家介绍,第一,经济生活不独立。恋爱的目的是结合两性结婚,这需要经济独立,生活自立,有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而中学生显然不具备这些。第二,谈恋爱的年龄远未达到法定最低结婚年龄(男22,女20)。爱情是婚姻的准备。如果恋爱年龄和结婚年龄相差太远,那就不自然了。

这里有一个误区,混淆了中学生和成年男女的相互吸引,从恋爱到婚姻家庭,从结婚到生育。问题是,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存在,但对于大部分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早恋”并没有“两性结婚”这样明确的目的,如果任其发展,即使会有性关系,大部分也不会真的结婚,这让他们非常反感,也不符合事实。

目前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北京某中学初中班主任曾在班会上和同学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认为通常的“早恋”实际上包括四个层次的含义。一、青春萌动,即进入青春期后,对异性产生兴趣、爱慕和好奇;第二,爱是专注于具体的、个体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转移注意力会更好。第三,明确男女生“恋爱中”、“情书中”,甚至“私了终身”;第四是过早的性行为。这应该是对“早恋”更客观的定义。

目前,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都担心“早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影响学习

很多老师和学生家长都表示,孩子上了中学,最担心会陷入“早恋”的情绪波动,影响学习。有中学生家长说:“中学男女生走得太近,没有任何好处。教育部门要解决的就是让男生女生在这期间专心学习。”

虽然很多孩子认为早恋不会影响学习(据班主任在班上某中学的调查,有27?5%的学生认为早恋可以促进学习,但是有专家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早恋的学生很不稳定。受访者中,45%的学生认为恋爱让自己变得非常敏感,22%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脆弱,近70%的学生承认早恋让自己的情绪波动很大。也有同学承认,“爱”这个词是指在两情相悦的前提下,投入真情,而真情不易抹去,只能徒增烦恼。

2.担心自己会过早发生性关系,北京的中学学生组织的性教育光盘里有一个女孩过早和男青年发生性关系的故事,直到她发现自己怀孕,被男友抛弃,差点服毒自杀。老师以此为反面教材,警醒孩子,尤其是女孩。

在这两点中,第一点无疑是社会关心“早恋”,家长强烈要求学校老师和相关专家采取措施预防“早恋”的核心原因。这与中国社会“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有直接关系。中国的父母不惜重金让孩子接受十几年的教育,通过考上大学进入社会精英阶层。我国的学校教育多年来都是应试教育,对老师的考核评价都是围绕升学率。如今,它走得更远。一个学校的升学率甚至关系到这个学校的存在。这一切让老师和家长把一切可能阻碍学生内心平静的因素都视为己有,必须迅速摆脱。这应该是学生“早恋”现象如此如临大敌,引起全社会关注的最重要原因。我在美国生活期间的一个强烈感受是,美国中学生青春期的成长环境比中国宽松,这与他们对青春期学习的看法与中国父母不同有直接关系。

第四,我们的观点

只要高考制度不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就不会根除,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也不会在一夜之间扭转。所以,想要老师或者家长彻底改变长期以来“早恋”的观念是不现实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现在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两件事。

首先,青春期的这种异性吸引,既不是1960年代所认为的道德堕落,也不是“精神空虚”和不健康影视剧影响的结果,而应视为正常的生理现象。换句话说,这样的感受和心理不出现,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表现。只有承认和正视这一点,中学生的正常交往才会被一句话当成“早恋”,而作为一种消极行为,去制止和所谓的“引导”都是徒劳的,都是要被批判的。

其次,学校和家长要充分认识到,不仅知识是知识,人际关系、生活、爱情也是一个人应该学习和锻炼的知识,也应该受到同样的重视。而这恰恰是我们多年教育的差距。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很多已经在人生的道路上尝到了苦果。这里有一个小例子:

北京一个新的工业开发区聚集了大量年轻有为的IT人才。他们大多毕业于国内顶尖大学,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现在他们事业有成,收入不菲,但是到了30岁还找不到合适的配偶结婚。当媒体披露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已经丧失了恋爱能力时,整个社会都为之震惊。的确,他们从小就被告知要全身心投入好好学习,直到考上大学,很多家长还为孩子定下了“不准约会”的规矩。当他们按照父母和社会的要求长大后,发现自己无法与人相处,无法交流,尤其是与异性。这样一来,这个开发区的街道就不得不扮演为他们寻找配偶,教他们如何生活的角色。这一课真是发人深省

总之,许多老师和家长已经意识到,他们的学生和孩子在努力成为社会成功人士的同时,还将扮演恋人和夫妇的角色。她们的生殖和性心理是否健康,将决定她们能否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正常幸福的生活。在这方面,他们也需要接受强有力的教育,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拥有成功的人生。

只有更多的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才会得到更加理性的对待,他们的成长环境才会更加公平和宽松。

作者简历:

李桂芝,女,9月出生,1941,汉族。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蒙古历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中国辽金史和北方民族史。已有《辽金简史》等专著出版。

丁一壮,女,2月出生,1948,满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修清史和满族史。曾有《清代八旗驻军研究》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