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历史论说文

我给你介绍一下安庆的历史,希望对你学习议论文有帮助。安庆的名称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当时出现了“德清军改安庆军”的名称,由同安郡(隋大业三年设立,今桐城)和德清军(北宋五年设立,设在今潜山古城怀宁)所取。

庆元元年(1195),“蜀守升为安庆府”(今潜山古皖城所在地),又称府名。安庆古名“唐生”,文献记载为汉武帝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第一次南巡,“唐生作枞阳之歌”。今天,安庆市的登云坡是唐生的旧址,山脚的临江是唐生湾的古渡口。相传东晋诗人、风水师郭璞说唐山有“此地宜城”的说法,故安庆别称“宜城”。

安庆市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知府黄干“使安庆为城,准备打仗”;后因战乱,安庆府于端平二年(1235)迁罗岔、杨汊州;丁敬元年(1260),使马光祖“复宜城为新安庆府”(今安庆市),迁怀宁郡治郭芙。此后政府稳定,以“安庆”为镇名,与行政区名称(政府、道路、特区等)一致。)并一直沿用至今。

安庆因地处金曜,早在建城之前就已逐渐成为黎蜀聚居地、商市、驿站和佛禅场。据史书记载,三国(吴)时期(214-237),有一个军事重镇叫万口城。东晋咸和年间(327-334),一个男教师和一个和尚在宋万山脚下修建了太平寺(太平寺街至今仍存在)。南朝梁四年(505),高僧宝芝在陆水镇(今北郊)修建了石山寺。隋朝(58 1-600)皇帝在位期间,有一座菩提寺,后改名为三祖寺(三祖寺街今犹存)。北宋剑龙(960)、开宝(974)、崇宁(1 102-1106)年间,胡夫和尚和韩万和尚先后修建了三成寺和宝山寺。熙宁八年(1075),在同安桥成立周树同安安监公司,铸造铜钱。南宋在此建城,汉晋以来经济文化基础相对发达。

安庆建国后,由安庆府和怀宁县统治,直至清末。民国时期是专署。从明末开始,巡抚也一直镇守此地。民国25年(1760)至26年(1937),也是安徽省省会。新中国成立后,安庆作为直辖市建立,是皖西南的中心城市。

安庆市成立于1949,由安庆机构领导。1951年,安庆市改为皖北行署直辖。1952安庆由省直接管辖。1960安庆市委托安庆代理领导。1961,安庆改为直辖市。1965安庆市划归安庆机构领导。1979安庆由直辖省改为直辖市。

1949设立安庆专区,属皖北行政区。安庆机构设在安庆市,辖安庆市、怀宁(位于石牌镇)、望江、宿松、太湖(位于金溪镇)、岳西(位于衙前镇)、潜山(位于梅城镇)、桐城、桐庐(位于桐城县唐家沟)。

1952安庆地区属于安徽省领导。安庆市由直辖市改为省辖市。原池州特区的铜陵、贵池(池州镇)、青阳(容城镇)、治德(秋浦)、刘冬划入安庆特区。管辖13县。

铜陵县1958撤销,并入铜官山市。原省直管的铜官山市更名为铜陵市,划归安庆机构领导。辖1市和12县。

65438年至0959年,刘冬、治德两县合并为东至县(位于杜尧镇)。辖1市和11县。

1961,安庆、铜陵改为直辖市。

1965安庆市划归安庆机构领导。铜陵、贵池、青阳、东至四县划归池州地区。辖1市8县。

1970安庆地区更名为安庆地区,地区设在安庆市。辖安庆市及桐城、枞阳、怀宁(在石牌镇)、望江、宿松、太湖、岳西、前山(在梅城镇)8县。

1979安庆由直辖省改为直辖市。安庆地区辖8个县。

1988 8月17国务院批准:撤销安庆地区,桐城县、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隶属安庆市。

1996年8月20日,民政部批复(中国人民银行批复[1996]59号)撤销桐城县,设立桐城市。由安庆市管理。

2005年5月13日,安庆市郊区更名为安庆市宜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