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在世界医学领域排名第一,请详细列举。

张仲景是个传奇。他凭着一部《伤寒论》,顽强地穿透了历史的隧道,流传开来,声名鹊起,拯救了世界,拯救了人民。而且“千年之后更加辉煌”,最终成为一代医圣。河南南阳是医圣的故乡。在南阳众多的文化资源中,张仲景的医学文化是市场价值最高、行业带动力最强的优势资源。可以说,“医圣”这个品牌是南阳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巨大财富。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战乱频仍,百姓水深火热,灾害瘟疫肆虐。成千上万的人被疾病吞噬,这造成了一场空前的灾难。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灿在《七伤诗》中描述了当时的一个痛苦场景:“出门不见,尸骨覆野。路上有饥肠辘辘的女人,抱着孩子弃草而走。温孤嚎啕大哭,独自挥泪。”我赶马走的时候不忍心听到这句话。“曹植在《谈疫气》中写道:“家家有僵尸之痛,家家有哀号之悲。要么关门等死,要么全家陪葬。"

这是南阳人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据史书记载,张仲景是长沙知府。生于东汉和平元年(150),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他家原本有200多人,但不到十年,三分之二的人死于流行病,于是他决定学习医术。起初拜叔父张伯祖为师。因为他的聪明和勤奋,他很快就让你眼前一亮。然而,他成名之后,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只要他得知一个医生医术好,他会毫不犹豫地长途跋涉,求教。

张仲景为长沙太守的说法广为流传。北宋林逋等人修订的《伤寒论序》注:“张仲景,南阳人,亦名机,仲景亦字,为孝公,官至长沙。”1981年,南阳医圣祠内发现一块古墓碑,后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碑座后面的隶书中有“咸和五年”字样,碑名为“汉代长沙医圣张仲景墓”,“咸和五年”是公元330年。

传说他做长沙知府时,农历初一、十五歇业,在大堂设案问诊,称为“坐堂”。所以还是有叫“堂”的药店,比如同仁堂,长春堂,胡庆余堂。药房的主治医生是“坐诊医生”。后人尊称仲景为张长沙,其方为长沙方,也源于太守论。

关于张仲景高超的医术有很多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对王灿()的诊断。说:你有病,四十岁掉眉毛,掉眉毛半年就死了。可以避免服用乌石汤。钟铉不喜欢他的话,所以不要喝汤。待了三天后,我见到钟铉,问:你喝了汤吗?说:我拿了。仲景说:脸的颜色不是服汤的诊断,何不轻生!钟铉仍然不相信。“在最后的20年里,他的眉毛掉了,他在最后的187天去世了,就像他说的那样。”中医知道人的生死,很神奇。但既然“五石汤”如此神奇,张仲景医书中为何没有描述,令人存疑。但此事反映了张仲景“病未治先不治”的观点,认为重在预防不如重在治疗。这段轶事在《A-B经序》和《太平御览》中有不同版本的记载。

传说张仲景去桐柏山采药,遇到一个求医的人,说:“一个儿子手腕上有兽脉,何必呢?”那人实话实说:“我是一只老猿。”仲景吃了胶囊里的药丸,吃了就好了。老猿谢过张仲景,第二天给了他一块木头,说:“这常青树对你也有好处。”钟敬用这块木头做了两把古琴,一把叫猿,一把叫万年。桓帝的诊断与治疗

《资治通鉴》记载,元嘉年冬,桓帝感寒症,召治。病了17天,医生(也就是机器,张仲景的名字)诊断是伤寒。我打算吃一剂,我会用两种方式品尝。我会汗如雨下,觉得冷。待臣见朝廷不对,叹曰:汝之病可治,国之病难治。于是我挂冠而逃。

张仲景在中国医学史上享有很高的荣誉,被世人尊为“医圣”。著有《伤寒论》,是我国最早的临床诊疗专著。

一本书从诞生起就有自己独立的命运,连它的创作者也无能为力。对于一本名著来说,它的命运就像它的内容一样精彩曲折。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收集各种书籍,集中毕生精力,写成了《伤寒论·杂病》一书。中医所指的伤寒,其实是所有外感疾病的总称,包括鼠疫这种传染病。这本书大约写于公元200 ~ 210年。在那个纸还没有广泛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时代,这本书很可能是写在竹简上的。

张仲景死于219。没有了作者的保护,《伤寒论》开始了它的世界之旅。那时候书籍的传播只能靠手工抄写,传播难度很大。

时间到了晋代,出现了《伤寒论》命运的第一个关键人物。一位名叫王叔和的医生偶然发现了这本书。书破了,王叔和兴奋地断断续续地读着这本精彩的书。他利用神医的身份,竭力搜集《伤寒论》的各种手稿,终于找到了所有关于伤寒的部分并整理出来,取名《伤寒论》。《伤寒论》共有22篇,记载了397种治疗方法。有113篇论文,共五万余字,但《伤寒论》中没有杂病的痕迹。王叔和的贡献,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若无叔和,则无书”。

王叔和与张仲景关系深厚,不仅为他整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王叔和在《脉经序》中说:“药之用,视人之命。及鹊,犹或加思;”钟敬明把案子审清楚,等证据。如果有疑问,他会参加考试进行验证。"

之后,这本书逐渐在民间流传,得到了医生们的高度赞扬。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张仲景独一,万中之最祖。”可想而知,这部具有开创性和巅峰性的作品,让人们认识了它的作者,也将作者推上了医圣的崇高地位。

张仲景死后八百年的宋朝,是《伤寒论》复兴的朝代。我在宋仁宗时,一位名叫王铸的院士在国子监书库里发现了一张“虫蛀竹简”,题目是《金匮要略》。这本书一部分类似于《伤寒论》,另一部分讲的是杂病。后来名医林逋、孙棋等人奉朝廷之命修订《伤寒论》时,将其与《金匮要略》相比较,明知是仲景所作,却改名《金匮要略》,刊于世。《金匮要略》共25篇262条。至此,《伤寒论》命运的几个关键人物全部出现。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是在宋代修订出版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宋代的修订版。除了重复处方外,两本书共收录处方269个,使用药物214种,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常用处方。这两部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合称为“中医四书”——四书,仅张仲景就占了两部。换一种说法,中医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

《伤寒论》是后世医家的必读经典著作,历代医家对其推崇备至。至今仍是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是中医学习的源头。去年非典期间,书和张仲景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这在西医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不可能有任何19世纪的解剖学著作作为今天的教科书,西医的治疗方法也不可能从几百年前的老祖先那里找到依据。

在这本书中,张仲景创造了世界上的三个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

《伤寒论》近2000年来一直充满生命力。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剂的鼻祖,被学术界誉为最具影响力的注重辨证施治、独树一帜的临床经典。书中列举的药方,大部分都是配得很好的,很多都是经过现代科学证明的。后世医家每次按照规律使用,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历史上有四五百位学者对其理论方剂进行了探索,留下了近千种专著和专论,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辉煌而独特的伤寒学派。据统计,截至2002年,仅研究《伤寒论》的书籍就有近2000种。

《伤寒论》不仅成为中国历代医家的必读之书,而且在海外广泛流传,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尤其是日本,历史上曾经有一个专门研究张仲景的古方学派。直到今天,日本中医界仍然喜欢用张仲景的方子。在日本一些著名的中药药厂,伤寒方药一般占60%以上。

据有关记载,张仲景除《伤寒论》外,尚有以下著作:《张仲景治妇方》二卷;《张仲景方》十五卷;张仲景的言论;张仲景《评病方》一卷等等。上述参考书目可能是从《伤寒论》中分解出来的部分内容的单行本,可能不会另外说明。

“南阳城东,仁济桥西,温良河畔”,一听这个地方,南阳人,以及国内外中医界的人士,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个性化的母子阙和门医馆。

“药王庙遍天下,医圣庙独南阳”。谁能想到,中国唯一的医圣祠的诞生,居然靠的是一个儒生的怪梦。

明朝崇祯元年,出生在兰考的冯英敖患感冒,险些丧命。有一天半夜,一个头戴黄色金冠的人用手摸了摸冯,冯“元气满满”。他问:“谁生了我?”神人自称南阳张仲景,墓在“南阳府东四十里”。他“失传已久,夷为平地”,要求冯英敖为自己重修陵墓。

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觉得张仲景的行为颇有“城市人情”的嫌疑。冯英奥的叙述不是张仲景的功劳,而是一种抹黑。这次再看这个故事,觉得靠这种灵异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对于集资修庙,树立张仲景的权威是有好处的。

冯英奥曾写下《凌影碑》来记录这个梦想。石碑上现存的医学圣地。

根据石碑上的记载,冯英敖赶到离他病发地不远的南洋,在神提到的地方看到了一座庙——不是供奉张仲景的,而是供奉伏羲、神农、黄帝的。寺内十大名医中,张仲景一身男眉,与冯英敖在一起,“如梦如幻”冯英敖还了解到,寺庙后面有一座古墓石碑,久而久之,成了菜地。敖找到这块地的主人朱的家人,要求购买原墓附近的土地。朱的家人认为他的要求是无稽之谈。菜地40亩,他只买了一小块。“世上有没有人买了锦缎,剪了大小?”拒绝了他的要求。

几年后,一个园丁挖了一口井,得到了一块两尺多高的石碑,上面写着“汉代长沙太守张仲景之墓”。打井的时候,各种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人们渐渐相信了冯英奥的说法。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唐朝藩王发起创建黄三寺,应该是冯英敖病愈后见到张仲景像的地方。110年后,为清顺治十三年(1656)。南洋张富成三义集资兴建医圣祠,黄三庙的名字也就不再提了。当时,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叶县纪律的敖,再次来到万,立碑记述其访墓始末,并重新刻碑。

吴有兴,一个好字,活在16的80年代到17的60年代。他是江苏吴县名医,是温病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吴有兴生活在一个军事事件频发、疫病流行的时代。明末,公元1641年,吴有兴49岁时,疫疾遍布山东、浙江、河南、河北等地。

温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传染病,对人类危害很大,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可以在人群中传播,造成流行。温病流行期间,发病迅速,症状严重,波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大,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中国古代传染病不断蔓延,造成大量死亡。尤其是明清时期,大量发生。有人统计,明朝276年传染病大流行64次,清朝266年传染病大流行74次,可见传染病频发。中国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传染病的防治。《黄帝内经》、《伤寒论》、《病因论》、《甘金方》、《外太秘方》等医学名著中均有防治感染性疾病的经验记载,但这些记载并不系统。到了吴有兴住的时候,疫情盛行,很多医生还是找不到好的治疗方法。他们反而固守伤寒法则,治疗效果很差。吴有兴目睹了当时的一些传染病疫区,“一巷百余家,无人只自由;一个门几十个口,一个不剩。于是我努力学习,不顾自身安危,深入传染病流行地区开展医疗实践。他深有感触,自古以来,伤寒在医疗上就有详细的记载,但当时的疫症都是区分为疫症,按疫症治疗,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反复细致的研究、冥思苦想,结合自己丰富的治疗经验,分析总结、整理发挥,终于在崇祯15年(公元1642年)写出了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病论》。

《温病论》是吴有兴唯一的传世名著。* * *两卷。一册50篇,主要讲解温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讨论温病与伤寒的区别。第二册载文30篇,集中论述温病的各种证治,还设置了许多温病是非和疫症证治的文章。

《温病论》一书提出了当时传染病的名称。“疫”的病因是“未得其气”。《伤寒论》认为伤寒等疾病是感受天地正气所致,“疫”是感受天地疫气所致。温病学将“疫”与其他温病区分开来,从而使传染病的病因突破了以往“六气说”的束缚。温病学在中国首次建立了机体抗病功能差,感染了戾气的新论点。

《温病学》指出,“暴气”的传播途径是通过空气和接触,通过口鼻进入致病。温病学也指出,敌对是特定的,只有特定的敌对才会引起相应的传染病。书中还认为,外科疾病如疮疡和背部问题的治疗是由于杂气感染,而不是“火”。温病学理论第一次将外科感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归为一类。

温病学也非常重视身体抵抗力的重要性。书中认为:“木气盛,邪不能入”,身体抵抗力强,虽有接触感染的可能,但不太可能得病。如果“元气亏虚,外感邪气乘虚而入”,身体抵抗力下降,受到感染,那么就可以得病。

《温病学》也提出,传染病的传染途径是“被自然传染”。“自然暴露”是指空气感染,“感染”是指接触感染。所以书中说“每一人口之鼻,皆与天气相连”,“呼吸之间,外邪乘虚而入”。温病学认为,传染病的流行形式可以是疫情,也可以是散发。

《伤寒论》对传染病的来源、病因、免疫、流行的论述非常科学。特别是在17世纪中叶细菌学出现之前,温病学说提出:“温病为病,非风,非寒,非夏,非湿,但天气有异感之怪气”,称为“暴气”。这个理论很先进。《温病论》中关于温病免疫的论述确实令人钦佩。书中说:“至于无形之气,偏于动物者,如牛瘟、羊瘟、鸡瘟;鸭瘟不仅是人类的流行病,也是一种疾病。但是,牛病羊不病,鸡病鸭不病,人病畜不病。伤因其气不同而异。”这是一次精彩的展览。

温度理论记录了许多治疗传染病的新方法。如果书上认为传染病初起宜用大元饮,等到病深了再用;有的,也就是所谓的“恶毒罪犯教育”,也就是他们不厌其烦的“急证急攻”。这些方法为后世传染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伤寒论》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代的一些著名医家,如戴北山、、刘、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和创造了《伤寒论》。历代医家在抗击传染病的实践中,创造了温病学理论。伤寒论发源于《内经》,孕于《伤寒论》,发源于金元,成熟于明清。在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温病学》作为我国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我国应用温病学的原理、方法、方药治疗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痢疾等,取得了较高的疗效。他们中的许多人继承和发扬了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当然,吴有兴和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医学家一样,都有超越不了时代的局限性。比如,他虽然发明了“敌对”理论的千古绝唱,对流行因素的基本特征和致病特征做了许多正确的描述,但它并不是真正的微生物学,而只是一种科学假说;他提出寻找靶向药物,还是体现了以攻邪祛邪为主体的辨证论治,所以只能是一个理想来启迪后人,这些不应该苛求。书中还错误地将鹤膝风、老年中风等非传染性疾病归为流行性疾病。虽然我们提出了反对寒中抛寒的正确命题,却不知道黄连只能清“内热”而不能清“邪热”,也不知道究竟如何用黄连治疗疫情。认为温病、温病、瘟疫没有区别也是不恰当的。温病和温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温病,温病只是温病的一种。吴对疫病的处理仍不丰富,尤其是在预防措施方面。吴虽然有一些错误的论点、偏见和缺点,但他的缺点是掩盖不了的。吴以其医学实践、智慧和创新精神,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极其重要和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

参考资料:

/zb/2004-09/20/content _ 2902006 .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