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家钱文教授(又名钱世卓),1963年6月出生于吉林东丰,1986年6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95年6月至1997年6月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九届研究生班。1994油画《下午3点10分》参加第二届全国教师美术作品展并获获奖作品(军事实物馆博),1998组画《自行车》参加中央美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课程毕业展(中国美术馆),1998《杂艺》发表在《当代高校艺术》上。2003年在《光明日报》发表论文《艺术教育中的情商培养》;2004年三幅油画《风、雨、雪》参加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巴黎)举办的油画展《东方的风景》;2004年获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8入选香港。2010年9月油画《关东娃》参加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沈阳鲁美美术馆)举办的“关东画派”展览,2010年6月《光明日报》发表《艺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一文,2010年6月入选世界艺术网。油画《鸡》系列2010参加英国伯明翰《中国面孔》中国油画展,关东娃2011参加关东画派在北京的展览(北京军博),油画《关东十月》201参加中国美协《化

文/日B

我深信艺术家的艺术之路是非常艰辛和压抑的。他要面对的不仅是浩瀚的艺术海洋和数不清的艺术作品,还有人类艺术史上各种成熟的和新兴的艺术理论、思潮和流派,还有个人艺术创作的无力和崎岖狭窄的艺术道路,还有艺术家内心体验、表现手段、技术甚至材料的障碍。因此,个人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基于这种技术的进化意味着战斗、挣扎、放弃、成长、期待...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一种类似转型的痛苦。

因为钱文的《五角星》(系列),长期以来,我一直在关注钱文的创作和钱文痛苦的艺术创作之路,试图简要描述他的艺术创作之路。

【本人】钱文,1986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97中央美院第九届油画研修班毕业,现任教于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最初,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传统艺术思想在钱文的艺术生活中占据着基础地位,他的艺术风格主要是向格里高利学习。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他创作了屈原、刘胡兰等显然在前苏联非常流行、充满“革命”政治色彩的作品。人物“高、大、全”,充满了标签化的人物神态和动作。这个出发点表明,钱文是喝着“革命”的乳汁长大的艺术家,走的是中国那个时代风格化的艺术道路。按照他早期的创作道路或者说艺术出发点和最初的艺术观念,应该是走标准的写实路线。

然而,钱文毕竟是不断变化的,第一次变化发生在1989。我们知道,在80年代,思想相当活跃,甚至有点激动。无论是学者还是艺术家,都在经历一场重大的观念洗礼,他们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躁动和焦虑。最突出的表现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和自省,甚至是相对直白的反叛和颠覆。不仅在艺术领域,在思想、文学、影视等文化领域,一股批判的潮流正在涌动。在此期间,钱文还经历了一场伟大的自我战斗。然而,这场斗争的胜利者仍然是一个坚实的现实主义者,但他固有的创作模式开始做出一些让步,并朝着古典摄影现实主义的方向前进。在此期间,钱文受到了更多艺术家的影响,如伦勃朗和万恶。虽然他仍然走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但他开始抛弃长期单一的艺术创作模式。

风格,探索另一种现实主义的手法和表现手法,开始从社会主流的理想典型向通过艺术的形式捕捉和表达自我思想和情感的方向过渡。

这一阶段创作了《全红雕像》、《下午3点10分》等代表作品,表现了伦勃朗的古典写实风格和埃维尔的摄影写实风格。下午3点10分钟,瓦罐,蜡烛,烛台,墙壁和桌面,肖像表情和斑驳的全红色雕像等。,都充满了古典情调和审美意味,并透露出艺术家。通过对社会存在方式的准确理解和描述,画家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认知都是通过描写对象的状态来表达的。在这个阶段,钱文的写实绘画技术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写实绘画技巧,为他的创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ⅱ】1995之后,受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思潮的影响,钱文对古典与传统的艺术形式做出了新的判断,从而产生了个人艺术方向的第二次内心挣扎。这一时期,中国当代艺术方兴未艾,正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钱文再次受到当代艺术潮流的冲击,尤其是三大画室,即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影响下形成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流派,对钱文的影响很大,艺术家对世界的无情凝视在他的作品中充分表现出来。我们可以从他的人体素描和这个阶段的一些肖像作品中看出这种变化。从图形和色彩的角度,他开始走出古典写实甚至摄影写实的创作模式,试图突破原有的存在状态,图形开始出现一些变形。色彩的运用也开始表现出艺术家内心的印记和情感的折射,画法开始脱离写实表象的方法,加入更多的表现和印象色彩。虽然这些作品仍然是具体的表现形式,但整个视觉效果已经明显突破了他自身的艺术价值观,开始走向一个新的时期,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和一个全新的起点。

沿着这一艺术思想,他还创作了“干花”系列,如《旧红衬布干花》等作品,以及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彩虹门》、《手机》(未完成)。它代表了艺术家对艺术表现对象的本质认识,试图展现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也表现了对艺术形式和艺术家社会意识的深度拷问。他超越了自己坚持多年的写实方式,呈现出大量的超现实主义风格。他根据艺术家个人的内心体验,对社会存在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呈现,表达了艺术家对包括生活方式在内的许多美好的外在存在方式的直观和直觉的理解。这种积累直接引发了钱文在世纪之交更加辉煌的创作。

[ⅲ]1999前后,钱文汲取了当代艺术的深刻营养,以长期积累的写实绘画技巧向当代艺术的目标大步迈进,进行了具有开拓价值的艺术表现探索,并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他从社会存在的各种样式中探寻个人心理反应的场景,尤其是在对中国最具象征意义的五角星、红旗等的审视中,发现了隐藏在一个存在背后的一些美、善、崇高或腐朽、丑、残忍、黑暗、践踏、毁灭等等。他用一块旧红布围起五角星、十字架、旗帜、地图等。具有装置意义,然后用写实绘画艺术的手段表达那些带有民族和地域观念、主流政治观念的图像,揭示艺术家在这些观念下内心的哲学认知和思想反思。

[ⅳ]钱文的这一转变无疑是其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具有时代特征,代表了这样一种趋势,即成长于80年代的艺术家,在当代艺术思潮的冲击下,力求摆脱古典和传统绘画的束缚,贴近当代艺术的潮流

从个人艺术的发展规律来看,这样的变化是客观的、必然的,尤其是像钱文,他没有完全进入当代艺术的存在模式,而是在当代艺术思想精髓的驱动下,根据个人对社会存在的把握和理解,以装置——绘画二度创作的方式强调创作主题,这是值得肯定的。他用五角星把红布围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旨在表达政治乃至政党、国家观念的交融与混乱,具有装置艺术的色彩,在此基础上,根据形成的装置形象的心理反应或心理暗示,运用超现实主义绘画方法来强化和深化这种认知。因为在他的二次艺术创作过程中,他对装置艺术形式的具象化进行了显著的夸张和强化,克制了“装置”本身表达的局限性。在形成的画面中,既有突出事物的明亮而强大的生命力,又有存在过程中腐败和罪恶的黑暗与死亡,使艺术家的内心独白和心理暗示更加清晰。

与此同时,钱文并没有停留在具体描述和加强“安装”工程上。他将二度的艺术作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了具有浮雕效果的艺术形象,彻底突破了他的写实风格,从创作的源头走向了纯粹的抽象表达。

至此,我们可以对钱文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路线做一个基本的描述。

首先,他的艺术创作路线是古典现实主义——基于现实主义的超现实主义——基于当代艺术的装置——绘画表达。

这条路线属于个人艺术风格演进的总路线,也是一条踏实扎实的前进之路。与一些缺乏具象绘画基础、有“涂鸦”嫌疑的当代艺术家相比,钱文的当代艺术创作在发展上更具逻辑性,更具主动性和表现力。他的作品,包括近期的“五角星”系列,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同时也具有基本的现实主义元素,所以具有图像认知的艺术语言符号,可以从艺术的角度甚至艺术的角度去感知和欣赏。

其次,他的作品具有图式超越感和开放的想象空间。比如《五角星》中的意象可能给人一种政治国家和政权存在的直接感知(因为红布和五角星的视觉认知惯性),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意象(因为山脉、山谷、陆地、海洋等的地图意义,),以及人的思想的图像(大脑的图像和运动感)。表明钱文的创作思想开始从传统的现实主义跑道起飞,奔向多元开放的直接表达个人精神品质和思想反思、具有细腻可辨识的图式和意象指示的解构主义。这是能够被大众普遍认可的抽象艺术表现的边界。如果跨越了这个界限,我们就进入了除了画家之外,另一个难以辨识的自娱自乐、自我表现的创作领域。

此外,钱文的“装置-绘画艺术”借鉴了装置艺术的创作优势和价值,如红布环绕的五角星的创作动机和效果。同时对创作的程度还是不太满意。用写实绘画进一步刻画、夸张、强化画家的创作思路,使作品具有认知和审美的双重效果,确实是相当新鲜和开创性的。

【五】钱文的艺术创作道路是一条从写实绘画出发,具有深厚写实绘画功底的一般艺术道路。这条路线为他的创作奠定了技术基础,为他与社会的进步和变化同步把握创作理念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他可以逐步完成他的创作风格和创作理念的几次飞跃,实现他的艺术创作形式实验的方向。

钱文的创作道路对于当代艺术家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文/钱文

以下文字是我在1999年写“1999-作品”系列前后内心对艺术的思考,真实记录了那段时间我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1)就绘画艺术而言,它无非是一种图式,反映了艺术家对世界的形而上思考。

图式是艺术家自己对造型、色彩、材料等媒介因素的独特运用而创造出来的。这些媒介因素被用来表达艺术对客观世界或内心世界的真实而独特的感受。这种真情实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艺术从传统进入现代世界,奔向未来的动力之源。

(2)

一部艺术史也是一部人类精神发展史。如何通过物质材料来表现精神,是国内外艺术家毕生的追求。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角落里的洞,红黑双层的旧布,和我在灵魂深处寻找的一些感觉是一致的。这些无法用语言解释清楚的感情,赤裸裸的,残酷的,破碎的,神秘的,挣扎的,充满生命运动的,但都是不准确的。总之,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事物内在的、私人的、本质的存在,这也许就是后来作品的精神内涵。

(3)

记得看过一本美国的书叫艺术形式,说世界的存在是一种形式,艺术通过一种形式表达世界的本质存在。

我们现实世界的本质往往被表面的形式所掩盖,人们往往处于“集体无意识”的虚假面目中,导致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被表面上“洁白”的面纱所包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揭开表面的面纱,如何用一种绘画语言来充分表达这种私人的、本质的存在。

通过五角星、十字架、旗帜等文化符号作为作品中形象的塑造,表达这种私人本质的存在,增加对文化和历史的面对面分析。

随着心灵的膨胀,创作总会趋于完整和成熟,但永远不会完整和成熟,所以我灵魂深处的心灵总会指引我前进!这是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的毕业论文之一,受到当时先生和苏先生的好评,发表在《当代学院艺术》98.438+0期

钱文

这些话是和朋友聊天时即兴说的,是我个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内容基本限于画架,肯定有很多偏激和不恰当的地方。恳请老师朋友们指正。

(1)

就绘画而言,无非是造型的表现加上色彩和材料的表现来传达形而上的艺术。

(2)

现在人们吃的食物都要求“绿色食品”,也就是野生的,自然生长的。

艺术作品中的点缀和浮华是虚伪的,是卖弄的,是哗众取宠的,就像女人的浓胭脂。

人们对王式廓先生的素描展览感到兴奋。

现在很多人喜欢儿童画,正是因为他们的天真和单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不知道炫耀的“价值”。

简单和艺术的存在。

(3)

对技能的理解。绘画的历史也是人类视觉质疑对象的历史。任何主人的建立都是对客体直观感知的独特结果。然后,用一种技巧准确地表达这种感觉。这个技术就是技巧。

所以,学艺术首先是如何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和感知物体,而不是技巧。

技能是表达情绪和感受的媒介。没有情绪和感情,技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4)

对艺术的真诚应该来自对传统时代、民族和艺术家本人的尊重,而不是对艺术的表面依恋。

(5)

严格来说,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所追求的艺术理想的表达。由于传播方式的不同,分为古典、写实、超现实、表现主义、抽象等表现手法。这种绘画语言的确定,是艺术家的性格、气质、修养、观念、时代所促成的。

(6)

历史曾经是黑暗的,而我们之所以能够回望过去,找到路,靠的就是夜空中星辰般的伟大历史。艺术之所以能向前拓展,是由于中外古今大师的传授,是“温故而知新”的结果。

在艺术史上,有继承传统并取得成功的大有作为者,也有“反叛”传统的大有作为者,比如杜尚。

在对传统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蒙娜丽莎的脸上加了胡子,便池被带到博物馆展出。真可谓“冬去春来”“又一村明。”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温故而知新”的结果,是对传统最好的继承。

(7)

风格是艺术家用来表达情感概念的媒介。为了准确表达创作意图,逐渐锤炼成独特的形式语言,这就是艺术家的风格。

艺术家风格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是必然的,而不是选择的结果。

(8)

艺术家再现自己独特的非理性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是一种风格的开始,甚至可能开启一个时代。

(9)

不是艺术作品的表面如何接近客观对象,而是艺术家的感情和想法的真实反映。洛可可有些作品是不真实的,是粉饰的。相反,梵高、佛朗哥·莫迪利阿尼、席勒的作品都很真实。

(10)

在看到路德维希捐赠的现代艺术品后,一些优秀作品的深沉厚重感通过视觉震撼了观者的心灵。

似乎国内展览的某些作品总是厚重浮华,似乎要跳出来打压其他作品。

(11)

美术教学中提出的“大事”,我们理解的不仅仅是整体性、概括性、简单性。。。。。。抓画面是培养艺术家的胸怀和气度。其实是对艺人性格的一种锤炼。

(12)

关于教学方法的思考

任何阻止学生直接、真实地感受客观对象,发展每个学生独特的感受能力和直接展现对象的教学方法,按照一些陈旧的程序性技术进行教学,最终都会导致教学中观念僵化、教条化的后果!

(13)

素描中边缘线、明暗分界线与灰色调的关系。

边线围成的形状是提供大的形象特征和大的形象表达的最重要的位置,直接影响造型的质量。

明暗分界线和灰色调是提供图像的特定特征,明暗分界线是立体绘制物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要把他们放在不合适的位置,削弱副业的价值和意义。有的速写练习色调丰富、扎实,但画得不具体、不扎实,大的形象特征就是出不来。究其原因,是对边线和大形把握不够的结果。其实所有的大师都是副业的大师,比如米开朗基罗、安吉尔、马蒂斯、毕加索、范宽、梁凯。

格式塔心理学的结论表明,整体表现力大于局部表现力之和,所以边线(大形)表现力的训练非常重要。

(14)

在一部作品中,不在于找到丰富多彩的细微差别。这样,丰富的色彩变化会削弱巨大的反差。只要有几个大的颜色,比如明度、色度、暖度、面积,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很重要。色彩的声学就够了,剩下的就是造型和材质运用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