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所文化民俗与岐山所的发展变化

烟台(别名“岐山”)城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洪武三十一年(1389),为防止外敌入侵,在芝罘岛(今烟台山)对岸靠海的北山上修建了警报狼烟墩,故名“烟台”。同时建立了“岐山守千户”的军事组织,修筑了城墙坚固的岐山城,这也是烟台绰号“岐山”的原因。现在,几乎所有的旧村庄都变成了城市的街道,城市作为一座纪念碑被保存了下来。在烟台,锁城常被称为“锁城”。城市虽然不大,但东西南北设备齐全。除了十字街,还有绕着老城墙跑的耿道街,一切都还保留着军事驻防城的格局。一座明代的城市,一座明清建筑的城市。高楼环绕,城市像一棵古树,是烟台城的根。

1131年(金天会九年),设立浮山县,芝罘岛划归浮山县东北保险,芝罘村划归芝罘社。此后芝罘一直是浮山县的领地,直到1934年山东省政府设立烟台特别行政区,从浮山县分离出来,划入烟台特别行政区。元末明初,一部分彝村居民开始向彝湾以南迁移,靠打鱼或上山种田为生。此外,还有几个分散的鱼棚和山墩,数量只有几百个。大部分是季节性流动人口,没有形成官方命名的村庄。其中也有固定的渔民,如高、楚、夏、于、瑶、刁等。除了捕鱼,他们还占山耕种自己的土地,称为“占山户”。这些住户可以算是早期的烟台居民。

明初,日寇入侵沿海边疆,人民深受其害,国家不得安宁。为了防止倭寇的入侵和骚扰,明朝采取了“建小城市卫生所”的军事预防策略,在全国各州县重点地区设立卫生所(大致以5600人为一个卫生所,1120人为一个,官员1000人;112有100户。公元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春),在魏宁海(今牟平区)设千户守岐山,建城。当时是全国修建较晚的千户厅,至今已有600年历史。

如今的岐山市位于芝罘区的繁华地带,周围高楼林立。不过当初岐山守千户的遗址有些讲究,命名也有些争议。如果调查的话,需要从历史和古代兵法的角度进行调查。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关于岐山名称的由来,古代有三种说法。一指“塔顶”,海拔397米,人称南山。民间传说,上面曾有“神仙棋局”,名为棋山,玩法为奇山。第二,古时候一夜飓风决口,一夜之间在上匡东南堆起一座土山。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就取名为岐山。三、玉皇峰原名旗山,海拔72米。元末建玉皇庙,后建戏台。两侧石柱亦曰:“蟾洞映奇山,衣妆传情,海市蜃楼试见锦绣文章,点出兴亡之剧。”“癞蛤蟆洞映岐山”是“岐山”石刻历史保存的唯一证据。玉皇庙距离岐山市中心仅65,438+0,500米。中国古代有“以近命名城”的传统,所以以岐山命名城也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从古代兵法来看。防御工事必须具备进攻、防御和撤退的必要军事条件。从旗山最初所处的地理环境来看,北面以芝罘岛、崆峒岛为天然防御屏障,南面以塔山山峰为退守之地,中间有两条河(即解放路、西南河路附近,原为两条河)防守,可从河流中取水进行护城河防守;离城不远的北山(今烟台山)有一座狼烟码头,敌情发生时可发射烟火信号;东有魏宁海,西有浮山县,东西军事联络十分方便。岐山锁城的场地设计也很有讲究。其南北轴线与塔山至烟台山的南北轴线重合,索城南门与玉皇庙平行。这样的布局设计非常符合中国古代兵法的军事指导思想。

岐山市占地9.86万平方米,面积7.96万平方米。城西门东有宝德门,西有宣化门,南有福禄门,北有朝崇门。城门之上有一座城楼,是为了观察和指挥而设计的。城门和城墙底部都用青石砌成,上部用大青砖砌成。墙高7.33米,厚6.67米。城门之间有平衡的“店铺”,“店铺”呈弧形,突出于城墙外,可三面御敌,形成四层十六店的防御格局。城墙内有一条环形的马道,可以直接进城打仗。十字街是老烟台的第一条街,直通四门。作为一条军路,已经成为芝罘区的大姐。在城西北(今石岩街),有数以千计的官员及其家属的办公室和住宅;城东北有训练场(原高家胡同、付嘉胡同);城西南(今苍玉街)设营房、厨房、粮库;建所同期,因在北门(今烟台山)建立了琅琊墩台,故在民间年间称为烟台。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罗伯修编《浮山县志》。《地理图》第一册标注了15沿海码头、平台,14自西向东依次标注为码头。只把最东边的标注为烟台(今烟台山),在现存的历史地图中。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何乐山编《浮山县志》,其中写道:“有巨石如舟(指烟台上刻有‘自然奇观’),烟台二字又出现了。

岐山建城后,没有大的倭寇入侵,基本处于一个和平安宁的时期。1664年(清康熙三年),清廷颁令,废旗山守千户,军改为民地,改称旗山社,行政上归浮山县管辖。禁卫制度废除后,原千户、副千户被贬至庶人,官兵被解除武装,多从事农业、工业和商业。千户后裔张、刘在原城内大兴土木,修建房屋,逐步将军事建筑结构改造为百姓民居。因此,他们也被称为奇怪的山,城市和城市。由于居民建筑规模较大,人口逐渐增多,张姓和刘姓两个姓氏迅速发展到2000多个。他们建造最多的房子,然后出租。人们有时称之为“城市中的张家”和“城市中的刘佳”。从军用土地到民用土地的变化是岐山市的一个重大历史变化。随着外姓的涌入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岐山人口向外扩张,经济逐渐繁荣。这一时期,岐山及其周边已形成13个固定村落,称为岐山社十三村。分别是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四个村,以张姓、畲族居多。在岐山南面的上夼村,有许多姓,如迟、李、敬和孔。岐山以西的石河村,以张为主;岐山院西南的南关村(曾名西南关、南关院),以张姓、刘姓为主。岐山院东南所东庄,以屈、张、傅姓为主。在岐山西北的大、中、小海洋村,多为张、刘、袁、王、姓。这些村庄之间有公路相连。旗山社13个村的人口来自四面八方,几乎和芝罘岛一样大。村,浮山县、穆平县、海阳县、文登县等地,远至齐河县、曹西安县、聊城、高唐及河北、河南、湖北、辽宁等地。十三个村子因为人口复杂,所以在出生、婚姻、丧事、节日、装饰习俗、方言等方面都不一样。

烟台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说她老,是因为早在一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这里就有人居住了。据说她很年轻。她是山东省第一个开埠的城市。1956年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中法签订《中法天津条约》,邓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鉴于烟台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

烟台名字的由来

“烟台”这个名字来源于芝罘湾北山山顶上修建的码头。倭寇入侵古界时叫烽烟,放烽烟的车站叫“烟台”。明洪武31年(1398),为了防止倭寇骚扰,在岐山山脚下修建了数千间房屋,同时在北山上修建了烽烟四起的“烟台”。15世纪后期,日本诸侯混战,大量战败士兵成为失去军职的“武士浪人”。与没有办法获利的商人一起,形成了一股侵略中国沿海地区的恶势力。因为日本在古代被称为“奴隶国”,所以被称为“敌国”。北山虽然是低矮的荒山,但却是三面环海的制高点,所以烟台就建在山顶上。烟台高6.5米,长15米。它是用特制的大青砖砌成的,顶部四面有垛,看起来像城墙。

“烟台”一词最早出现于清代康熙12 (1673),在福山县罗伯编纂的《福山县志地理图》上有记载,有14墩,1台(墩台),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福山县何乐山重修福山县志时,称北山烟台山。

狼是古代匈奴、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的图腾。所以中原把这些少数民族的军队称为“狼兵”。“狼兵”入侵时燃烧烽烟,发出警报,故称“狼烟”。据考古考证,烽烟的燃料是芦苇、红柳和杂草。所谓狼粪,燃烧时其烟直冒,与事实不符。

“烟台”建成后,芝罘湾基本处于宁静状态,因此“烟台”上很少施放烽烟,但从19世纪中叶开始,烽烟滚滚而来,芝罘湾失去了原有的宁静。这些烽烟,就是帝国主义侵华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烟台对外开放,帝国主义列强称霸烟台。1905年,主管烟台海关的英国人在烟台山修建了灯塔,把烟台变成了“灯台”,指引船只进港。这无疑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物证,但也反映了历史的进步,表明古老的烟台开始进入近代史。可惜的是,这个被视为烟台象征的烟台与灯塔的结合体,在1982年9月被彻底拆除。

老烟台十三村

烟台历史上有一段“十三村”时期。如果说明洪武时期建立的岐山守备千宅是烟台的形成期,清朝康熙年间废除守备制度后,在岐山府的基础上扩展为十三个村落,烟台从此进入发展期。

13村虽属浮山县管辖,但由于村民多为外地人,成分复杂,民俗、语言差异较大。本地风俗和外地风俗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俗,产生了不同于浮山及周边县的烟台方言。品味烟台方言,很多读音和京剧里用的中原音韵一样。有人戏谑地称烟台话为“从京(白)北上(博)”。

如今,因为旗山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内4个村落基本保持了原貌,而充满乡土气息的城外9个村落早已成为现代城市的组成部分。部分村名改为街名,如沧浦街、西南南关街、上矿路、大海阳路等。当人们走过以村庄命名的街道,漫步在13村的废墟上,一定会感受到历史车轮的速度,弹指一挥间,村庄就变成了城市。展望未来,烟台会更好。

白石寨与白石文化

1989年4月,中国原始农耕史第二次日本代表团考察烟台白石文化。一行11人来到闹市区金顶北麓山坡上的白石文化遗址。代表团的到来充分显示了白石文化的重要性。在一个城市的中心,拥有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全国罕见。首次发现于1962、1980和1981年,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出土了700多件陶器、石头、骨头、角、牙齿和贻贝,发现了4万多件可回收的碎陶,还发现了两座墓葬。这两次发掘的面积虽然只有227平方米,但地层关系清晰,出土文物丰富,为建立胶东原始文化序列,探索胶东文化起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从而证实胶东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白石”一词的由来是因为这一带地下有白石(石灰岩)。由于这个地区有居民,所以被称为白石寨。7000年前,原始社会的先民在此定居,是因为这里南有群山环绕,北有大海,高度适中,坡度平缓,不仅适合发展原始山地农业,而且方便畜牧业和渔猎。从出土文物分析,白石寨遗址虽然与山东内陆关系密切,但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文化面貌和经济类型存在差异。除了原始农业,海洋渔猎占很大比重。基于白石寨遗址鲜明的地方特色,被历史学家命名为“白石文化”。

一个城市是否有竞争力,取决于它的文化。白石文化是烟台最原始、最重要的文化。

历史给烟台留下了一座城市。

如今漫步在城市的十字街头,仿佛能透过拴马的石头听到600年前铁血战士的惨叫,站在附近的制高点俯瞰城市。散落的四合院,似乎还在冒着六百年前的烟。这座有着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无疑是烟台的一张名片。

因为,早在明朝,岐山城就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沿海地区抗击倭寇的著名城市。与岐山同城,有“狼烟码头”,有“狼烟码头”,这就是烟台的名字。

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是烟台的根。随着时间的变迁,这座城市正在一点点被侵蚀和风化。当很多老烟台人和我们一起“守望”这座城市的时候,“守根”成了他们最大的心声。《最美烟台》记者近日走访了多位关注这座城市的有识之士,倾听他们的声音。

岐山市是烟台的无价财富。

历史给烟台留下了一座城市,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历史。

据史料记载,明朝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岐山城正式建立,有狼烟码头。1987年,锁城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又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人们也关注城市的“文化保存价值”,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成为专家学者争相研究的课题。

71岁的索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春月说,索城现在还存在很多古建筑。“比如索城的象征——千户衙门,试想一下,自然是清军顺治皇帝下诏撤销旗山建制,官兵们立刻卸甲归田或另谋生路。作为军事设施,千户衙门、军营等很多建筑绝不会在一夜之间夷为平地,但会有一个。作为首都的千户衙门先不拆,改建成张家祠堂。也就是说,当时的千户衙门,今天依然存在。”

除了“千衙门”,明代的一些道路也清晰可见。《邓州县志》记载:“岐山为砖城,一周二里,高二十尺,四门。南门叫福禄,北门叫朝冲,东门叫宝德,西门叫宣化。”城市虽历经各个时期,被后人不断改造,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边界和主干道网格局。现在的市街、北门街、南门街是《邓州正史》中记载的十字街。现在南门的东西巷,北门的东西巷,东门的南北巷,西门的南北巷,都是明朝建城时的驻防乐轨。“上述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必将成为城市未来改造的最基本模块。”张春月非常激动。

72岁的原市科协副主席赵认为,岐山市是“狼烟码头”的由来,即“保护这样的历史遗迹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一种利用。现在中国很多城市都没有古迹,都在争抢,甚至捏造。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它们呢?我们要让后代看到这些资源,这些辉煌的历史!”

索城人民大院的山楂树

保卫千万家,往事能否重现?

怎么用?如何转型?很多老烟台都有自己的想法。提出了在保护风貌、保持原有街区结构、空间和特色的前提下,完善生活设施,建设、维护乃至恢复部分具有历史风貌的建筑;建议将位于城市西北部的张家祠堂改造成城市的展览馆;也有人建议在原有的东门和西门上建两座牌楼,作为再现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

“明代岐山守千户的主要建筑有古城墙、千户和练兵场。”72岁的市科协城建委主任毕浩说,“虽然在抗日战争时期,大部分城墙被日军拆除,以修复炮楼碉堡,但后来在1956、1972两次拆除城墙和四个城门,修建胜利路,拓宽南大街,城市的基本外围结构消失了,但仍能找到城墙遗址。”

他认为,主体建筑的修复自然应该是城市改造的重点,而对于岐山城的整体保护来说,重要的一环就是恢复岐山城的古城墙。只有修复古城墙,岐山城才能充分体现抗日城堡的传统造型。他说,要把“岐山城中的古代军事城堡”和“以军事为主的古城景观区”这两个古建筑群作为全市建筑保护和改造的主要方向。他说,“虽然国家文物保护法中明确规定,被拆除的建筑原则上不予恢复,但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具有象征作用和重大意义的,可以恢复。岐山市是烟台市的发祥地,是烟台城市历史的象征,城墙是城市的象征。恢复城墙就是恢复岐山城的标志,恢复烟台城的历史。”

已故烟台学者谭曾说,锁城作为一座典型的东方古堡,官宅古朴,突出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如今的索城,作为明朝的建筑格局,基本不存在了。现在保留下来的基本都是清朝以后在明朝格局基础上修建的建筑。虽然近年来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和改造,一些房屋经过维修后失去了红砖绿瓦的古韵,但其城墙、街巷格局和大部分房屋仍保留着原有的风貌。

他提出,要完全恢复古建筑的原貌,难度会很大。但比如可以选择几处保存完好的四合院,恢复明清时期的风貌,从拴马石、面壁、门钉到瓦当、木格窗、神龛等。,还有城门,城楼,城墙,几个寺庙,祠堂都要尽可能的恢复。

城中古城,烟台的标志性名片

除了古建筑的修复,也有人提出建议,即确定功能分区,将城市改造成功能全面的文化旅游城市。

“岐山城市应具备文化旅游综合功能,集居住、旅游、文物交易、烟台特产贸易、烟台名吃、明清社会展示、市民休闲健身活动于一体。"毕浩说,"只有这样,岐山锁城才能成为烟台的蓬莱阁,让人们来烟台一定要去看看岐山锁城,提高城市乃至整个烟台市的文化品位,延续烟台六百多年前的城市史、文明史、文化史。”70岁的前市科协主席韩世兴同意这一观点。他说,“烟台作为一个文化大市,旅游大市,任何时候都应该处处体现,城市就应该是这样一个留住外宾的地方!古为今用,让那些古城墙活下去!"

“这个想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浩说。“在规划的基础上,对现有建筑进行深入调查和安全核查,对保持完好的老旧四合院进行修缮,完善室内设施;对部分墙体开裂、地基沉降、住宅使用危及安全的房屋,按规划确定功能,重建明清建筑风格;一些违章建筑应该被拆除。通过对现有民居和街道的保护和改造,使岐山这座城市具备文化旅游的综合功能。”

记者了解到,如今的城市里,仍有1100多户人居住。尽快改造城内基础设施、道路、街巷,调整完善岐山城保护规划,也是烟台市建设蓬莱阁的重要环节。“通过保护和改造,改善旗山城区的基础设施,水、电、暖、气、通讯齐全,满足现代人居住、服务和工作的要求和条件;并将对城市的道路和小巷进行恢复和整治,使街道和小巷畅通,消防通道畅通,以确保人民的生活安全,”韩世兴说。“如何调整完善岐山城的保护规划,如何保护建筑,如何修旧如旧,如何打造文化旅游名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张春月讲述城市的故事。

留住根,让民俗文化“复兴”

索城不仅是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群,也是保存完好的民俗文化传承之地。张、刘等大家族在这里生活了600多年,他们的衣食住行、节日庆典、礼仪信仰、民间艺术、口头文学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因此,挖掘锁城的文化内涵成为锁城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果城市没有了,居民就会分散到四面八方,几百年共同生活形成的所谓民俗文化也会消失,发展就无从谈起。”烟台的民俗学者安家正在接受采访时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城市的文化’,以找到烟台区域文化的准确定位。”

安家正说,某种程度上,烟台的地域文化非驴非马。与内陆文化相比,没有厚重的民俗沉淀,但与海洋文化相比,明显封闭。所以,如何找到根源,找出“城市的文化”各个层面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才能真正让烟台有文化有品位。从眼前来看,不妨先发掘“饮食文化”,为旅游业提供一些“无形资产”,带来旅游业的振兴。“如今的烟台已经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旅游业不得不注重吃、住、玩、买的一站式服务。烟台的饮食文化很基础,根在城市!”

已故著名民俗学家萨曼先生还以《留在青山》为题写了一篇保护城市的文章。他提到,从文物的角度来说,岐山这座城市应该得到保护,从民间文物的角度来说,这座城市更应该得到保护。“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得到的不仅仅是普通的柴火。”

也许正因为如此,城市的规划和改造还在观望中。说不清是慢还是谨慎,但有一点最值得肯定。都知道要“守根”。

岐山城市的前期规划

城是源,城也是根。为了改造城市,烟台相关部门出台了多套规划方案,但至今难以找到最终的定论。

1992天津大学建筑系编制的《烟台旗山保护区更新保护规划》中提到:“在保护保护区风貌、保持原有街区结构、规模和空间特色的前提下,改善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开发旅游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景区,以四合院的形式组织建筑。”在本次更新的保护城市规划中,仅保留张家祠堂、刘佳祠堂、城隍庙和刘佳祠堂以西的一组四合院,其余房屋拆除,保留现有城十字街和原城墙内环路的路网格局。以保护为辅,以更新为主,带有浓厚的商业开发味道,很多专家学者不同意,所以不批。

1999 165438+10月,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烟台市城市保护规划》,对城市的保护进行了简要阐述,但仅界定了城市的保护范围——东起北河街,西至胜利路,南至南门外大街,北至南街。其他的只是一些保护原则,可操作性差,无法有效保护。

2002年7月,上海同济大学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烟台旗山所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本规划以国家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为依据,贯穿整个规划,符合文物保护的原始形成和基本要求,划定了岐山所城市“保护区”和“控制区”,定位岐山。

但据了解,这个计划的参与者都是学生和技术人员,年轻经验少,更重要的是任务重,时间紧。匆忙之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这座城市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证和研究,存在一定的原则性问题。新计划仍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