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和环境的论文
1.为了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中国诞生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低,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保护环境包括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城市,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对居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在农村,存在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问题。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环境的破坏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这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初衷。
第二,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后代也会生活在这里。我们的经济发展破坏了环境,有些破坏是无法挽回的,这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现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无公害产业。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大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
三、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自然规律的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那么我们将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大洪水是破坏环境的必然结果。抗洪救灾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恐怕已经超过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成果。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违反了自然规律,谁就会遭到自然规律的报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四,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于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失去对环境的保护,更不能以保护环境为由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退缩。出路是发展经济。我们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开动脑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一定矛盾。相反,经济发展应该促进环境保护。大力发展高科技、无污染的绿色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将进一步加强。人们不仅有能力保护环境,而且可以改造环境。把沙漠变成了程。发展经济是保护环境的途径。
5.全社会都应该重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目前,许多地方和部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这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但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人们会更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各级领导要树立环保意识,从战略高度认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立足大局,统筹规划,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总之,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不矛盾。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保护环境。
因为污染肯定会造成危害。地球是一个圆形的世界。事实上,地球上没有绝对的浪费。一切都可以回收。但是,人类的干预使得这种循环出现了偏差,出现了不可回收的东西。比如早些年的泡沫饭盒。如果是这样,那么就是恶性循环。这样,地球的资源就会被消耗掉。然后,地球就危险了。保护措施应尽可能接近地球的自循环。预防应该是多做“远视”,不要总是着眼于经济目标。要从人性和自然的角度出发。
保护环境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先秦时期的环境保护思想及其对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环保,尊重生命
一个
土地沙漠化、海洋赤潮、水资源枯竭和水污染、南极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全球变暖、酸雨面积扩大、沙尘暴步步逼近、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锐减、洪水、干旱、空气污染、人口爆炸、生态失衡、...,自二十世纪初以来,人类社会从未对其赖以生存的地球如此担忧和紧张过。每天各种灾难性的关于环境的新闻报道让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恐慌,有坐在即将喷发的火山顶端等待一夜毁灭的巨大恐惧和惊愕。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话题和行动已经成为人类的世纪话题之一:
科学家认为,未来人类生存的最大挑战是生态环境。今天的地球已经是生态超负荷了。在新的世纪,人类必须更有效地利用水、能源、土地和原材料等自然资源。
——摘自互联网《环境保护》
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人民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迫切的目标。
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会对人类及其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各国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造福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正式报告,1972
目前,大部分环境问题来自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错误行为。
我们把征服自然看作是人类的进步,也就是说自然往往因为我们的错误理解而被破坏。
-1972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
二
或许,我们需要向中国古人学习关于环保的理念和对策,以此来检讨后人因为愚昧自大和无知而对“古训”犯下的错误,从而更有效地改善生存环境,得以生存。
我们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非常重视改善和保护环境。“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女神补天”都属于这种以神话传说形式流传下来的活动。最早有记载的环境保护者是黄帝。《五帝史记》卷一记载,黄帝“草木百谷,鸟兽虫蛾,月、日、月、星、波、地、石、玉,勤、目、耳,水、火、材之用。”司马迁给我们讲过《史记·殷本纪三》中“三面开网”的故事:商汤还是诸侯的时候,有一天,“唐唐出来,看见四面都是野网,心想,‘天下四面八方都入了我们的网’。”唐说,‘嘿,够了!我走到三边,心想:‘我要被甩,被甩。要右,右。你不用死,但你进了我的网。“这是古代君主保护鸟类的最早记录。
据介绍,大余的生态保护意识很好。“禹之禁,春三月,山不攀斧,以长成植物;夏三中,川泽未入网,故成鱼龟。”(《易·周树大举解》)。
周文王生前告诉武王,要加强对山川河流的治理,保护生物,因为国家的兴衰取决于生态的好坏。他说:“山林不定时举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不在时不入网,以成鱼鳖;不死就长成了鸟和兽。是鱼与龟归根,鸟兽归林。他们孤独而辛苦,他们咸咸的,依赖着他们的生活。”(《易·周树·文传解》)显然,古人已经知道,在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必须有节制,注意季节,根据一定的季节进行渔猎活动。公元前11世纪,西周颁布了伐祀令:“不可毁屋填井砍树移六畜。不如教团者,死而不赦。“这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动物和森林的法律。周景王二十一年,鉴于国库紧张,国家计划铸造金币。清史丹穆公反对说,国库赤字的问题不能单靠铸造钱币来解决,因为铸造钱币所需的金属原料是通过开山挖林获得的。毁山灭林是不可能的:“山穷林尽,山麓散,民力竭,土地瘠薄,资本匮乏,君子必危矣,何苦呢?”(1)山木公说得很清楚:如果山林资源枯竭,没有于恒的经营,水泊就不会生产,人民就无法生产,田地就贫瘠,物资就匮乏。忙着处理险情,怎么可能开心?这是针对统治者的,中心思想是把保护山川与国计民生联系起来。
《国语·伯阳父论地震》云:“夫水土为民所玩,而水土不玩,民缺钱,不死何从!”柏杨的父亲认为,只有水土通风,土地湿润,人们才能用它来种粮。没有通风,土地会腐烂,变成臭泥,国家会因为种不出粮食,缺乏财力而灭亡。
儒家有“天有好生之德”的思想。子曰:“天说甚么?四季如何行,万物如何长”(《论语·阳货》)。这里所谓的天,是指生命不息的一个自然日。人、天、地、万物、自然都是一体的,是和谐的。《中庸》说:“万物和谐而不相害,道和谐而不相抵触。”“天地之道,一句话就能搞定。如果不是一回事,那就无法预料了。”《礼记·郊祀特》云:“阴阳合而得万物。”这种“和”与“和”表达了“天有常,不为生,不为死”(《荀·田字论》)的客观规律,说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要适度。因此,孔子反对滥用资源:“节约金钱,关爱他人,使人民能够利用时间。”(学习《论语》),《论语》记载孔子“捕鱼无网,游泳无宿”,孔子从道德伦理的高度要求人们爱护自然。他说:“砍树杀兽,不孝也。”(《孝经》)曾子充分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树到时候伐,兽到时候杀。”。(祭祀仪式)。亚圣孟子曰:“君子所为之化,存之为神,与天地同升降。”(《孟子·尽心上》)建议梁让百姓:“一家五亩是桑树。”(《论惠亮·张旺的句子》)“一屋五亩,树墙下有桑。”虽然这是一个经济学命题,但其中包含了保护环境的思想。他说:“不逆农时,五谷不能胜粮。”不算的话,鱼和甲鱼都不能吃。斧金及时入山,木木不能用。谷和鱼甲鱼不能吃,木和木不能用,就是为了让百姓养生不死。”在这里,孟子告诫统治者“爱人,爱物”,以重物存物,才能维持人类的永续发展。可见,孟子主张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相提并论的。《诗经·周松·诗麦》中有“怀柔百神河山乔岳”之说(2),即应善待一切神灵、河山。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不仅有保护环境的思想,也有严格执行环保法律的故事:“李哥破”(即渔网)。说的是有一年夏天,鲁去泗水撒网捕鱼,大夫李革出面干预,说按照祖上规定的制度,“夏三月川泽不入网”(每年夏天鱼的生长季节不能在河里捕鱼),鲁的做法违反了古代的制度。日格不仅把鱼网撕碎扔进水里,还大声向鲁宣讲古训:“况且浮山不分蘖,不砍倒。鱼禁鱼,兽长,鸟翼舔卵,虫舌咬,俗物也咬。”(4)为保护草木、鸟兽、鱼虫,使其茁壮成长,山上再生的树枝不得砍伐,水中未长成的水草不得砍伐,鱼不得捕捞,幼畜不得捕捞,卵不得触摸,未成形的幼虫不得损伤。这里的古训可以理解为法律,可以通过保护环境来阻止国王违法,说明古人对环境保护是多么的重视。
中国古代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所以封建统治阶级不得不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山川被毁,百姓被迫流亡,统治者无法统治。于是,齐国宰相管子把保护自然作为一个君主是否有资格统治的条件提出来:“所以,为君不能守其山川,不能为天下之王。”(管子轻重甲)因为《山林泽卜》是“自然富贵之所”(管子李政),“山不是用来养儿的,泽不害人,是养脚的”(管子奢),所以“山竭泽者,智也不足。”管仲认为,治理山林河流,保护生物资源,不是把它们封闭起来供人使用,而是按照规定的季节时间开放,让人们充分利用其中的生物资源。“每座山都有它自己的时间来,人民是无微不至的。”(《管子·小匡》)管子还制定了严厉的刑法,说“苟善之尊者,禁封之。动而封山者,死而不赦。违令者,左脚进,左脚断,右脚进,右脚断。”(《关帝子书》)连宫中贵胄也要遵法:“山虽近,草木美,宫中必有度,须禁发。”(关子八关)他是在告诉国王,山虽近,草木长得好,但房屋宫殿的修建要有一定的限度,封闭开发也要有期限。《管子》的环保思想和措施是以发展经济、富庶强兵为目标的。管仲对保护林山泽川的禁令非常严格。可见,环境保护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来实施才能有效。
中国古代统治者在生产管理上也总结出一套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的做法,使之相互促进。荀子曰:“圣王之制也:草木茂盛,斧不入林,不死不生,生生不息。”鲶鱼、甲鱼、泥鳅、鳝鱼怀孕时(产卵——介绍者),网毒不入泽,不死。春耕、夏收秋收、冬储,四者不失时机,所以五谷丰登,人民吃饱饭;这时候禁止腥臭的池塘、池塘、沼泽、河流,所以鱼、龟好很多,百姓也更有用;是时候砍伐生长了,所以山不是孩子,人民有更多的物质。”(《荀子·知望》)荀子认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物种的生存:“川垣是龙鱼之家;山民,鸟兽的家园”河水深则鱼鳖归之,山茂则禽兽归之”;河若枯,龙鱼去,山林危,鸟兽去”(《荀子·致仕》)。他还说:“山林明,时禁发”(《荀子·知望》)。荀子尊重生态环境、重视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思想被视为“圣王制度”的一部分,后来被历代统治者继承。比如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修建赤道,同时在道路两侧每隔三尺种上松林,即“树有松树”,“穷于东方,吴楚在南极,河湖之上”,规模非常大。1975湖北云梦秦墓出土了一批简牍,其中秦律、田律规定:“春、二月,堤上林木、林木、水不敢伐,草不敢化为灰烬,生吃梨、压扁(卵),不...毒鱼毒龟。.....如果城市离肥皂近,禁止停车,尴尬的时候就不敢带狗去外地了。“秦律大意是,从春季二月起,林中不准砍树,林中不准堵路。夏季禁止进山砍柴烧杂草作肥料,禁止采集新发芽的植物或取幼畜、鸟蛋、幼鸟(拔鸟蛋),禁止毒鱼、毒龟,禁止设陷阱、设网捕鸟兽。直到7月,上述禁令才能解除。还有的住在牛马等禁园附近,幼犬繁殖时不允许狗去打猎。当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如果统治者带头不遵守,也将成为一纸空文。秦始皇破坏环境也是有罪的。《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记载,始皇帝到香山寺,“遇有大风,不可过。“问医生:‘向君的神是什么?’大夫对他说:“尧的女儿,舜的妻子,葬在这里。于是始皇帝大怒,让三千罪犯全部砍倒香山的树,砸碎它的山。“可见,环境保护法如果不能制约最高统治者,成为治理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会破坏环境。
在鲁《春秋》中,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定得更为具体,称之为“四时禁”:“山不敢伐木,泽不敢灰,网不敢出门,泽不敢入深渊,泽不怕舟危,此时亦有害。⑤总之,禁止在规定的季节进山随便砍树、割草烧灰、猎捕鸟兽、鱼龟。鲁的《春秋》1-12卷和《礼记·月令》都对每个月不同的气候做出了完全一致的详细规定。这两部书写于战国末汉初,其思想起源于先秦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