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论文
题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作者秦刚
论文关键词,论文来源中国干部论坛,论文单位。
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只能对编写《马列主义基本问题》一书所涉及的几个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被忽视的原因
在阅读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邓小平曾说:“苏联搞社会主义已经很多年了,但是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也许列宁有更好的想法,制定了新的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模式变得僵化了。”(《邓小平选集》第3卷,第139页)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邓小平充分肯定了列宁的社会主义探索。
事实上,列宁的探索也有一个曲折的过程。正是在经历了“直接过渡”和“战时* * *生产主义”之后,他找到了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实际上,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基于俄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情,采取迂回或改良的方法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在重病期间提出的一系列理论主张和改革主张,都是围绕着这一基本思想展开的。不幸的是,列宁去世得太早,未能进一步发展他的新思想,使之更加成熟和系统。列宁去世后,斯大林迅速终止了新经济政策,列宁晚年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未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
当人们谈到列宁以新经济政策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被忽视的问题时,更多的是归结于斯大林。斯大林作为列宁之后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对无视列宁的思想,放弃新经济政策无疑起了关键作用,但除了斯大林还有其他原因。
从理论上讲,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仍在发展中,他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选择新经济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是完全正确和实际的。但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当时仍然把社会主义经济理解为纯粹的计划经济,只认为直接过渡到这种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这种把社会主义经济认定为纯粹计划经济的思想根深蒂固,不能不影响人们后来的政策选择。再比如,新经济政策是建立在发展生产力和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允许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是正确的。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把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把商品生产、商业和货币流通视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认为自由贸易和自由贸易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正是由于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历史局限性,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没有完全深入人心。后来斯大林取消了市场经济,搞单一的计划经济,没有遇到太大阻力。
从实际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政治日趋稳定。但是,当时俄罗斯* * *布尔什维克党内和* * *生产国的许多人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产生了怀疑,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全面实施将难以保持苏俄的社会主义性质,难以保证社会向社会主义发展。因此,不仅在俄罗斯* * *(布拉柴维尔)有反对新经济政策的工人反对派等派别,在国际上也有反对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组织和派别及个人。列宁在俄国* * *(布尔什维克)第11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很能说明问题。他说:“* * *生产国际内部的一些人看到我们撤退时哭得像个孩子。这发生在最近* * *生产国际执委会扩大会议上。有些同志,出于* * *产品主义最崇高的感情和愿望,看到俄罗斯优秀的* * *生产者居然撤退,痛哭流涕。”(《列宁选集》第2版第4卷第672页)俄罗斯* * *布尔什维克党内和* * *生产国中有一部分人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持抵制态度,这也增加了新经济政策长期实施的难度。
至于斯大林,他起初是赞成新经济政策的。列宁去世后,他曾在实践中遵循列宁的思想和方法,推行新经济政策。但是,斯大林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内的许多人一样,对新经济政策缺乏深刻的理解,把它看作是权宜之计,是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临时措施。基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以及对苏联这个唯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维护,斯大林提出并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高速推进工业化的方针。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粮食收购危机的出现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小农个体经济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化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第二,农村资本主义势力利用新经济政策攻击苏维埃政权。基于此,他提出了全面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方针,终止了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终止新经济政策必然会打断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二、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功过
评价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功过是非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就目前国内外形势而言,很少有人对斯大林的历史作用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但很多人出于自身政治需要,将斯大林描述为苏联历史上的罪人,完全或基本否定他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合适的。
斯大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观点和实践包含着许多复杂的情况和巨大的矛盾。这种复杂性和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他的理论观点和由此产生的方针政策中,正确的内容往往与错误的倾向交织在一起,有些观点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甚至被扭曲或完全背离;即使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往往伴随着严重的错误。比如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种成功实际上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为代价取得的,导致了苏联农业的长期落后。再比如,斯大林将社会主义公有制思想付诸实践,在20世纪30年代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提出了公有制在实践中的两种实现形式。但是,他过早地提出消灭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急于把集体所有制提升为全民所有制,超出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此外,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许多正确合理的思想,但在实践中没有得到认真贯彻。相反,他犯了以个人意志代替国法,以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内意见分歧,肃清反革命,扩大化等严重错误。理解和评价这些关于斯大林的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我们应该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衡量或评价一切相关问题,而不是以变化了的历史条件为标准,更不能从抽象的原则出发。否则,就很难得出正确的认识和有意义的结论。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偏差和严重失误,与他的个人素质和思维方法有关,但不能完全归咎于个人问题。除了苏联是在非常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进行开创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因之外,还有俄罗斯历史传统的影响、苏联党内民主、苏联国家法制不健全等问题,而这些都是更重要的原因。只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分析一切,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斯大林的功过。
从这个历史的角度来看,理解和评价斯大林的功过,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这就是:一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另一方面,有严重的错误。认真分析和研究其错误,有利于更好地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但是,忽视其正确的一面和历史功绩,只看到错误的一面,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也是站不住脚的。总结历史经验,不要搞虚无主义;搞历史虚无主义,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第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主要教训
斯大林之后,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几代苏联领导人都试图改革原有体制,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原有体制的弊端。改革过程中,有进有退,反复无常。最后改革变成了换方向,导致苏联解体。
今天回头看,斯大林之后,苏联有三次改革的好机会。
第一次是在50年代中期。当时,社会主义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苏联的经济规模也扩大了,急需向经济现代化发展,原有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赫鲁晓夫确实倡导并实施了一些改革,但他的改革是混乱的。第二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原苏联体制的弊端暴露得更加充分和严重,其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虽然勃列日涅夫推行“新经济政策”,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企业自主权,但很快草草收场,止步不前。同时,他用“发达社会主义”的理论掩盖问题,夸大成就,使人们安于现状,失去了前进的方向。第三次是在80年代中期。然而,戈尔巴乔夫在改革的关键时期提出并执行了错误路线,逐渐从根本上改变了改革的方向,导致苏联局势恶化,社会主义在苏联彻底崩溃。
人们在研究和总结苏联改革失败的教训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观点和看法。应该说苏联改革几十年,未能取得很大成效,最终失败的原因很多。恐怕主要的教训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要注意发展战略的调整。社会发展战略是社会管理系统的轴心。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当时的社会发展战略建立和运行的。当时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发展重工业,后来由于战争需要,特别重视发展军事工业。斯大林之后的几十年,苏联逐渐从与帝国主义竞争,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转变为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进行核军备竞赛,发展战略难以根本调整,长期以军事工业为中心。这样的发展战略耗尽了苏联的国力,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后果,同时也客观上制约了苏联体制的改革。因为这种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不改变发展战略,很难在体制上有根本性的改变。
第二,要解放思想,面对现实。从斯大林时代起,僵化思想和教条主义理论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苏联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不比斯大林后期高多少。如果你认为苏联已经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进入了* * *资本主义第一阶段,并进一步得出苏联正处于向* * *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或者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结论;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在消失,社会主义建设是实现生产资料单一公有制,需要抑制商品和货币的关系。并提出社会主义国家是全民的国家,而* * *生产党是全民的党。这些与苏联的现实相去甚远。按照这种理论观点,改革如何深入进行?不解放思想,不面对现实,不把马克思主义和实际相结合,不提出和创造新的理论,就不可能进行改革。
第三,必须重视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存在许多严重问题。赫鲁晓夫上台,从斯大林破坏民主和个人崇拜入手,好像是为了解决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原有的政治制度。赫鲁晓夫和后来的勃列日涅夫等人,在原有的政治体制下,还在自觉不自觉地搞个人崇拜、家长制等背离民主原则的东西。由于党内缺乏民主,国家民主制度和法律机制不完善,苏联党内很难产生既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能适应时代变化,勇于改革创新的领导干部。党外意见和要求也很难集中起来,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一方面,它扼杀了党员中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为社会上反社会主义思潮的滋长提供了土壤。这不禁为改革的失败和改革的最终偏向埋下了制度上的祸根。
第四,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应该说,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理论上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实践中也没有长期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苏联领导人在着力改革的同时,也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但改革中没有引入市场机制,就是一个教训。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在理论上一直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专利。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无论如何改革,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原有体制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分配平均主义等弊端。苏联改革不成功的教训表明,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在经济上全面彻底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把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