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三语文上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的思考。

(一)如何设计整体观感比较合适

这篇文章不是普通的议论文,而是一篇散文。作文一般由题目、例题、观点组成。如果机械地使用论点、论据、论据,学生可能很难真正掌握全文。如果有的老师把论证理解为“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种理解就不是很准确。因为文章标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只是一个话题,是作者提出自己观点的一个基本点。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真正想告诉读者的是最后一段:“任何人都有创造力,首先我们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永远保持好奇心,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是探索新的思路,运用所学知识;一旦你有了一点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坚持不懈地开发它。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很明显,这段话是作者的真实意图,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标题只是一个方面,由此可见,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话题。从这个题目出发,作者举了三个例子来推导自己的观点。一种是“从以下四种图形中,找出一种性质与其他三种不同”,结论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第二个例子是约翰。古登斯贝克,他通过组合两台互不相关的机器——葡萄压榨机和硬币制造机,开发出了一种新产品,并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第三个例子是罗兰。发明了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布什内尔开启了游戏机革命。作者为什么举三个例子?他重点演绎自己的观点: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有创造力的人,只要你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三个例子中,第一个着眼于不满足于一个答案,第二个着眼于探索新的思路,第三个着眼于保持好奇心。当然,这只是重点。只有将这三点融为一体,才能创造出真正有创造力的人。作者在观点上特别注重“自信”和“毅力”。这样,文章的结构就更清晰了。实际上,第二次研讨和练习就是这样设计的,遵循“题目-例题-观点”的整体感知路线,尊重短文的文体特点。

(2)如何结合阅读和写作:

为了充分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编者提倡学什么,写什么,这一点在第四次讨论和练习中有明确的体现。“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笔记本上,选择其中一个观点,举出一两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为了写好这篇短文,我们不妨要求学生按照“题目-例题-观点”的顺序,与课文保持一致。

(3)关于语文知识:

根据本单元的实际,我们可以把反问句的学习作为这篇课文的一个重点,因为人教版教材中没有专门的语文知识,这些知识点都附在课文后面。比如《春天》中的比喻句就比较典型,我们可以跟着课文学习比喻。济南冬天的拟人语句比较精彩,可以跟着课文学习拟人。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反问句,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学习反问句。我们应该花一些时间让学生提出关于什么的问题,提出问题的独特作用是什么,如何利用好这些问题,让学生有更真实的认识和感悟。它不是一个机械的术语,而是一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感受和味道。在以后的课文学习中,遇到比较典型的反问句,要让学生适当复习。

(4)关于本单元的学习。

本单元的课文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单元。前三篇是随笔,其中“要认识认识事物的精神”与此类似,也是“题目-例题-观点”结构,让学生模仿自学。“两篇短文”中的“谈读书”(培根),基本都是名言警句,让学生多读多记。“中国人失去信心了吗?”是一篇反驳论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也是初中唯一一篇反驳论文。教师要根据其特点进行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