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几个问题
方鸿渐被一些评论家称为“围城人”。
方鸿渐是一个被动、无能、不稳定、经不起诱惑的人,更是一个失败者。他的失败,是因为他缺乏直面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的理性、信念、热情和力量,也因为他不是一个卑鄙的人,他还有点自知之明,有时候他想维护一点作为人的尊严。上不去下不来,很尴尬。许多学者将他与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联系在一起,但“多余人”的悲剧在于他思想上的觉醒和行动上缺乏勇气和历史条件,“被围困者”的悲剧在于他的平庸。“多余的人”会给人前卫、英雄的时代感觉,而“被围困的人”和我们一样,都在徒劳地寻找作为普通人的解放或依附。
正如无用的贾宝玉几乎是《红楼梦》里唯一的好人,方鸿渐也是《围城》里最好的人——也许除了唐晓芙。整部小说中,只有一个唐晓芙,纯洁可爱。这是因为她对方鸿渐还虚幻无望,所以她是幻象。但是任何有真实感的人都是可笑的,猥琐的,虚荣的,卑鄙的。方鸿渐比里面的人都厉害。我们知道乱世是英雄或者英雄的天下,懦夫注定失败。所以,方鸿渐这个不恶不英雄,不与世争,不帮世的人,注定是要失败的。方鸿渐的悲剧是现代社会人性异化的结果和反差。
但孙柔嘉在《围城》的人物谱系中更为独特。这个胆小的小姑娘,这个似乎没有什么主见的小姑娘,这个天真无邪的姑娘托付给方鸿渐照顾的小姑娘,是最有心计的人。这种文质彬彬的人,暗地里阴柔坚韧,像个甜蜜的陷阱,却控制着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命运,也控制着方鸿渐的婚姻、生活和命运。这是一个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人物。中国道家文化中所谓的“女人味”,中国政治文化中所谓的“权谋”,在她身上都能找到。似乎没有人在钱钟书之前甚至之后写过。但她不是一个文化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具有所有的复杂性。当她掌控一切的时候,婚姻、生活、命运似乎都失控了。这个转折在另一个层面上表达了《围城》的困境,也让我们无法用几句话概括这个人,就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说不尽,她也说不尽。典型人物是一部小说成功的必要因素。方鸿渐作为《围城》的主角,也是唯一贯穿全篇的人物,所以研究《围城》中的人物应该是最好的切入点。《围城》评论界对方鸿渐艺术形象的把握和评价看法不一。有人说方鸿渐是作者嘲笑的对象,是中国的“多余人”,是“玩世不恭、懒得抱怨的懒鬼”。有人说他是作者同情的对象,是“中国转型期典型的带有强烈‘过渡’色彩的知识分子”。应该说这些观点都有相当程度的真知灼见,甚至有些基本进入了《围城》,观察和探索了其艺术的真谛,但笔者认为,就作品的基调而言,并不是对方鸿渐的盲目讽刺,方鸿渐也不完全是作者嘲讽的对象,更多的是同情而不是讽刺。至于把方鸿渐比作“多余的人”,那就有点牵强了,尽管他被称为“中国人”,因为方鸿渐毕竟还是“这一个”。再者,说方鸿渐“愤世嫉俗”,也没有抓住这个形象的主题,没有观察到作者描写他在生命围城中挣扎的情景,没有触及他在生命围城中被围困、被折磨的痛苦心境。毕竟他是在不断的煎熬和挣扎,而不是一味的愤世嫉俗。至于用“过渡色”来模糊概括方鸿渐,更不可能准确评价这个艺术形象。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致力于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准确理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解读作品主旨的关键。人物的定位要忠实于小说文本,要把小说中人物的基本活动贯穿全篇。让我们跟随方鸿渐的经历走进《围城》。
首先,方鸿渐是人生的失败者。他是江南某郡大少爷的儿子,是个包办婚姻的幸运儿。他素未谋面的未婚妻因病早逝,但他的“准岳父”却慷慨地(当然是出于自身利益)送他去欧洲留学。在欧洲,方鸿渐四年换了三所大学,即将毕业。迫于家里的压力,他买了克莱顿大学的博士文凭。正当日本侵略深入大陆之际,他带着这张假文凭乘船回到了祖国。小说的叙述从此开始。
方鸿渐回国后,在爱情、事业、家庭关系方面都没有建树,接连失败,甚至在很多时空里都遭遇过。
恋爱中,他先是在回国的船上被宝姑娘勾引,发现宝姑娘对自己的态度完全不同,才知道自己被戏弄了。后来,他热情地追求却失败了,而他不爱的苏小姐却竭力追求他。最后,我和孙柔嘉结婚了。其实是事业失败的打击让他想找一个情感上的依托。方鸿渐在事业上,一直向往的三本大学,都不是他施展才华,做大事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成了他的噩梦。爱情失意,事业失败,方鸿渐想在家庭关系中寻找温暖和情感慰藉。在家庭关系上,也是痛苦的。方鸿渐一结婚就进了“金漆鸟笼”,被亲戚看不起,被妻子无聊的唠叨和没完没了的吵闹弄得苦恼和烦恼。小说用了近七分之一的篇幅描写方鸿渐家庭的矛盾,生动地表现了方鸿渐被困在婚姻“围城”的痛苦。
这是方鸿渐在小说中的经历,也是《围城》情节发展的主线。在这条主线中,方鸿渐处处碰壁,束手无策,充分显示了人物本身的一些缺陷。
纵观方鸿渐的作品,他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次选择都是被迫的,无奈的。
2、原文不深刻
3、人文课程。通过对《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伤逝》、《沙飞女士日记》、《沉沦》、《家》、《骆驼祥子》、《边城》、《小黑的婚姻》、《金粉世家》、《家庭》、《家庭》、《家庭》、《家庭》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10位著名作家的评选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了解近代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文学理论知识分析和欣赏各类现代文学作品。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解释现代文学史的发展;重点分析和欣赏各类现代文学作品,使学生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和阅读法。
4、1918年5月15新青年杂志,出现了第一部鲁迅署名的小说《狂人日记》。
这是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白话小说。
钱是《新青年》杂志第四卷第五期的编辑,出版于5月1918。那一期的重要文章是一组痛斥“凌雪丛志”的文章。读者一打开杂志,似乎就能感受到编辑的用心。文章的辛辣与冲动,颇为过瘾。当时的《新青年》往往以言论自由、犀利为特点,在文学创作上并无实际成就。然而,鲁迅署名的小说《狂人日记》第一次出现在这一期杂志上,却大大出乎编辑的意料,给了读者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竟然有这样一部小说!作品就像暗夜中涌动的岩浆,照亮了周围的一切。许多年后,一位文学评论家描述《狂人日记》时说:中国的新文学在这里诞生,在这里成熟。这是一个微妙的理论。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5、《骆驼祥子》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黄包车夫的故事。祥子是乡下来的,老实。健壮;毅力就像骆驼。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一个很普通的行业——拉黄包车。他有很强的自尊心;勤劳,靠自己的力量谋生。他最大的梦想只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避免被车厂老板剥削。他的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斗争以惨败告终。祥子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比如他的新车被抢,他娶了他不爱的虎妞,他卖了自己的车去埋难产死的虎妞,他最喜欢的欢喜被卖了个白房子然后自杀。他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他坚强的性格,在生活中一点一点的丧失。他变得懒惰、狡猾、极端自私、无赖,成了不折不扣的“眼中钉”,渐渐滑向堕落的深渊,最后抵挡不住夏夫人的诱惑,得了一场脏病。
我觉得祥子的经历和命运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老舍爷爷正是通过祥子的悲剧,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这部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胆大挑衅又有点变态的虎妞、大学教授曹先生及其政治迫害、与死神仅一步之遥的两代老马老孙、诈骗祥子的侦探孙、劫车的士兵、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夫人等,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
《骆驼祥子》中既有人物的肖像描写,也有人物的心理描写,在文章中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骆驼祥子》写于抗战前夕,以20世纪20年代的老北京为背景,通过黄包车夫祥子一生沉浮的悲惨经历,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祥子证明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劳动人民不可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处境。
这部小说不仅刻画了祥子的形象,而且用更多的笔墨刻画了虎妞的形象。虎妞在小说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虽然祥子极力想摆脱与虎妞的关系,但虎妞的存在却成了主宰祥子生死的神秘人物。老舍爷爷把虎妞放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以表现她的性格特征。她不仅是一个沾染了旧社会许多恶习的女人,也是她所生活的社会的受害者。老舍爷爷对母老虎的刻画很到位。几句话既表现了祥子和虎妞的关系,又清晰地体现了虎妞直爽泼辣的性格。虎妞勾引祥子,抱着枕头假装怀孕勒索祥子和刘四,既显示了她的心机,又刻画了一个渴望结婚的老姑娘形象。
在《骆驼祥子》中,刻画了很多祥子这样的小人物。虽然他们的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悲剧命运是相同的。
我的感觉是,上世纪20年代祥子生活的中国,灾难深重,混乱不堪,这是当时祥子生活的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祥子的一生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破产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沉沦过程。
6,1937的夏天,上海。
王文轩是一个热血青年,他满怀远大理想,准备投身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他爱上了同样学教育的曾树生。陈,是书生同学陈的哥哥,从国外留学回来,也在拼命追求书生。文轩的母亲来信催他回老家,娶从小就订了早婚的梅为妻。书生随文轩回去,却遭到封建势力的重创,不得不离开是非之地,回上海办婚礼。和梅一起到了,事情陷入了僵局。日本帝国主义的炸弹迫使人们面对严峻的形势。以梅为义女,带着她跟随儿子儿媳踏上逃亡之路。文宣在朋友的推荐下去武汉从事抗日宣传工作。这位好心人还带来了他从小失去生命的学生,以及他们的监护人,远房叔叔张华飞,一家四口。自私的张华飞一家打开后门拿票飞走了。他们善意地为滞留在途中的文轩买了票,但遭到了王牧的拒绝。书生差点被败兵强奸,王牧责怪她引来蝴蝶。婆媳之间终于爆发了激烈的争执。一怒之下,带着梅乘同乡田炳业的船来到武汉。文轩到了武汉,却发现几乎空无一人。他们给王牧留了言,要他们去大后方重庆。途中,书生在罗军官的帮助下,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生下一名男婴。日本人杀了如玉,当他醒来时,树生发现小轩不见了。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到了重庆,因为文轩找不到工作而生活艰难。在一次大轰炸中,文轩意外救了一个报社老板,得到了编辑的工作。小广场举办抗日宣传演出,文轩终于在这里和母亲团聚。令我们高兴的是,和梅在长沙附近发现并收养的男婴竟是文轩的亲骨肉。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到了生活的地方。然而,小轩拒绝接近书生,王牧与书生因观念不同而经常发生争执,使文选陷入两难境地。心地善良的梅总是一次又一次地为双方调解。书生外出找教职,屡屡碰壁,最后成了一家布店的售货员。宣传工作报社因发表批评时弊的文章而触怒当局。他为人正直,坚决承担责任,为了不让报社倒闭而丢了工作。为了给梅治病,赎回典当的手风琴,树生答应在他担任信贷部主任的银行担任内勤。报社老板对文轩感到愧疚,推荐他去书店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华横溢的文轩被前来参加庆典的副部长“钦点”为编辑室副主任,引起了没文化的同事张华飞的嫉妒。首都副市长刘公权的女儿莎莎一心追求荣耀,却屡遭软钉子,誓不罢休。她安插了一个远房表亲,秦风,在冯光周围监视他。仍然爱着淑生的冯光照顾她,引起了其他同事的不满。固执的书生决定努力做出点成绩。她中了秦风的圈套,差点酿成大祸。是文轩克服了内心的矛盾,转危为安。文轩不喜欢书店里阿谀奉承的时尚。他又失业了,因为他拒绝违心地写作。书生和冯光最终被秦风陷害。冯光答应娶萨沙,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此后,通过“黄金涨价消息泄露案”,冯光帮自己和树生赚钱,秦风被判入狱,莎莎彻底疯了。文轩回到书店,成为一名著名的校对。同事发现他完全像变了一个人,小心翼翼,沉默寡言。梅嫁给了落水幸存的乡下人田炳业,随他去了云南。她一直在积极追求树生的邀请,和她一起跳槽去兰州工作。文轩帮主任的儿子补习功课,反而得罪了主任。嫁给财政部秘书的冯娅一直生活在抑郁的情绪中,最后在她心爱的小狗走失后自杀。文轩的肺病越来越严重,最后被出版社解雇了。王牧和淑生的婆婆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而且愈演愈烈。为了养家糊口,避开这个死气沉沉的家,树生决定去兰州打工。她和文轩在黎明前漆黑的街上深情地亲吻,依依不舍地道别。到了兰州,她不断往家里寄钱,文轩的病却没有好转。抗战胜利的喜讯传来,文轩却在母亲和小轩的哭喊声中永远闭上了眼睛。淑生后悔离开病重的丈夫来到兰州。冯光称赞文选是“时代的英雄”,书生终于明白了文选的伟大。她赶回重庆,得知文轩已经去世,婆婆和儿子却不见了。她只能一个人踏入遥远的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