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说看不懂阿尔巴尼亚电影《脚印》。这是什么样的杰作?
几乎与此同时,当年的观众还提到了另一部看不懂的阿尔巴尼亚电影,那就是《脚印》。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居然得到了观众一致意见的感觉?
《脚印》1971在国内上映,算是阿尔巴尼亚早期电影。
据《上海文化年鉴》1992后附录《上海文化历史大事记(1966 1976)》记载:1971年165438+10月28日,为庆祝阿尔巴尼亚解放27周年,
在浙江的一部文化编年史中也提到,5438+0971年6月17年2月17,为了配合阿尔巴尼亚解放27周年,阿尔巴尼亚故事片《勇敢的人》和《脚印》在杭州上映。《浙江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广阔天地渡过难关,蓬勃山鹰翱翔——后观》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一场战斗——给我们的启示》。
早先的评论出现在全国性的报纸上。我们来看看当时评论的标题。
1971 65438+2月2日解放军报:行进在革命道路上。
1971年65438+2月5日北京日报:光荣之路。
1971 65438+2月7日文汇报:前进的步伐。
1971年65438+2月8日光明日报:永无止境的步伐。
1971 65438+2月8日光明日报:知识分子的辉煌之路。
从这些文章的标题来看,电影应该主题积极,黑白分明,简洁明快。他们怎么会生出听不懂的说法?
其实“我看不懂”这部电影的声音在我们耳边可以说是不绝于耳。
这部电影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广泛欢迎。在《谈周晓文》(国茂编剧)一文中,介绍了中国导演周晓文的电影启蒙历程,并引用了周晓文的回忆:“《多瑙河的浪潮》看得最多,不下十遍!我看了《脚印》七八遍。”
我看过很多次了,应该有我不了解的因素。
看了《文革笔记》(作者:钟丽倩)一文,作者指出:“阿尔尼亚有一部脚印的电影。看了之后,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被划伤的岁月:表达我们难忘的回忆》(巅峰之作)一书中,我引用了剧作家金作人的一封信,提到:“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这是观众看完《脚印》后得出的结论。影片采用大倒叙、时空交错的结构方式,让习惯了因果线性结构电影的中国观众难以适应。当然,其他阿尔巴尼亚电影中镜头的快速切换和人物、细节的简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叶圣陶和叶至善合著的《叶圣陶给叶圣陶的信》中,也有很大篇幅记录了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钱钟书在《围城》里讽刺说,名人写信都是有表演欲的,都考虑将来出版。
不能说叶父子当年写的书信,以后就没指望出版了。今天,在两人的书信中,我们看到的是父子俩在历史的孤独中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双簧表演。
因为是表演,他们之间写的信不一定是他们所想的,但也能看出一点时代的印记。
在叶至善的信中,提到了阿尔巴尼亚电影。
1972 5月10日,叶至善写道:“有一个类似的故事,阿尔巴尼亚故事片《脚印》讲述了一个医生思想的转变。医生背景好,操作很巧妙。他认为,因为救了很多人而心存感激并受到尊重是对的。后来他治疗了一名工人。这个工人在一次事故中为了救他的同事炸掉了两条腿。手术结束后,医生去查房,正好被救的同事来看望工人。他们一见面就谈论技术创新。医生非常惊讶:这位工人不是不顾自己的生命救了这些人吗?怎么连一句谢谢都没有?这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个朋友,朋友回答的很好,说因为他们在同样的情况下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医生意识到自己离劳动人民很远,于是自告奋勇去边疆改革。这部电影思想性相当高。但他们习惯了倒叙,还有一些不必要的穿插,让人很难理清头绪。”
叶圣陶回信说,如果有票,他就去看。可见他还是对儿子的推荐感兴趣,不存在歧视。这是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由此可见,阿尔巴尼亚电影对中国文化的融入和干预,要比我们后来避而不谈、假装不知道的鸵鸟状态复杂得多。
我儿子看出他父亲对他上封信中提到的阿尔巴尼亚电影感兴趣。在这个5月16日的回复中,他进一步阐述了电影的内容。这是所有提前看过电影的观众都喜欢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趋势。他写道:“看电影《脚印》需要一点脑子。他从一个暗杀案开始,就是医生被暗杀,有人怀疑他是自杀。办理此案的公安人员认为,此案必须调查清楚后才能定案。于是他拜访了医生的父亲、妻子、同事和朋友。这些人都是把医生的生活片段描述出来,插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所以看起来线索很乱。爸爸去看之前最好让三五讲讲这个故事。这个主题真的没有必要用侦探片的形式来表现。”
这里说的“三五”是叶圣陶的长孙。其实按照叶圣陶的写作技巧,看这样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完全可以自己消化片中的迷宫,根本不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但是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脚印》确实有点“烧脑”。
叶圣陶大师被怀疑无法理解,但很多人在这部电影里读到了他们需要的理解。
根据交通技师教育研究会编撰的《交通技师教育优秀作品集》所收录的师德在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作者:林景辉、魏雪芬)以《脚印》作为文章的论点:“阿尔巴尼亚电影《脚印》中有一句话:与朴实的人在一起,可以净化灵魂。”
可以看出,这本集子把脚印称为经受了时间考验的经典演讲。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阿尔巴尼亚电影中的论点仍然被作为支持自己想法的信息来源,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在毕的《老足球运动员:从德国到中国》中的一篇文章《足球不是轮盘赌——我对第14届世界杯的看法》中,作者也有趣地提到了脚印带来的记忆:“谁成就了谁?十年动乱期间,只有阿尔巴尼亚故事片有资格进口。记得电影《脚印》里有一句名言:是医生成就了手术室,但手术室不一定成就了医生。这次世界大赛的混乱真的触动了人们的灵魂。”
只是作者的记忆在这里错位了。其实这篇文章里的这句话并不是《脚印》里的台词,而是另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创伤》里的对话。这两部电影展示了医生如何离开大城市,来到缺医少药的偏远地区。矛盾冲突主要来自夫妻,双方都是正面的,而妻子是拖后腿的,主题非常相似,导致作者的错误记忆。
脚印对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影响。
在《雷锋式的好兵黄冠顺》(1973出版)一书中,我们读到了这位大师的一篇日记,记录和记载了脚印的教育影响:“1972年3月6日看了阿尔巴尼亚故事片《脚印》后,我对我的教育感受非常深刻。这是一部教育我们年轻人的好电影。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在生活中不能贪图安逸,更不能自大。要知道,一个人的进步要归功于党和人民,绝不能把同志们帮助的成果当成自己骄傲的资本。"
而更多的记录出现在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作者的著作中。上海作家尹惠芬在梦中将电影脚印融入了主人公在金范的生活经历。小说中写道:“李小蓉说他也钦佩《脚印》中的外科医生。他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可惜死了,被杀了。金范说,电影中的脚印象征着生命的足迹。李小蓉说,哦,我怎么没想到呢?我还是觉得这片子不着边际很蠢。”
在毛继萍的《我停不下来》(2007年版)中,我也写到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对人物的感动作用:“她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叫《脚印》,女主角跟别人说了她跟老公的感情:结婚五年了,但我们还是觉得像刚恋爱一样。她完全沉浸在幸福的感觉中。出轨带来的最初的尴尬,害怕别人发现带来的恐惧,越轨行为带来的模糊的罪恶感都消失了。”
漫画《脚印》也未能幸免。这本漫画书表明它是由阿尔巴尼亚电影改编的,由王改编,由绘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1974+0年出版了1版,印数达到惊人的28万册。
这部漫画删除了电影中所有不可理解的记忆场景,理清了线索,省略了无关人物的记忆,是更好的通俗读物理解电影。
就是这样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脚印》,没有抓住当今电影名人的眼球,却成为早期电影教科书的成功范例。如今,这些例子大多被好莱坞电影效仿。
卜主编的《电影摄影简编》( 1992版)在介绍“对话蒙太奇”手法时写道:
对话蒙太奇也是一种比较经济简单的方法。这样的画面组合,既推动了影片的故事情节,又很有意义。这也是中外电影史上广泛使用的手法。以下是《脚印》中的情节。
护士:“奥尔登医生祝你成功。”
阿尔丹:“谢谢”。
“成功和失败往往是微小的差别”,教授在另一个场景中说。
那么,为什么对脚印的赞美是无法理解的呢?
这一点,在叶至善写给父亲的信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就是影片通过回忆介绍了死在敌人枪下的阿尔丹医生的生平故事。
这种表现手法和第八部是铜像一模一样,甚至在《宁死不屈》中,我过去的经历都是通过主人公米拉被捕后的闪回回忆来表达的。
看来阿尔巴尼亚电影很喜欢这种大规模记忆的手法,而且用的比较多的也正是这种手法,这是中国观众看不懂的“重灾区”。
在《脚印》中,开头是一个悬疑的结局。阿尔丹医生在边境地区行医时,突然去世了。当他发现手里有枪时,最简单的判断是他自杀了。于是警方展开调查,通过走访他的父亲、妻子、同事和病人,全面了解他的想法。与第八个不同的是铜像,《脚印》中的阿尔丹博士具有《罗生门》中“视角决定感知”的色彩。
第八个是铜像,是人物事迹的平行拼凑,互不干扰,而脚印是人物事迹的因果拼凑。由于回忆角度的不同,各组回忆中难免会有冲突,以一种拨云见日,变影随形的状态形成了《脚印》中的人物形象。
在别人多角度的记忆中,阿尔丹医生的性格和思想都是进步的,最终的目标是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医生,而不是一个可能叛国失败的自杀者。
正如叶至善在信中所说,《脚印》采用了悬疑的结构,但不一定成功。因为整部电影没有刀光剑影,最后还离奇死亡,一部思想冲突的电影还要被拖进谋杀,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事实上,整部电影的记忆,展现了主人公如何从一个虚荣、自私、满足的医生,转变为一个更有意义的服务社会的人生。
这在阿尔巴尼亚后来的转型和变革中显然被证明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但阿尔巴尼亚人民现在选择了意大利和希腊,这两个在二战中与阿尔巴尼亚为敌的国家,也就是影片中叛逃者渴望去的国家。
也就是说,《脚印》中医生的思想转变,恰恰是现实中民众思想走向的反转。
所以像《脚印》这样的电影,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当时的国内民众是想出国的,而不是像片中医生所称赞的那样扎根基层。
所以英雄的事迹和去向总是随着社会潮流和思想潮流而逆行。
影片还借一个女孩之口总结了那个时代:“我们的后代会羡慕我们艰难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一年等于一个世纪。”
事实上,恰恰相反,今天的阿尔巴尼亚刚刚忘记了那个时代。
电影中,英雄被设定为榜样,告诉人们还有一种与世俗选择相反的可能。这就是英雄法则的存在价值,好莱坞电影也不例外。
《脚印》中影响医生思想转变的因素是影片的重点领域。我们大致可以看到,阿尔丹从一开始就沉溺于个人主义和家庭圈子,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这来自于以下几个因素:
医生和同事出去玩,遇到了青梅竹马的妈妈。他们在村里的时候,都是农村阿姨照顾的。后来这位朋友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牺牲了,这让阿尔丹受到了传统的教育,觉得不应该忘记这一点。这是促使他回到家乡行医的重要因素。
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一名工人为保护同事受伤,摔断了腿。医生应该治疗病人,但反过来他被病人治疗了。这改变了他崇高的观念,扭转了医生在医患关系中的神一般的存在。
在影片中,阿尔丹的父亲是一名军官,后来回到了战场。他对儿子的堕落深有体会,指出:“你把人民给予的荣誉想当然,脱离了人民,忘记了是谁培养了你。”同事们还指出,阿尔丹脱离实际,搞纯理论研究,热衷于维护自己的威信,而不是为人民服务。这些想法,在主角感动了患者的感人行为后,迅速从理论变为行动实践,从而实现了思想的转变。
足迹,虽然局限于医生的生活,却有着非凡的社会广度。在影片中,还提到了被苏联中断的援助,工厂通过自力更生,应付突袭的困难。包括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和边境地区的复杂情况,都能反映出国家当前面临的形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来到边疆为村民服务,这让他的选择有了整个社会背景支撑的深层力量。
影片中的凶手就是那个曾经给医生送过吊灯的所谓朋友。影片结尾省略了推理和侦察,直接把凶手推出来,这也是阿尔巴尼亚电影不屑做逻辑分析的原因之一,让影片莫名其妙。
《脚印》在一部简单的题材电影中加入如此多的元素,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它的主题,让电影过于繁复,最终给人一种看不懂的感觉。其实电影的主题还是很鲜明的。当时报纸上对它的总结是定论,无可争议,这恰恰说明它并不难被理解。至少看过电影的观众不一定会梳理出电影的叙事脉络,但电影所传达的内容还是一目了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