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生平事迹

1916年秋,李杰进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在该所工作12年,历任实习生、调查员、技术员、技术员。65438年至0927年,作为研究所代表,与瑞典古生物学家B. Bohlin合作,负责周口店考古遗址的系统发掘,并担任周口店野外工作事务主任。65438年至0928年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抗战前在秦岭、湖北、南岭、广西、宁镇山区从事地质研究。1937年底,任湖北省矿产调查队队长。抗战时期,长期在鄂西、鄂西北从事矿产地质工作。抗战胜利后,1947年9月任河北省建设厅厅长,1948年5月一度辞职,2月恢复任厅长,直至1949年6月北平解放。

1949年8月,李杰被任命为北京企业局工程师。1950至10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委员会矿产勘查局工程处处长。1951年受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杨秀峰邀请,考察全省地质矿产资源,同年受聘为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业顾问。同年还被重工业部代理部长何长工、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四光任命为大冶钢铁厂资源勘探指导委员会委员。1952地质部成立,任该部勘探司二级工程师。1954,担任部地质矿产司工程管理处二级工程师。65438年至0957年调入水利部设计管理局总工程师办公室任总地质工程师。65438年至0958年,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合并组建水利电力部,李杰担任该部水电总局副总工程师直至去世。其间,1959,曾担任地质部地质图编辑委员会委员,出席全国地质图编辑工作会议。“文革”期间,随政府到宁夏“五七干校”。1977死在银川。区域地质和矿产地质的开创性成就。

李杰刚到地质调查所,所长丁文江就给了他们这些刚毕业工作的年轻人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调查北京西山的地质,绘制1: 5万的地质图。李杰和吕祖印负责清水涧、李济山和王萍村的调查、测绘和绘图工作。尽管山路艰险,他们还是努力完成任务。他们的北京西山13地质图缩小到1:65438+百万并于1919出版,这是我国学者自测的第一张详细的区域地质图。他们在野外工作中获得的宝贵地质资料,由叶收集整理,撰写成《北京西山地质志》,以地质专报1号的形式发表于1920。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区域地质专著。1965438+2009年4月初,李洁峰第一次派人到冀西太行山北部进行地质矿产调查,途经涞水、易县、蔚县、涞源、阜平、曲阳、唐县、万县、满城等县,工作范围南北300余里,东西65438+。终于出版了长篇地质报告《直隶义堂圩县地质矿产》。这是中国学者在这方面完成的最早的地质调查报告。

1920年3月8日至6月28日,李杰在河北省井陉县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在这110天里,他完成了500平方公里和160平方公里的1: 100地形地质图。

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李杰就参与了农商部地质调查所“1: 1万中国地质图”的测绘和编制工作。他和谭希畴,王竹泉,E.T .辛长赋(Nystr?m)、J.G .安特生(Andersson)共同负责的《北京济南图》,出版于1924。与王竹泉、F.A. Chlad、丁文江、辛长福、F.G .克拉普(Clapp)、M.L .富勒(Fuller)、E.L. Estabrook (Estabrook)、B. Willis等一起负责太原榆林片,6544。与谭希畴、刘、赵汝军、辛长赋等共同负责《南京开封》1928的出版工作。这是我国最早编制的大比例尺和小比例尺地质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限于实力和条件,只完成了这三张图片。李杰自始至终参与了这三张图的编制任务。从1923到1925,李杰和叶在安徽省进行地质调查。这项工作历时两年多,分三个阶段断断续续进行。1期间为1923年9月30日至年底。主要工作范围在皖南的秋浦、祁门、黟县、太平、歙县、绩溪、宁国等县,包括黄山考察。第二阶段为4月1924至6月底,主要工作范围为皖南铜陵、南陵、泾县、宣城四县。第三期为1925年4月26日至10月底,覆盖长江两岸,包括长江以南的繁昌、芜湖、广德、当涂、贵池县和长江以北的含山、潮县、无为县。作为他们考察的官方成果之一,发表了《安徽省泾县宣城煤田地质》一文。

1928年春,李捷到达上海中研院地质研究所后不久,湖北省建设厅厅长应时来了,要求该所派人到鄂东南考察矿产。为此,李杰、叶、赵、于、舒组成鄂东矿产调查队,于4月6日出发,6月23日返回上海。经过近100天的工作,他们收获颇丰。李杰发表了《湖北蒲阴、嘉鱼、咸宁、崇阳、武昌地质》一文,李杰与舒、于共同发表了《湖北蒲阴、嘉鱼、咸宁、崇阳、武昌煤田地质》一文。在后一篇文章中,他们指出当地煤层主要有石炭纪-二叠纪、二叠纪和侏罗纪,后两个时代最好,这对当地采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28下半年,李杰和朱森一起考察秦岭中段地质。次年,李杰发表了《秦岭中段地质调查简述》,李杰和朱森共同发表了《秦岭中段南部的地质学》一文。他们的成就与赵雅曾、黄在秦岭中西部的成就相得益彰。

30年代初,李杰成为以李四光为首的宁镇山地质课题的主要参与者。1935年,他与李玉瑶、朱森共同发表了长篇专著《宁镇山脉地质学》,其中提出了“茅山运动”、“南象运动”、“黄金运动”等地壳运动名称,也为李四光的“宁镇山脉构造”提供了佐证。同年,他们三人合作出版了《万宁镇山脉1: 5地质图》(英文版)。在此期间,李杰考察了广西的地质,并于1934年与朱森共同发表了《广西马坪附近的地质》一文,于1936年与张文友共同发表了《广西南部茅口灰岩》一文。1936 65438+10月6日,丁文江在湖南长沙去世。出版《地质评论》第三期(1卷)作为丁文江先生的纪念。本期李杰发表《广西罗城金洞寺门附近的地质》一文,以示对职业生涯的深深怀念。

65438至0936,李杰、张文友对安徽省盱眙县女山火山地质进行了调查。这座山呈圆锥形,中央有一个保存完好的漏斗形火山口。经过他们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座火山的喷发岩基本可以与江苏南京和六合的火山岩相比较,可以推断喷发时代为第三纪末第四纪初。1937,李杰、张文友联合发表文章《安徽盱眙县女山陨石坑》。1937出版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由李四光、朱森、孟宪民、李杰、张庚主编的《南岭中西部地质图集》英文版,其中包括19彩色地质图件,是南岭地质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位于南京鸡鸣寺的中央研究院正准备退守大后方。李杰和地质研究所的全体工作人员收拾好书籍、仪器、标本等。平静地撤离了。李四光带领大部分人转移到广西桂林凉风镇。李杰是最后一批离开研究所的。他们先去了研究所在江西庐山的基地。后加入该所湖北矿产调查队,同年2月接替李玉瑶任队长。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他走遍了鄂西的恩施、宣恩、建始、长阳、巴东、秭归、兴山、房县、谷城、郧县、郧西等县,考察了区域地质、铁、铜、铅、砂金等金属矿山以及煤炭、石膏、粘土、盐、郧西等。1940年,他们将调查结果汇总整理成书《湖北矿产调查》,由湖北省建设厅印刷出版。李杰为此写了序,序中还陈述了他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公私措施等方面的意见。李杰在地质调查所的12年和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17年,是他潜心研究区域地质和矿产地质的时期,成就也最为突出。在以后的日子里,虽然他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并没有放弃任何从事这项工作的机会。他第一个负责周口店古人类遗址的系统发掘。

在北京西南50多公里处有一个叫周口店的小镇。自古以来,当地村民就在周口店镇西的一座小石灰岩山上挖一根“龙骨”,作为药材卖给中药店。1920左右,在北洋政府农商部担任矿业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一家中药店发现,所谓的“龙骨”其实是脊椎动物(主要是哺乳动物)的化石。安特生在当地人的指引下发现了一座名为“古龙山”的小山。后来,安特生聘请了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奥·兹丹斯基(O. Zdansky)在中国发掘化石。史丹斯基在周口店的零星收集和小规模发掘也收获颇丰。他带着大量的发掘材料到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进行研究。到了1926,他发现在周口店古龙挖掘出的化石中有两颗牙齿很像人类的牙齿。

史丹斯基简单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地质调查所所长翁和前所长丁文江,后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与该基金会附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从事大规模、系统的发掘工作。当时双方达成协议,收集到的化石不带出中国,留在中国供中外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共同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地质古生物杂志上。中国的野外总指挥是年轻的地质学家李杰,他工作了10多年,有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经过他们的努力,半年后,发现了一颗人类牙齿化石,被协和医学院人类学家d·布莱克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人”,也就是俗称的“北京人”。李杰在中国地质学会英文版上发表了《周口店化石层》一文,次年在《科学》中文版上发表了《周口店的采集与研究过程》一文,做了全面详细的介绍。正是他为周口店古人类遗址的系统发掘和北京人化石的发现做出了第一份贡献,也为两年后划时代的北京人头骨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杰是中国第一个参与周口店发掘的地质学家。我们不难看出,从李捷、开始的大规模系统发掘,到安特生、斯坦斯基的零星收集和小规模发掘,再到杨、裴文中、贾兰坡等划时代的重大发现,都是一个关键环节。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理论研究成果。

20世纪20年代,李四光在华北做研究工作,30年代在江西庐山、黄山、安徽等地做研究工作。6月,1933,11,在北平中国地质学会发表长江流域第四纪冰期主席演讲。1937年,专著《冰河时期的庐山》正式写成,创立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理论。

李杰是李四光理论的积极支持者。抗战时期,他在鄂西考察矿产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这项研究。他和吴在和巴东县店子坪发现了U形谷,在皮家沟-栗子坪-土桥镇发现了U形谷、末端冰碛和冰碛平原的全套冰川地貌。此外,他们还在建始县茅田发现了冰川遗迹。后与吴合作发表了《鄂西第四纪冰川研究简报》(1940)。之后,李四光和孙殿卿也根据他们文章中的线索去巴东和建始考察第四纪冰川遗迹。

1954期间,李杰在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工程管理处工作时,在北京西郊磨刀口引水隧洞工程勘察过程中发现了第四纪早期冰川擦痕,这在长江以北的基岩面上尚属首次。随后,孙殿卿陪同李四光去参加鉴定。这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此,地矿部地质力学研究所主持建设了模型口“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6月,1958,165438+10月,李杰在三门峡地质勘探总队夏启发、孙的陪同下,考察三门地层。他发现在所谓“三门系”的第四层和第五层之间有一砾石层,其特点是砾石无级配,砾石分选差,砾石上划痕多,砾石成分复杂,来源极远。砾石下的砂质粘土层存在揉皱和错动现象,影响深度超过1米,在揉皱和错动处可以看到磨光的表面。他断定第五层不属于三门系,这个砾石层是冰碛。之后发表了《河南省陕县三门峡第四纪冰川遗迹》和《关于三门峡地区三叠纪地层和冰碛物研究的意见》,发表在《三门峡第四纪地质会议论文集》(1959)上。在后一篇文章中,他重点论述了三门系的上下限和三门系第五层的层位,特别强调了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必须正视第四纪冰碛层。1962 65438+2月18-25,李杰出席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三十二届学术年会。他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组作了题为《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学术报告,进一步总结了当时的研究成果,支持了李四光的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