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开展感恩教育

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无非是心灵的碰撞,对吧?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不例外。但目前在经济社会的冲击下,很多人不仅观念发生了变化,情感意识也越来越淡薄。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只从自己的个人利益出发。可见,学校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应该帮助教育人明白做人的道理。在我看来,学生来学校首先是为了学会做人,然后才是为了学习知识。毕竟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有了感恩的想法,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首先,演奏一个生动的乐章

在我看来,感恩教育必须从小学生开始,让他们学会欣赏别人以及父母的养育。然而,现在的一些青少年不懂得感恩,不仅是在对待父母的养育上,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比如老师的好心,亲戚朋友的好心,社会精英的帮助。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的确,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并不是入学后形成的。显然,小学生的感恩教育需要从小抓起,才能奏响和谐社会的生动乐章!

第二,营造爱的氛围

有一次在公交车站看到这一幕:很多人在排队上车。这时,一位妈妈带着一个4岁的男孩来了。这位母亲一边教育孩子们遵守秩序,依次排队,一边关注着公交车的到来。过了一会儿,公共汽车进站了,一些人蜂拥而上。结果母子俩根本上不了车。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负面教育。时间长了,孩子会认为妈妈的教育让他们吃了苦头,他也会加入那群人的行列。因此,社会感恩教育刻不容缓。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懂得感恩也是认识真善美、明辨是非的最起码的意识要求。

共情训练是儿童感恩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借助电视、书籍等媒体,引导孩子观看以关爱、善良、正义为主题的作品,多看以互助友爱为主题的童话故事,讲述孩子身边发生的事情,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增强,眼界的拓展,也可以引导他们把感恩从熟悉的人转移到一些陌生人身上。比如,引导孩子关心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尝试用零花钱给灾区人民捐款,在车上给老人让座,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等等,培养孩子感恩一切的品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树立感恩的榜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比如,当我们让学生把作业本搬到班上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想当然,而是对这位学生表示了真诚的感谢,表扬了这位学生在班上助人为乐的精神。学生们的脸上充满了幸福,他们也看到了许多羡慕的目光。教师作为感恩教育的领导者之一,应该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交流心灵,谈谈他们的理想,欣赏生活,展望未来,达成共情。学生通过老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体验到尊严和快乐,从而提高自我教育和学习能力,进而提升自己,发自内心地尊重和热爱老师。感恩教育收到了实质性的效果。

第三,写下感人的篇章

中国有句古话:“被人滴下的恩情,要有喷涌的泉水来回报”,“桃报李”,“老了就老了,年轻了就年轻了”。古人还明白的东西,我们应该知道并付诸行动。一个人的成长,感谢父母之恩,感谢国家之恩,感谢老师之恩,感谢大众之恩。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条件!“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个人都有尴尬的时候,在尴尬的时候伸出援手,对被救者来说是一种帮助,也是被救者的一种乐趣。因此,我们的教师不仅要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还要培养学生“滴水穿石”的感恩心态,让学生在爱中成长,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给予善意,让他们回归现实生活,教育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在生活中践行感恩。

再者,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当孩子感谢别人做的好事时,第一反应往往是以后也要这样做,这给了孩子一个行为暗示,让孩子从小就懂得爱和帮助别人。要学会感恩,首先要学会感恩,理解父母老师朋友的恩情。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平等的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个平凡的普通劳动,更尊重自己。让学生知道,只有懂得感恩的人,生活中的委屈才会少很多。

总之,让学生成为永远感恩、感恩、感恩的人。让学生知道“心里有春天的人,外面也会有春天;懂得播种春天的人会收获春天。所以,我们要感谢父母给了我们这一生,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活一次;感谢老师教给我们知识,让我们成为有用的人;感谢朋友,他们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再孤独。“当然,我们老师应该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应该表现出对学生感恩的行为。这样才能发挥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我们的中华传统美德可以发扬光大;心与心会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人心可以更好的交融;社会才能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