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缺水的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污染物排放量大,超过水环境容量。

二是生态用水不足。目前,黄河、海河、淮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超过50%,海河更是高达95%,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合理界限,严重占用生态用水。

三是水污染防治立法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够大,干部群众环保守法意识不高。

从五个方面加强水环境保护

“某地区50%的饮用水来自长江,11饮用水源共检出468种污染物,其中有机毒物210种,甚至检出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饮用被污染的水导致肿瘤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潘岳说,污染控制需要“猛药”,国家将从五个方面加强水环境保护,确保水安全。

一是优先保护饮用水源水质。

以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为重点,组织制定全国城乡水源保护规划,特别是加快农村集中式水源地划定,防治乡镇企业和农业面源污染水源。

严格限制水源保护区内的各种开发活动。在一级保护区内,应禁止一切排污活动和旅游、水产养殖等对水源有影响的活动。

二、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依法实施排污许可,严肃查处超标、超总量排放等违法行为。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维护并努力改善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

加快修订水污染防治法,从根本上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的问题。

第三,实施生态系统管理,盘活生命之河。

大坝建设直接关系到水环境的安全。无论是流域开发规划还是大坝建设,都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分析利弊,坚决禁止严重影响水环境安全的项目。

环评后能建的,严格按照环评要求落实环保措施。

四、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法排污行为。

继续开展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行动,保障人民健康和环境保护。

集中力量查处小造纸、小酿酒、小化工、小印染、大型畜禽养殖厂和城镇污水处理厂违法排污行为,重点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

五、做好水环境质量信息公开工作,落实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

对重大流域开发规划和重大涉水工程,要举行听证会,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落实人民群众的环境监督权,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1.中国水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的水环境面临着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诸多压力。水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水频发。根据1999《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该湖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这些因素构成的水环境问题范围广,危害严重,且难以控制。造成我国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发展中,用水量大,利用率低。不仅单位产值排污量大,而且万元产值用水量在各省之间差异也很大。1998年全国万元GDP平均用水量为683m3以上。其中北京161m3,天津201m3,上海300m3。而黑龙江、内蒙古、江西、广西、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区多在1000m3以上。宁夏和新疆约4000m3。北京的1m3灌溉水可以产出2kg粮食,宁夏只能产出不到1kg。同时,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企业的技术改造往往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生产工艺落后,升级缓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逐步走上科学管理的轨道。然而,这种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水环境问题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导向的偏差。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侧重于经济增长率、主要产品产量、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等指标,而未能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迄今为止,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被视为“非生产性福利事业”。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由政府承担,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无力建设环境基础设施,甚至建设污染处理设施,也因资金来源未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经济发展政策与环境保护相违背。曾经在中国遍地开花的十五小企业,布局分散,规模不经济,生产技术落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容量的不协调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过去,在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和区域生产力布局时,往往忽略了区域环境容量。我国主要河流流域水污染严重,与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有直接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淮河流域四省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化工、造纸、制革、火电、食品等高耗水小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淮河承载能力,致使淮河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由于缺乏科学的认证和管理,一些缺水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产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单一的资源型产业,不发展与之相匹配的加工业。产业结构雷同,结构性污染严重。

自然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环境问题的恶化,增加了水污染防治的难度。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全球温度、湿度和降水分布发生变化,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灾害频发。中国北方气候也明显变暖,90年代华北冬季平均气温比50年代高2.1℃。气温升高,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增加,干旱的几率增加。1997期间,我国北方地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降水异常偏少,气温偏高,海水和河水资源仅为多年平均值的40%。黄河水资源量为665438+多年平均值的0%。由于河流径流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水环境恶化。1998期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长江中下游、嫩江、松花江流域降水偏多,导致特大洪水发生。

我国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差异很大,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极不协调。北方的黄河、淮河、海河、松辽、内陆河占全国总人口的47%左右,占耕地的65%以上,占全国GDP的45%以上,而水资源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人均占有量仅为南方的1/3。这些因素也是导致水环境问题突出的重要方面。

2.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九五”以来,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以淮河为先导,太湖、巢湖、滇池、海河、辽河相继启动。通过采取工业污染源末端治理等一系列措施,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压缩过剩产能中取缔、关闭和淘汰生产技术落后、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水域接近实现第一阶段污染防治目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开辟中国的环境与发展道路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但总体上看,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进展仍然比较缓慢,成果十分脆弱。实践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充分说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仍面临严峻挑战。

2.1黄河、长江流域水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九五”期间的“三河三湖”治理,只是拉开了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序幕。在大规模治理“三河三湖”的同时,必须看到,黄河和长江的污染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治理的地步。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人类,也给人类带来了无数次灾难。如今,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1999年,黄河流域114重点监测断面上,ⅴ类和劣ⅴ类水体分别为70%和56.2%,黄河主要支流污染较为严重,黄河污染主要来自支流。目前黄河水量少,自净能力弱,水环境危机。在西部大开发中,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将进入快速增长期。黄河的水污染必然会使沿岸水资源的短缺“雪上加霜”。

随着长江上游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污染物排放量迅速增加,污染问题加剧,特别是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质不断恶化。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到2010年,长江上游重点区域废水排放量年均增长4.1%;沿江城镇生活垃圾量将从1995年的200万吨左右增加到2010年的467万吨。三峡库区水体自净能力将大大降低。2009年三峡库区建成蓄水后,库区将由流速快、流量大的河流转变为流速慢、滞留时间长、回水面积大的人工湖。水体稀释和自净能力下降,水污染必然加重。根据预测,三峡工程建成后,湖区上游岸线污染区主要污染物浓度将比建坝前增加2-10倍,成为重度污染区。

2.2城市生活污水逐年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城市基础设施是工业建设的载体,制约着工业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不恰当地将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地位降为工业的一般附属地位,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工业建设不相协调,导致基础设施长期超负荷运转。特别是城市环保基础设施,近几年才开始建设。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量大大增加。近年来,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的比例已经接近相同。然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周期为3年。从目前的建设进度来看,要实现国家“九五”期间在50万人口的城市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装置的要求,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以淮河为例,根据规划,到2000年,淮河流域四省需建设52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总投资60.8亿元,形成污水处理能力352万L/d,到1999年6月,仅建成3座污水处理厂, 而污水处理能力仅为44万L/d,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缓慢的原因除了资金短缺,还有现行管理和运营机制的制约,这也使得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陷入困境。 由于“污染者付费”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地方财政无力支付污水处理费,往往使得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无法正常运行,环保投入无法有效发挥环境效益。

2.3大量面源污染问题尚未找到解决办法。

目前,全国工业污染已经开始得到有效控制。到2000年底,中国所有工业污染源将达到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正在逐步加快。然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农药、化肥、畜禽养殖等污染面广,难以治理。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的农药消费量增长了近100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中国每年农药中毒人数占全球同类事故中毒人数的50%。而且由于农药大量流失,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中国的化肥使用量也在成倍增长。1995是1978的四倍。目前,由于部分施用化学氮肥,氮、磷、钾的不平衡更加严重。而且化肥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量化肥流失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由于大量化肥的使用,农村地区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减少,畜牧业集约化程度提高,加剧了养殖与种植的脱节。畜禽粪便还田率只有30%多,大部分没有被利用。1998期间,我国畜禽粪便产量是当年工业固体废物产量的3.4倍。这些动物粪便大多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和海洋。同时,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一直是困扰农村环境的一大难题。根据1991和1997两次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普查,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化学耗氧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增长22.6%、56.5%、246.6%和552%。在我国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的同时,乡镇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却在不断增加,这将对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2.4经济政策不配套,治污资金严重不足。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污染防治资金主要来自国家预算。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全靠行政手段来治理环境已不再有效。但由于市场经济下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尚未建立,难以形成多元化的环保投资体系。作为促进污染防治的重要经济手段,排污收费制度还很不完善。主要问题是排污费太低,刺激不了污染防治。作为排污费的主要部分,超标排污收费不到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的一半;排污费最高不超过0.5元/升;排污费不全,主要对象是大中型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城市污水处理费仅在少数城市征收,收费标准较低,未充分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排污费转移支付机制尚未建立,流域内上下游之间缺乏利益补偿政策,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不协调,造成水资源浪费。

“九五”期间,中国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环境保护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投资领域。一些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得到了国债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环保资金渠道窄、投入少,治污资金短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根据规划,“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需要约6543.8+0.26亿元,但已经落实的资金与需求相差甚远。65438-0998年,国家增发金融债券和银行贷款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向淮河流域拨付654380亿元金融债券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但这些资金仅占淮河城镇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16.5%,投资项目多达34个。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很多项目已经开工,但由于资金不足,建设进度缓慢,很多项目还没有投入。

3.水污染防治的政策建议

中国在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特别是水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艰苦的治理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总结“九五”期间水污染防治的经验和教训,借鉴世界上一切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不断加强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逐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水污染防治之路。

3.1控制新的水环境问题决策。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在确定经济发展速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资源开发计划和区域发展计划,以及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和作出重大经济决策时,应当对实施这些决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评估结论应当作为各级决策的依据。在决策时,应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尽量减少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设立专门的评估评议机构,将这一制度法律化,逐步建立依法决策的运行机制。

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保护。限制缺水地区发展耗水行业,调整缺水地区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耗水、高耗能、重污染建设项目。近期应重点调整北方缺水地区的产业结构,防止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剧。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要考虑留有生态用水的空间,防止过度开采造成江河湖泊萎缩、土地沙化和下游地区生态退化。在水源区,指导和组织水源区生态经济体系建设,避免水源区经济发展对下游城市造成水污染。

3.2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的原则。

大力开展节水活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用水量。组织实施节水高效农业灌溉技术;完善科学的农业用水管理措施,尽快改变农业生产耗水量大的局面。制定单位产品用水定额和水重复利用率考核指标,建立工业用水考核制度;明确规定冷却水、工艺水等工业废水必须回收再利用;大力发展水的闭路循环,最大限度减少废水排放。

在节水和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特别是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流域管理的重点是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要把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结合起来,污水要循环利用。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应当用于工业冷却水、城市景观和园林绿地用水。

3.3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

国家有关部门要抓紧组织开展资源定价研究,有计划地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和国家稀缺资源制定分类指导价格政策,尽快改变资源产品“有价无市”、价格偏低的不合理局面,使水资源价格能够反映资源价值、资源利用和污染防治成本。同时,积极推进水资源资本化管理进程,加强资源核算体系研究,为逐步将水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创造条件。

3.4改善环境和经济政策

抓紧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环境经济政策,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经济手段。尽快提高排污费标准,使其高于治污成本;制定水污染防治相关政策,建立资源更新补偿机制;充分实现“谁污染谁付费”原则,在水费中普遍增加污水处理费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环境保护,作为“市场失灵”领域,尤其是环境科技研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应加强产业政策支持。同时,鼓励和推动环保基础设施的企业化建设和管理。

积极建立环境税制度。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对地下水等稀缺资源开征资源税;对新建污染项目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控制结构性污染;分析现行排污费和费改税的利弊,探索征收污染附加费;对从事城市污水处理的企业实行零税率;对生产再生资源和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应当给予税收减免优惠。

3.5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工业部门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合理调整工业布局,促进资源消耗低、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结合技术改造,开展以清洁原料、清洁生产过程和清洁产品为主要内容的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应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工业企业全面转型,在我国所有工业企业推广清洁生产。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审核,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可以促进我国工业向新的技术基地转移,提高质量,降低消耗,集约增加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我国资源节约型生态工业生产体系。

3.6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农村应推行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全面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合理配置的“大农业”生产方式,注重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的综合经营。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精髓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增加有机肥的使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发展生物农药技术,推广利用细菌控制昆虫,以生物技术替代农药控制害虫。目前,中国有2000多个生态农业试点项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实施生态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场革命,在全国农村广泛开展。逐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污染型乡镇工业转移到生态农业建设中。县乡政府要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技术推广,有计划地在乡镇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

3.7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改革现行城市污水处理体制,实现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污水处理厂建设应引入竞争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拥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元化投资建设、企业化运营管理、社会分担费用、政府给予必要政策支持的模式。积极探索城市给排水建设运营一体化管理体系。逐步把政府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的直接管理中解放出来,让污水处理真正走向市场。

环保产业的发展应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应制定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在投资、信贷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鼓励部分产品过剩的企业转向环保产品和服务;建立环保产业集团,尽快形成产业规模;抓紧培育环保市场,把原来由政府管理的环保服务推向市场。同时,要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组织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等水处理关键技术;加快污染防治和生态工程成套设备的国产化,改变我国环保产业的落后现状,满足我国污染防治的需要。

城市生活污水概况

在维持人类生存、保障经济建设、维持社会发展的所有自然因素中,水的重要性无需赘述。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严重污染的挑战。

中国尤为严重,是世界上13个缺水国家之一。目前,中国600多个城市中,约有一半缺水,水污染的恶化使缺水问题更加严重: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普遍受到污染,全国75%的湖泊不同程度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体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水污染造成的;全国118大中城市地下水调查显示,115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严重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产生了负面影响。

我国的水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发展导致的工业废水超标排放,二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虽然近年来对工业废水进行了治理,但城市生活污水有所增加,占水污染的51%以上。据环保部门监测,1999近80%的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江河湖海,年排放量400亿立方米,造成全国1/3以上的水域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