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中国近代留学史论文

1.晚清留学教育(1872 ~ 1911年)

1872年,清政府首批30名留美幼童从上海起航赴美,拉开了中国近代留学史的序幕。此前,容闳、黄宽、黄生三位青年在传教士的指导下于1847年赴美留学,被视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开端。但容闳等人在美国的学习主要是小范围的个人行为,而不是有组织的政府行为。

中国近代留学生派遣和教育的兴起,是在中西巨大差距下开始的。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在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危机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睁着眼睛看世界”。魏源在介绍西方社会、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的《海图册》一书中,呼吁“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个命题是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奏。

1.晚清主要的留学教育运动

清末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留学运动有:派遣幼童赴美留学、派遣留学生赴欧洲留学、派遣留学生赴日本留学、派遣留学生赴美留学专项经费等。

1854年,作为第一个从“美国第一大学”(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人,容闳从纽约启程回国。他回国后,始终坚持“让留守者享受同等福利,在中国灌输西学,使中国日益富强文明”的教育理想[1],促进了美国幼儿留学计划的形成。1870年,容闳通过丁日昌向洋务运动领袖曾国藩提出了派遣留学生赴美留学的计划。曾国藩当即同意,次年与李鸿章联名上奏清廷,获准。1872年8月,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在留学生监督惩戒处处长陈兰彬和江苏候补研究员洪榕的带领下赴美留学。此后三年,每年都有幼童按计划被送往美国留学,这四批幼童***120人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代公派留学生。但由于封建保守势力的阻挠,大部分幼童未能按计划完成学业(其中只有两人大学毕业),提前退学。1881年,剩余的94名留美儿童被分三批遣送回国,这是由洪榕提出、洋务派促成的中美教育交流史上的开创性举措[2]。

幼童赴美后,在洋务学堂主持下成立的福建船政局开始向欧洲派遣留学生。洋务派为了培养海军人才,增强海防力量,建立了海军、船政学堂等新式学堂。同时,他们提出了“洋建材”的主张,通过派遣留学生到法国、英国等造船、驾驶技术先进的欧洲国家,获取他们的知识和技术,从而达到“自强不息”的目的。1877年初,由李鸿章牵头,经三位航务大臣数年反复协商制定的《关于派遣留学生出国工作的规定》被清廷奏准,颁布实施。这份章程详细说明了派遣学生留学的必要性,明确提出了留学法国学制造商,英国学司机的目标。那一年,28名学生和艺术家从福州出发,开始了他们的欧洲之旅。福建船政局首批留欧学生从1878回国到1880,很快成为该局和北洋水师的骨干。后来,49名留欧学生陆续被送去三届。送这些学生去欧洲的目的是明确的,有利于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采取合适的教学形式。派遣章程还明确规定了国外监管的权限和责任,并对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3]。

1894甲午战争1894年,清政府一败涂地,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史无前例的亡国灭种危机,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甲午战争结束了晚清二十多年的留学漂泊局面,并以极其迅猛的态势发展。日本留学成为甲午战争后海外教育的开端。赴日留学人数从1904年的13人迅速增加到1906年的2400多人和12000人,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赴日留学热潮[4]。赴日留学热潮的成因及其发展非常复杂。综上所述,一方面与清政府“以敌为师”、“师从日本”的留学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日本政府推行的“吸引”政策有关。洋务派的张之洞在1898《劝学》中设置了“游学”一章,论述留学日本的必要性。他指出日本快速繁荣的原因在于一批留学人才,他还列举了留学日本的五大优势。当年,清政府向全国发行此书。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曾向光绪皇帝建议留学日本的必要性。光绪告诉军务大臣,确定派遣留学生和优先派遣留学生赴日的国策[5]。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以“与伦敦友好”和“代人培养人才”为幌子,采取“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以逐步控制中国。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主要学习速成课和通识课,专业是政法,学军事的很多,学理工科的很少。由于新思想的影响,许多留日学生成立了一些以“竭民反清”为目标的革命组织,清政府开始调整留日政策,限制留日学生的数量和资格等级。1906之后,日本留学热潮逐渐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