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礼仪修养与个人品位、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的论文。

古人云:“不学礼仪,不可立。”。也就是说,不学会“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来说,礼仪就是自律和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是对他人表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和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这是城市的脸面,也是国家的脸面。

所以,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对内加强个人素质,对外也可以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

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

我们身处社会,身份和角色都在不断变化。我们前一刻讨厌别人,往往下一刻就成了别人不喜欢的对象。这些都是“不正规”的行为造成的。

我们作为游客,总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践踏草坪、在文物上乱涂乱画;当我们还是公民时,我们讨厌随地吐痰和乱涂乱画。

我们和同学相处的时候,总是抱怨他们的“不拘小节”,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的谈资或借物;而我们往往懒得去关注那些“小节”。

当我们坐公交车时,我们总是为得到一个座位而沾沾自喜,当我们挤进或踩到别人时,我们从来都懒得说对不起。当我们被挤或者被踩的时候,总是觉得对不起对方而不说对不起,甚至拳脚相加;当我们老了,站在摇摇晃晃的车上,总是渴望有人给自己让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和自我认知价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希望被理解和尊重。毫无疑问,在当前形势下,礼仪不是个别行业和社会层面的需求,而是全民的需要。

火车跑得快,多亏了头带。在家里,如果父母能带头;在学校,如果老师能带头;在单位,如果领导能带好头;在窗口单位,如果窗口工作人员能带头...推而广之,要在中国推广普及文明礼仪,如果首都1000多万人都能带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毫无疑问,这将更容易促进和普及我们的文明和礼仪。那么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会像物质文明建设一样,取得快速发展。我们13亿人民的精神面貌必将焕然一新,人们将生活在友好、包容、关爱、温暖的社会氛围中!

文明礼仪强调“尊重为主”。

想要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

那些坏习惯,目的是为了一时的快速,却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别人还会尊重你吗?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能有效地展示一个人的教养、举止和魅力,还能反映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个人学识、修养以及对社会的价值。礼仪是一种潜在的资本,如果运用得当,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礼仪是礼仪和仪式的总称,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既定的程序和方式完成的自律和尊重他人的行为。它由一系列具体的礼仪组成,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表达礼貌的过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中的一门艺术,是一种形式美,是人类心灵美的外在体现。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说,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礼仪在于对交际礼仪的认知和运用。

从道德的角度来说,礼仪是人们的标准做法和行为准则。

从交际的角度来说,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中庸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交际方式。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尊重人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式,也可以说是尊重人、友善待人的一种习惯做法。简而言之,礼仪就是待人接物的约定俗成。

从交际的角度来说,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交际技巧。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镜子,照出他的肖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过,“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可见一个人讲礼貌有多重要。

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赫尔芩曾说过:“人生最重要的是礼仪,它比最高的智慧和所有的知识都重要。”一个没有文化、诚实和谦逊的人是不受欢迎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不是夸大知识的无穷力量,而是说明人在求知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变得更好。人是有社会性的,体现在大众面前。首先,高尚的文明,得体的礼仪,是每个人融入其他圈子,被观众接受的基本要求。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基础,是我们生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现代人工作的基本素质。没有文明,社会将不再和谐。没有礼仪,生活将不再美好,所以即使我们有先进的技术,改善我们的生活也将是一句空话。因此,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必要有良好的举止。

建立良好的文明在于细节,塑造时尚靠积累。文明就是遵守秩序和维护规则,追求求真、善良、爱美的人类价值观,尊重他人和劳动的道德要求。物质文明可以通过科技的发展来锻造,而精神文明是由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来塑造的。

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塑造我们的心理结构,支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这一点大家都认可,但是传统的传承靠什么呢?如果本质上是一种观念和价值,可以融入当下和未来的子集,也存在于相应的载体和表达中。在继承和更新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礼仪是最具生命力的发展模式。

这是一个崇尚个性的多元化社会。去年我们大谈“草根文化”,扎鼻孔露大腿,并称之为秀秀个性——我是我人生的主人,这也算是一个草根对塑造“草根文化”的贡献吧!殊不知,这是草根里的烂渣。今年我们有了“山寨文化”,有了山寨明星,有了山寨手机,有了山寨春晚。这其实不就是盗版的替身光环吗?观念一直在变,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复杂的环境,模糊的人群,人性也随着自身的环境,身份,角色等因素在变化,在合适的时间沉淀下来,孕育出新的价值观。作为个体的我们,能否留在主流,失去传统价值观,被陋习所感染?现在不喜欢别人,明天就可能成为别人无聊的对象。这些都是一些看似“不正规”的坏习惯或观念或风格造成的。不要小看自己所处的小环境,这往往是正常社会的缩影,细节能体现一个人的教育程度和道德品质。有人曾列出10种与现代城市形象极不协调的社会陋习:一是大摇大摆过马路;二、乘车拥挤无序;第三,随地吐痰和小便;第四,乱扔垃圾;五是婚丧嫁娶陋习难改;六是烧纸占卜迷信盛行;第七,强买强卖主导市场;第八,到处乱涂乱画;第九,偷梁换柱之风屡禁不止。扪心自问,在以上10种「生活情景剧」中,我们有没有充当过主角?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无意识的扮演这些角色。

中国人有“脏、乱、吵”的特点,也有中国特色的“窝里斗”、不守规矩的陋习。忽视“小事”的习惯导致形象受损,尤其是在国外。个人行为在外国人面前代表国家形象。所以,近年来少数国人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直接损害了国人整体的国际想象。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一些人开始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私欲开始极度膨胀。他们为了个人目的,不惜伤害他人,互相算计,甚至破坏公平规则,正常的生活秩序也时有发生。从长远来看,如果不及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倡导文明礼仪的氛围,能否对得起祖先千百年来塑造的“礼仪之邦”的美誉?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体现了普遍的社会价值。所以古人以“礼”为根本。在古人看来,人只有有礼貌,才能避免粗鲁,成为文明人。正如荀子所说:“仪容、态度、进退、潮流,礼为雅,不礼为俗、庸、野。”想要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那些坏习惯,目的是为了一时的快速,失去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别人还会尊重你吗?“勿以小善,勿以小恶”。做一个文明人,就要摒弃“成大事不可无节制”的自我放纵观念。如果你不做,你能做什么?“文明的行为不仅是利他的,还关系到个人尊严,它有自己的归宿。”另一方面,“礼”的内容是规范社会交往。古人云:“有礼貌的人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人永远尊重别人。”同样,“礼者人,而认者总人。”大家互相礼貌,人际关系才能和谐协调。一个人只有遵循礼仪规范,才能提高道德修养,才能在社会交往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