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论的基本内容

投资理论的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经济学家S. Harmo。1960《垄断优势》最早是他在博士论文《国内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最早提出用垄断优势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后经其导师金德伯格等学者的补充和发展,成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影响最大的独立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企业使对外直接投资盈利的必要条件是这些企业应该具有东道国企业所不具备的垄断优势;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1.不完全竞争导致不完全市场,不完全市场导致国际直接投资。

Harmo和kindleberger提出并发展了“结构性市场缺陷”。不完全竞争的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商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导致的不完全竞争;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导致的不完全竞争。

2.垄断优势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Keves的分类,这些静态优势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知识资产的优势

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原料优势。

2.规模经济的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的理论贡献

1.理论贡献

(1)提出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思路;

(2)提出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区别;

(3)主张从不完全竞争的角度研究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4)国际资本流动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为其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理论局限性

(1)缺乏动态分析;

(2)这一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具有排他性技术优势的企业必须直接对外投资,而不是通过出口或转让技术许可获得利益;

(3)这一理论虽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做了很好的理论阐述,但无法解释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发达国家的许多中小企业和发展中国家没有垄断优势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4)垄断优势理论无法解释跨国投资在物质生产部门的地理分布。

第二,内部理论

所谓市场内部化,是指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跨国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克服了外部市场的一些失灵,又由于某些产品的特殊性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本应在外部市场进行交易的业务改为在公司所属的公司之间进行,形成了内部市场。换句话说,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和一体化管理将外部市场内部化。

市场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不变;当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时,促使制造商对外投资,在企业间建立内部市场,以取代外部市场;企业的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形成跨国公司。

市场内部化的动因和实现条件

1.市场内部化的动因

防止技术优势的丧失;特殊产品交易的需要;追求规模经济;利用内部转移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规避外汇管制,偷逃税款。

2.市场内部化条件

从成本内部化来看,它主要包括:

沟通成本;管理费用;国际风险成本;规模经济的损失成本

内部化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1.内部化理论的贡献

(1)优势理论的不同研究思路提供了另一个理论框架,可以解释多种多样的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2)内化的理论分析是动态的,更接近现实。

(3)内部化理论研究和解释跨国公司的扩张行为,不仅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跨国公司的迅速增加和扩张,也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行为,成为全球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它被称为跨国公司综合理论的核心理论。

2.理论局限性

(1)内部化理论和垄断优势理论在分析问题上是一致的,都是从跨国企业的主观方面寻求对外投资的动力和基础。内部化的决策过程完全取决于企业本身的特征,忽略了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如市场结构、竞争力等。因此,对于为什么交易的内部化必须跨国进行而不是在国内进行,仍然缺乏强有力的解释。

(2)在解释跨国公司的外部扩张方面,只能解释纵向一体化的跨国扩张,而不能解释横向一体化和无关多元化的跨国扩张,说明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三,循环理论

65438-0966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 Vernoon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进程,从动态的角度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直接投资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跨国公司基于长期技术优势所经历的对外直接投资过程有以下三个阶段:

1.产品创新阶段

有影响力的是高知识研发技能和潜在的高收入市场条件。弗农认为,美国最具备这些条件。

2.产品的成熟阶段

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但产品并没有标准化,所以追求产品的异质性仍然是投资者避免直接价格竞争的一种方式。

3.产品标准化阶段

进入标准化阶段,意味着企业拥有的专利保护期已过,企业拥有的技术诀窍成为公开的秘密。进入标准化阶段,市场上充斥着类似的替代产品,竞争加剧,竞争的核心是成本。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美国学者约翰逊在弗农的三阶段产品周期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考察了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区位因素,认为它们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主要包括: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贸易壁垒;政府政策。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在适用范围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无法解释不替代出口的工业领域投资比重的增加,也无法解释未来对外投资的发展趋势。这一理论未能解释清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此外,这一理论更适用于首次进行跨国投资且主要涉及最终产品市场的企业,但它无法对已经建立了国际生产和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做出有力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