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者想写的八股文有多难,怎么写?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蒋梦麟:这个浙江人,19年80年代出生,不仅担任过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还担任过北大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真正的时代精英。如果我们称他为中国现代教育家,应该没有人会投反对票。

陈独秀与蒋梦麟私交甚笃。他们都是前清朝的学者。这一天,兄弟俩聊天,蒋梦麟说:“我考的是战略理论的学者。”陈独秀笑说:“我是个八股学者。”蒋梦麟闻言连忙向陈独秀鞠躬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清末1901年科举考试时,考试形式由八股改为策略,1906年科举制度全面废除。所谓策略论,和我们现在学生写的议论文差不多。虽然是用文言文写的,但都是对政策、时事、社会现象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文章,内容和形式都很像现代文章。正是这样的变化,出现了上篇提到的“八股文”和“谋略文”。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趣闻,但反映出八股不仅对古代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考试难度也是公认的。否则,就不会出现陈独秀可以沾沾自喜于“八股学者”身份的现象。

八股的难处在哪里,以至于唐唐北大校长也对“接近它”的八股学者印象深刻?我们必须从头开始:

第一,“八股”由来已久

八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文人注释古代文献,用的是一种叫“贴括”的文体。这种文风工整、简洁、富有诗意,不仅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也受到宋朝统治者的青睐。

北宋王安石弃诗赋,以“景宜”为选士标准,将科举考试范围界定为经学,但并未过多规范体例。南宋的考据形式借鉴了《帖括》,要求按照规范的规则书写,要遵循破题、接题、讲短、讲大、留意、收尾的固定模式。虽然没有固定为八股,但基本可以认为是八股的雏形。

到了元代,在宋代科举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考题范围,考题只能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中找到(我深深怀疑这个标准是因为蒙古族和色目人的阅读能力不如汉族),所以可以说八股形成的基本要素都具备了。

要说八股文的成熟是在明代,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推动下,不仅考试的范围和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和成熟,而且随着科举的普及,八股文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并一直沿袭了500年,成为对中国考试制度和人文思想影响最深远的制度之一。所以要讲八股,不能离开明朝。

二、大明八股怎么考?

《明史·选举制度》载:

就拿《易经》、《书》、《诗》、《春秋》、《礼记》四子书和五命题来说吧。盖太祖和刘基。其文略仿宋人之意,但古人之调为之,谓之八股。

解释:考试的范围除了四书还包括五经,这个范围是朱元璋和明太祖刘伯温商定的。考试文章的写作形式模仿了宋代的儒家经典,文笔运用了排比和对偶。但需要补充的是,朱元璋并没有严格规定八股文的格式,格式是明孝宗时最终确定的。

冻结后的八股文由破题、接受题目、开始讲课、进入题目、开始股票、中期股票、后期股票、捆绑股票八个部分组成。文章的高潮是最后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绝对不能随便写,一定要采用对偶的方式,旋律和节奏相结合,而且是符合规律的,而且一般来说八股文不会超过500字。

说实话,这种写法确实老套,但也是比较难的要求。不仅仅是一个字过不去,还需要表达一个完整的中心思想。要有这个水平,没有几年的强化训练真的是不可能的。而且考生的实际情况是很多人很难达到第一个标准,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考了一辈子都不会是“学者”了。

文笔虽然难,但归根结底还是技巧问题,大不了就是文章没那么流畅好看。更致命的是文章的意图。按照明朝的说法,八股科举作文一定要模仿圣人的话,就是要按照圣人的思维方式来写,根本不能掺杂你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敢做一些非常规的事情,那么对不起,你就等着你的名字落入孙山吧。也许你得罪了皇帝,你将不得不建立一个文字狱。所以,在那个年代,要想获得功名,就得淡化自我意识,放弃个人想法,投入圣人的怀抱。

但这里的圣人不是孔孟,而是朱。朱夫子曾经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儒家著作写注释,非常适合明朝的统治者(也许明朝的皇帝从朱元璋那里想到朱应该是他们家的),所以天下的士人只能按照朱氏家族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四书五经,按照朱氏家族的道德标准去规范礼仪行为。

应该说,以别人的身份活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在当时,一个读书人要想写好文章,不仅要承受苦读之苦,还要遭受礼教的束缚,真的是难上加难。但是没办法,谁让考试标准是这样的呢?我只能承认,为了成名,为了实现文人的最高理想,痛苦是痛苦的。

三、八股文哪个好?

八股文能称霸中国科举五百年,在那个时代应该说是先进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考试

北宋王安石之前,科举以诗文选士,难以界定,主观因素太重,容易导致科举腐败。由于八股有严格的格式规定,界定了考试的范围,考官在阅卷时可以根据格式和内容迅速做出相对客观公正的判断,从而使考试结果相对公正。从这个角度来说,八股可以算是中国对古代考试规范化的贡献。

2.教材的普及性和标准化程度高,便于基础教育的普及。

由于八股考试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流传千年的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无论是在民间的普及程度,还是认知的广度,都非常适合中国古代的国情,便于基础教育的普及,尤其是让底层民众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让“报效田舍郎,成为黄昏皇帝的殿堂”成为很多穷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