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世界冠军的“悬梁”岁月
——邓亚萍
1997从清华大学退休,2001获得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2002年获得12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邓亚萍讲述了一个世界冠军一路奋斗到学校的故事...
清华:从写26个英文字母开始。
“退役的时候,我开始设计自己未来的路。有人认为运动员只能继续从事自己熟悉的运动,而我只是想证明运动员不仅能打好,其他的事情也能做好。当我不再是一名运动员时,我的新起点将开始。”邓亚萍说。
“1996年底,我被萨老提名为国际奥委会体育委员会委员。我明白,这既是国际奥委会的重用和信任,也是严峻的挑战。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然而此时我的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法语更是一窍不通。面对如此重要的工作和我外语水平的反差,我很着急。”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后,邓亚萍刚进清华读英语专业本科的时候,英语几乎是空白,没有任何英语基础,更谈不上口语交际能力。
”怀着激动和忐忑的心情走进清华。老师要看我的水平——你写26个英文字母来看。我花了一段时间才终于写出来。看了一会大写小写的字母,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老师,就是这样。但是请你放心,我会努力的!”
“老师上课讲的故事对我来说无异于天书。我只能尽力去听,去记每一个单词,回宿舍,一点点查字典,一点点背。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一切从零开始,坚持三个第一——从课本第一页开始学,从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单词开始背;你必须保证每天14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5点准时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正式上课;晚上整理讲义,复习作业到半夜12。”因为全身心投入学习,邓亚萍几乎完全取消了和朋友的聚会和无关的社交活动,甚至给父母打电话的次数也少了。为了提高听力和会话能力,她不仅定期去语音室,还买了一个多功能复读机。因为我总是边听磁带边读。学生总跟她开玩笑:“亚萍,你整天看书,小心嘴唇磨茧!””“但我相信,没有超人的努力,就不会有超人的成就。这也是我在外地多年的亲身经历。"
学习压力大,每天的课都排得满满的。除了学习,邓亚萍每周还要三次往返数十里到国家队训练基地训练,疲劳程度可想而知。
“每天早上起来会发现枕头上有很多头发,梳头的时候会掉很多头发。我也没怎么在意,但教练和队友看到我都很惊讶:‘小邓,你怎么了?’我说:‘没什么,可能是学习用的大脑和打球用的大脑不一样。’"
“虽然都是一个字‘苦’,但此时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我以前是运动员,训练完累得动不了。只要听到欢呼声,我就咬着牙挺过来了;遇到困难和障碍,教练拨一点,打通了;当比赛遇到困难时,观众怒吼着获得动力,转危为安。但是读书往往需要一个人独自奋斗。那种贫穷和孤独是另一种折磨。没有意志和毅力,是坚持不下来的。”
为了更快掌握英语,几位英语老师建议邓亚萍出国学习一段时间。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经清华大学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刚刚在清华学习几个月的邓亚萍作为交换生被派往英国剑桥大学,以1998开头攻英语。
剑桥:每天早上5点起床学习。
1998年2月26日,邓亚萍怀着复杂的心情飞往剑桥。对她来说,这自然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但也是一个艰难的开始。
“第二天是上学的日子。班上有九名学生。教室不大。九张桌椅向着黑板排成半圆形。老师让每个人先做自我介绍。接下来,我给了大家两张讲义,开始讲课。班里没有纪律,讲解方式很随意。当老师讲课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我在云山雾罩中上完了课。四五个星期过去了,每天都花了十五六个小时,但是收效不大,英语水平的提高不显著。作为一个转学生,要赶上其他同学太难了。另外没有教材,每节课只能拿到老师发的讲义。这种教学方式我也很难适应。”
“生活环境不尽如人意。在英国留学的留学生大多住在学校安排的英国家里,我也不例外。我想住在英国人的家里。一方面,我可以更多地了解英国的风俗和民情,另一方面,我可以有更多的英语会话的机会。但是我住的房东太太家离学校太远,房费和饭费都很高。除了每个月要付200多英镑的房租,还要付100多英镑的饭钱。两项加在一起,每月支出约5000元。对于自费到英国上学的我来说,珍惜金钱和珍惜时间一样重要。”
“记得我第一次穿防雨运动服,骑自行车上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很疑惑:世界冠军为什么要骑自行车上学?是的,世界冠军也是凡人。我所拥有的,都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一定要非常珍惜。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困扰着我,我渴望改变这种状况。”
“在我到达英国后不久,我想寄些钱回家。但是,我在邮局拿了单子,却不知道怎么填。邮局的人指着单子,但我一脸茫然。我站在邮局门前,两眼发愣。我能做什么?问谁去?我问了,还是不明白。最后,我不得不匆匆离开。”
“开学前,为了让我熟悉环境,房东开车送我到学校转了一圈。第二天,人家没送。虽然我买了一辆自行车,但我找不到去学校的路。我拐了个弯,到了学校上课。总是很准时,我成了一个迟到的学生。我急得脱口而出几句解释的话,却听不懂。我现在都忘不了那种滋味和尴尬!”
邓亚萍就读的纽汉学院是剑桥大学附属的小学院,类似于国内的语言学院。这里的学生以留学生为主,邓亚萍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
“刚到剑桥的时候,虽然很努力,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我知道,这是因为我的语言基础还相当薄弱。我要想在剑桥这种精英大学站起来好好学习,需要全力以赴去拼搏。学习和体育锻炼是一样的。没有捷径可寻,也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一切都要靠自己。”为了赶作业,邓亚萍早早起床,每天只睡几个小时。
“刚开始的一两个月,我听不懂老师上面说的。我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东西都抄了下来。回家后,自己查字典读一读。日常生活单调,上课时间四个半小时。课后还有很多作业。吃饭对我来说好像很麻烦。我中午只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我一般不回宿舍,就吃早上带的三明治然后看一会书。晚上经常吃的是自己做的方便面,蔬菜西红柿鸡蛋。我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12点才能睡觉。”
虽然基础比其他同学差,但她始终不愿意超越别人。这种竞争心态后来慢慢开始改变:“毕竟基础不一样,从运动员到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转折点,学习上升要有一个过程。”
回到清华,邓亚萍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国足的历史与发展》。从开题报告,到论文第一次投稿,甚至到论文最后的修改,邓亚萍不仅每一项都达标,而且一步步提前完成。
“我终于戴上了我的学士帽。在毕业典礼上,我用流利的英语向老师致辞。”
诺丁汉:从她的学习动力可以看出她是世界冠军。
2001年9月,邓亚萍从清华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我原本更喜欢剑桥,那里的风景很可爱,我很着迷。但我还是去了诺丁汉大学,因为诺丁汉大学有全英国最好的外语系。”
“导师不太了解我。他似乎有点不安,担心一个运动员能否完成学业。我诚恳地对导师说:我可能比你其他学生差,请多费心。别人能听懂的课程我可能会上两遍甚至很多遍,别人会上一年,我可能会上一年半甚至两年。但是不管多辛苦,多长时间,我都要把学业拿下来!我是那种很坚强很固执的人,所以我会尽我所能做好每一件事。”
“在英国,有两种方法可以掌握。一种类似于应试教育。即最后一节课上一门课,直到通过所有课程;另一种是和导师一起做研究,研究完写论文。如果论文通过,我就可以毕业了。我采取第二种方法。比语言更难的是这里的学习方式,和国内真的不一样。我有自己的导师,但不常见面。经常是他给我提供阅读书目,我去图书馆或者大学找书然后看。有问题就约他见面答疑。起初,我不习惯这种方式。更何况我的专业是‘中国当代研究’,一个冷门专业,好像和体育没什么关系。甚至图书馆也可能没有相关资料。就这样,我不得不在不同的图书馆和大学里寻找。不过,似乎这也是我留学的重要收获之一。新的学习方式教会了我在复杂的情况下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
“打球的时候,我双眼视力都是1.5。开学后迅速下降。现在一只眼睛已经0.6了。学习和打球完全不同。我睡眠不足。上课时我总是感到困倦。我睁不开眼睛。我越坐越困。我想用棍子把眼皮撑起来。但是老师坐在对面,你睡不着,更别说溜号了。一开始这种感觉特别明显。后来我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作息,找到了一些规律。”
“我的研究课题是《从小脚女到奥运冠军》,例子是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为了研究这个课题,我看了一些关于中国女运动员的研究资料,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写的。这些外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女运动员的生活和成长经历,所以他们的研究并不到位。希望从我开始,真的有人关注中国女性和中国女运动员的研究。也希望通过留学,能尽量避免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从而更好的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在国际体坛,要让人理解你的意见,接受你的想法,并不容易。”
在学习中,她打球时表现出了活力。据说老师安排的课程已经饱和,一周每天都有课,周末的作业也不好做。做完作业还要准备下周的课,以此类推。但她还是觉得“吸收”得不够。
难怪,她心里真的很担心。邓亚萍一放下球拍,就成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的年轻成员。当她去参加会议时,她迫不及待地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于是,这位乒乓球世界冠军悄悄萌发了一种想早点进高级班,明年向大师进军的愿望。
在诺丁汉大学上课的过程中,邓亚萍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发言。老师开玩笑说,从她学习的实力来看,她是世界冠军。“下课了,我还要赶去找另一个老师做个别辅导。这是学校针对每个学生学习中的不同问题,专门安排的单独辅导时间。每次出去开会前,老师都会帮我准备发言材料,纠正我的语音语调和说话方式。另外,学校还专门给我开了一门课,教我如何用英语面试。在学校,我过着典型的大学生三点一线的生活,和那些普通的校园女生没什么区别。”
“我一定要拿到这个硕士学位,而且一定要在国外的大学拿到。”那样的话,在中国的奥运冠军中,她可能又得了一个一等奖。作为诺丁汉大学的学生,邓亚萍每天的日程都很紧张。“除了上语言系的课,还要上英语系的课。课后还有很多作业,中午休息时间只有一个小时。”
“通过语言障碍对我来说还有另一层意义。当时我是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的成员,也负责国际乒联的一个项目。如果你不能和别人交流,那么一切都是零。同时还有一个公众形象,就是说毕竟我代表中国,代表中国运动员,所以精神面貌很重要。”
一年后,邓亚萍面对严格的考官,用英语宣读了一篇3.5万字的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本文以翔实生动的材料,清晰有力的论据,论述了中国和中国女子体育的巨大发展变化。现场考官的一致结论是:无条件!2002年2月22日,65438+,她拿到了硕士学位。萨马兰奇先生称赞她“拥有世界的钥匙”。
至此,从65438到0997进入清华,邓亚萍在校园里度过了将近6个春秋,把小学“学历”变成了研究生学历。邓亚萍坦言,从运动员到学生,尤其是一个留学生,她付出的努力不亚于打球。“从对英语一无所知到熟练地用英语与教授交流,从陌生人到全英国的朋友,从一开始的迷茫到后来迎接挑战,每一步都走得很辛苦。但海外生活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真正了解了这个世界。”
同时,作为北京申奥的一员,她前往莫斯科为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出力。
2001 7月13日,邓亚萍用流利的英语向国际奥委会委员呼吁:请给中国运动员一个当奥运会东道主的机会!
回到剑桥:学习,努力,冻饺子。
知识永无止境。2002年,她像一个长跑运动员一样,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开始了新的奋斗——她自信地在剑桥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2008年奥运会对当代中国的影响”,邓亚萍的“中国学”还在继续。
2003年2月24日,正在剑桥攻读博士学位的邓亚萍又回来了。在BOCOG,新的忙碌又开始了。“我在剑桥的导师彼得·纽兰是世界经济学家,研究中国经济30多年。他知道2008年奥运会对刺激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会有很高的经济研究价值。他认为我回国不仅可以报效祖国,还可以为我的论文收集第一手的珍贵资料。所以他特别授权我回国边工作边学习。未来的工作很辛苦,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2004年春节假期,她为了写剑桥大学的博士论文,放弃了和亲人的团聚,买了一堆速冻饺子,每天和她一起吃饺子过节。
“有些人可能认为我在自讨苦吃。甚至有人说,你有很多荣誉,不读个学位也能好好过一辈子。就算是读个学位也不用这么辛苦。你甚至可以找一个“枪手”来写论文。但我上大学不是为了镀金。我只是去学校完成我的读书梦。在与外国朋友的接触中,我深深感受到知识的匮乏和沟通的不畅。尽管基础不好,但我也不想偶然走捷径,更何况我就读的清华、剑桥等国际知名大学,治学严谨,不容篡改!”
饺子可以速冻,但是人才很难速冻。邓亚萍学业上的成功和打乒乓球上的辉煌,其实并不是因为她天赋异禀。相反,无论学业还是打球,她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人生的道路上赢得了新的金牌。
“我仍然是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和改革委员会的成员。尤其是运动员委员会,成员都是非常有名的奥运冠军,有自己的权益。长期以来,我是亚洲成员,所以我不仅是中国的代表,也是亚洲的代表,我有责任为亚洲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运动员争取权益。“由于邓亚萍的努力,运动员委员会已经向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提出,在推荐国际奥委会委员时,必须有一名亚洲委员(***8人)。
而她在剑桥的博士学习已经到了第二年。谈及学业,邓亚萍说,“真的很难,真的很难,感觉压力很大。我就是整天拉伸,所以感觉特别辛苦。但我想感谢作为学生的这段经历,因为它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找到了我的新价值。如果说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中的三个大满贯,那么拿到清华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和剑桥博士学位就是我想完成的另一个大满贯。”
打,打,再打!无论是作为运动员还是学生,邓亚萍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一定要做好,我没有理由不做好!”这是一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