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涛的经典论文。
王海涛、王早奇
(1.安徽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27;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能与能源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在相同的压缩机频率、冷凝液温度和电子膨胀阀开度下,分析了PV/ T- SAH P系统的动态性能。
进行了实验和分析,比较了不同太阳辐照度和环境温度对PV/ T- SAH P系统性能的影响
介绍了太阳能热泵(PV/ T- SAH P)系统的稳定性原理,指出了PV/ T- SAH P系统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PV/ T- SAH P系统;最小过热;稳定性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TK519文献识别码:A文号:1003-5060(2008)07-1008-04。
在太阳能热泵系统中,蒸发器吸收的热能大部分来自太阳能,而太阳辐照度随季节和早晚时差而变化,压缩机的容量是额定的,所以文献[1]指出,在一定的其他条件下[1- 6],集热器的容量与压缩机的容量是否匹配直接影响系统的工作性能。因为系统通常在非设计条件下运行,所以根据设计条件确定的收集器的面积经常与压缩机的容量不匹配。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热、电综合利用的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该系统将光伏组件与热泵装置的蒸发器集成在一起,同时在系统设计中采用变频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EXV),通过改变压缩机的容量来解决变工况下的失配问题。但在实验中,系统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振荡的,即压缩机功率、制冷剂压力、温度等系统参数在一定工况下都是周期性振荡的。系统振荡不利于其经济性和安全性,因此保证稳定性是系统配置和控制的必要条件。
1实验装置和电子膨胀阀
PV/ T-SAHP太阳能热泵系统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该实验平台主要包括温度测量和压力测量。
量、功率测量、流量测量、辐照强度测量和风速测量。
数量等等。* * *除工质流量外,共有53个测点。
家里自带软件单独测量,其他测点都是数据采集。
仪器实时采集和记录。
(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仪器Agilent34970A,
配备3个HP 34901A采集模块和*** 54个电压采集模块。
收集通道,6个电流收集通道,实验过程一般为30 s
收集一次数据。图1 PV/ T-SAHP太阳能热泵系统
(2)温度测量。使用01.2毫米铜-康铜热电
甚至;蒸发器入口,蒸发器出口,冷凝器入口,冷凝器
出口、储水箱、压缩机入口、压缩机出口和百叶窗盒
等* * * 20;里面有23个光伏蒸发器。
(3)压力测量。制冷压力专用传感器(Huba506,Sw eden),0~ 30 @ 10。
2
KPa,精度?11 0%,
响应时间小于5 ms,负载频率小于50hz;数量4
a;位于蒸发器进口、蒸发器出口、冷凝器进口和
冷凝器出口用于观察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
蒸发器进出口压力变化。
(4)日照辐射计。TBQ-2(锦州,阳光)日
1辐射表;安装位置与光伏蒸发器和工作台平行
基于热电效应原理,感应元件采用绕组电镀多联
点燃热电堆。
(5)功率传感器。WBP112S91和WBI022S
(四川微博),数量上2个;分别测试压缩机的输入功率。
(交流)和光伏组件输出光伏电流(DC)。
系统采用浙江三花DFP( L) 11 6-12电子扩展。
膨胀阀,四相步进电机驱动,开阀脉冲32?20、全程
脉冲500,使用介质R22,阀门的开度由研发控制。
控制器控制。
2实验结果及分析
21 1实验条件
6月65438+10月65438+2006年4月,6月65438+2006年10月6日和
65438+2006年2月2日,在合肥地区(31b53。北纬,东。
117b15之后。),PV/ T-SAHP系统也是如此
电子膨胀阀开度(开度脉冲400),冷凝水相同
30 e时的性能测试。
测试过程中的瞬时气象参数和冷凝水温度如图所示。
3.如图4和图5所示。在测试过程中,阀门1、2、5、
阀6关闭,阀3、阀4、阀7和阀8打开,工作介质流动。
如图2所示。压缩机以恒定频率(50赫兹)运行,由公众控制* * *
电网供电。逆变器反转后,来自外部的PV电流输出
边界负载消耗。测试期间,水箱储存80公斤水,水冷板
换热器的水侧流速为01217 kg/s
2.2测试结果和分析
21 21 1测试结果描述
由于秋天早晨天气多云,为了更好
观察对比,先把水加热到3 d早上30 e,
然后保持冷凝水温度不变,从11: 21开始正式记录。
记录数据。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3天中下午的太阳照射量
程度变化明显,容易比较。
从图6中,我们可以看到系统压缩机功率的变化。
在2006年6月5438日+10月65438日+4月的测试期间,平均环境温度较高。
(271 56 e),在冷凝水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缩机运行稳定。
10月6日测试时165438+平均环境温度(201 71 e)比值。
7号王海涛等:太阳能热泵系统的稳定性100910 10月14日平均环境温度下降6185° e,太阳。
辐照度与10+04相比变化不大,但压缩机的
测试期间电源波动。
65438年2月2日平均环境温度(81.85 E)高于前两次。
更低,此时压缩机的功率振荡更剧烈。
如图7所示,示出了在不同的太阳照射下的系统。
温度和环境温度下体系光电效率凝胶的变化。光电
环境温度越低,效率越高,环境温度越低。
当(65438+2006年2月2日,测试期间的平均环境温度。
71 4 e),最高光电效率达到131 4%。
与普通光伏组件(12%)相比,光电转换效率提高。
明显改善,波动不大。
这主要是由于制冷剂蒸发对光伏组件的冷却作用。
使用高辐照度制造PV/ T-SAHP系统的光伏电池。
在这种情况下,它还可以保持在较低的工作温度,从而保证较低的工作温度。
光电转换效率高。图中的OPS显示了蒸发器的操作。
过热。
图7测试过程中光电效率的变化
21 ^ 2测试结果分析。2
当蒸发器的几何尺寸和热参数确定后,蒸发器将在
运行中有一条最小稳定信号线(简称最小稳定信号线)。
[ 8] 。米三顺向左行,热气腾腾
发电机属于不稳定区域;M SS线右侧为稳定工作区;
在MSS线上,它是临界值。图8显示了一个蒸发器。
不同静态过热度下的MSS线和膨胀阀特性线,当
当蒸发器负荷为Q时,制冷系统工作在a点。
临界稳定状态理论上是最佳稳定工作点。诸如
如果膨胀阀的静态过热度降低,工作点就会不稳定。
区,系统会产生振荡。
图8膨胀阀与蒸发器的匹配关系
上述现象很容易用MSS线理论来解释,当环境
当温度非常高时(65438年6月+65438年10月+2006年4月),集热器/蒸发器
出口制冷剂过热度很高,此时系统工作在MSS线。
在的右侧,在一个稳定的工作空间中。当环境温度非常低时
(65438+2006年2月2日),集热器/蒸发器出口制冷剂通过。
热量很小。此时,系统在MSS线的左侧工作。
在不稳定工作区,压缩机剧烈振荡。
PV/ T-SAHP系统振荡,影响系统的运行。
经济性和安全性都非常不利,因为系统缺乏稳定性
缺乏理论和定量研究,为了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往往是片面的
有效增加蒸发器的操作过热度,从而降低蒸发器。
因为制冷剂在过热区域的放热系数小于。
65438+两相区最大放热系数的0/ 5
[ 8]
。适当减小蒸发器。
过热的运行,可以获得一定的节能效益,但不能。
1010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1卷盲目降低过热度,追求运行经济性,导致系统失效。
产生振荡。仅针对蒸发器和膨胀阀本身的动态特性
进行定量分析,找出系统的临界稳定区
线)和条件,找出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对
这种数量关系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而且最
充分利用蒸发器的有效传热面积,以获得最高
的经济。3该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PV/ T-SAHP系统配有变频压缩机和电子设备。
膨胀阀的关键问题是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变容积。
系统在数量范围内的最优运行状态是目标,也是合理的
控制方案和控制算法。在系统的研发过程中
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解决。
31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了解被控对象的特性是为了寻求合理的控制。
方案和控制算法的基础。系统中每个组件的静态
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用模块化的方法得到了各部件的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然后根据各部件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静态。
状态和动态模型。根据模拟计算和实验研究的结果
结果,分析了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31 ^ 2系统的稳定性原理
因为系统有两台变频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
流量调节装置,所以也存在系统稳定性的问题。
基于对上述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研究,本文分析了
满足电子膨胀阀在系统稳定情况下的特性要求,
得到了系统的稳定区域。
31 3控制方案和控制算法
为了减小电子膨胀阀的流量调节对过热的响应
电子膨胀阀导致蒸发器出口端制冷剂滞后、过热
检测可以通过热敏电阻或压力信号来完成。使用2个热传感器
在电阻检测期间,一个测量蒸发温度,另一个测量蒸发。
出口温度;利用压力信号测量蒸发器出口端的压力
测量并通过物理程序转换成蒸发温度。
因为蒸发器中的压力比温度变化快,所以蒸发器中的压力比温度变化快。
该控制器能及时响应过热度的变化。
电子膨胀阀流量调节对过热的响应滞后
该问题也可以用前馈和反馈的复合调节方法来解决。
如果压缩机速度用作前馈信号,则可以根据速度变化进行调节。
省去了电子膨胀阀的供液,再结合反馈进行复合调节。
由于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有一种模糊算法。
设置优势。也可以考虑PID控制算法和模糊控制计算。
方法,充分发挥各种算法的优势,实现更好的控制。
控制效果。
4结论理论
(1)由变频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组成的PV/ TSA高压系统存在系统振荡问题。
(2)由变频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组成的PV/ TSA高压系统是最有前途的系统配置之一。
指出了太阳能热泵系统的发展方向。
需要对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有深入的了解。
确定合理的控制方案和控制算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在定性和可变容量范围内的最优运行。
【参考】。
[ 1] Chaturvedi S K,Ab azeri M .瞬态模拟一个容量模块,直接膨胀,太阳能辅助加热
pum p[ J]。太阳能,1987,39: 421- 428。
[ 2]何,陈,王.直接膨胀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泵的性能研究[ J].太阳能,
1999, 65( 3) : 189- 196.
[3]张志勇,张志勇.直膨式太阳能集热器在热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J].北京:中国建筑科学出版社,2001 .太阳能工程学报,2005,127: 60- 64
[ 4]查图维迪,陈,丁等.变容量直喷式太阳能辅助热泵的热性能[ J].能量转换和管理,
1998, 39( 3) : 189- 196.
[ 5]哈·拉德·米纳,周世凯,乌拉·米茨.表演
太阳能辅助热泵供热系统[ J].应用热能工程,2000,21(10):1049-1065
[6]黄炳杰,程建平.集成式太阳能热泵的性能特点[ J].北京:中国能源科学出版社,2002 .太阳能,2001,
71: 403- 414
[ 7]胡乐泽. MSS系列: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J].阿什RAE记者,1972,10: 43- 46。
[ 8]陈伟,陈志久,张瑞琦,等.锅炉最小稳定过热度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
蒸发皿或[ J]。2002年国际制冷杂志,
25: 1137-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