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起源于哪里?
日本茶道起源的第一个阶段是隋唐时期,中国茶文化进入?经典?变成?陶?很多日本和尚来留学,把中国的佛和茶带回日本,开始展览日本的茶文化?东方第一分店?。
第二阶段是宋代,中国禅宗中的茶文化走向成熟和繁荣。取经?日本僧侣络绎不绝。著名僧人荣两次入宋,在中国生活了24年。他带回了禅意浓厚的中国茶道,带回了《蓝岩录》和?茶禅一味?墨宝带回日本,亲自撰写《饮茶养生》,成为日本佛教林佶派的创始人和日本茶道的先驱。
第三阶段是明清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禅宗教义和?禅茶一味?在这种新观念的刺激和引导下,一种新的茶道精神和形式——草安茶,在日本茶文化史上翻开了辉煌的一页,其开创者是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诸光。
朱光曾随一休大师参禅,经过苦练,终于成为一休大师的弟子,并从大师那里得到了元武克勤的墨宝。诸光将其运用到茶道中,开辟了日本茶道中茶与禅结合的新境界,这是?墨山?典故的由来。元武克勤的墨汁成为禅与茶结合的最初象征,也是日本茶道中的最高至宝。当人们进入茶馆时,他们都跪在墨水前,以示对武元的敬意。因此,诸光被确立为日本茶道的先驱。日本茶道也从单纯的生活艺术升华到了盲茶道?美的宗教?。
日本茶道的历史——奈良和平安时代
据日本文献《奥义抄》记载,日本田萍元年(唐玄宗十七年,公元729年)四月,朝廷召见百名僧人到禁庭讲《大般若经》时,有茶的馈赠,所以日本人在奈良早期(公元710-794年)就开始喝茶了。
据《日吉神道秘录》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祖一带回茶籽,种在日吉神社旁,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至今,日吉茶园的纪念碑矗立在京都的Hiei山东麓,周围还生长着一些茶树。
与传教大师同船从中国回国的佛教大师空海,于弘仁五年(公元814年)七月二十八日呈上梵文悉达多母子所写的《空海奉献表》及释文。茶和汤?诸如此类。
弘仁六年(公元815年)夏四月《癸卯年谱》中的“日本后记”记载,皇帝癸巳巡视江国,参观崇福寺,大和尚永忠亲自泡茶供奉。永忠于桂宝初(公元770年左右)入唐,于李嫣二十四年(公元805年)回国,在中国生活了30余年。峨眉皇帝还下令,在几内亚、临江、丹波、博摩国种植茶树,每年都要进贡。《拾芥菜抄》进一步指出,在当时的首都,伊泰、荻町、竹熊和大宫的万依镇也有政府经营的茶园,种植茶树供朝廷使用。
那时候日本是怎么喝茶的?从永忠同时代人的几本汉诗集中可以发现,当时日本的饮茶方法与唐代中国流行的煎饼、煎茶方法如出一辙。在《郭靖纪》中有一首《和雨云聚泰寿茶歌》,描写茶饼在火上焙干(只有在金炉中焙干),然后磨成粉,汲取清水,点燃动物炭(动物炭充满炎症),水开时(盆浮沸),加入茶粉,再加点盐,味道更美(。煎茶很香。这是一种典型的煎饼饮茶的方法。
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在弘仁年间(公元810-824年)发展起来的,主要以易、雍、醉城和空海为主体。这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被学术界称为?红人茶道?。
谢皇帝酷爱文学,尤其推崇唐代文化。在它的影响下,洪仁成为盛行于唐文化的时代,茶文化是最优雅的文化之一。峨眉皇帝经常与空海一起喝茶,他们之间留下了许多茶诗,如“与海宫喝茶,回到山上”。峨眉皇帝也送过最美的茶诗,比如《献成公诗》。
弘仁的茶风随着谢皇帝的退位而衰落,特别是由于裕多皇帝在宽平六年(894)永久停止派遣唐使节,主源佛教教主天台在六月和十一月的法会上禁止转碗炒茶,中日茶文化交流一度中断。但在十世纪初的石砚洗,就有献濑户烧、备烧、长门烧茶碗的记载,表明饮茶文化开始在日本国内传播。
总之,在奈良和平安时期,日本人接受并发展了中国的茶文化,并开始发展自己的茶文化。饮茶最早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流社会中传播和流行,并开始种植和制茶,模仿唐代的炒茶方法。虽然日本是在九世纪初形成的?红人茶道?然而一度衰落。日本平安时代的茶文化,无论是形式还是精神,都可以说是对《茶经》的完全复制。
二仓、室町、安史、桃山时代
(一)镰仓时代
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早期,历史转折时期的划时代人物荣熙写下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容闳两次入宋,第二次,宋朝四年四个月回国,1191。荣喜德的禅宗林佶派黄龙派发了一条短信。他不仅致力于禅宗,而且亲身体验了宋代的饮茶文化及其影响。容Xi回到中国后,在他的第一站九州平户岛的富春园种下了茶籽。荣西也在九州的北镇山种茶,很快孕育出一座山,出现了一座叫?食尚源?茶园。他还在九州的傅生寺种了茶。荣西还在京都的拇指尾小藏寺给了明慧法师五颗茶籽,明慧种在寺旁。那里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茶叶的生长,所产茶叶口感纯正,为后人所珍爱。人们称之为拇指尾高山茶?这茶?这叫外面的茶?不是茶?。
荣回国的第二年,日本第一个幕府——镰仓幕府成立。掌握最高权力的不再是天皇,而是武士团的首领源氏。政治中心也从京都转移到了镰仓时代。建宝二年(公元1214年),幕府将军水本野佐敦喝醉了,荣熙给他奉上一杯茶和另一本名为《饮茶养生》的书,受到了查德的称赞。《饮茶养生》分为两册,用中文写成。开头是这样写的:?茶,健康的最后一剂良药,也是延长人际关系年龄的妙招?。容根据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和知识描述了当时的饮茶方法。由于这本书的出版,日本的饮茶文化得到了普及和扩展,导致了300年后日本茶道的建立。荣既是日本禅宗的始祖,又是日本?茶祖?。当他从荣王朝回到中国时,中国茶、茶具和茶叶订购方法再次进口,茶在僧侣、贵族、武士阶层和平民中流行起来。茶园在扩大,著名产地在增加。
荣西以后,日本茶文化的流行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禅宗,一个是法家。禅系有荣和后来的小藏寺明师,法系有西尾次的尊和极乐寺的忍。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从寺院传播到民间,是镰仓时代茶文化的主流。
日本文永四年(公元1267年),崇福寺筹建前的创始人南浦邵明禅师从宋朝回国,获赠景山寺茶道具?桌子?(茶具架)一式七本茶书。?桌子?后来传入大德寺,佛教高僧孟创枢时率先在茶事中使用桌子,开创了茶道礼仪的先河。此后,太子茶风格开始在日本流行。
镰仓时代末期,上层武社的新趣味和娱乐?斗茶?它开始流行,通过品茶来辨别茶的产地的斗茶会后来成为室町茶的主流。
(2)室町时代
室町时代(公元1333?1573,受宋元茶道影响,模仿宋代茶道?斗茶?出现了娱乐性的斗茶热潮。尤其是室町时代初期,奢华?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但与宋代文人雅士的茶斗不同,日本茶斗的主角是武士阶层,茶斗是扩大交流、炫耀中国进口商品、吃喝玩乐的聚会。室町时代中后期,斗茶的内容更加复杂,奖品种类也更多。据记载,有茶碗、陶器、扇子、砚台、檀香木、蜡烛、鸟、刀、钱等等。与中国宋代的斗茶相比,室町时代的斗茶更具娱乐性,这是由日本文化的娱乐性特点决定的。摆弄舶来品,模仿宋人喝茶,是一件高雅的事。当然,村町时代也有一些高雅的茶会。室町时代的斗茶经过形成和鼎盛之后,逐渐发展到高级水平,为东山时代的书院茶准备了条件。
公元1396年,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38岁的足利义满让位给了儿子吉一。次年,他在京都北部修建了金阁寺。以此为中心,开始了吗?北山文化?。在他的指导和支持下,小笠原常秀、今川赖史和史燚满中协主持完成了吴家丽律的经典著作《三义统一大双纸》,这是后来日本茶道礼仪的基础,而加奈美和西米父子则开创了能略。公元1489年,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隐居于京都东山,在此建造了银塔,开创了东山文化。东山文化是继北山文化之后室町文化的又一个繁荣时期,是日本中世纪文化的代表。它最初形成于东山时期,娱乐性的斗茶会发展成为一种宗教茶道。在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所建的东山寺建筑群中,除了具有代表性的银塔外,还有一处著名的同仁斋。同仁斋的地面铺的是榻榻米,一个* * *,用了四张半。这个四分半塌的饭区,后来成了日本茶室的标准区域。全室塌饭的建筑设计对日本茶道中茶道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日本称这种建筑设计?学院建筑?,放在这?学院建筑?学校里的茶文化活动叫什么?学院茶?。书院茶(Academy tea)是在书院式建筑中举行的茶会,主客双方跪坐,主人郑重地为面前的客人点茶。没有品茶比赛,也没有奖品。茶馆里绝对安静,主人和客人简洁地要茶,一扫室町斗茶的杂乱和拜物教。日本茶道的点茶程序是怎样的?学院茶?时间基本固定。书院式建筑的出现,使舶来的唐宋艺术品与日式中庭融为一体,使竖禅茶道成为纯粹的日式跪茶道。书院茶融合了外国的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在日本茶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以东山文化为中心的室町书院茶文化中,足利义政的文化侍从Noami (1397?1471年),是一位精通书、画、茶的杰出艺术家。在Noami的指导下,当时的点茶方式是怎样的?极真平台?茶法。点茶时要穿武士的礼服和礼服,把点茶用具放在极其真实的桌子上。在位置、发式、动作顺序、移动路线、进出茶馆的步骤上都有严格的规定。日本茶道现在的点茶程序基本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Noami不愧是室町时代划时代的大艺术家。他服务过义教、义圣、义正三代将军,一扫茶会的奢靡喧嚣,开创?学苑装修餐桌装饰?新的茶风对茶道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他推荐村田诸光作为足利义政的茶道老师,以便后者能与他取得联系?东山名物?高水平的艺术作品为民间茶风与贵族文化的接触达成了契机,使得书院的贵族茶与奈良的普通茶在日本茶道正式建立之前得以融合交流,为村田诸光成为日本茶道的创始人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果村田诸光是日本茶道的鼻祖,那么野上就是日本茶道的先驱。
应永二十四年(1417)六月五日,老百姓举行了一个活动。云足茶会?诞生时,焦云茶会使用粗茶并伴有酒宴活动,这是日本民间茶活动的开端。焦云茶话会自由、开放、轻松、愉快,深受欢迎。室町时代后期,逐渐取代了繁琐的斗茶党。
在茶文化普及的潮流中,奈良的?汗茶?引人注目的是在文明元年(1469),5月23日,奈良小福子信徒古莫在其住所举办了一场大型展览。流汗茶会?邀请了安微寺的净觉和尚作为首席嘉宾。汗流浃背的茶党是焦云茶党的典型代表。在这座古城里,博莫本人后来成了诸光的弟子。汗茶湿透的茶馆建筑采用了曹安风格,后来成为日本茶馆的风格。
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诸光(1423?1502),诸光11进入净土宗奈良,出家为沙弥。由于忽视寺庙服务,他被赶出了著名的寺庙。之后来到京都,在19岁时,进入了德德寺(现称一休庵),这是林佶禅宗的一个著名寺庙。珠光纯(1394?1481年)参与冥想,得到了休息。他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形成了曹安茶道的独特风格。诸光通过禅宗思想将茶道从一种饮茶娱乐形式提升为一门艺术、一种哲学和一种宗教。诸光完成了茶与禅、民间茶与贵族茶的结合,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核心、夯实了基础、完善了形式,从而真正把日本茶文化提升到?陶?状态。
日本茶道大师武野少欧(1502?1555).大勇五年(1525),武野少鸥从丁洁来到京都,在那里跟当时曲坛和朝臣的最高权威——第一古典学者学习、演唱歌曲。同时,师从进京的藤田李宗、石武宗吾、石武宗臣(诸光三弟子)学习茶道。他将日本歌曲理论中表现日本民族的朴素、纯粹、高雅的思想引入茶道,补充和完善了珠光茶道,为日本茶道的进一步民族化、正规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武野少男的另一个成就是他对弟子仙野理弘的教育和影响。
室町时代末期,茶道在日本发展非常迅速。
(3)安图、桃山时代
室町幕府解体后,武士集团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日本进入战国,英雄中最强的派系是织田信泰?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系统。英雄的战争和社会的动荡带来了市民文化的发展,集艺术、娱乐、饮食于一体的茶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安静的茶室可以抚慰勇士的灵魂,让他们忘记战场上的战斗,抛开生死的烦恼。于是,静下心来,点一碗茶,成了战士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战国时期,茶道是武士的必修课。
森no rikyo(1522-1592)年轻时对茶道充满热情。他先拜陈道玮为师学习书院茶,后又介绍他拜吴冶少瓯为师学习曹安茶。天正二年(1574),成为织田信长的茶道服务员,后成为丰臣秀吉的茶道服务员。他在继承村田诸光和武野少男的基础上,使曹安茶更进一步,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回归到原本的淡泊自然。李秀是日本茶道大师,也是伟大的茶道艺术家。他对日本文化艺术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在镰仓时代,日本接受了中国的茶道文化。从镰仓时代初期开始,日本文化进入了对中国文化的独立反刍和消化时期,茶文化也不例外。镰仓末年,以寺茶缘为中心的茶文化传播到日本各地,各地出现了著名的茶叶产地。寺庙茶道建立。
总之,在镰仓、室町、安史、桃山时期,日本学习和推广了中国茶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完成了日本茶道。
三界斗时代
信长和丰臣秀吉开创的统一全国的事业最终由他的继任者德川家康完成。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持续了260多年,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
在森no Rikyū被迫自杀后,他的第二个儿子少安继续复兴李秀的茶道。少安之子钱宗丹,承父遗志,一生为官,潜心茶道。宗丹死后,他的第三个儿子姜岑宗左继承了他的茶馆,开了千派。他的第四个儿子仙嫂宗室,在退休时代继承了茶馆今天的寺庙,开了千校。他的第二个儿子,翁宗寿,建立了关安秀在木沙浩二,京都,并开始武士道学校茶道。这叫三千。四百年来,三千年一直是日本茶道的支柱和中心。
李修的茶道除了三千外,还有他的七大弟子继承。分别是:普胜乡、细川三宅、来田扫地部、山治建武、高山尤金、木村家具部、古田织布部,这叫什么?李秀的七位哲学家?。其中古田织部(1544-1615)是一位有成就的茶人,他将李秀的普通茶法改造成武士式茶法。古田织造部弟子众多,最杰出的是肖对舟(1579-1647)。小嘴元洲是个多才多艺的茶人。他一生设计建造了许多茶室,其中以日本园林艺术的最高代表——李鬼宫而闻名。
片时洲(1605-1673)从郑潇元洲接任江户幕府第四代将军秀刚的茶道老师,他对武士茶道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石舟派的茶道在当时非常流行,后继有人。其中松平布美(1751-1818)和精一直树(1815-1860)比较有名。
森野里雄死后,他的后代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在过去的400年里形成了许多流派。主要有:李乾家学派、表乾家学派、木沙浩二学派、园洲学派、矢内学派、宗片学派、宋伟学派、织造学派、永宣学派、布美学派等。
日本茶道,又称抹茶道,是日本茶道的主流,由村田诸光创立,由武野少男发展,传至仙野理司。抹茶茶道是在宋元茶道的影响下形成的。日本抹茶之路形成的时候,也是中国制茶之路形成和流行的时候。在明清时期中国制茶之路的影响下,日本茶人参考了抹茶之路的一些礼仪规范,形成了日本人所说的煎茶道。公认炒茶道始祖?去日本的是中国的高僧袁茵·祁龙(1592-1673)。他把当时在中国流行的泡壶茶艺介绍到了日本。之后?炒茶道的始祖?在卖炭人柴山赵玉安先生(1675-1763)的努力下,炒茶道在日本站稳了脚跟。后来,田中的何翁和金科的小川奈那使煎茶确立了茶道的地位。
江户时代是日本茶道的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最终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日式抹茶和煎茶道。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但发展了中国茶道。
四个现代
日本的现代化是指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的时期。日本的茶叶在安图、桃山、江户等地达到鼎盛后,在明治维新初期有所衰落,但很快进入稳定发展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两国茶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主要是日本茶文化回归中国。日本茶道很多流派去中国交流。千宗室,日本茶道的一个千校,多次率领日本茶道代表团访问中国。在第100次访华时,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千宗室。千宗室拿着这篇论文《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获得了南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日本茶道艺术家丹刘悦元夏丹岳明多次来中国访问和演出。日本当代著名茶文化学者步木朝峰和仓泽航洋不仅对中国茶文化有着深刻的研究,还对中国进行了实地考察。2001年4月,日本中国茶叶协会会长王、秘书长藤井真子一行赴安徽农业大学中国茶文化研究所进行茶文化交流。
同时,国际茶学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浙江大学教授童启清、省中国茶文化学会会长范增平、集团总裁李瑞河、浙江湖州、安徽农业大学中国茶文化研究院顾问王振恒、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万等先后访日。北京大学腾骏博士在日本学习茶道并获得博士学位,出版了《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