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奉献与快乐”辅导案例

“奉献与快乐”辅导计划的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记忆、理解和积累课文中的生词、新词、经典句子和格言警句。

3.明确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

4.学习文中清晰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关于课文中“举例”和“说理”的研究

教学困难

1,真正理解“奉献与快乐”的精神

2.言语体验和口语特征

课堂调查

第一,自主学习:

1,走近梁启超(参考资料,在下面写下你对作者的了解)。

2.找出课文中的生词。通过查字典,你可以说出新单词的发音,找出你认为在课文中比较重要的单词,找出意思并告诉你的同学。

3.文中引用了很多古语中的经典词语,结合下面的注释理解其含义。

4.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论点是什么?

5.作者先后谈了哪些问题?

6.本文使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第二,合作探究和小组讨论

1.作者在讨论“有工作”的必要性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了解一下,试着具体分析一下。(阅读第2-5段)

2.什么是奉献?为什么要敬业?作者是如何论述的?(阅读第6-7段)

3.如何理解「要知道苦乐都在主观心里,不在客观事上」?作者认为苦乐的关键是什么?(阅读第8段)

4.“我坚信,合理的人类生活应该永远是这样的”。合理的人类生活用我自己的话说应该是什么样的?

第三,拓展提升:

看完这篇文章,你认为学生应该如何「敬业快乐」?

第四,课堂训练:

1.注意下面带下划线的单词。

挑三拣四()旁(),捧(),弯(),渎(),恋恋不舍()粘蝉()。

2.根据意思写出下列单词。

继续说下去。( )

2我对事业很认真,和朋友相处也很好。( )

③不管上下文,孤立地截取一个段落或句子。( )

(4)佛教术语,指直接通达道,不可言说的修行。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特的方法。( )

3填空:

1,《奉献与快乐》选自《》,由中国现代()派代表人物(),与其老师()共同领衔著名的《》。

2.这是一篇文章()。梁启超在开头引用了国人耳熟能详的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中的谚语,并在开头提出了()的论点。围绕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接下来,他分别谈到了()、()和()的重要性。最后用()和()来概括全文的意图。

动词 (verb的缩写)课程总结

这篇文章是一篇演讲稿,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这篇文章的结构很清楚。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奉献与快乐”的主题。接下来分别讨论“有工作”、“敬业”和“快乐”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

这篇论文在论证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引用了大量的经典和格言警句。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言语的巧妙结合。

(3)阅读“第二,要快乐”(第八段),回答问题。

1,这一段的中心话题是

2.这一段的中心论点是

3.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依据。

4.这一段除了用例子来论证,还用了演示的方法。

5.用你的想象力来描述“这种生活真的是人类的理想生活”中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