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倾听就是认真听别人说话。善于倾听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素养,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培养孩子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尤为重要。
1.让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
“亲近老师,信其道”,一年级的学生往往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们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愿意听他的话。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数学老师要把热情和爱心倾注到学生身上,吸引他们来听课。我们要尽力去爱每一个学生,用善良的眼神、细微的动作、亲切的态度、热情的赞美去接近学生,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当发现孩子在专心听讲、专心思考、努力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要用真诚的话语和肢体语言来表扬。
同时,由于一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把抽象变成形象,把单调变得有趣,创造场景,把生活变得有情感有趣味,吸引学生认真听讲。在课堂结构上注意动静结合,合理开展多样化活动,调节学生听课情绪。
2.让学生认真听同伴说话。
同行之间的互动是智慧的碰撞,倾听他们的发言同样重要。在数学课上,一年级学生的发言往往会出现重复或者只想说自己的情况。所以在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修养的体现,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其次,教育学生倾听同龄人的心声,欣赏别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缺点。可以用听后评价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小明的演讲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你哪里有问题?这可以鼓励学生形成倾听他人意见和提出建议的习惯。再次,可以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组织学生轮流当小老师给同学讲课。老师作为“学生”,一边听一边提出自己的意见,及时帮助同学纠正错误。在这种活动中,教师听课时的表情,提出意见时的语气语调都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如果说智慧是创造的源泉,那么思考就是智慧的起点,积极思考就是一种智慧。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该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知识的获取。”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非常重要。
1.养成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的习惯。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家长经常会问“老师今天让你说话了吗?”因为父母知道,说话就是思考。但是一个班一般有四五十人,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在一个班发言,更别说每个问题了。所以要纠正先思考后发言的坏习惯,要让孩子明白,无论老师让你讲还是不让讲,你都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通过对比别人的发言和老师的评价来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思维。
2.不要禁锢孩子的思维,鼓励孩子多角度看问题。
孩子不是我们成年人的附属品,他们有权利走自己的路。一年级的孩子往往会有一些幼稚的观点,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但这也是他们对世界的解释,是他们成长的收获。所以,当孩子有与我们不同的意见时,不要一棍子打死,而是要肯定合理的部分,并提出适当的建议。相反,也要鼓励孩子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第三,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的习惯
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社会,所以我们离不开交往。同样,学习数学也离不开相互交流,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的习惯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1.与自己沟通,调整认知。
在数学课上,我们可以经常让孩子先和自己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心中的“我”交流。一方面,通过与自我的交流,孩子可以整理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的理解趋于完善,或者加深理解。另一方面,通过与自我的交流,反思自己原有的思维,调整原有的认知,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问题。
2.多与人交流,增强认知。
在数学课上,与同伴和老师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无论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还是集体交流中,都要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鼓励每一个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既要鼓励孩子欣赏和欣赏别人的观点,也要鼓励孩子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实现思想和观念的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认知。
第四,培养学生有效合作的习惯
高一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在数学课上给他们必要的指导。
1.遵循教学原则,建立合作小组。
一年级孩子的合作学习可以同桌进行,也可以分组进行。为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交流、互助、合作功能,不应随意分配合作小组,应根据学生的性别、能力、特长、学习基础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动、协调和谐”的原则进行分组。高一的孩子还小,所以群里应该不会有太多学生。一般小组主要由四个人组成。
2.建立合作机制,促进有效合作。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组长。在合作中学习,要服从分工,做好安排,在合作中要灵活互补。为了弥补学生的不同差异,可以定期或有针对性地进行角色轮换,组长轮流担任,让每个组员都有机会代表团体,展示自己。
我们也应该教学生如何合作。不会打架,不会抢操作,就要懂得谦让包容;每个人都应该有序地参与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应该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习惯,从而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
3.用科学评价激发合作兴趣。
对集体学习的评价应以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小组学习的时候,小组里的学生都是小老师。他们及时指出在小组中发言的同学的错误和缺点,并在自己的小组中表扬和批评。在全班交流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扬和批评,进行小组间的竞争。这样,鼓励了小组每个成员团结协作,互相帮助,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第五,培养学生认真写作业的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作业习惯,必须从高一开始。
1.给学生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不同环境下的工作质量绝对不同。数学课上做的作业在写作质量和正确率上明显优于作业。所以要坚持不耽误课,让孩子在课堂上高质量的完成作业。做作业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到一个字:安静。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设定作业时间,督促孩子专心写作业,不要让孩子边玩边写作业。写完作业后,让他们自己检查,整理好所有的学习用品。
2.养成不慌不忙的工作习惯。
贪玩是一年级孩子的天性。孩子总以为写完作业就可以先玩,所以处理。要改变孩子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认真做作业,养成不慌不忙的作业习惯。作业前,了解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目意思,然后开始写作。做作业的时候,认真思考,认真写。每次做题都要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努力做对。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每次作业做完后,不能马上交。一个一个的检查问题,确保没有漏掉什么,没有错,才可以交。
3.以身作则,传授方法。
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好习惯,离不开老师的示范和引导。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强,所以要求学生做的事,我们应该先做。从板书到批改作业,再到修改后再批改,都要写得恰到好处,给学生一个认真细致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认真细致的习惯。
4.在竞争中进步。
有一句话:十多岁的主管没有一个奖长,学生需要鼓励。根据学生的攻击性心理,可以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每天的作业,根据认真程度和准确程度,盖上不同的“花”,然后每周总结一次,“优秀作业”评展。每月总结一次,评出当月的“学习之星”,给家长发“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