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良的故事有如此大的影响?

起源于东晋的“朱良”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一千多年来,这个故事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影响很大。它的产生、流传和发展首先与民众的审美活动直接相关,有属于审美领域的原因。本文拟在这方面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探究“朱良”故事传播和发展的原因,首先必须涉及的问题是:接受者对故事内容的审美期待是什么?

在对《朱良》故事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一直被大家所默认,那就是《朱良》的故事之所以流传下来,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斗争色彩。

从今天的接受意识来分析“朱良”的事后故事,认为这个故事具有反封建的认知功能,是有道理的。但如果说故事从一开始就有强烈的反封建斗争,并认为这是故事不断流传发展的原因,那就太简单了。我认为,分析和评价民间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探讨其传播和发展的原因,不能不考虑其“传变”特征。要从分析作品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形式入手,从分析作品的具体内容引起的接受者的审美期待入手。

“朱良”故事的传播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这个故事的产生到晚唐张读的记载。《宣石志》全文如下:瀛台,上虞朱之女,假扮男游秀才,在会稽师从。山伯性格仁厚。祝你先回来。两年后,当单波去探望他时,他意识到自己是个女人,他感到很失落。告诉他的父母申请工作,我希望我有马这个词。山伯后,尹陵病死,葬于城西。祝司马,船过古墓,风浪进不去。当我问及山伯墓的存在时,我如愿登上了陵墓,地面突然裂开了。朱的家人葬在一起。晋代宰相谢安说“义女之墓”。

据之说,这个故事为封建统治者所接受,而又是“义妻”的典范,所以故事的主旨不是反封建,而是宣扬封建礼教中的“义”。

“朱良”故事传播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宋元之后、清代之前。宋代以前,“梁祝”故事主要流传于浙江周边的南方地区,主要的流传形式是叙事故事。宋元以后,流传于全国各地,远至日本、朝鲜等国,有传说、民歌、鼓、木鱼书、弹词、各种地方戏。故事的内容,与宣石记载的相比,增加了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与原著情节一致,如《结义》、《送到祝英台》、《变成蝴蝶》。第二类是对原著情节的丰富,比如“女扮男装”的细节。第三类与原剧情无关,如马文才的恶行、梁山伯救瀛台的英雄事迹;马文才尹父抱怨朱良被重聚;朱良得到了神仙的帮助,重返太阳后重建了事业,变得富有而光荣,夫妻二人几经周折终于走到了一起。情节的发展反映了历史生活内容和人民思想的变化。这里的理念既包括道德,也包括审美。情节的丰富性增强了故事的艺术魅力,也使故事的思想内容更加丰富复杂。比如增加善恶概念,突出善恶对比。但总的来说,故事所表达的伦理思想,仍然无非是主角身上体现的“忠孝”。祝英台和梁山伯同床三年不失贞是节日;山伯送瀛台是义;也是英台诚心许下诺言却不出声,要求山伯“合法结婚”的节日;马家人应聘,英台也认为不违抗父母命令是孝顺。在结婚的路上,瀛台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不仅尽孝(轿子一出门,就依父母之命出嫁),而且尽孝——因为在看来,她已经先答应了,而且已经同床三年,虽然没有夫妻之实,但按照当时的妇道,她已经是的妻子了(严后来判为前夫)。从实际情节来看,这一时期的故事内容所表达的忠孝节义思想比第一阶段更加明显和具体。这无疑与宋元以后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关。

“朱良”故事传播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从清朝到现在。从内容上看,主要是通过对原剧情的全面筛选,重新形成相对稳定的剧情结构。其主要元素有:(1)英国和台湾女性女扮男装求学;(2)朱良在路上相遇,结拜;(3)在杭城读书——梁竹日在同一个班读书,晚上睡一张床;(4)十八般礼物:(5)马的求婚;(6)山伯访朱家庄——山伯病死;(7)瀛台姻缘——祭坟化蝶。与第二阶段相比,放弃了向马的阴宅告状和复活的情节,将去山伯坟由无准备改为有准备。这一阶段故事内容的变化体现了新时代民主思想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故事所表达的伦理观念并没有改变“忠孝”的基调。这是因为《朱良》故事的主要内容的发展在第二阶段已经基本完成。所以故事的基本思想也必须保留那个时代的印记。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群众在接受的同时,也会对故事的思想内容有更新的认识。尤其是“五四”以后,一些层次的接受者开始把朱良的行为视为“坚决反封建的斗争”,把朱良视为反封建的英雄。接受者的这种理解当然无可厚非,但与作品客观内容的思想意义不同。

“朱良”故事传播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从清朝到现在。从内容上看,主要是通过对原剧情的全面筛选,重新形成相对稳定的剧情结构。其主要元素有:(1)英国和台湾女性女扮男装求学;(2)朱良在路上相遇,结拜;(3)在杭城读书——梁竹日在同一个班读书,晚上睡一张床;(4)十八般礼物:(5)马的求婚;(6)山伯访朱家庄——山伯病死;(7)瀛台姻缘——祭坟化蝶。与第二阶段相比,放弃了向马的阴宅告状和复活的情节,将去山伯坟由无准备改为有准备。这一阶段故事内容的变化体现了新时代民主思想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故事所表达的伦理观念并没有改变“忠孝”的基调。这是因为《朱良》故事的主要内容的发展在第二阶段已经基本完成。所以故事的基本思想也必须保留那个时代的印记。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群众在接受的同时,也会对故事的思想内容有更新的认识。尤其是“五四”以后,一些接受者开始把朱良的行为视为“反封建的坚决斗争”,把朱良视为反封建的英雄。接受者的这种理解当然无可厚非,但与作品客观内容的思想意义不同。

以上大致回顾了《朱良》故事内容的发展变化。由此可见,故事内容引起审美期待,即故事流传发展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因为故事的思想意义是“强烈的反封建”,而是因为故事中奇特的情节和主人公不幸的命运——即故事内容中特定的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美。在这里,我们并不完全否认意识形态意义对传播和发展的影响,因为意识形态意义也属于审美对象的范畴。但我们必须承认两点:第一,故事的思想意义受到故事具体内容的制约,它随着故事内容的发展而变化。如果考虑到“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就更复杂了,所以不能说某种思想意义就是某个民间故事长期流传发展的原因;第二,从审美活动的过程来看,当一个故事摆在接受者面前时,他首先产生的是审美好奇,也就是审美期待,首先发挥出来的是发现的功能。接受者总是被故事中所描绘的具体形象所吸引,才理解它,而这种理解在不同的接受者之间是不同的。因此,意识形态意义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对故事的传播和发展是潜在的、间接的作用。

这种分析是否贬低了“朱良”故事的社会价值?我觉得不存在贬低与否的问题。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是主导思想,作为其精神支柱的伦理观念也主导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所以,人们在接受和创作民间故事的时候,虽然总有自己的理解,总想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理想,但其道德思想不可能离当时的规范太远(我们这里还没有考虑到中国传统道德的复杂性)。用丹纳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不能不被当时社会的“精神气候”所制约。这是历史现实。但是,“朱良”故事的社会价值不会贬值。因为一对在道德上受到当时统治阶级肯定的青年男女遭受如此不幸的命运,本身就反映了封建主义与人民正义要求之间的深刻矛盾。这种反思虽然是感性的,只表现为当时的一种历史困惑,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人们对封建道德合理性的怀疑;今天,它为我们了解封建社会提供了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材料。有了这两点,故事就有了应有的社会价值。如果抛开历史和故事具体内容与审美活动的关系,就不可能找到这个故事流传发展的真正原因,对作品做出客观的评价。

其次,要注意故事具体内容的审美特征和价值。

故事的具体内容是指构成情节的人物、事物、事件和细节。具体内容是故事思想意义的“物质承担者”,也是故事作为审美对象的“物质承担者”。“朱良”故事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审美特征,能否引起审美期待,是否具有审美价值,或者审美价值的大小,都将直接影响其命运。一千多年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不断流传。主要原因是故事的具体内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形式能够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因此,对于个体或部分接受者来说,故事所提供的审美视界既能满足接受者原有的审美期待,又能为他们提供新的审美视野。《朱良》故事的审美价值是通过具体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来体现的。以故事成熟阶段的基本情节要素为对象,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对象的美。对象的美不仅表现在人物的美上,也表现在自然景物的美上。

梁山伯是一位年轻的学者,学识渊博,勤奋好学,英俊潇洒,诚实淳朴。三年来,他和祝英台每天在同一个班学习,晚上睡在同一张床上,但他不知道英台是个女人。它的朴实是如此的朴实,对于中国那些高贵、正直、温柔、恭敬、节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美好的形象。祝英台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她聪明活泼,但没有越轨行为。她渴求知识,多情而贞洁;她孝顺正直,温柔坚强。祝英台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古代人心目中年轻女性的理想典范。这个人物的美丽光彩,无疑是故事内容审美期待的重要因素,也是故事审美价值最重要的部分。

作为一个具体的审美对象,《朱良》故事中的自然风景也是非常美丽的。江南风光,杭城名胜,十里友谊,江古寺,白鹅鸳鸯...这些都是美丽的展示,给人以美的享受。“风浪不能进,地陷坟裂”某种意义上是“丑”,但“蝴蝶齐飞”——顷刻间,天才的一笔就把“丑”变成了美。自然风光的美衬托了人物的美,提高了故事的审美价值,也提高了故事的审美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部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呈现出一种美好的形式,这种美好不是建立在“恐惧”或“悲剧”之上,而是建立在美好之上。它没有《孟姜女》中的大漠旷野和长城白骨,《白蛇传》中的金山流水和剑影,《牛郎织女》中太后赤裸裸的暴力。它有大量的春风柳树,学者和女孩,缠绵和温柔。这美丽的形式;它不仅反映了“朱良”故事的地理环境特征,也反映了江南地区人民的审美心理特征。这也是“朱良”故事在江南地区更容易被接受、流传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二,对象的奇巧。《梁祝》故事具体内容的另一个审美特征是别出心裁。祝英台男扮女装很奇怪,和山伯相处三年不被识破更奇怪;朱良在路上相遇,巧合的是金兰一见钟情结婚了。十八大的时候,英台是“挟物以表志”,用心相许,而梁山伯是“愚痴”,这也很奇怪。山伯去朱家庄的行程被耽搁了,真是不幸,但偏偏在这耽搁的时间里,中、英、台三个国家都被允许殉国——也是不幸,也是巧合;最后,瀛台在结婚途中到达梁芬所在地时,更是诡异巧妙的“风浪不能入”“地入坟裂”,导致“朱良化蝶”离去。现代心理学证明,奇怪的东西能给人新鲜的刺激,特别能引起人的注意。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的心灵手巧往往是产生审美好奇,即审美期待的直接原因。俗话说“无奇不有,无奇不有”,“无奇不有”,讲的就是匠心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民间故事来说,如果琪琪的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那么它就会成为故事传播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美好的东西越是离奇、越是巧妙,就越能传播;越流行,越奇怪,越有技巧,越漂亮。

“朱良”的故事已被许多艺术形式(如鼓词、传说、木鱼书、民歌、各种地方戏、电影等)所接受。)在其传播发展过程中。这些艺术形式对故事的影响也是故事流传发展的一个原因。如果说内容的审美特征和价值是故事传播发展的内在原因,那么各种艺术形式对故事的影响就是故事传播发展的“外在原因”。各种艺术形式对故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丰富故事内容。“朱良”的故事虽然已经构成了《宣石史记》的核心情节,但它只是一个叙事故事的骨架,比较粗糙。宋元以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全国广泛流传,并被多种艺术形式所接受,极大地改变了故事的内容。因为各种艺术形式接受《朱良》的故事,并不是简单的艺术形式的转换,而必然伴随着内容的再创造。它只接受故事的基本内容。为了适应这种艺术形式的表现特点,它必须对故事内容进行调整和加工,增加许多细节和情节。其中,再创作者的情怀、理想、审美、社会环境都是必须要加入的。有多少艺术形式接受了这个故事,它就会被加工再创造多少次。故事内容的发展变化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但我们不能忽视艺术形式的转变对内容的影响。应该说,故事内容在艺术形式转换中的巨大变化,是单一艺术形式在流传中的渐变所无法比拟的。对同一时期、同一地区不同艺术形式的“朱良”故事内容差异的比较研究,可以证明这一点。宋元以后,“朱良”故事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情节结构,内容上也加入了许多新的东西,从而形成了大量形式各异、内容差异很大的“异文”。而这些“不同的语言”又在循环中进一步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这样,《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加适合各行各业、各地区人民的审美需求,必然会促进故事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第二,增加了故事的审美价值。“朱良”故事的审美价值主要取决于故事的内容。但各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形式美,如民歌的语言和节奏、越剧的唱腔和演技、电影的综合艺术手段等,都有自己的审美价值。《朱良》的故事是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的,相辅相成,因为人们欣赏艺术形式的美,也欣赏内容的美;而形式美加强了人们对内容的审美关注,实际上增加了故事的审美价值。比如《朱良》的故事在江浙一带持续流传,而朱良在百姓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无疑与越剧对《朱良》故事的成功改编和演出有关。

三是流通范围扩大,流通速度加快。各种艺术形式,尤其是那些有影响、有群众性的艺术形式,如评书、地方戏等,往往与当地人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性格特征、语言习惯相吻合。因此,它们总是某一地区流行的艺术形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一旦被某种艺术形式所接受,就会改变它作为叙事故事流传时的缓慢局面,从一种由个别人传下来的“自然”流传形式,变成表演者主动向一群人传播的“人为”流传形式,迅速扩大了流传范围,必然会进一步影响故事的继续流传和发展。

上述艺术形式对故事本身的影响也是《朱良》故事传播发展的结果,但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来看,它们也是影响故事传播发展的原因。虽然是“外因”,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