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欣赏西方雕塑的论文
5.中国古代雕塑简洁的语言是源于意象的另一个艺术特征。中国古代雕塑从不发明西方雕塑的造型来精确塑造物体,而是从感觉和认识出发,像中国画一样运用经济语言,简洁明快,以少胜多,耐人寻味,往往给人以艺术享受。夸张甚至变形来强调人和动物的神韵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手法,汉代霍去病墓中的四川说唱俑和石兽最具代表性。这些作品只服从作者对物体的感觉和理解。他们在意的不是准确的比例和真实的效果,而是说唱歌手的舞姿舞姿的表达,以及老虎、大象、马、牛、野猪等动物的不同习性和旺盛程度。这一定是有取舍的,夸张甚至抽象,效果更突出,更艺术,印象更深刻。这类似于西方现代雕塑。西方现代雕塑,与传统现实主义相反,追求雕塑语言的可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不被客观物象所奴役,使艺术创作更加纯粹。实际上,中国古代雕塑也达到了雕塑语言的可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的艺术境界。霍去病墓中的石兽,采用了“因势象形”的手法,充分利用了岩石这种天然让人联想到动物的形状,只进行了极小的艺术加工,使石兽的造型表现出了空间的自由,而不在造型上斤斤计较。加工语言有圆雕、浮雕、线雕,根据岩石造型和动物形象的双重需要而变化。这种圆、浮、线雕刻的语言,在汉唐时期的陶俑、石兽、佛像中都可以见到。他们让中国的雕塑在精致上更加融合,所以有时候会有雕塑感,甚至建筑感。比如云冈北魏的露天坐佛,龙门奉先寺的唐代大佛就是杰出代表。
6.中国的古代雕塑既然是意象,讲究“以形传神”,也必然讲究头的描写,就像中国的绘画一样。中国古人认为“领导者是精明的大师”。(《黄帝苏文》)“头,神住的地方,圆如天。”从原始时代开始,工艺装饰就特别注重人的面部或头部,这应该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到特别注重传神的原因之一。这种关注贯穿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在民间雕塑和农民画中,头仍然是艺术家表现的第一部分。人体除头部以外的部位被认为是从属的,不太重要的。就这样,在中国古代的雕塑和绘画中,大头小身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头和身体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好,必然会导致视觉上的不舒服的特征,对于古人来说是不必要的遮遮掩掩。但优秀的作品往往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吸引短板转移到描绘精彩的头像。这些头像看起来没有西方雕塑那么深,但结构非常严谨。做过雕塑的人都知道,复制西方雕塑很容易,但复制中国古代雕塑的头像相当困难。它们不像西方的雕塑结构那样精确分明,但却有另一种完美,很难复制到那种状态。除了头部,有节奏的身体线条用来发挥美感,使人受到感染的不是比例结构的准确技巧,而是生动美化的功夫。龙门奉先寺的大佛、奉菩萨、力士神像,都是严肃的,但依然美丽,是我国古代雕塑这一特点的典型说明。
7.中国古代诗歌的主题是“温柔敦厚”,这与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另一种艺术也在追求这一点,表现在造型艺术中的含蓄美和内在美。雕塑也是,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像西方古典雕塑那样清晰生动,而是龙无首,意犹未尽。没有紧张、向外张扬的愤怒,而是像中国的书画笔隐锋,把力量包裹在里面,给人更多的回味。比如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汉唐歌舞的女俑,唐朝威武的君王力士,甚至南北朝强大的辟邪,唐朝的石狮,都有这种效果。通过比较掷铁饼者力量的张力与生成和拉奥孔情绪的激烈宣泄,可以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它与中国古代其他艺术的审美理想是一致的,正如西方雕塑和绘画的审美理想也是一致的。当你欣赏中国雕塑时,你可能会觉得它不像西方雕塑那样流畅,就像喝茶喝咖啡一样。喝茶需要品味。如果你不熟悉茶道,你就永远不会进入茶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