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顺序的生物学界限和动物在其中的位置
随着科学的发展,生物学的界限正在加深。在林奈时代,生物主要是通过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来区分的。卡尔·林耐(1735)根据生物是否会移动,明确提出了Animália和botane两个世界体系,这个体系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被大多数教科书采用。显微镜广泛使用后,发现许多单细胞生物兼具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如眼虫等。).这种中间类型的生物是进化的证据,但这是一个困难的分类问题。因此,Hogg (J.Hogg,1860)和Heckel (E.H.Haeckel,1866)对原生生物(包括细菌和细菌)进行了分类。
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生物学家有可能揭示细菌和蓝藻细胞的精细结构,发现它们与其他生物有显著区别,于是提出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概念。H.F.Copeland (1938)将原核生物确立为另一个界,并提出了一个四界体系,即Monera界、原生动物界(包括单细胞藻类、简单多细胞藻类、黏菌、真菌和原生动物)、中期细胞和中期细胞。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完善和广泛应用,以及生化知识的积累,使原核生物成为一个世界的思想被广泛接受,并成为现代生物系统分类的基础。在1969中,R.H.Whittaker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方式的复杂性提出了一个五境界系统。他把真菌从植物界分成其他领域,即真菌界、原生动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这个系统逐渐被广泛使用,有些教材直到90年代还在使用(图解-1,2,3)。
生命的进化史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最初的生命是无细胞的,即无细胞阶段。从非细胞到细胞是生物发展的第二阶段。最初的细胞是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是生物发展的第三阶段,从单细胞真核生物到多细胞真核生物是生物发展的第四阶段。五界体系反映了生物进化的三个阶段和多细胞生物阶段的三个分支,即原核生物代表细胞的初级阶段,原生动物代表真核生物的单细胞阶段(细胞结构的高级阶段),再进化到真核生物的多细胞阶段,即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植物、真菌和动物代表了进化的三个方向,即自养、腐生和异养。
五界系统并不反映非细胞生物阶段。我国著名昆虫学家陈(1979)提出了三宇宙六宇宙体系,即无细胞宇宙(包括病毒)、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真核生物(包括植物、真菌和动物)(list-1)。有学者认为没有必要建立原生动物王国,将藻类和原生动物分别归入植物界和动物界,从而成为一个相对紧凑的四界体系。其他学者主张扩大原生动物世界,将真菌纳入另一个四领域系统。因为病毒是一种无细胞生物,所以到底是原始型还是次级型还没有定论。因此,将病毒列为原始生命类型界限的观点仍有争议。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一个六界系统(如R.C.Brusca等,1990),将古细菌分为monera界、古细菌(也译作原生细菌,包括厌氧产甲烷菌等。)、原生动物、真菌、植物和动物。有学者(T. CA-valier-Smith,1989)提出了一个八界体系,将原核生物分为古细菌和真细菌,真核生物分为两个超界,即古细菌和后生细胞。前超界只包含一个界,即古菌。后者包括原生动物、藻类(包括隐藻门和铬铁矿门)、植物、真菌和动物。有学者认为,这种划界体系更加合理和清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生物学的划界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但无论如何,从30亿年古生物学的化石记录或地球上现存生物的现状来看;从形态学比较,生理生化实例,揭示了生物从原核到真核,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方向。生物边界显示了生活史的发展过程。
生物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但它们生存的基本要求无非就是吃食物获取能量,占据一定的空间,繁衍后代。生物体有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获取营养方面,能利用二氧化碳、无机盐和能量合成所需食物的称为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和紫色细菌为自养生物。所以植物是食物的生产者,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就开始了。动物必须从自养生物那里获得营养。植物是食草动物吃的,后者是食肉动物的食物。所以动物是捕食性异养,是生物界的食物消费者。真菌具有分解代谢能力和吸收能力,处于还原剂的位置。这些都说明,这三种生物是最基本的,它们在进化发展中的营养,以及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相互协调,在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都是完整的,系统的。